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不缺正能量,實在太多 無法一一告訴大家 試舉一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9-21 03:38 編輯

26載收養39名孤殘兒 農民夫妻感動社會

  2014-09-19 / 來源:中國文明網

  在佛教聖地山西五台山下,只因一聲「太可憐」與一次「不忍心」,普通的農家婦女郭改然便含辛茹苦,開啟了一段養育39名殘疾孤兒的動人歷程。26年來,郭改然和她的丈夫陳天文陳靠著微薄的收入與磅礴的愛心,堅持無私奉獻,她的家庭並不寬裕,卻拿出了所有積蓄,艱難養育著那些「殘缺的花兒」。她也曾面對家人的責難、村鄰的不解,但在郭改然的感召下,其大兒子兒媳、出嫁的女兒等家人也先後幫忙代養起了孤殘孩子。 在這個大家庭里,所有的孤殘孩子都是郭改然的「心頭肉」,而在這些孤殘孩子眼裡,這裡就是「樂園」,郭改然就是他們的「親媽媽」。

     
  郭改然夫婦和他們的部分孩子在一起。資料圖片

  1.善心的開始:一時心軟撿回第一個 從此無法「拒絕」

  每當提起自己的抱養經歷時,郭改然都記憶猶新,1989年初春,在進城的路上,聽到了路邊被棄女嬰撕心裂肺的哭聲。當看到這個孩子時,她覺得太可憐了,不忍心就這樣離開,一番心理鬥爭后,無私的母愛最終促使她下定決心「路邊拾遺」抱養了第一個殘疾嬰兒。同年夏天,在原平市醫院的大門口又揀回一個雙目失明並患有腦癱的小男孩。那一年,郭改然34歲。

  兩個殘疾兒童進家后,本來拮据的七口之家更是捉襟見肘,體弱多病的公婆、上學的三個兒女,僅靠丈夫的工資和郭改然自己種的十畝山地為生。兩個殘兒不僅需要與日俱增的奶粉餵養,還需要三天兩頭的醫藥檢查護理,更為繁忙的是日常餵養。她一個人既要照顧年邁體弱多病的公婆,又要為在2裡外鄉中和小學上學的兩個孩子做飯洗衣,還要耕種五畝山地,同時起早摸黑地餵養兩個嗷嗷待哺的殘疾嬰兒。不久,在村下鄉的幹部得知情況後向民政局反映,對兩個殘疾孤兒給予生活補助。隨後,郭改然又陸續抱回兩個,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大家庭成員越來越多。

      

  郭改然在給孩子們喂飯。資料圖片

  自那以後沒多久,郭改然的弟弟說民政部門有兩個棄嬰很可憐,想找有愛心的人家幫忙照料一下,一月補助150元。沒來得及細想,郭改然就把兩個孩子抱回來了。再後來,通過各種途徑而來的孤殘孩子越來越多,每次郭改然都想「拒絕」,可每次見了這些可憐的孩子們,都無法放棄。

  說起這些年撫養這麼多孤殘孩子的艱辛。郭改然感慨:「說實話,真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收養的都是孤殘孩子,多少都有點毛病,不是腦癱的,就是身上長瘤子的,要不就是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的,最輕的孩子也是兔唇。但這些孩子要吃要喝的,還需要特別照顧,這其中的艱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記得2007年9月,我們又照顧了民政局委託照料的3個殘疾孩子,當時連上我們自己家的兒女,近20個人擠在不大的通鋪上,我和丈夫就天天躺在床沿邊守護著他們睡覺。」

  2.面對不解和非議 她哭過累過不放棄 只因都是「心頭肉」

  說到為什麼堅持抱養孩子,郭改然告訴來訪的記者,抱養的這些孩子們都非常的心疼她,面對每一個孩子都有不舍。 「媽媽回來啦、媽媽回來啦。」有一次,剛走到回家的土坡上,碰巧兒媳領著6個娃娃返回,這時孩子們一窩蜂撲向郭改然,抱腿的抱腿、摟腰的摟腰,很是興奮。只有一個腿腳不便的女孩子在一玩具車上急得一蹦一蹦的。郭改然趕緊笑著低頭親了她一下,才止住了女孩的焦急。「這個叫愛民,這個是愛善,這個是愛華……」郭改然如數家珍地介紹她的孩子們,每個孩子的名字里都有個「愛」。 回到家裡,孩子們更快活了,行動不便的滿炕打著滾、腿腳靈便的在地下跳舞、唱歌,他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快樂。郭改然從裡屋出來,給每個孩子發好吃吃(糖果),孩子們紛紛把手舉到了她嘴前,非要先讓她吃一口,她笑嘻嘻地在每個孩子面前「假」吃了一口。

 

  面對周圍人的不理解,郭改然也流過淚。資料圖片

  說起鄰里的質疑,郭改然說:「有人說我是神經了,自己家過得不富裕,還收了一堆殘疾人。這些年,我花光了丈夫當搬運工掙的錢,還把兒子、兒媳也拉了進來,一家子就跟著我苦了。還有人說民政局給每個孩子每月補150塊,我們是想賺錢。可誰算過賬,當時一箱奶粉就得一百六七十塊呢,更別說給孩子日常穿衣看病等開銷了。」她頓了頓說:「其實我也想過放棄,我偷偷哭過不知多少次,可一看到那些可憐的孩子我就心軟了,他們都是我的心頭肉。」

  對郭改然的舉動,起初不用說村裡人,就連她的孩子也不理解。大兒子陳俊偉講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故事。他說:「打記事起,家裡除了過節能吃上肉,平時能吃飽就算不錯了。為了生計,我早早輟了學,先是幫忙照料殘疾的弟妹,長大些便去了當地一家水泥電桿廠打臨時工掙錢。」21歲那年,與家人的一次衝突,徹底改變了他對父母的認識。「那個晌午,從地里勞動回來,我就著鹹菜,喝多了酒,咆哮著質問爸媽,孩子越來越多,又有殘疾,你們究竟圖個啥?我的喊聲驚呆了炕上地下的弟弟妹妹,家裡一下子靜得出奇。而父親平生第一次鐵青著臉,甩出一句話:『你也是我要來的,和他們一樣,我們也沒嫌棄!』幾個月後,我費了一番周折,查明了自己也是被抱養的。想著21年來。養父母待我與他們親生的兒女沒有一絲區別,我震撼了。在以後的日子裡,我甘願做父母的幫手,一家人苦在一處,樂在一起。」

  3.故事被拍成紀錄片獲大獎 農民夫妻感動社會誕生「花房」

  如今,郭改然全家和孩子們都住進里充滿愛心的「花房」,談到「花房」,在一組大學生與孩子們玩耍的照片前,郭改然含著淚花講出了「花房」誕生的故事:

  2010年2月,浙江工業大學的大三學生蘇家銘,從網上知道了這個特殊家庭的事後,便萌發了為這個家庭拍攝紀錄片的想法。之後的兩年裡,蘇家銘5次來到這裡,和他們同吃同住,拍了70卷帶子,做出了《花兒哪裡去了》這部17分鐘的紀錄片。後來這部片子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手機電影節「最佳短片獎」和「最佳紀錄片獎」兩個大獎項,獲得了3600美元的獎金,蘇家銘接著把全部獎金寄來給孩子們用。同年5月,蘇家銘在微博上成立了「花兒基金」,此後半年時間裡,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6萬元捐款。用這些善款,蘇家銘和「花兒基金」的志願者們幫助郭改然在村裡購置了一套房子,並把它命名為「花房」,寓意是讓「花兒」在這裡自由生長,快樂綻放。

  

  郭改然帶著孩子們在「花房」玩耍。資料圖片

  「花房」流淌著愛,政府每月發給每個孩子1000元的收養費,眾多人前來看望,外地人不斷通過網路獻上自己的愛心,為孩子捐款、捐物。有的要包養孩子,有的要資助「花兒」上學、有的籌集醫療費……在志願者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郭改然一家在院里建起「花兒學堂」,添齊了桌椅板凳、教學用具,同時也增加了床鋪、衣櫃等傢具。大哥陳俊偉也自然當起常任「教師」,一些師範院校的在校生也利用假期前來支教。

  4.善心的未來:只要有一口氣在 就會對孩子們不離不棄

  談到過來的這些年,郭改然的丈夫陳天文說:「別看這些孩子身有殘疾,可他們也懂得回報。每次我們從外面回來,孩子們會一窩蜂地湧上來,爭相抱住我們叫著爸爸媽媽;每次孩子們有了好吃的,都不忘給我們嘴裡塞一口。當然,還離不開家人的支持,這也是動力。成家的大兒子兒媳在外面租了房子,還主動帶走了5個殘疾孩子撫養。再後來,我閨女、老婆的姐姐都被感動了,也主動帶走了幾個殘疾孩子撫養。此外是來自於媒體的呼籲和社會各界的幫助,更讓我們感動不已。」

         
  郭改然和丈夫在記錄每一筆好心人的捐贈。資料圖片

  說起未來的打算,郭改然說:「我有一個本,上面記著幫過我們的好心人所做過的一切。近年來,有許多愛心人士前來看望『我的孩子們』,有的捐款、捐物,還有的捐助住房,使孩子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原平市民政部門也在不斷提高給孩子們的各項補貼,讓孩子們吃飯、穿衣、上學、醫保都有保障。這些年,我們陸續的讓他們去學習。沒法去學校上學的,我們就在家裡教孩子,怎麼也得讓孩子們學點文化,擁有一技之長,將來回報社會,回報好心人。就是達不到這些,最起碼也能養活了自己。只要我們有一口氣在,就會繼續養活這些殘疾孩子,不離不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沙發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1 07:53 | 只看該作者
這是普通中國人的善良,但切不可濫用。因為撫養殘疾孤兒本來是政府的責任,但中共偽政權到哪裡去了呢?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9-21 08: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9-21 10:44 編輯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1 07:53
這是普通中國人的善良,但切不可濫用。因為撫養殘疾孤兒本來是政府的責任,但中共偽政權到哪裡去了呢? ...


書生論政,不結合國情。中國還是一個名符其實,不折不扣的窮國。而且山西又是中國的一個窮省。列倒數第10名。不能和那些富國相提並論。不知樓上是無知還是無恥??

  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中國排81位,連墨西哥都不如!!!

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IMF)  

2014-05-05 11:04:06|  分類: 經濟數據 |舉報|字型大小 訂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4年4月8日公布了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人均GDP最高的國家為盧森堡大公國,人均GDP為110423美元,排名第二位的為挪威,人均GDP為100318美元,卡達人均GDP為100260,位居第三,排名第四到第十的國家分別為:瑞士、澳大利亞、丹麥、瑞典、新加坡、美國和加拿大。

    中國大陸人均GDP為6747美元,排名第81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0486美元。中國香港人均GDP為37777美元,可排在第25位,中國台灣人均GDP為20930美元,可排在第37位。澳門人均GDP未計入統計,根據官方數據,澳門人均GDP可排在全球第四位。

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排名(IMF)
排名        國家/地區        人均GDP(美元)
1         盧森堡        110,423
2         挪威        100,318
3         卡達        100,260
4         瑞士        81,323
5         澳大利亞        64,863
6         丹麥        59,190
7         瑞典        57,909
8         新加坡        54,775
9         美國        53,101
10         加拿大        51,989
11         奧地利        48,956
12         科威特        47,639
13         荷蘭        47,633
14         芬蘭        47,129
15         愛爾蘭        45,620
16         冰島        45,535
17         比利時        45,383
18         德國        44,999
19         阿聯酋        43,875
20         法國        42,999
21         紐西蘭        40,481
22         汶萊        39,942
23         英國        39,567
24         日本        38,491
—         香港        37,777
25         以色列        37,035
26         義大利        34,714
—         歐盟        34,060
27         西班牙        29,150
28         巴林        27,435
29         阿曼        25,288
30         沙烏地阿拉伯        24,847
31         塞普勒斯        24,761
32         韓國        24,328
33         巴哈馬        23,488
34         馬爾他        22,872
35         斯洛維尼亞        22,756
36         希臘        21,857
—         台灣        20,930
37         葡萄牙        20,727
38         千里達托貝哥        20,610
39         赤道幾內亞        20,572
40         愛沙尼亞        19,031
41         捷克        18,857
42         斯洛伐克        17,706
43         烏拉圭        16,609
44         立陶宛        16,003
45         智利        15,775
46         巴貝多        15,373
47         拉脫維亞        15,205
48         塞席爾        15,046
49         俄羅斯        14,818
50         安地卡及巴布達        13,838
51         克羅埃西亞        13,561
52         匈牙利        13,404
53         波蘭        13,393
54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13,115
55         哈薩克        12,843
56         委內瑞拉        12,472
57         加彭        12,302
58         阿根廷        11,766
59         巴西        11,310
60         利比亞        11,046
61         巴拿馬        10,838
62         土耳其        10,815
63         墨西哥        10,629
64         馬來西亞        10,547
—         世界        10,486
65         哥斯大黎加        10,432
66         黎巴嫩        9,920
67         蘇利南        9,240
68         模里西斯        9,159
69         羅馬尼亞        8,910
70         哥倫比亞        8,097
71         亞塞拜然        7,899
72         聖露西亞        7,801
73         格瑞那達        7,696
74         白俄羅斯        7,577
75         保加利亞        7,328
76         波札那        7,135
77         土庫曼        7,111
78         多米尼克        7,034
79         黑山        7,026
80         馬爾地夫        6,764
81         中國        6,747
82         秘魯        6,674
83         南非        6,620
84         伊拉克        6,594
85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6,563
86         厄瓜多        5,968
87         塞爾維亞        5,906
88         安哥拉        5,845
89         多明尼加        5,834
90         泰國        5,674
91         納米比亞        5,666
92         阿爾及利亞        5,437
93         東帝汶        5,177
94         約旦        5,174
95         牙買加        5,133
96         馬其頓共和國        4,943
97         伊朗        4,750
98         阿爾巴尼亞        4,609
99         斐濟        4,605
100         湯加        4,604
101         貝里斯        4,601
102         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4,597
103         突尼西亞        4,345
104         巴拉圭        4,169
105         蒙古國        3,971
106         烏克蘭        3,919
107         薩爾瓦多        3,875
108         維德角        3,836
109         薩摩亞        3,832
110         蓋亞那        3,729
111         喬治亞        3,604
112         瓜地馬拉        3,512
113         印尼        3,509
—         科索沃        3,454
114         吐瓦魯        3,404
115         史瓦濟蘭        3,312
116         剛果共和國        3,295
117         埃及        3,225
118         摩洛哥        3,199
119         亞美尼亞        3,208
120         斯里蘭卡        3,161
121         萬那杜        3,081
122         菲律賓        2,790
123         玻利維亞        2,700
124         不丹        2,665
125         宏都拉斯        2,323
126         巴布亞紐幾內亞        2,282
127         摩爾多瓦        2,229
128         蘇丹        2,039
129         索羅門群島        1,950
130         越南        1,901
131         烏茲別克        1,867
132         尼加拉瓜        1,839
133         迦納        1,729
134         奈及利亞        1,692
135         吉布地        1,594
136         吉里巴斯        1,570
137         尚比亞        1,541
138         印度        1,504
139         寮國        1,476
140         葉門        1,468
141         巴基斯坦        1,307
142         吉爾吉斯斯坦        1,280
143         喀麥隆        1,271
144         南蘇丹        1,262
145         查德        1,218
146         賴索托        1,194
147         象牙海岸        1,175
148         茅利塔尼亞        1,127
149         塞內加爾        1,072
150         塔吉克        1,044
151         肯亞        1,017
152         柬埔寨        1,015
153         辛巴威        987
154         葛摩        920
155         孟加拉國        903
156         緬甸        868
157         海地        819
158         貝南        805
159         獅子山        784
160         布吉納法索        728
161         坦尚尼亞        703
162         盧安達        698
163         尼泊爾        692
164         阿富汗        678
165         馬里        656
166         多哥        639
167         烏干達        626
168         莫三比克        592
169         朝鮮        583
170         幾內亞        564
171         厄利垂亞        544
172         衣索比亞        541
173         幾內亞比索        524
174         馬達加斯加        488
175         賴比瑞亞        473
176         甘比亞        453
177         尼日        443
178         剛果民主共和國        397
179         中非共和國        333
180         蒲隆地        303
181         馬拉維        222


    2013年全國各省人均GDP排名出爐,從宜居城市研究室統計的數據來看,2013年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省份仍為6個(不含港澳台),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達到14個,天津市以16419.44美元領跑全國,前三甲繼續為三大直轄市。貴州省繼續居於末位,人均GDP為3691.47美元,預計2014年所有省份人均GDP均超過4000美元。(香港、澳門、台灣更新為2013年數據)

2013年全國各省人均GDP排名    【所屬專題:2013年各省GDP和人均GDP】
製作:宜居城市研究室(www.elivecity.cn
排名        省區市        2013年GDP(億元)        2013年常住人口(萬)        人均GDP(元)        人均GDP(美元)
         澳門        517.57美元        60.75                 85197.32
         香港        2736.59美元        718.8                 38071.65
         台灣        4846.72美元        2337.35                 20735.96
1        天津        14370.16        1472.21        97609.44        15760.74
2        北京        19500.6        2114.8        92210.14        14888.93
3        上海        21602.12        2415.15        89444.22        14442.33
4        江蘇        59161.75        7939.49        74515.81        12031.87
5        浙江        37568.49        5498        68331.19        11033.26
6        內蒙古        16832.38        2497.61        67393.95        10881.93
7        遼寧        27077.7        4390        61680.41        9959.38
8        廣東        62163.97        10644        58402.83        9430.15
9        福建        21759.64        3774        57656.70        9309.68
10        山東        54684.3        9733.39        56182.17        9071.59
         新疆兵團        1480        268        55223.88        8916.86
11        吉林        12981.46        2751.28        47183.35        7618.57
12        陝西        16045.21        3763.7        42631.48        6883.59
13        重慶        12656.69        2970        42615.12        6880.95
14        湖北        24668.49        5799        42539.21        6868.70
         全國        568845        136072        41804.71        6750.10
15        寧夏        2565.1        654.19        39210.32        6331.19
16        河北        28301.4        7332.61        38596.63        6232.10
17        黑龍江        14382.9        3834        37514.08        6057.30
18        新疆        8360.2        2248.53        37180.74        6003.48
19        湖南        24501.7        6690.6        36621.08        5913.11
20        青海        2101.05        577.8        36362.93        5871.43
21        海南        3146.46        895.28        35144.98        5674.77
22        山西        12602.2        3630        34716.80        5605.63
23        河南        32155.86        9413        34161.12        5515.91
24        四川        26260.77        8107        32392.71        5230.37
25        江西        14338.5        4522.15        31707.26        5119.69
26        安徽        19038.9        6029.8        31574.68        5098.28
27        廣西        14378        4719        30468.32        4919.64
28        西藏        807.7        308        26224.03        4234.33
29        雲南        11720.91        4659        25157.57        4062.13
30        甘肅        6268        2582.18        24274.06        3919.47
31        貴州        8006.79        3502.22        22862.04        3691.47
備註:2013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93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4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1 12:49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9-21 08:53
書生論政,不結合國情。中國還是一個名符其實,不折不扣的窮國。而且山西又是中國的一個窮省。列倒數第10 ...

OK,是窮國,那為什麼在外面的舉止完全不像窮國呢?之前的動不動就上億元不惜血本的支援越南、朝鮮、阿爾巴尼亞、非洲不說,現在習近平每次出訪都是大手筆,輕輕地一揮手,就幾百億美元給了人家,還動不動就免除非洲幾十億、上百億美元的貸款。雖然自己國家的很多孩子上不起學,但中共偽政權動不動就在世界各國拚命興建了440多所所謂的「孔子學院」,還搞什麼「大外宣」,每年的經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你說,中共偽政權是不是無恥之極?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5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9-21 21: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4-9-22 01:05 編輯

首先你得承認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共分子。對共產黨不滿的人有的是,但一般反共分子不會稱中國政府是偽政權。別忘了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為全世界絕大多數國所承認。已與165個國家建交邦交。少數原來和台灣建交的國家,也紛紛要求和大陸政府建交。因為台灣要求給台灣一些外交空間而婉拒了。

另外你難道不知道60年代后中蘇反目嗎? 拿一個30年代的紅軍標語貼上,充分說明了你的無知!!

和一個不折不扣的極端無知和無恥的反共人士是無法交流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6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2 10:37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9-21 21:33
首先你得承認你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共分子。對共產黨不滿的人有的是,但一般反共分子不會稱中國政府是偽政權 ...

沒錯,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反共分子。

「對共產黨不滿的人有的是,但一般反共分子不會稱中國政府是偽政權」。那我來告訴你,為什麼我稱中共為偽政權!

為什麼中共政權就是偽政權?
因為這個政權是非法的蘇共豢養的武裝叛亂集團,以陰謀推翻合法的中華民國政府為己任。在紅軍時代,中共武裝割據,分裂祖國,建立偽「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割據地大肆屠殺人民,非法綁票撕票搞軍餉,搞紅色恐怖,其武裝割據地到處是萬戶滅絕,千家凋零的景象。


1929年,蘇聯進攻中國東北,中國軍民奮起反抗,但蘇軍還是佔領了中國很多土地,比如滿洲里,扎蘭諾爾等地,中國的黑瞎子島就是那時候被強行佔領至今才歸還了一部分。而遠在江西的中共 偽政權(偽「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立即發表宣言,號召中國工農行動起來,推翻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武裝保衛蘇維埃」。

中共在抗日戰爭的表現就不必多說了,不僅不抗日,反而到處襲擊國軍和各類抗日武裝。日本剛投降,中共即在1945年8月27日發起「上黨戰役」,挑起內戰。中共在蘇聯武力援助下竊取神器后,本應愛惜人民,可照樣本性不改,屠殺中國人民近億(其中餓死即達4千萬)。


中共建立的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就不是什麼「共和國」,而是地地道道的法西斯獨裁黨國。什麼是「共和國」,「共和國」的定義是什麼?

什麼是共和國?共和政治的基本含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鬥。共和政治的另一個基本含義是,國家各級政權機關的領導人不是繼承的,不是世襲的,也不是命定的,而是自由公正的選舉產生的。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選舉,是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實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準則。

在現代世界,雖然仍不乏專制獨裁統治,但明確表示自己不實行民主共和政治的國家已經寥寥無幾。即使一些明顯專制獨裁的國家,也掛上了「民主共和」的旗號。所以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真正的「人民共和國」,關鍵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及其實踐,特別是政治選舉制度、權力監督制度和一系列確保公民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權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及有效實施這些制度的政治實踐。

《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00年第4期

由「共和國」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中共 偽政權建立的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本就不是什麼「共和國」,而是地地道道的法西斯獨裁黨國,是騎在中國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剝削奴役和壓迫中國人民的法西斯獨裁專政工具!

偽政權被別國承認,建立外交關係,乃至有機會露面成為別國的座上賓,並不能證明偽政權的合法性。希特勒的納粹德國,墨索里尼的義大利,薩達姆的伊拉克,斯大林的蘇聯,金正日的朝鮮,本阿里的突尼西亞,卡扎菲的利比亞,巴沙爾的敘利亞等都有不少國家和它們建交,他們也都曾榮幸地成為他國的座上賓,但這不能避免這些政權某一天「呼喇喇似大廈傾」般的垮台。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7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9-22 21: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寒冬開梅 於 2014-9-23 09:08 編輯

樓上這位網友,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很像美帝攻打伊拉克前,強加在伊拉克的謊言。不過網友不是傻瓜。還是老老實實還原歷史的真相好。否則發帖越多,越為網友所不恥。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蘇聯早已在地球上消滅了,可充分反映樓上的無知。內戰時國民黨是清一色美式裝備,而解放軍是小米加步槍。你說誰誰代理誰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105

帖子

856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6
8
Davii 發表於 2014-9-23 08:47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此文章的目的是什麼?是想讓中國出現更多這樣的人家嗎?政府為什麼把自己的責任一次次的推給這個善良的人家?怎麼沒有想著去分擔一下?怎麼不為這家人著想?明明是欺負善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主題

1947

帖子

46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49
9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4-9-23 09:15 | 只看該作者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1 07:53
這是普通中國人的善良,但切不可濫用。因為撫養殘疾孤兒本來是政府的責任,但中共偽政權到哪裡去了呢? ...

慈善事業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政府應當做,個人和民間組織也可以做。
自己不做善事,還陰陽怪氣,可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10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3 12: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夸父追月 於 2014-9-23 12:23 編輯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9-22 21:08
樓上這位網友,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很像美帝攻打伊拉克前,強加在伊拉克的謊言。不過網友不是傻瓜。還是老 ...


戰後英美等國對中華民國實施武器禁運,而中共偽政權卻得到蘇聯源源不斷的武器支援。
其實很簡單,二戰後,環顧蘇聯四周,除非美國出兵力保,有幾個國家能逃脫蘇聯魔爪?

這是一些資料:

中共對東北也垂涎三尺。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轉入戰略大反攻。4月23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具有空前盛況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進行到第9天,毛澤東作大會結論報告指出:「如果東北能在我們領導之下,那對中國革命有什麼意義?我看可以這樣說,我們的勝利就有了基礎,也就是說確定了我們的勝利。現在我們這樣一點根據地,被敵人割得相當分散,各個山頭各個根據地都是不鞏固的,沒有工業,就有滅亡的危險。所以我們要爭城市,要爭那麼個整塊的地方。包括東北在內,就全國範圍來說,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有了基礎,有了堅固的基礎。」由9月至11月,短短三個月間,中共各路部隊,先後到達東北,有十一萬人。中共中央又從各地抽調黨政軍幹部二萬多人,一同進入東北。

同時中共中央制定了幾項重大措施,提出「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9月15日,成立中共中央東北局,以彭真為東北局書記,委員有陳雲、伍修權、葉季壯、林楓。彭真等即刻飛東北,21日在瀋陽召開會議,宣布東北局成立。此後陸續派往東北的高級幹部又有高崗、張聞天、李富春等,先後到達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竟達二十人之眾,政治局委員就佔有四名。10月31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東北人民自治軍」,林彪為總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員,羅榮桓任副政治委員,周保中、呂正操任副總司令;1946年1月,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除八路軍、新四軍外,並包括東北舊有的「東北抗日聯軍」、「民主自衛軍」、「自治軍」。由此,在甚短期間,中共在東北便建立了掌握黨政軍的初期架構,開展工作。有此力量實現自己在中國利益,蘇聯當然是大力支持。這支持表現在下面幾方面:


首先是武器彈藥上的支持。據《百年潮》2005年第2期介紹:1945年9月,八路軍挺進東北,積極配合蘇軍作戰。蘇軍撤退前,將大批關東軍的裝備交給了中共軍隊,僅第一、第二兩個方面軍移交的武器就有:3700門火炮、迫擊炮和擲彈筒,600輛坦克,861架飛機,680座軍用倉庫及松花江艦隊的船隻。據原八路軍第十六軍分區司令員曾克林回憶,瀋陽蘇軍曾將日本關東軍最大的武器倉庫——蘇家屯倉庫交給他們看管。他們打開倉庫,「拉了三天三夜,有步槍兩萬多支,輕重機槍一千挺,還有一百五十門各種口徑的迫擊炮、野炮和山炮。」這不僅裝備了到達東北的部隊,還向山東運送了一批武器彈藥。那麼,蘇聯究竟提供了多少武器彈藥給中共軍隊?大陸著名的現代史專家楊奎松教授的專著《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一書中據蘇聯解密檔案提供了這樣的數據:(1) 蘇聯向中共提供了下列日本關東軍的能武裝至少100萬軍人的武器裝備:步槍70萬枝、機關槍14000挺、炮4000門、坦克600輛、飛機860架、汽車2500輛、彈藥庫679座;在1947年以前又提供步槍30萬枝;(2) 此外,按照斯大林的布置,駐朝鮮蘇軍把在朝鮮的日軍武器全部向中共移交。(3) 另外,從1946年開始,蘇聯把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支持蘇聯130億美圓武器中的40億美圓的重型武器,全部支持了中共,而且直到1948年蘇聯依然在繼續提供大量蘇聯、捷克武器。(4) 而且蘇聯1947年初,蘇聯把10萬主要是朝鮮人的,經過蘇聯軍事訓練,全副武裝的軍隊,全部交給了林彪的部隊。(5)在林彪的部隊中有數千名蘇聯軍事顧問。

除了提供武器外,蘇聯還派出軍事人員直接幫助中共軍隊。據《20世紀戰爭中的俄羅斯/蘇聯陣亡軍人》一書介紹: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號召解放區人民展開對國民黨的鬥爭。它(中共)向蘇聯政府求助。我國政府盡一切可能對(中國)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領導的革命運動給予支持,其第一個步驟是將蘇聯軍隊1945年擊潰關東軍之後繳獲的武器和軍事裝備移交給他們。後來又向中國(共產黨)方面轉交了一部分蘇聯武器。在滿洲里,蘇聯指揮人員協助創建了中國革命軍隊的主要基地。在這裡,依靠蘇聯軍隊的戰鬥經驗,在蘇聯顧問和教官們幫助下,中國領導人建立了一支頑強的、能征善戰的軍隊,它能夠成功地完成現代化作戰任務。這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的獨立自主的國家——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蘇聯部隊從中國領土上撤離之後,繼續給抗擊國民黨的民主軍隊以幫助。

此外,蘇聯對共軍還提供了一種隱晦但卻不可忽視的幫助,那就是通過他多扶持的朝鮮政權對中共軍隊的全方位支持。在戰爭時期,朝鮮支援給共軍2000多車皮日本侵略軍戰敗留下的作戰物資,有的是無代價支援,有的是通過物資交換。在請求朝鮮政府支援的作戰物資中,第一批是朱理治向金日成同志提出的12車皮物資;第二批是劉亞樓向金日成提出的N車皮物資;第三批是朱瑞提出的110車皮物資;第四批多達600一800車皮物資。這些物質都是金日成和朝鮮勞動黨的幾位主要領導答應無償贈予和無代價幫助裝運到共軍手中的。在採購和交換的物資中,1946年,山東指派倪振通過辦事處買到300噸炸藥、300萬隻雷管和120萬米導火線。I 947年春,山東又通過辦事處買到l 20噸炸藥、200噸硝酸、100噸丙酮、15萬雙膠鞋。這些物資在戰爭時期非常寶貴.從南浦裝船運至大連轉運到山東,對支援山東乃至華東解放戰爭發揮了很大作用。朝鮮北部有華僑二萬多人,主要以種蔬菜和開飯館為業。1947年,朝鮮支援山東的幾萬噸炸藥運抵南浦港后,就是華僑青年幫助警衛和裝卸,不少華僑擔當了嚮導和翻譯。此外,1946年,當共軍在國軍打擊下被迫放棄安東、通化時,有1.8萬餘傷病號和家屬以及後勤人員撤離到朝鮮境內,有85%的戰爭用物資轉移到鴨綠江以東,到1947年6月,還有2000多人留在朝鮮境內。當時.朝鮮北部的條件和環境也是很困難的.吃、穿、用都很匠乏,政治上的國際壓力也很大,中間雖然曾經提出要求我方把輕傷病員接回國內,重傷病員留在朝鮮醫治,但當時朝鮮方面了解到中國確實存實際困難時,又決定把傷病員全部安置在朝鮮。在共軍放棄安東、通化撤退時,轉移到朝鮮境內的戰略物資達2萬多噸,為了避免暴露目標,朝鮮政府動員了沿江的大批勞動黨員肩挑人扛,轉移到隱蔽地點安全存放,安東、通化收復后.這批物資完整無缺地運回了南滿。

1976年出版的《蘇聯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卷「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條目中曾這樣寫過:「蘇聯的援助是人民解放軍力量壯大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蘇軍指揮部把繳獲原日本關東軍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轉交給人民解放軍(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筒37000餘門,坦克600輛,飛機861架,機槍約12000挺,汽車2000餘輛等等)。爾後,蘇聯又向人民解放軍提供了大量蘇制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當年在東北參與接收的田時雨在其回憶錄中寫道:「東北的日、偽軍既幾全部被俘,俄軍所獲武器無數。從松北進出的難胞所見:如許多戰車、武器,俄軍除已隨時補給共軍外,絡繹不絕的多以運向佳木斯途中,那裡是集中之所。 ──佳木斯之為解放軍軍的後方,兵源的重鎮,造成日後松北襲進的大規模攻勢,卒使戰局急轉而下。」這些說法有助於我們搞清蘇聯在國共內戰中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也多少能讓我們知道為什麼戰後我們會實行全面依賴蘇聯的「一邊倒」政策——畢竟,拿人的手軟呵。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11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3 12: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夸父追月 於 2014-9-23 12:28 編輯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4-9-23 09:15
慈善事業是人人都可以做的。政府應當做,個人和民間組織也可以做。
自己不做善事,還陰陽怪氣,可恥! ...


可恥的是中共偽政權!
自己的孩子無書讀,中共偽政權卻在全世界大建所謂的「孔子學院」!
自己的殘疾孤兒嗷嗷待脯,中共偽政權卻全世界到處撒錢「援交」!


這上面的故事,就是因為殘疾孤兒無人撫養,這是政府的缺責!所以我們必要問,撫養殘疾孤兒本來是政府的責任,為什麼政府失責!為什麼寧可大把錢撒在國外,而對眼前的殘疾孤兒卻熟視無睹! 我們呼籲,在消滅貧困人口之前,徹底禁止各種在國外撒錢、「援外」、「大外宣」等亂花民脂民膏的行為,把人民的血汗用於最基本的民生。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12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3 12:16 | 只看該作者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4-9-22 21:08
樓上這位網友,顛倒黑白,指鹿為馬。很像美帝攻打伊拉克前,強加在伊拉克的謊言。不過網友不是傻瓜。還是老 ...

這就是真相:

論文--蘇聯在國共內戰對中共的援助

作者: 薛銜天(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是中蘇關係研究中的大題目。東北革命根據地在奠定人民共和國的根基方面所起的作用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弄清東北根據地與蘇聯的關係,也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弄清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與蘇聯的關係。因此,這個題目需要寫一系列的文章或專著。



本文旨在利用中俄文獻,揭示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關係方面最基本的事實,以期引起專家們的興趣,共同探討。





一、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東北形成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是在1948年初。從1945年8月中共冀東部隊出關,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東北就形成了鞏固的革命根據地,轉入戰略反攻,這一偉大勝利的取得,如果沒有背靠蘇聯、東鄰朝鮮,能夠方便地取得蘇聯方面支持的有利條件,是不可能的。



蘇軍從東北撤出(1946年5月初)之前,允許中共部隊進入東北並配合中共部隊接管了東北57個戰略據點,構成了東北解放區的基礎;又轉交了大批關東軍的武器,改善了出關部隊的裝備,使出關部隊頂住了國民黨最精銳部隊的進攻。



蘇軍撤出東北后,大規模的內戰首先在東北爆發。國軍集中優勢兵力於1946年5月19日攻佔四平,然後乘勝北進,佔領長春,前鋒曾一度渡過距哈爾濱不遠的第二松花江。在此前後國軍向東滿、南滿、西滿等地發動進攻,佔領了各地區的鐵路線和交通要衝,將解放區分割成北滿、東滿、西滿、南滿等幾塊孤立地區,對解放區實行嚴密地軍事封鎖和經濟封鎖,企圖各個擊破,最後全部消滅。東北野戰軍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



毛澤東於1945年12月28日給東北局下達在三四年內將東北建成鞏固的根據地的指示:命令東北局在距離國民黨佔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放手發動群眾,「迅速從事建立根據地的偉大鬥爭」,「迅速在西滿、東滿、北滿劃分軍區和軍分區,將軍隊劃分為野戰軍和地方軍」,把相當一部分部隊分散到各軍區去,從事發動群眾,建立政權的任務。



根據中央的指示和適應在新形勢下的戰爭需要,中共中央東北局相應地建立了北滿(原吉黑)軍區、南滿(原遼東)軍區、東滿(原吉林)軍區以及西滿軍區,領導東北野戰軍全力投入了根據地的建設。其中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北滿軍區所轄地域最大。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1946年8月7日成立)和東北野戰軍總司令部都設在哈爾濱。哈爾濱是整個東北革命根據地的指揮中心。北滿地區與蘇聯阿穆爾地區和遠東地區相毗連,形成了背靠蘇聯的態勢。此外,在蘇軍當局的協助下,旅大地區最早建立「民主政權」,同時也是最早形成的最為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但這五個解放區都互不連屬,不得不各自為戰。



由於國民黨軍隊控制著交通線和戰略要地,中共東北軍政當局首先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必須解決各個根據地之間的交通聯繫,否則根據地的鞏固便無從談起;而解決這一問題,只有取得尚在蘇軍控制之下的旅大地區和朝鮮的幫助。因此,在1946年國軍佔領中長鐵路以後,東北局便及時提出借道朝鮮北部,開闢水路運輸通道,解決物資轉運和物資交流的設想。



東北局的要求,立即得到蘇聯和朝鮮方面的大力協助和支持,中共中央東北局駐朝鮮辦事處很快在平壤開始辦公,在朝鮮開闢了四條水路交通線:一條是從安東(今丹東)經新義州、南陽到圖們的陸上交通線,一條是從通化經輯安、滿浦到圖們的陸上交通線。這兩條陸上交通線是貫穿朝鮮北部,溝通南滿與北滿的重要走廊。另外兩條分別是大連到南浦和大連到羅津的海上運輸線。從大連裝船抵南浦或羅津港再連接陸上交通走廊,可直達北滿。



這兩條海上運輸線成為溝通關內外、大連與北滿的主要通道。這四條交通線的開闢成功,實現了東北局將朝鮮北部作為隱蔽的後方,支持南滿作戰的方針,解決了各根據地人員和物資轉運問題,將北滿、南滿和旅大根據地聯繫到了一起。為同統一和協調駐朝鮮蘇軍、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抄寫三方關係,在平壤成立了軍事合作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解決對進入朝鮮境內的東北中共軍隊的整頓、控制和為他們提供醫療和休息場所,以及過境問題,朝鮮的糧食食鹽、工業品和蘇聯的軍火向東北轉運以及朝鮮與東北貿易問題。



1946年11月,國民黨軍隊以優勢兵力進攻南滿。中共南滿部隊主動放棄安東、通化,先後有18000餘名傷病員、家屬和後勤人員撤到了朝鮮境內;有85%的戰略物資轉移到鴨綠江以東。在安東、通化收復后,絕大部分人員經陸上通道回到了東北解放區,兩萬餘噸戰略物資幾乎完整無缺的運回了南滿。經這四條交通線使北滿的糧食和煤炭,大連的食鹽、布匹、醫藥和醫療器械以及工業原料等得到了交流。



所轉運的物資已經無法全面統計,僅有據可查的,1947年頭7個月就轉運了21萬噸,1948年全年為30.09萬噸。過境人員1946年下半年有18批計3000人,1947年春由安東去輯安的有2000餘人,由大連去臨江者3000人,由大連去北滿的幹部2000餘人。到1947年6月總計經朝鮮過境者不少於10000人,遼東地區隨來隨往者,尚不計其內。



1948年通過圖們—南陽口岸的過境人員達8685人。許多著名人士,如李濟深、沈鈞儒等人參加新政協會議時,都是從香港,經海上通道,轉赴哈爾濱的。途經陸上通道的中共高級黨政幹部有陳雲、李富春、朱瑞、劉亞樓、肖華、張愛萍、韓先楚、周保中、于若木、蔡暢、李立三、伍修權、騰代遠、韓光、歐陽欽、何長工、杜平、李一氓、呂東等。



另兩條重要水、陸通道是中長鐵路和松花江航道,這是直接與蘇聯溝通的生命線。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中長鐵路由滿洲里經哈爾濱至綏芬河的北線和由哈爾濱至旅順口的南線所組成,國民黨軍隊僅僅控制了南線的長春以南至旅大地區的路段,而北線基本上由東北野戰軍所控制。



由於北線分別與蘇聯境內的外貝加爾地區和遠東地區相連接,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在蘇軍進軍東北期間,日本關東軍在倉皇撤退的同時,破壞了長達1500公里的鐵道,摧毀了電訊聯絡和信號系統,炸毀了鐵路橋樑和供水設備。日軍還破壞了海拉爾、博克圖、橫道河子、牡丹江等鐵路大站的機車庫,拆除了57個車站和會讓站的線路,炸毀了東北最大的牡丹江蒸汽機車修理廠,可以說整個北線被徹底破壞掉了。



在蘇軍進軍東北之日起,蘇聯技術工程人員就隨軍展開對該線的改建和修復工作。1945年8月10日,第一輛火車頭開到綏芬河車站,鐵路之恢復工作即宣告開始。哈爾濱是中長鐵路最大的鐵路樞紐。9月4日,一批蘇聯鐵路專家抵達哈爾濱車站。緊張的鐵路恢復工作首先在「哈爾濱鐵路連接點展開」,將1435毫米的日式窄軌改為1524毫米的蘇式寬軌,並修復被戰爭破壞了的線路、橋樑和鐵路附屬設施。



松花江航線是北滿根據地與蘇聯聯繫的另一條交通大動脈。1947年4月,在蘇聯遠東外貿運輸公司哈爾濱分公司的協助下,開通了松花江航線,在佳木斯、富錦等處修建了碼頭,在哈爾濱增建了碼頭,從當年5月,蘇聯船隻從布拉戈維申斯克、哈巴羅夫斯克、共青團城向松花江中國各港口定期供貨。當時,位於航線上的佳木斯市是僅次於哈爾濱的第二大城市,是東北解放區最重要的後勤基地,軍事院校和中心醫院,重要作戰物資都集中在這裡。東北局成員張聞天與蘇聯外貿和運輸部門密切合作,在1947年和1948年松花江通航期,保證燃料、藥品、衣服、靴鞋等大批必需物資源源不斷的運來。這些物資又從佳木斯轉運到各急需的地區。



由於有中東鐵路北線和松花江航線,以及朝鮮通道和經大連的海上通道的暢通,保證了南滿與北滿根據地的聯繫,國民黨分割剿滅東北根據地的策略被粉碎了。這是蘇聯和朝鮮對東北根據地的最重要的支援。



「東北民主政權」初建時,東北經濟千瘡百孔。日本14年的掠奪,已使東北經濟不堪重負,加上戰爭的破壞,造成工礦歇業,鐵路停運,商業凋敝,外貿斷絕。這種沒有物資交流的情況,極大的影響了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很顯然,不打開內外貿易的渠道,不用說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就是維持「民主政權」的存在也是非常困難的。



為戰勝困難,東北行政委員會成立之初,即著手根據地的經濟建設,並積極開展對外貿易,而外貿對象當時只有蘇聯。1946年8月東北貿易總公司正式向蘇聯外貿機構提出開展貿易的建議。11月,劉亞樓與蘇方負責人面談,答應每月輸出23萬噸糧食,蘇方才允許商談。同年12月2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與蘇聯外貿機構的談判在伏羅希洛夫斯克市結束。



東北貿易總公司與蘇聯遠東公司和全蘇糧食出口公司正式簽訂了協議,協議規定:用以貨易貨方式,東北解放區向蘇聯輸出糧食(包括大豆及其製品)100萬噸,肉類1萬噸,以及禽蛋等物資;蘇聯向東北提供布匹、棉花、棉紗、食鹽、工礦原材料、機器零配件、機油和醫藥用品等。雙方輸出入總額均為東北地方流通券362億元。



由於對餘糧數量估計過高,外貿缺乏經驗,協議簽訂得過於倉促,東北貿易總公司並沒有完成貿易定額。糧食欠缺41%以上,肉類欠缺43.5%,只有雞蛋完成了任務。儘管如此,但畢竟是開通了對蘇貿易渠道,「換進了一大批棉製品等日用工業品和一些工業交通機械器材、醫藥器械等,緩解了軍需民用物資的匱乏狀況,對東北解放區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產生了良好的作用。」



1948年2月27日,東北貿易總公司與蘇聯糧食出口公司在哈爾濱簽訂了第二次《對蘇貿易合同》。合同規定,東北向蘇聯出口糧食72萬噸,豆油5000噸,原煤30噸,此外還有肉類、魚類和雞蛋等。蘇聯向東北提供棉布2000萬米,棉紗2000噸,紡花13000噸,裝花5000噸,大卡車3000台,摩托車150輛,以及各種機器設備、工業原材料和軍需品等。東北對蘇聯出口額為東北幣656億元,進口額為620億元。另外,東北貿易總公司還與設在哈爾濱的蘇聯秋林公司達成協議,允許它對蘇聯出口原糧和肉類,進口工業機械和燃料,進出口總額為46億元東北幣。



1949年7月,高崗率領的「東北人民民主政府商業代表團」在莫斯科與蘇聯簽訂了東北第三次《對蘇貿易合同》,合同以一年為期。合同規定,東北對蘇聯出口糧食(包括豆油)72萬噸,原煤30萬噸,肉類1500萬噸,以及木材、毛皮、魚類、雞蛋等物資;蘇聯對東北出口棉布1000萬米,紡花14000噸,以及汽車、汽油、拖拉機、車床等機器設備和原料;雙方貿易總值各為東北幣712億元。



東北與蘇聯的貿易是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當時不僅東北經濟困難,蘇聯方面、特別是遠東地區經濟也很困難。東北用農產品(主要是糧食)換取蘇聯工業製品或半成品,當然存在巨大的剪刀差,蘇聯得到急需的糧食,還獲取了豐厚的利潤。但是從東北的實際情況看,除了農產品,沒有什麼產品可供出口,而且急需的布匹、棉花、醫藥和機器設備,只有從蘇聯進口這一條渠道。在1946年12月在東北33公斤大豆僅能換一尺布,可見棉花布匹匱乏到何種程度。沒有棉花布匹,幾十萬軍隊如何解決服裝!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做出結論,僅是布匹和棉花的進口,對維持幾十萬軍隊生存就具有巨大意義,更不用說其它必需品。



還應當指出,蘇聯與國民政府訂有條約,美國和國民政府對蘇聯的舉動進行著密切的監視,蘇聯與東北的貿易不是沒有外交風險的。因此,幾次貿易協定的簽訂都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為掩蓋劉少奇訪蘇,蘇聯披露了1949年7月高崗率領東北代表團(實際上高崗是劉少奇代表團成員)在莫斯科簽訂貿易協議的消息,引起了國民政府的強烈不滿。1949年8月6日,國民政府代理外交部長葉公超向蘇聯駐華大使館提出抗議,指斥蘇聯違反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應對由此產生的後果負責。蘇聯對東北進行這種特殊貿易,對「東北民主政權」來說,不僅是經濟上的援助,而且還帶有政治支持的成分。



在武器裝備和糧食供給方面,蘇聯繼續給東北民主聯軍以必要的支援。



國民黨軍隊,攻取四平和長春后,企圖強渡松花江,奪取哈爾濱。東北野戰軍一路北撤,武器裝備損失嚴重。1946年春,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肖勁光來到旅順口,代表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民主聯軍司令部向駐旅順口蘇軍當局要求,將蘇軍繳獲日本關東軍的武器轉交給野戰軍。蘇聯旅順口駐軍軍事委員會決定滿足這一要求,並對轉交工作做了精心地組織。僅用一周的時間,就將存放在大孤山的15車廂的武器轉交給肖勁光。



1946年6月底,在大孤山又轉交給野戰軍一批新的武器彈藥。肖勁光還要求「將蘇軍在朝鮮得到的戰利品轉交給東北人民解放軍"。由於駐朝鮮蘇軍受濱海軍區管轄,旅順口蘇軍司令部當即報告濱海軍區。該軍區司令部的代表很快飛到平壤,幾天之後,從朝鮮向中共部隊運去了兩軍列武器。隨後,劉亞樓又來到旅順口,要求蘇軍幫助解決蘇軍轉交的日本飛機發動機所用的活塞圈,蘇軍當局隨即安排海軍基地修理所,生產了一批新活塞,交劉亞樓帶走。



1946年下半年東北形勢開始好轉后,東北野戰軍一步步南下。南線的鐵路被毀殆盡,機車損傷,交通癱瘓。恢復鐵路交通最需要的是機車。但從蘇聯方面解決車頭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南滿鐵路軌道還是窄軌,惟一的解決辦法是使用大連存放的機車。應東北野戰軍所請,蘇聯濱海軍區指揮部命令旅順口蘇軍司令部,將存放在大連的火車頭,向東北根據地調運了30個,1947年又運去了20個車頭。這些車頭都是在大連裝船,經對馬海峽,到朝鮮清津港,轉運到北滿的。為將車頭從車場運到大連碼頭,蘇軍當局還在大連修了專用鐵路。



在衛生醫療方面,蘇聯對解放區也給予很大幫助。1947年底在東北解放區發生了鼠疫。應東北的請求,蘇聯政府派出了О.В.巴羅揚教授領導的防疫隊,並配備有實驗室、預防和治療用品,指導疫區軍民同這一兇惡的傳染病展開了鬥爭,到1948年年中,消滅了疫區的鼠疫。據統計,1947年在蘇聯專家到達東北之前,東北有30326人身患鼠疫,到1948年減少到5947人,而1949年死於鼠疫的只有250人。1949年,蘇聯又派專家消滅了流行在察哈爾地區的鼠疫。每次防疫工作結束后,蘇聯專家都留下了醫藥和醫療設備,培訓了大批衛生防疫人才。隨後,這些經過訓練的衛生防疫人員,隨軍轉戰,成為人民解放軍的衛生工作骨幹。



這樣,東北軍民利用背靠蘇聯、東鄰朝鮮的有利條件,避免了敵軍從背後和側翼的襲擊,取得蘇聯和朝鮮方面的必要支援,頂住了國民黨的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取得了「四保臨江」和「三下江南」作戰的勝利,把東北建設成鞏固的革命根據地。經過1947年夏、秋、冬三次攻勢,東北南滿和北滿根據地連成一片,國民黨軍隊被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塊孤立地區,他們反而處於被包圍的境地。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13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3 12:17 | 只看該作者
二、遼瀋戰役與蘇聯

遼瀋戰役的決戰階段是在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但在1947年冬季攻勢結束后的1948年3月份,東北人民解放軍即已開始遼瀋戰役的準備工作——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與集結。此前,由於戰爭本身的破壞,加之為破壞國民黨軍隊作戰的機動性,解放軍也不得不有計劃的破壞一切交通設施,結果哈爾濱以南的鐵路線以及橋樑、涵洞、車站等鐵路設施全部被毀。



解放軍本身的調動遇到了巨大困難。1948年5月上旬,林彪致函斯大林,向他提出幫助恢復鐵路交通的請求。



斯大林迅速作出決定,於1948年5月15日簽署了有關文件,滿足了中共的要求。兩天後,蘇聯部長會議正式下達5970號令,委派И.В.科瓦廖夫「作為交通部實施援助修復中長鐵路各路段的有關措施和組建由當地幹部組成的恢復工作機構的全權代表,派往中長鐵路」。科瓦廖夫時任蘇聯交通部副部長,是蘇聯抗擊德國法西斯戰爭著名的軍事交通領導人,在組織部隊輸送、保障物資供給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勛。斯大林將這樣一位重量級人物派往東北,表明他對這次東北決戰高度重視。6月4日科瓦廖夫率領由21人組成的專家組離開莫斯科,6月中旬到達哈爾濱,可以說,這個專家組是以閃電搬的速度派出的。



為統一管理東北的鐵路,早在1946年7月東北解放區就成立了東北鐵路總局,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呂正操將軍出任總局長兼政治委員。科瓦廖夫一行到來之後,便與茹拉夫廖夫一起,與呂正操和高崗等東北民主政權的領導人舉行會談,提出了許多建議,都得到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批准。④隨後,他們便開始協助東北民主政權進行鐵路的修復和運營工作。



蘇聯鐵路專家組首先幫助東北民主政權建立了鐵路恢復管理局和鐵道特種部隊,並對最重要的被破壞了的鐵路路段進行了仔細地技術勘察,查明破壞的程度和修復工作的規模,以及對設備、材料和勞力方面的需求量。確定首批需要修復的鐵路幹線的總長度為1800公里。



為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一艱巨的鐵路修復工作,蘇聯專家制定了「龐大的組織措施」,並經東北局批准,然後加以實施。這些措施為:



1、在運輸部下設立修復工作局和各鐵路分局下設修復處

2、成立有3萬人組成的鐵道兵,轄4個旅,12個專業營和6個獨立連,配備了相應的裝備、器械和工具,這些裝備、器械和工具一部分是東北就地解決的,一部分是從蘇聯運來的

3、建立供應和採購機構與基地,保證修復工作所必需的枕木、木材、金屬製品、路軌零件和小工具的供應

4、在哈爾濱機車修理廠建立了專門的橋樑供應基地,以修理和製造金屬橋樑構件和專門的橋樑裝備。



橋樑供應基地還按照蘇聯專家的方案製造出80噸的吊臂起重機。在哈爾濱還建立了專門的軍械修理廠,為鐵道部隊修理和製造工具與裝備。



應毛澤東和東北局的請求,鐵路專家組制定了運輸部鐵路管理局的構成和人員編製,經東北局批准后實行。鐵路專家組調查了東北的公路、土路和水路的交通狀況,並為東北局擬訂了對這些交通設施進行修理、整頓,使之達到合理的營運狀態的決議草案;還草擬了關於制止盜竊和回收被盜鐵路器材的命令,該命令由中共中央東北局和東北解放軍司令員予以發布。



以上措施,保障了鐵路修復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到遼瀋戰役前,東北軍民共接收和修復鐵路5700多公里,通車線路里程達9818公里,佔全東北通車線路的98%,修復機車885台。⑧其中截止到當年12月中旬,蘇聯專家組組織並通過自己的直接領導,完成了1350公里最重要的鐵路線的修復,其中包括吉林——長春,哈爾濱——長春,四平街——通遼,義縣——錦州,梅河口——瀋陽——鞍山,錦州——山海關各路段。



在這段期間,修復了大中型橋樑62座,其中完成大修的有東北中部幾座最大的橋樑:沿哈爾濱——長春一線有全長970米的松花江鐵橋,長320米的跨飲馬河鐵橋,長200米的跨伊通河鐵橋;沿吉林——長春一線的有長420米的跨松花江鐵橋(在吉林市附近),長190米的跨飲馬河鐵橋。這些橋樑的修復需要有複雜的專業技術,十分顯然,沒有蘇聯專家的技術指導和精心的組織,在短時間內完成如此艱巨的工作是不可能的。在修復以上鐵路的過程中,還開通了從蘇聯境內的奧特波爾,經綏芬河,到旅順港各站之間的直達列車,11把蘇聯遠東地區與旅順口聯繫起來。



由於上述重要鐵路和橋樑的及時修復,保證了人民解放軍迅速轉移和集中。解放軍先是轉移和集中在長春地區,而後又轉移和集中到遼沉戰役的關鍵部位錦州地區。殲滅了這些地區的國民黨軍隊之後,利用剛剛修復的鐵路,解放軍又迅速地將轉移到新立屯——瀋陽和梅河口,最後全殲了困守在瀋陽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取得了遼瀋戰役的勝利。



在遼瀋戰役過程中,蘇聯不僅提供了技術援助,支援了大批鐵路器材,還應東北所請,緊急支援了棉花、布匹、醫藥、軍需品、日用品等大批戰略物資。1948年10月16日,高崗寫信給斯大林,要求蘇聯緊急提供20000噸棉花,以解決東北紡織工業所需。12由於這批棉花已經列入蘇聯對東北的出口計劃,蘇聯外貿和運輸部門便安排緊急調運。



東北民主政權為及時得到所必需的蘇聯物資,將按協議提供給蘇聯的糧食趕運到滿洲里和綏芬河邊境車站,造成大量積壓。蘇聯部長會議責成蘇聯交通部緊急解決東北與蘇聯的物資流通問題。蘇聯交通部遂責成外貝加爾鐵路局和濱海鐵路局,調動400個車廂,晝夜不停地轉運東北的糧食。13由於蘇聯部長會議的重視,物資積壓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保證了蘇聯向東北輸出的棉花等各種物資的及時到達。



作戰期間,鐵路員工提出了「解放軍打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火車就開到哪裡」的口號。在蘇聯專家的幫助和蘇聯物資的支持下,這一豪邁的口號實現了。中共中央東北局對科瓦廖夫和茹拉夫廖夫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專門致函斯大林表示感謝,並決定對蘇聯有功人員頒發獎章,贈送科瓦廖夫和茹拉夫廖夫每人各一部繳獲的轎車和其它禮品;但蘇聯方面都一一謝絕了。



陳雲評價遼瀋戰役意義時指出:「遼瀋戰役是解放戰爭的第一個戰役,它的勝利,加上當時解放軍在其它各個戰場上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為整個解放戰爭的順利發展奠定了基礎。」關於這次戰役勝利的原因,他接著指出:「在抗日戰爭結束前,我們黨在東北的力量與全國其它各個根據地相比最弱。然而不到三年,卻在那裡打響了並且打勝了解放戰爭的第一個大戰役」。



之所以能夠出現這麼大的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由於黨中央、毛主席為東北局制定了完全正確的工作方針,為遼瀋戰役制定了完全正確的作戰方針」之外,「首先,是由於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打敗了日本關東軍。我們的大部隊能搶在國民黨前面迅速進入這個地區,為改善我們的裝備,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那時,蘇聯黨對我們的力量估計不足,並有雅爾塔協議的約束,但他們還是儘力幫助我們的。東北背靠蘇聯,東鄰朝鮮,這對於我們在和國民黨作戰中的後勤補給和傷病員的護送、安置也是十分有利的條件。」15這段論述,從總體上闡明了蘇聯在遼瀋戰決戰中所起的作用。



從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到遼瀋戰役,蘇聯與東北解放區形成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密切關係,實際上就是戰略同盟關係。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14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4-9-23 12:18 | 只看該作者
三、從東北到北京

遼瀋戰役的勝利使東北野戰軍成為最強大的主力部隊,東北則成為中共最重要的戰略基地。使東北部隊儘快出關,恢復和發展東北經濟,支持「全國解放」就成為中共中央東北局的最根本的任務。

遼瀋戰役期間搶修的鐵路僅僅滿足了遼瀋戰役的需要,遠未達到經濟運營的水平,而且關內外鐵路根本就沒來得及修復。



幾十萬東北大軍以及大批糧秣輜重入關作戰,不修復關內外鐵路是不可能的,而要保證幾十萬東北大軍和其他部隊武器彈藥和其他物資的供應,不迅速恢復和發展東北經濟,也是不可能的。要完成這兩項急迫任務,首先需要有大量的鐵路等各個行業的經濟專家、必要的原材料和技術設備,這些專家和設備的來源,當然還是依靠蘇聯的援助。



還在遼瀋戰役前後和戰役期間,東北先後通過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中長鐵路局局長茹拉夫廖夫和以科瓦廖夫為首的蘇聯專家組等渠道向蘇聯提出了繼續派遣專家,支持鐵路器材以及其它戰略物資等要求。



1948年9月上旬,林彪致函斯大林,請求蘇聯增派專家,並繼續對東北解放區進行技術和物資方面的援助。林彪在信函中對斯大林已給予的援助表示十分感激,並進一步指出:我們在運輸和工業所需金屬、設備和複雜器材方面十分短缺,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已經恢復的工業,由於缺少經過培訓的幹部,缺少專門的設備和材料,生產水平很低,目前只能部分滿足戰爭和居民的需要。黑色和有色金屬、鑄鋼、化工、機器製造和其它的最重要的工業部門,由於沒有本地專家和設備,甚至還沒有恢復生產。



16林彪接著指出目前必須恢復生產的項目:集中在通化和鞍山的冶金和鑄鋼工業,安東和吉林的有色金屬和化學工業,最大的、75萬千瓦的松花江上的吉林水電站以及哈爾濱機車車輛廠。完成這些工作,至少需要兩年,「為此,需要制定與此時間相應的東北地區國民經濟恢復計劃。」但「我們自己沒有從事這項巨大工作的精通專業的幹部。我們請求您派來專家小組,全面研究我們的經濟情況,和我們共同制定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恢復和投產的統一計劃。



林彪最後提出所需各種專業的專家為100名,其中:



1、計劃工作和國民經濟普通經濟學專家10名

2、黑色和有色金屬專家15名

3、煤炭液化燃料製造、硫酸鹽、鹽酸和硝酸生產專家6名

4、採礦工業,特別是煤炭開採業專家10名

5、大炮、炮彈和子彈生產專家6名

6、木材採伐和木材加工專家6名

7、紡織工業5名

8、金礦勘探專家4名

9、水泥工業專家4名

10、造紙工業專家4名

11、建築混凝土堤壩和裝配水電站專家8名

12、金融專家4名

13、軍事衛生學校教師6名

14、以學院院長為首的工學院教授、教師團12名



最初,聯共(布)中央準備接受東北提出的派遣100名專家的計劃,並擬出了相應的決議(草案)。該決議(草案)決定:擬任命蘇聯部長會議在實施與援助「中國民主政權恢復」和組織工業生產及鐵路運輸相關的各項措施方面的全權代表1名,分管冶金工業等蘇聯部長會議副全權代表8名。責成全權代表到達東北后,在一個月內完成對各個工業部門的調查,並就恢復和組織生產的最緊迫的措施問題,向蘇聯部長會議提出建議。委託Г.М.馬林科夫在兩周內研究出100名專家小組完成恢復和組織東北工業生產的建議。這一情況說明,儘管戰後的蘇聯經濟百廢待興,但對支持中國東北的恢復和發展還是積極的。



但林彪所列出的14個部門所需要的專家數,只是一種估計數字,具體到每個實際部門需要什麼樣的專家,卻沒有詳細說明(在當時的情況也不可能做出詳細說明)。因為每一個部門都有複雜的分工,如果專業不對口,必然造成人才的浪費。另一方面,當時毛澤東訪問蘇聯問題正在做具體磋商,請求蘇聯派遣專家也正是毛澤東訪蘇的一個重要議題。這樣蘇聯就將林彪的要求留待毛澤東訪蘇時一併考慮。2010月16日,經斯大林同意,由莫洛托夫將蘇聯的意見,電復林彪。



但毛澤東訪蘇在全國勝利之前始終未能成行,而東北又急需蘇聯專家。1949年1月,東北制定了更為詳細的經濟計劃,請科瓦廖夫轉呈斯大林,以期在制定與完成1949年恢復和發展東北經濟計劃方面得到更多的蘇聯專家、設備和材料等方面的援助。科瓦廖夫報告稱:據東北民主政權的計算,為了制定恢復和發展東北經濟的最終計劃和組織生產,至少需要500名蘇聯專家,其中軍事工業35人,燃料動力工業40人,冶金和化工工業30人,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業35人,鐵道運輸和交通116人,造紙和木材工業20人,建築材料工業20人,紡織工業和輕工業20人,食品工業20人,地方工業和手工業8人,農業15人,國民教育65人(包括學院和學校的教授和教師),衛生保健醫生55人,金融和信貸20人,對外貿易和國內貿易20人,綜合和平衡部門6人,統計和核算10人。總數是林彪1948年9月8日提出的專家數的5倍。



此外,還要求支持大量的設備和原料。例如,僅軍事工業一項,就提出建成日產10門山炮和野炮的製造廠,提供TNT炸藥3000噸,火藥200噸,銅360噸,特種金屬10000噸,自動車床150台,炮筒鋼管300噸,鎢100噸,鋁50噸,礬700噸,電線2500米,電纜50000米,皮線100000米,超強線40000米;此外,還有軍事工業所需的各種儀器和材料。



科瓦廖夫在呈送報告中認為,上述計劃和申請書仍然是中國同志在沒有專家參與(除鐵路運輸計劃和申請書以外)和對於工業情況未經調查的情況下編製的,因此,恰當的做法是現在暫不研究他們的計劃和申請書,而派遣一個蘇聯專家小組去東北調查軍事工業、冶金、煤炭、電力、機器製造、化學及其它工業部門的情況,責成該專家小組在一個月的期限內向蘇聯部長會議提出建議。



科瓦廖夫維持聯共(布)書記處已經做出的決定,要求政府先向東北派出經濟專家10名。最後經斯大林批准,向東北增派了10名經濟專家。原來由科瓦廖夫率領的21名鐵路專家,按最初決定,在他們的任務完成之後實時回國。但遼瀋戰役結束之後,恢復東北經濟的工作即已開始,而且戰時臨時恢復的鐵路的許多路段,並未達到正常工作狀態,有些路段還沒有修復(石河至遼陽路段),特別是毛澤東多次向科瓦廖夫提出,希望蘇聯專家繼續幫助修復華北的鐵路,蘇聯政府遂決定將專家組在華工作的時間延長到1949年4月1日。這樣,連同增派的10名專家,總計31名專家在東北工作。他們為大批蘇聯專家的到來做了大量的先期準備工作。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33

主題

913

帖子

415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53
15
心向祖國 發表於 2014-9-23 22:29 | 只看該作者
樓上該吃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