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朝鴨綠江大橋友誼象徵去哪了?(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0-23 0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鴨綠江上的中朝友誼橋(資料圖)

  

  鴨綠江大橋(資料圖)
  

  連接中國和朝鮮、橫跨鴨綠江的新建越境大橋將於10月底竣工。這項工程是中國前總理溫家寶於2009年訪問朝鮮時簽署的合作重點項目。但是,由於兩國關係變冷,加之朝鮮境內尚未修建連接橋樑的道路,因此該大橋何時正式開通尚未可知。

  大橋位於中朝邊境的最大城市丹東市的經濟開發區,於2011年開工建設。大橋全長約3公里,為雙向4車道。據中國媒體稱,大橋建造費用由中方負擔。目前,往返於兩國之間的國際列車和卡車仍使用雙向2車道的舊橋,新大橋的建成有望大幅增加兩國間遊客和貨物往來。

  在中國一側的橋旁邊,懸掛著寫有「10月30日完工」字樣的廣告牌。但據過往大橋的相關人士稱,「朝鮮方面甚至連柏油路都還沒修好」。大橋工程的負責人說:「明年夏天能開通就不錯了。」

  鴨綠江大橋工程是中朝兩國高層親自敲定,連接中朝兩國和便於邊境貿易往來的友誼象徵,雙方本應以積極的態度為大橋通行共同盡責,但中國一方工程的按期進展,卻同朝鮮一側的冷清場面形成極大的反差。按《朝日新聞》的報道說「朝鮮政府要求中國方面提供資金以修建朝鮮境內的道路,但被中方拒絕了。」。那麼,朝鮮方面擱置中朝兩國商定的鴨綠江大橋工程,中國未能給予資金支持是主要原因嗎?傳統的中朝鴨綠江大橋友誼象徵去哪了?且看本博淺析如下:

  由日本《朝日新聞》提供的消息可以看出,儘管中國有關部門和工程技術人員,在修建中朝鴨綠江大橋工程進展方面,竭盡全力保證大橋的工程質量和按期完工,但朝鮮方面對鴨綠江大橋工程的冷落態度,已充分說明中朝兩國關係變冷已是不爭的事實。中朝鴨綠江大橋工程被朝鮮方面擱置,只是中朝兩國關係變冷的一個縮影,中朝之間的深層次矛盾,在金正恩執政后逐步顯現出來。

  多年來,朝鮮方面依賴外援來維持國家基本運轉,都是中國政府無私支援慣出來的毛病,朝鮮幾代領導人都將中國視為其取之不盡的寶藏,只要有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政府,好像是中國無償支援朝鮮是理所應當的,只要我朝鮮需要伸手時中國必須慷慨解囊,來滿足朝鮮國家和人民的需要。原因是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中國政府一直奉行即使自己勒緊腰帶,也要毫不保留的無私支持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包括當時支持第三世界國家,被中國政府視為必須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

  經過抗美援朝這一特殊戰爭,以鮮血凝成的友誼將中朝兩國維繫在一起,加之一直以來中國政府對朝鮮方面的無私支援,使中朝兩國維持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友好關係,尤其在金日成和金正日執政時期,儘管後期在中朝兩國關係上存在一些問題,但兩國領導人仍像走親戚似的,通過鴨綠江大橋當天就可往返於中朝之間,每逢朝鮮方面遇有各種困難,中國必將伸出無私援助之手,以解朝鮮燃眉之急,較好的維持著中朝兩國的傳統友好關係。

  隨著中國逐步改革開放和融入國際社會,外交戰略格局也在做著逐步調整,以意識形態來劃線決定外交走向,在中國已經一去不復反了。多樣性世界格局並存和共同發展,是世界多樣性社會的必然結果,過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水火不相容的博弈,隨著中國走向國際社會也被漸漸淡化,借鑒人類社會一切文明成果為我所用,已成為中國外交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

  恰恰是在這一時期,由金家傳統世襲統治的朝鮮領導人,以自己是純正的社會主義國家自居,在意識形態方面開始與中國形成對立,雖然一直沒有展開公開論戰,但兩國高層領導來往的減少,無形中對外透露著中朝兩國關係的變冷。尤其是在金正恩執政朝鮮后,兩國關係的僵局,已成為不是秘密的公開秘密。加上以意識形態來劃線的個別國家,懷著敵視中國和朝鮮社會制度的不良心態,對中朝兩國關係變本加厲的進行挑撥,更加劇了中朝兩國關係變冷的現狀。

  因此,中朝兩國外交層面上的反常現象不容樂觀,朝鮮國家政局仍將處於長期動蕩之中,指望朝鮮近期對外改革開放,走出閉關鎖國誤區還不現實,中朝兩國關係會仍將在變冷中存在下去。中國在朝鮮擁核和彈道導彈開發問題上,也將隨著中朝關係變冷失去影響力,半島問題仍將在戰與和的現狀下,朝韓兩國長期處於對峙和膠著狀態。朝鮮政局的持續不穩,中朝鴨綠江大橋工程被朝冷落說明,中朝兩國關係將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8: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