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足讓幸福的源泉自然流淌 不在「刷存在感」!(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9-25 15: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OSLATER 於 2014-9-25 15:27 編輯

  

 
 幾個月前,在巴黎十三區的麥當勞約見了日本朋友廣美,當時她提出的問題特別有代表性,因為很多外國同學、朋友也都問過我:「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在公眾場合大聲喧嘩?」起初,在我出國頭一年的時間裡,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後來,觀察的多了,慢慢得也就懂了:這是是一種文化差異和內心世界造成的。

  記得有一回,我和朋友在盧浮宮不遠處的某家餐館吃德國烤豬蹄,兩位侍者及領班把我倆晾在一邊足有半個多小時!我們這裡的飲料都喝光了,在我們之後來的法國食客也開始用餐了,就是沒有人來招呼我們點菜。我氣急敗壞起身要走,尊嚴於我而言更重要,哪知朋友這個吃貨對食物執著到堅持留下……事後,我們了解到原來餐廳有一半席位被一個中國旅遊團包下了,恰逢有人過生日,一隊人大聲歡唱生日歌引發了幾個驕傲侍者的排斥與厭惡,但旅遊團一擲千金,他們又不得不伺候,法國侍者就把火氣撒在我倆身上……嗯,我們享受了一次中國旅遊團大聲喧嘩后的「冷遇」。

  一般來說,法國人用餐不算吵,尤其在正式的西餐廳,人們講話盡量不影響到別桌;中國人在餐館里要的是熱鬧氣氛和人情味兒。所以不能說中國人在飯館吵就是素質低,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然我們在公共場合吵鬧的問題是存在的。有時,我對法國人說:其實你們也很吵的,尤其是年輕人、尤其是午夜在家中聚會時或親熱時,毫不顧忌左鄰右舍。我住的那條街道,每逢周四、周六晚就有一幫法國學生喝酒、砸東西、大聲說笑吼叫,吵鬧程度可比遊行示威,從晚上十點直至第二天清晨四點。個別居民出面勸阻也沒用。有一次,我忍無可忍,拿起電話報警。警察來了清場處理,法國學生吼叫著「混蛋!連夜晚外出都不允許,自由在哪裡?!民主在哪裡?!」幸運的是,這條街的夜晚自此又恢復了寧靜。

  「中國人為什麼講話一定要用嗓門洪亮的方式?好像在吵架!」廣美坐不住了,瞪大眼睛,相當認真又急切地問道。看樣子這個問題困擾她已久。我覺得這源於內心深處的恐懼——害怕被忽視所以「刷存在感」,也害怕平凡。試想一下,當你在講話時,沒人在聽、沒人在意,你作何感想?當然是提高嗓門引起大家的注意了。我感覺國人就是這種心理:一種害怕被忽視的心理;一種在內心深處吶喊「我在這裡,聽我、看我!」的心理;一種表現自己不甘於人後的心理。渴望表達自己的為人與想法,強調存在感,希望別人能懂自己、瞧得起自己。在巴黎「老佛爺」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中國遊客熙熙嚷嚷,扯著嗓子在大街上喊找對了地址,沒搞錯;或是拍照炫耀自己購物的「豐收成果」;也有不少人在奢侈品牌店面里大喊著爭先恐後,生怕搶不到。這些舉例就是很好的詮釋。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盛行一種評判標準,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車子、票子、位子、女子。一個男人連這些都擁有了,可視為擺脫平凡了。幾十年過去了,這種觀點好像沒有什麼變化,反而愈演愈烈,變成主流思想。現在回頭看,我身邊的人們,那些老同學,尤其那些在高學府進修的,他們糾結、拼搏的點,總結成一句話便是「擺脫平凡」。那什麼是不平凡呢?我反問。「就是出人頭地,讓大家都瞧得起、刮目相看。最起碼要有房、有車吧,有很多錢等等……」「什麼程度的房、車?多少錢才算夠?」朋友一時語塞答不上了。

  當人們為生活而拼搏時;為「擺脫平凡」而奮鬥時;像電熨斗熨衣服褶皺般掙扎著「刷存在感」時;內心深處隱隱的恐懼也越演愈烈,幸福感來得越發困難。這源於不知足。不如從認知自己開始,不屬於自己的就不重要。深呼吸去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幸福的源泉自然流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4: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