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於凡:防空利器S400 賣還是不賣?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2-13 08: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日,有中國媒體援引俄羅斯媒體的消息稱,中俄雙方已經就俄方向中國出口S-400防空導彈達成協議。這批裝備共6個營,總價為30億美元。但上周四,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總經理阿納托利·伊賽金對此予以否認。他表示,雙方正進行協商,目前談判進展緩慢。

  S-400,到底何方神聖?

  S-400防空系統是俄羅斯金剛石-安泰公司,在著名的S-300防空系統基礎上設計並生產的。相較於S-300,它性能增強,體積減小,戰術模式選擇更加多樣靈活,因此被視為俄羅斯未來防空體系的中流砥柱。除中國之外,還有多個國家希望引進該系統。

  S-400,為何這麼難買?

  新中國與俄羅斯(蘇聯)的軍購合作可謂一波三折。新中國成立之初,曾大批量採購蘇聯的軍事裝備。隨著中蘇關係轉冷,雙方的軍購合作也逐漸減少,最終停滯。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國防現代化任務更加緊迫,大量技術裝備需要更新換代。雖然自主研發一直是中國堅持的道路,但高精尖武器的研發門檻高、周期長、見效慢;基於現實,中國採取了自主研發和從國外進口并行的方式。

  同時,俄羅斯軍工企業經歷著蘇聯解體的衝擊,原先的體制不復存在,曾經如日中天的各大設計局不得不面臨艱難的市場化轉型。它們急需新的訂單維持企業運轉和產品研發,以使自己不會在國際軍貿市場的競爭中被淘汰。可是,蘇聯的解體不僅讓俄羅斯軍工企業陷入困境,整個俄羅斯的經濟水平也一落千丈。政府的拮据,使之難以有充足的資金為軍隊採購新型裝備,軍工企業自然很難拿到國內的訂單。因此,出口武器成了必然的選擇。

  可以說,在這一階段,中俄雙方各取所需。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雙方的軍售合作如火如荼。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包括蘇-27戰鬥機和「現代」級驅逐艦在內的大批裝備,出口武器的訂單也讓俄羅斯軍工企業部分恢復了活力。

  但時過境遷,進入21世紀,中俄軍售合作出現了逐步冷卻的勢頭。

  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科技水平的發展,自主研發能力提高,以殲-10為代表的一大批國產先進裝備紛紛湧現。中國軍隊對進口武器需求不斷降低,只有少數短期內仍難以自主研發的複雜武器系統,依然可能對中方產生吸引力,S-400防空系統就屬於這種情況。

  另一方面,隨著俄羅斯經濟恢復,出口武器對俄軍工部門的「輸血」意義有所降低。俄方對出口諸如S-400一類的裝備並不積極——畢竟,該系統在俄軍服役也不過兩三年。如伊賽金所言,中俄雙方爭議的焦點之一在此。另外,俄方也擔心自己的獨門技術被買家複製。

  S-400,最終還是要賣

  伊賽金向俄羅斯媒體提到,對華出售S-400防空系統,是中俄兩國元首今年3月在上海達成的共識,目前的談判是雙方專家針對「技術問題」而進行的。他還表示,由於生產能力有限,金剛石-安泰公司難以在2015~2016年提供中方所要求的數量。

  從這番表態可以看出,S-400最終還是會賣給中國的,至於價格如何、何時交貨,雙方還在進一步討論。這單生意的最後敲定,無疑將成為中俄軍售合作進一步深化的標誌。而軍售合作的發展,也體現著中俄關係的持續進步。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7 06: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