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紅漫:如何看待趙薇夫婦單日財富蒸發2.3億?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2-5 13: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影視圈與資本圈的交集大有擴容之勢。近日有媒體披露,趙薇和丈夫黃有龍已持有阿里影業9.18%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受阿里概念股不振影響,1月30日該股下跌7.23%,趙薇夫婦單日財富蒸發約2.3億元。

  「演而優則投」在當下頗為流行。隨著演藝明星們紛紛摘取「股東」頭銜,資本市場也瀰漫著娛樂氛圍。近年來,影視公司資本化步伐加速,尤其在去年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電影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通知》后,影視公司直接融資獲得了政策面的明確支持,而明星股東則成為了一種「標配」。諸如,華誼兄弟有馮小剛、黃曉明、李冰冰等明星股東站台;新麗傳媒的股東榜中則有胡軍、宋佳等明星增色;而「甄嬛」孫儷不久前也通過海潤影視借殼申科股份上市而擁有了高市值股票。

  由此,上市融資讓影視公司與旗下藝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變化,一批明星員工得以「上位」成為與老闆平起平坐的投資人,而推動這一變局順利演繹的則是「共贏」訴求。一方面,明星陣容是影視公司的核心資產,不僅是票房、收視率與盈利空間的重要決定因素,而且也關乎粉絲關注度的多寡。在資本市場中,明星的「吸睛」效應能夠為該上市公司聚攏人氣,甚至吸引真金白銀的入場資金。有股民向媒體表示,其投資阿里影業的直接原因就是聽聞趙薇夫婦已成為第二大股東。另一方面,對明星們而言,攜影視光環殺入資本圈是對人脈資源的高效整合,也是自身市場價值的高溢價變現。從明星股東獲取股權的渠道看,有些是公司無償或低價贈與原始股、有些是低價受讓法人股,還有些是提前「潛伏」在併購題材股之中。相關影視公司正式走入資本市場之日,就是這些明星股東「一夜暴富」之時。

  但需要提及的是,在這場光鮮的娛樂圈資本盛宴中也有風險因素暗潮湧動。影視界人士多浸淫於「圈子文化」,對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則不熟悉,往往對公司敏感信息缺乏應有的認識,以至於影視公司在近期的上市途中屢屢因內幕交易事件而被叫停。

  顯然,在嚴謹的資本市場中,娛樂精神不可過度釋放,否則將與監管層凈化市場環境的指向發生偏離,難免招致折戟之痛。與此同時,廣大投資者也應對投資影視公司保持一份審慎心態,切不可因其有耀眼明星股東的包裝而平添樂觀預估,畢竟影視公司維繫業績需要有優質的項目產品及完善的創意產業鏈支撐,即便是背景深厚的公司也可能因某一負面因素髮酵而陷入滿盤皆輸境地。

  此外,投資事業對明星而言也是一種挑戰,此前就有鍾鎮濤等港台明星因樓市投資不慎而破產的案例發生。相形實業投資,資本市場更加風雲突變,明星們切中主業與投資之間的平衡點頗為不易,一旦投資失利,不僅要承受經濟損失之苦,而且還要面對名氣受損、形象失分的打擊,未來星路發展亦受影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4: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