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路附近住,猝死風險可能升高(圖)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5-2-4 0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瘋瘋顛顛 於 2015-2-4 00:03 編輯

橡膠萬歲 發表於  2014-10-14 10:50

  

  汽車川流不息的公路幹道可能會成為噪音和空氣污染的來源,並由此影響人們的心血管健康。最近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循環》(Circulation)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居住在主幹道附近可能會增加女性心源性猝死的風險。

  「醫療保健工作者們應該認識到,環境暴露可能是導致心源性猝死和致死性冠心病的風險因素,而這些因素在既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該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和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傑米•哈特(Jaime E. Hart)博士說,「從宏觀角度看,在主幹道附近居住與吸煙、飲食和肥胖一樣,是一個重要的風險因素。」

  此前有研究發現,在主幹道附近居住的人群中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有所上升。而這項新研究第一次分析了居住地與主幹道距離對於心源性猝死的影響。研究者們認為,居所與主幹道的距離可以衡量空氣污染暴露的水平。

  研究人員分析了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中107130名女性的數據,數據記錄時間為1986~2012年。這些女性主要是白人,平均年齡60歲。在研究中共記錄了523例心源性猝死,以及1159個致死性的冠脈疾病的病例。在調整了年齡、種族、吸煙、鍛煉以及飲食等大量影響因素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心源性猝死的風險與居住地和主幹道的距離存在相關性。與居所距離主幹道500米以上的人相比,居所距離主幹道在50米內的人發生心源性猝死的風險上升了38%,致死性冠心病的風險上升了24%。居所與主幹道每接近100米,發生心源性猝死的風險提高了6%。研究人員認為,居住在主幹道附近的風險效應與導致心源性猝死的其他風險因素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仍有一定局限性,研究人員無法保證考慮到所有與居住在主幹道附近相關的風險因素。這一結果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進行驗證。研究者表示,在後續研究中需要引入性別、年齡、種族和收入變數進行分析,因為目前的受試者幾乎都是中產到富裕階層的中老年白人。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估計,在2009年美國有3500萬人生活在距離公路主幹道300米範圍內。而在世界範圍內,居住在主幹道附近的人口也正在增長。

  「無論你生活在哪裡,遵循健康的生活習慣,例如保持健康的體重,堅持體育鍛煉,吃富有營養的食物,戒煙,控制壓力。這些都能幫助你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兼任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講師的哈特說。「下一步,我們將研究決定心血管疾病和居住在主幹道附近之間關係的具體因素,例如空氣污染。」(編輯:窗敲雨)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7: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