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幣貶值預期是「新常態」首次大考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旁白:中國經濟好不好,其實就是生產效率提升速度大不大,但如何量化?其實很簡單,看市場對人民幣的預期即可,現在看,市場下注中國經濟前景不妙:

  2014年4季度資本外流規模創1998年來之最

  外管局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季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達到912億美元,經常項目順差收窄至611億美元。2014年四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3751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項目(含凈誤差與遺漏)逆差5595億元人民幣,國際儲備資產減少1844億元人民幣。按美元計價,2014年四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611億美元,其中,按照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計算,貨物貿易順差1693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33億美元,收益逆差244億美元,經常轉移逆差104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912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凈流入610億美元。國際儲備資產減少300億美元,其中,外匯儲備資產(不含匯率、價格等非交易價值變動影響,下同)減少293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及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7億美元。中國去年四季度資本賬戶錄得至少是1998年以來的最大規模赤字。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在接受彭博採訪時稱,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結構出現了轉變,人民幣貶值預期顯現,這推動了資本的外流。

  旁白:其實資本外流不稀奇,這事,自2010年以來就持續出現,但注意了,去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有吸引力直接投資國家。但金融投機客們壓根不理會產業資金的看法,目前用鈔票下注中國「新常態」算個球。別以為投機客們是沒事找事,確實中國經濟前景很黯淡:

  去年只有西藏經濟增速達標

  近日,全國31個省(區、市)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相繼公布,全國僅西藏「達標」。根據證券時報記者梳理,2014年經濟增速前三名的是西藏、重慶、貴州,經濟增速分別為12%、10.9%、10.8%;山西、黑龍江、遼寧等地的經濟增速全國名次墊底。其中山西、黑龍江2014年經濟增速分別只有4.9%、5.6%。

  旁白:不是說要經濟增速要「保7」么?這真的很夠嗆,都知道經濟要轉型,但那有那麼容易。房地產行業貌似現在穩住腳跟了,但汽車行業現在也陷入衰退霧霾當中:

  1月汽車庫存處於警戒線以上

  大智慧通訊社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月度發布會現場獲悉,「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1月庫存預警指數為56.3%,同比上升5.8個百分點,環比上升0.8個百分點,處於警戒線水平以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2014年只有三成經銷商盈利,經銷商亟需破解生存困局,拓寬利潤空間。

  旁白:房產汽車,是中國經濟兩大龍頭,都說舊有經濟增長方式要調整,但真要到調整的時候,大家都慌了,不知道後面怎麼辦。現在兩大行業的天花板,大家都看見了,後面靠什麼,心裡都沒譜。別以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是一家之事,這是全球性的:

  BDI指數跌幅創28年新低

  航運業正在經歷歷史性的時刻——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持續走熊、中國市場需求「不給力」,多重因素持續拖累航運業,導致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BDI)「雪崩式」暴跌,創下近28年新低。截至昨日,BDI跌至590點,史無前例的破600點整數關口。BDI指數主要用來衡量鐵礦石、水泥、穀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截至上周末,今年以來BDI已累計下跌22.3%。

  旁白:中國經濟一旦下行,搞「新常態」,就意味著中國經濟對於大宗商品的饕餮大胃,開始消失,澳大利亞這樣靠發大宗商品浮財的國家,也服軟了:

  澳大利亞降息

  澳洲聯儲(RBA)周二(2月3日)如市場預期般作出降息25個基點的決定,將維持基準利率下調至2.25%。此舉旨在刺激低迷的經濟,同時繼續對澳元施加下行壓力。澳洲聯儲此前連續第14次會議決定維持現金利率在紀錄低點2.5%不變,該行自2011年底以來累計降息225個基點。

  旁白:不降息不行了,中國需求沒了,商品國家幾乎沒得混。現在明白金融投機客們對人民幣匯率虎視眈眈的緣由了吧?但這事,中國央行現在開始挖戰壕啦:

  中國央行開始應對資本外流

  彭博社援引不願具名知情人士稱,中國央行已經做好政策儲備,以應對上半年國內外因素對人民幣匯率可能出現的影響,避免出現熱錢大規模流入流出和短期套利行為。中國央行目前已經將一些外匯措施作為政策儲備,以備不時之需。這些儲備措施包括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間波動區間,還包括通過每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設定來引導人民幣匯率適度貶值。央行上述政策儲備是因應中國宏觀經濟、美聯儲政策、歐洲QE、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等因素而制定。

  旁白:事實上,中國決策層對於硬挺人民幣這事,壓根不起勁。人民幣貶值是可以滴,但無論如何要在領導的統籌規劃之下有序合理的貶值,不可以暴跌引發市場動蕩。對此,周小川的「熱錢池」理論早就嚴陣以待了。既然如此,貨幣政策肯定也跟著調整,現在機構們對於中國央行降准降息這回事,認為是板上釘釘:

  機構普遍預計中國央行降准降息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在最近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採購經理人指數為在第一季度中廣泛降准50個基點敞開了一扇窗。」報告還補充道,中國人民銀行最新一輪的廣泛降准就是在2011年底被低於50點的採購經理人指數觸發的。穗銀行的分析師也對此表示同意,該行在周一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經濟正面臨著來自於歐洲需求和反通脹的逆風,因此我們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所面臨的採取更多刺激性措施的壓力正在加大,這些措施包括注入流動性、降息或降准等。澳新銀行集團的分析師指出:「儘管我們長期以來所持觀點都是中國人民銀行將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該行仍在繼續通過反向回購來操控市場流動性,這表明其不願在近期內採取廣泛的寬鬆措施。」報告中所指的「反向回購」,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上周四通過每周的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注入的人民幣450億元資金。

  旁白:真是這樣的么?不好說。中國央行在市場上,一直以不按路數出牌狂打投機客和分析師們的臉而著稱,看看下面:

  今日央行市場逆回購900億

  今日央行將在公開市場開展900億逆回購,較上周四增量1倍。其中350億7天期,550億28天期,中標利率較上期持平。而隨著春節臨近,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更加靈活,今日恢復了上周四一度暫停的7天逆回購。2月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仍波動較大。申萬研究所債券團隊指出,逆回購是正常現象。在正常情況下,央行在春節前2-3周時需要投放3000-5000億流動性,之前兩周雖然已通過公開市場投1550億,但目前資金面總體仍然維持緊平衡。

  旁白:央行一旦在市場公開操作頻繁,那麼大家最好對降准降息這回事要淡定,因為央行就是不讓你們這幫市場玩家爽,所謂「逆周期調控」是也。等大家普遍預期央行不會降准降息的時候,央行猛放大招降准降息,然後向大領導得意洋洋的彙報工作:俺們出人意料的動作將投機客們臉給抽腫啦——渾然不知自己在市場心目中攪屎棍的形象……。當然,大家其實都明白貨幣財政刺激政策都是虎狼之葯,經濟效率提升,最後還得靠改革:

  推進改革是當今中國上下共識

  近期,各省份陸續召開兩會。承接過去一年的銳氣,改革成為地方兩會中的熱詞。上證報記者梳理髮現,除吉林、海南、廣東三省外,迄今已公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28個省份均明確了今年的改革重點。國企改革、財稅金融改革、農村改革、價格改革是四個被提及最多的領域。在28個省份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及改革無一不提國企改革。其中,「兼并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整體上市」、「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是各地推動國企改革的關鍵詞。財稅金融改革也是各省份都提及的領域,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發展民營銀行、深化投融資體制等是其中亮點。而「三農」問題向來是各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8個省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農村改革均未缺席。「農村集體產權」、「林權改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土地流轉」等是其中的關鍵詞。此外,物價保持低位為價格改革創造了空間。因此,多數省份在今年改革重點中都提及推進價格改革。尤其是水、電、油、氣等資源類產品價格改革。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也是今年改革重點。可以預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這些標誌性的改革將扮演重要角色。

  旁白:改革,都知道要改,但知易行難。別的不說,單單土地改革,中央技術官僚們在眾目睽睽之下,就將十八大三中全會公告裡面農改內容給閹割了,你說這些還有什麼指望。一些改革推進深層,幾乎是推行不下去,譬如壟斷國企:

  壟斷國企已嚴重世襲化

  企業陳舊的人事管理制度也是國企機制活力差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大到中央企業,小到地方國企,「家族化」「世襲化」現象相當普遍。另一方面,國企招聘暗箱操作屢見不鮮,有些崗位甚至明碼標價。江西省政協委員許秀柏介紹說,在江西省一些壟斷型國有企業,「打江山,坐江山,傳兒孫」的想法幾乎根深蒂固,並潛移默化地印在了一些從計劃經濟走過來的職工頭腦中。他們對企業有著強烈的依附要求。「正因為此,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在國企中是大有人在,再加上聯親聯姻,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屬企業。」許秀柏還指出,由於國企招人公示不公開,招人程序不透明,導致暗箱操作現象屢有發生,有些手握人事大權的國企領導甚至對外明碼標價。「據我們調查,國企進人的價格從2萬元到10萬元不等。由於暴利所在,在國企招聘中還出現了黃牛黨,專門為應聘人員牽線搭橋,從中收取中介費。」更讓人堪憂的是,有的國企一線員工拿著高薪,卻不幹活。許秀柏舉例道:「現在很多電力部門的安裝工、電信部門的接線工,都是請農民工代干,國企一線職工變成了『二老板』。長此以往,國企子弟就會變成八旗子弟。」

  旁白:你改革這些壟斷國企,立即就一大波國企貴族老爺員工,上市政府面前遊行要飯兼扔石頭,領導還過不過日子了?只有將壟斷尋租的政策壁壘給打破,後面這些改革才能推下去,其實只要壟斷政策沒有了,它們自己會改,不用你招呼:

  巨虧倒逼央企改革

  2014年預虧163億元,「吃」掉2007年以來的所有盈利之和,中國鋁業的一紙業績預告令人大跌眼鏡。據上證報資訊統計,在目前已披露2014年業績預告的145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業績預虧的超過30家,佔比20%。其中,近半數集中在有色、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從2012年中國遠洋虧損95億,到2013年*ST二重虧損32億,再到2014年中國鋁業預虧163億,每年都有央企巨虧,這既有行業因素所致,亦有國資監管痼疾在作祟。有國資研究專家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這些虧損的央企將成為下一步重組合併的首選單位,同時他們的困境也會促使國資委簡政放權,讓企業按市場規律經營。

  旁白:像中國鋁業這類企業,前幾年日子好過,其實和澳大利亞等商品國一樣,賺的是大宗商品周期的牛市浮財,一旦周期下行,結果只能是上街要飯。而煤電油氣乃至煙草鹽業等行業企業,無不是靠壟斷政策養得腦滿腸肥,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它們又是財稅台柱子。這些壟斷行業背後其實就是政府隱形徵稅的影子。政府圖的那一點蠅頭小利,結果以損害整個國家效率為代價。如果不深入改革,俄羅斯現在慘狀就是中國的未來:

  俄羅斯銀行業今年預計虧損1萬億盧布

  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的研究顯示,上月俄央行意外大幅上調利率650個基點至17%后,俄銀行業在控制成本上舉步維艱。儘管上周俄央行將利率降至15%以緩解銀行業壓力, 但仍無法扭轉這一趨勢。穆迪寫道:我們預計,2015年俄羅斯銀行業將凈虧損1萬億盧布,而2014和2013年分別為凈盈利6000億和1萬億盧布。

  每日綜述:投機客們集體放空人民幣,中國央行是不以為意的,反正貶值就貶值唄,刺激出口也沒什麼不好,更何況還有天量外匯儲備做後盾,中國央行要收拾這幫投機客是分分鐘的事情。但投機客們集體看衰人民幣的理由,確實值得關注,一旦他們真的正確,那麼等到中國經濟衰相已成,資金瘋狂外逃大潮興起,中國政府只能出動資本管制下著,沒準淪落到今日俄羅斯之局面。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民幣匯率市場預期,是「新常態」面臨的第一次大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3 22: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