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為什麼很少讀外國文學?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1-17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毛澤東讀書的愛好之切、範圍之廣、心得之深都是很了不起的。他除了研讀馬列經典外,尤愛中國文史。他遍覽經史子集,批閱二十四史,高亨點贊他「掌上千秋史」是沒錯的。他鑒賞詩詞辭賦,也品味過一些古典小說。他甚至涉獵過大量文人筆記雜書,還有一些宗教經典和世界史著、人物傳記。但是,毛澤東卻很少讀外國文學作品。這並不奇怪,也不成其為什麼問題,但卻是事實。有學者專門寫了毛澤東與外國文學的文章,想遮掩這一點,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要證明這個事實並不難。大家都知道,毛澤東講話作文都是很喜歡講故事的,他講中國故事往往信手拈來、但卻很少講外國故事,我只見他說過不要「言必稱希臘」。從毛澤東的著作、文章和講話里,我們很少看到他提及外國文學作品里的人物和故事,這就是明證。同時,一些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包括他的家人也承認這個事實,現存的毛澤東讀過的書籍文物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比如,曾經當過12年毛澤東英文秘書的林克就說:「相對講,毛澤東對外國文學讀得較少,但也讀過一些,我就聽他講到他早年讀過希臘羅馬時代的小說,還有《茶花女》、《簡·愛》、《紅與黑》都讀過。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他對我談起蘇聯肖洛霍夫《被開墾的處女地》。」林克還說:「他和我談論過《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金瓶梅》、《西廂記》、《牡丹亭》等中國文學作品。但他就是很少和我談西方文學作品。」。

  毛澤東的大兒媳劉思齊曾經回憶說:毛澤東曾讓她幫忙借一本《茶花女》,他不僅讀完了這部書,而且在書裡面圈圈點點,甚至還有眉批。可惜後來劉思齊把書還掉了,毛澤東究竟作了什麼圈點和眉批已無從知曉。而毛澤東的二兒媳邵華則回憶道:有一次她在毛澤東面前提起《簡·愛》,對書中人物大加讚揚,當時毛澤東「始終默默地聽著,不時還露出笑容」。不久她又去看望毛澤東時,發現他的案頭上放著一本快看完的《簡·愛》。

  長期為毛澤東管理圖書的逄先知回憶,「外國文學作品,除了《茶花女》、《簡·愛》、《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少數的名著外,他讀得很少」。據在毛澤東視察杭州期間為毛澤東管理圖書的浙江省公安廳警衛處工作人員賀玉泉回憶:「1975年2月至4月,毛澤東在杭州居住期間,他曾為毛澤東借過一批圖書,其中包括《紅與黑》、《飄》、《貝姨》、《牛虻》、《基督山恩仇記》、《悲慘世界》等。其時毛澤東已是年老體衰,視力很弱。這些圖書,有一些是毛澤東自己閱讀的,有一些則由機要秘書張玉鳳讀給他聽。除此之外毛澤東還觀看過舞劇《天鵝湖》和電影《紅與黑》、《第十二夜》等少量經典作品」。

  目前僅有的關於毛澤東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一份書面文獻證據,是毛澤東在一本曹禺譯的莎士比亞名劇劇本《柔蜜歐與幽麗葉》(今譯《羅密歐與朱麗葉》)封面上的批註。而批註的內容卻與本書無關,是抄錄的南朝曹景宗的一首五絕詩《華光殿侍宴賦競病韻》:「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

  說到《羅蜜歐與幽麗葉》,我順便說點題外話。我總覺得外國人寫愛情也愛得死氣活來,但往往很露,很直白,不如中國人搞得你神魂顛倒。《羅蜜歐與幽麗葉》算是強一點的,可還是不如中國的民間故事《梁山泊與祝英台》。據說當年周恩來把這稱為中國的《羅蜜歐與幽麗葉》電影放給外國使節看,一下子就讓那些大使和夫人醉得一塌糊塗,哭得稀里嘩啦。

  這些事實都說明,毛澤東平生確實很少讀外國文學書籍。這不僅從讀書人的角度看很正常,就是從作為一位領袖人物的角度看也不成問題,我認為理由有三:

  其一,作為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畢竟只是他的業餘愛好。毛澤東讀文學作品當然不純粹是為了藝術欣賞,他也很注重從中了解社會歷史文化包括軍事智慧,但作為以畢生精力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革命軍事統帥、黨和國家領導人,他當然更重視閱讀中國的文學作品。

  其二,從讀書人的角度看,一個人的閱讀興趣範圍和文學愛好不能不受文化傳統和民族心理的影響。比如毛澤東酷愛詩詞,他讀詩寫詩,堪稱詩人,但林克說毛澤東「對外國的詩歌也是這樣,我不記得他談過雪萊、拜倫、歌德、席勒的詩歌。對詩,他有個特點,喜歡古詩不愛看白話詩,臧克家講過這個問題,說他雖然不願看白話詩,但提倡寫白話詩。毛澤東和我說起時,就更坦率了,大概也沒有什麼忌諱,他說,讓我看白話詩,給我一百塊大洋我也不看」。

  其三,從文藝思想的角度看,毛澤東的文藝思想主要是指導文藝工作,包括文藝方向、文藝宗旨、文藝與政治的關係及其思想性、文藝創作規律和普及提高的關係等等,但對文藝的藝術風格流派卻難以巨細。雖然他講過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百花齊放、包括革命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等等,但他畢竟不是像馬克思恩格斯那樣,在用主要精力從事宏大的思想理論創建的同時,對各種文藝流派以及美學原理也深入進行理論燭照,所以毛澤東不僅很少讀外國文學,對新興的現實主義、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也很少涉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6: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