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華裔內部5大問題剖析 我們比印度差在一點

[複製鏈接]

3012

主題

3946

帖子

709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天河水 發表於 2014-11-20 0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美國華裔似乎迎來了好日子。先是加州為1882年排華法案,向華裔公民道歉,東西兩岸的華裔社區群情鼓舞,紛紛認為這是華裔在美國社會地位上取得的歷史性進步……。可事實真有這麼樂觀嗎?                                                                                                                                                                              

  今年美國華裔似乎迎來了好日子。先是加州為1882年排華法案,向華裔公民道歉,東西兩岸的華裔社區群情鼓舞,紛紛認為這是華裔在美國社會地位上取得的歷史性進步,甚至整個亞裔社區都與有榮焉。

  隨後,媒體指出在中期選舉中,全美共有22位亞裔國會議員候選人參與最後的角逐,打破歷史紀錄,其中許多都是華裔候選人,僅加州就有5位,馬里蘭州就有3位。來自加州的國會眾議員候選人劉雲平(Ted Lieu)更是第一代新移民,廣受關注。羅得島州共和黨籍州長候選人馮偉傑(Allan Fung)則有可能成為繼駱家輝之後全美第二位華裔州長。此外,表示要參加投票的華裔選民比例也高於往年。

  可事實真的有這麼樂觀么?

   華裔的內部問題

  1丶因為中國地理上屬於亞洲,所以華裔自然也是美國亞裔社區的一份子。但亞洲幅員廣大,各個區域之間差異極大,所以各個亞洲國家的移民在語言文化丶風俗習慣丶宗教信仰乃至生活態度上都有著巨大的差異。而在這個龐雜的群體中,華裔最為弱勢。日韓裔來自美國盟國,阿拉伯裔美國人敬而遠之,印巴裔和美國人言語相通,中亞裔則赴美人數太少加上也是穆斯林所以美國人也不會招惹。東南亞國家移民相對複雜,其中越南裔柬埔寨裔大多數是當年越戰的難民,美國對其有負罪感,新馬泰印尼裔地位則接近日韓裔,菲律賓裔是美國前殖民地人民,緬甸裔也主要以逃離軍政府的難民為主。結果這麼一篩選下來,華裔自然成了亞裔群體中最不受重視的一群人,因此才會在美國電視劇和電視節目上經常出現歧視侮辱華裔的言語。

  

  2丶而更糟的是,華裔不僅和亞裔群體走不到一塊,內部也諸多分歧。華裔有來自大陸的同胞,也有來自海峽對岸的台灣台胞,還有不少香港澳門的移民,而東南亞移民中也有相當多的人祖籍是潮汕福建地區。政治上,他們和各自的行政機構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加上受到各種互相矛盾乃至敵視的教育的影響,華裔社區內部就一直有著多地僑團互相競爭的傳統。同一個省的僑民卻會有分別隸屬中國領事館和「台灣經文處」的兩個同鄉會,此前加州歷史最悠久的僑團因為改掛五星紅旗更是引來不少爭議。雖然大家都在異國他鄉,明面上的鬥爭當然不會如在國內那邊激烈,但私底下互相鄙視拆台的行為屢見不鮮。

  3丶除了政治原因,文化原因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最顯著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南北文化衝突。歷史上,廣東福建移民歷史悠久,唐人街曾經遍布粵菜館,而如今隨著華裔移民構成多元化,長江流域中原地區和東北地區的移民也明顯增加,大家不僅把自己家鄉美食帶到了美國,也把國內的地域歧視傳統帶到美國,什麼上海男人怕老婆北方人邋遢廣東人什麼都吃的老段子換了一個新背景繼續在華裔社區到處傳播。在國內大家都生活在一起,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而在美國大家處不好了就可以搬得遠遠的,結果導致華裔社區很難凝聚起力量。

  4丶相比其他移民社區,華裔移民社區還有一個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上的差距。華裔移民平均收入已經非常高,但內部貧富差距卻極大。華裔移民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留學/工作/投資來美的高收入高學歷群體,華人赴美炒房最熱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X先生持有大量現金,急需投資,現金買房」的小廣告。

  而另一群體就是通過合法或不合法渠道前往美國的體力工作者,他們做著最辛苦的低收入體力工作,一天在遠離華裔社區的中餐館工作十幾個小時,生活在周圍看不到黃面孔的地方,過著又聾又啞的日子。很顯然,這兩撥人的政治訴求和經濟政策偏好不可能一樣。留學生群體很多成了共和黨的鐵粉,為啥?低稅收,親商業。而後一伙人卻經常給民主黨投票,何故?高福利,親非法移民。這樣兩個派系雖然都是華裔,但根本擰不成一股繩。

  5丶華裔還面臨一個忠誠問題。華裔和其他東亞裔一樣都有深切的鄉土情結,而且現在中國迅速發展,讓不少海外華僑身在美國,卻羨慕大陸的眾多機會。這種兩頭跑的情況加上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現狀導致華裔入籍人數有限,也更難融入美國社會,自然在選舉中沒有分量,難以得到兩黨候選人的照顧。又因為中美關係一波三折,華人很難如猶太人同時對以色列和美國保持忠誠那樣為中美兩國效忠。這種艱難的取捨讓華人裡外不是人,美國人連在政治上信任華裔都很難,要為華裔權益鬥爭更是無從說起。

  

  上面的問題本來並不是華裔社區所獨有。以印度裔為例,他們一樣把國內的種姓關係帶到美國,互相之間甚至通過名字來判斷是否是自己的種姓,結婚的時候為了血統純潔還非要跑回國找配偶。印度內部民族成分宗教派別比中國更複雜,印巴矛盾比台海矛盾也高了不止一個層級,就算是印度-斯里蘭卡或印度-孟加拉的關係也比陸港矛盾嚴重得多。他們移民社區內部貧富差距也非常大,富的如微軟現任總裁,窮的也有紐約街頭遍地的印度裔計程車司機(美劇Heroes裡面的Mohinder教授來紐約開計程車就非常寫實)。但他們比我們強在一點:團結。

  

  因為華裔和印度裔在諸多工作領域的競爭關係,經常可以聽到到各種對印度裔的血淚控訴:什麼印度裔主管給華人穿小鞋,什麼印度裔同事互相包庇了,什麼印度裔主管優先提拔自己人了等等。但這恰恰是他們團結的體現,他們在美國可以超越國內的種姓丶階級丶貧富丶歷史等諸多仇恨而走到一起。

  同樣是在工作場合,華人最大的敵人並非印度裔,往往是自己的同胞,結果這種「每個華人都是龍,三個華人都成蟲」的悲劇無時無刻不在上演著。不僅僅印度裔內部團結,韓國裔也一樣能積極團結聯絡朝鮮裔乃至中國朝鮮族僑胞,新馬泰人也經常拉幫結夥,而我們為了豆花甜咸說不定都能翻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3 1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