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崇明島東灘候鳥自然保護區

[複製鏈接]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膽小鬼 發表於 2004-12-13 17: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 崇明島東灘位於上海市崇明島東端,崇明島是長江入海口的低位沖積島,長76公里,寬15公里,總面積大約為10640公頃,為我國第三大島。島的東部有大片淡水到微鹹水沼澤地、潮灣和潮間灘塗,南北臨長江的入海口,向東伸延東海,是由長江徑流攜帶的泥沙沉積而成,目前仍以很高的淤漲速率向海域推進。境內由一條一級潮溝(即白港)把灘塗分隔為南北兩片,北片稱為東旺沙,南片稱為團結沙。
東灘候鳥保護區位於崇明島東部,它由長江里的泥沙不斷淤積而成,總面積45萬畝,現在還在以每年150米(大約13畝)的速度不斷向外延伸。這裡水潔土凈,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一望無際的蘆葦盪,一隻只螃蟹悠閑地從洞中爬出來覓食;浩翰的長江養育了各種水產,魚肥蟹壯;純潔的土地種植出了各種無污染蔬菜、瓜果;3萬公頃灘塗也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野生鳥類樂園,春秋兩季時這裡群鳥飛舞、天鵝游曳,被列保護之列的珍稀候鳥就有130多種,邊境鳥類數量達100萬左右。尤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在東灘越冬數量曾達3000至3500隻,還有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的過境棲息候鳥總數達二、三百萬。其中有白額雁、綠鷺、中白鷺、黑臉琵鷺、赤腹鷹等一、二類保護鳥類。2002年9月14日,東灘旅遊正式啟動.長堤豎巨石以示紀念,築棧橋以親近濕地,建竹樓眺東海,坐牛車遊覽灘塗,修驛站供遊客休閑,東灘撩開了神秘的面紗.東灘候鳥保護將作為崇明旅遊業開發的重點,按照總體規劃的開發布局,將開發濕地公園,東灘觀日出,設t望塔,建觀鳥台和鳥類博物館,開發參與性遊樂項目,開闢「農家游」等。屆時,將成為遊客休閑、觀光、遊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崇明島東灘的植被主要是大片以三棱草和蘆葦為優勢種的微鹹水蘆葦沼澤群落。島上自然植被十分稀少,人工種植的樹種為白榆、水杉、楊、苦楝、合歡、刺槐,以及桃、梨、柑、桔、桑、枇杷等經濟樹木。灘塗有3種類型:潮上灘、高潮灘和低潮灘。潮上灘主要有蘆葦生長,常有鑲嵌分佈的結縷草和糙葉苔草等。這裡的地勢較高,特大潮汛才被淹,平時較乾燥。潮上灘外圍的高潮灘上主要生長海三棱草,常受潮汐沖刷。高潮灘外圍是低潮灘的藻類鹽漬帶,僅臨海三棱草外帶的邊緣繁衍一些硅藻等,受淹的時間較長。海塘內圍墾的土地栽種水稻、小麥、油菜和其他蔬菜等農作物。

  崇明島東灘是水禽等候鳥遷徙和越冬的重要驛站和棲息地,也是我國最大的小天鵝越冬地,每年在這裡越冬的小天鵝有3000―3500隻,白頭鶴越冬的數量穩定在100隻左右。其他的珍貴、瀕危鳥類還有國家I級保護動物白鸛、國家II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大天鵝、小天鵝、白額雁、鴛鴦、灰鶴、白枕鶴、小青腳鷸、小杓鷸,以及小Gf、蒼鷺、黃斑葦Z、豆雁、針尾鴨、斑嘴鴨、綠翅鴨、赤膀鴨、青頭潛鴨、普通秋沙鴨、骨頂雞、鳳頭麥雞、灰頭麥雞、灰斑、金、金眶、環頸、蒙古沙、鐵嘴沙、黑尾滕鷸、斑尾滕鷸、青腳鷸、白腰草鷸、扇尾沙錐、大濱鷸、紅胸濱鷸、長趾濱鷸、烏腳濱鷸、尖尾濱鷸、黑腹濱鷸、彎嘴濱鷸、銀鷗、紅嘴鷗等水鳥。
 崇明東灘是目前上海地區鳥類最大的棲息地,國際著名的候鳥亞太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每年在此過境和越冬的典型濕地鳥類有近100種,2百多萬隻。

   崇明東灘濕地鳥類主要包括涉禽和水禽兩大類,分屬7目13科,如表2所示。其中,a形目和雁形目鳥類是主要優勢類群。a形目鳥(a鷸類) 占種類總數的44.3%,佔個體總數的61.3%,優勢種有黑腹濱鷸(Calidris alpina)、環頸a(Charadrius alexandrinus)、細嘴濱鷸(Calidris tenuirostris)、紅腹濱鷸(Calidris canutus)等;雁形目鳥,占種類總數的19.6%,佔個體總數的25.9%,優勢種有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綠翅鴨(Anas crecca)、斑嘴鴨(Anas poecilorhyncha)、羅紋鴨(Anas falcata)等;鸛形目鳥占種數15.4%,佔個體總數的4.1%,優勢種有夜鷺(Nycticorax nycticorax)、白鷺(Egretta garzetta)等;鷗形目所佔比例分別為10.3%和4.9%,優勢種有灰背鷗(Larus schistisagus)、銀鷗(Larus argentatus)、紅嘴鷗(Larus ridibundus)等;鶴形目分別佔7.2%和3.8%,其優勢種為白骨頂(Fulica atra)、黑水雞(Gallinula chloropus)等,Gf目和鵜形目種類及個體數量均較少。
  亞太遷徙路線上的候鳥,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從其主要越冬地澳大利亞遷往其繁殖地西伯利亞時途徑崇明東灘;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時再次途徑崇明東灘。一般南遷時結群小而遷徙延續時間長,在東灘滯留時間也稍長(5 ~7天),而在春季北遷時往往結群大而遷徙延續時間短,在東灘滯留時間也短(3 ~5天)。在這兩個時期形成東灘鳥類聚集的高峰通常春季數量、種類多於秋季。夏季鳥類群落結構比較簡單,只有部分鷺科鳥類和雀形目小鳥。

  從生物多樣性的分析結果來看,墾區(研究區域)內與墾區外的自然灘塗,植被與無脊椎動物沿著一定的環境梯度,以及人類干擾強度的差異,都有一定的成帶分佈,兩個區域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墾區內,陸生種類明顯佔優勢,墾區外則由水生種類佔優勢。而鳥類,由於活動能力較強,大多數水、涉禽的種類數區域間的差異並不顯著,主要差異在於墾區內大型水禽消失,其它水、涉禽的數量下降,雀形目鳥的種類增加。

  從自然灘塗植被、無脊椎動物的現狀分析以及鳥類的年際變化比較來看,由於圍墾的影響,造成研究區域總體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量下降,自然生物資源遭到破壞,亟需加強保護和修復。

  到崇明島東灘可以從上海市乘船至堡鎮,每天航班很多,十分方便,然後轉乘汽車至團結沙或東旺沙即可,路程大約為10―20公里。然後步行至灘塗一帶觀鳥。如果去較遠的灘塗,可以租當地的便車前往。由於當地主要是越冬或遷徙的候鳥,所以秋、冬、夏三季最適宜觀鳥。如果只有1天時間,可以在東旺沙一帶觀鳥。如果時間充裕,可以租車沿海岸去更多的地方。在東旺沙有幾家離潮間灘塗較近的小旅館,可以住宿。潮間灘塗一帶食宿條件較差,需要注意攜帶足夠的衣服和日用品。在灘塗中觀鳥首先要注意安全,最好不要一個人單獨行動。注意攜帶當地地圖或雇嚮導,以免迷路。還要攜帶遮陽、防晒的設備和預防蚊叮蟲咬的藥品。[/COLOR][/C]
我總是在行走和停留,我走很長的路了,還有很長的路要繼續走下去。 我停留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這裡的風景適合我的呼吸。 是因為我累了,我需要一次小小的歇息,重溫我的夢想。 夢想並不遠,我總是在努力抵達。 我安靜,安靜的喜歡著,安靜的讀一讀那些美好的心情,讓愛留在靜靜的夜,愛在旅遊........

139

主題

2678

帖子

68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87
沙發
ぜ射手の天秤い 發表於 2004-12-14 03:5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小鬼!~~
PS:圖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3
小魔女 發表於 2004-12-14 07:45 | 只看該作者
紅嘴鷗(Larus ridibundus)印象滿深的~~~~想起一位朋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9: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