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路走來——美國生活記事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9-22 09: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永遠不會忘記坐在洛杉磯機場的車道邊等待接我的車的美麗的時光。。。2個小時里我的大腦倒空了一路的奔波,也沒有了來時的憧憬,一切陌生,於是懵懵的空白一片。美國,已經被我踩在了腳下,這就是我在祖國曾仰望的天邊的土地,如今我來了,似乎身邊每一個不同於亞裔面孔的老外都敞開了胸懷迎接著我的到來。。。」這是一段寫在7年前剛來美國是隨筆雜記中的一段文字,字裡行間不難看出難以平靜的愉悅。然而在那之後的6年裡,我沒有寫過一個字來延續初來咋到滿心的欣欣向榮,也沒有像以往生活中感慨得失。人在中國美國是夢,人在美國美國仍舊是夢。一個是混沌的夢,一個是清晰的夢。

  很多喜歡時不時寫點什麼的的人,都願意通過文字表述一點對美國的印象,透過自己的眼和心靈聚集一段段匯為一篇篇,寫給了自己的感受,寫給了別人的認知。唯我唯心片片面面也就完整了這個叫美國的世界。更有數不清的心路上各種糾結的、豪放的、狹隘的和廣博的情結,唯是唯從點點滴滴也就就傾訴了人們心地的境界。你看了,我看了,於是同感同受就贊了,異議菲薄就拍了,還有淡淡似風似水的靜靜的在角落無人踩踏不留痕迹。我要說出的美國是「如是我見」、「如是我聞」和「於是我想」,之所以沒有一路的狂寫,就是怕有一天發現悖逆於前後,顯得粗淺浮躁。所以走過了,看過了,認真的思考過了,才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創原則,展現我窗外的美國。

  從家庭旅館開始的美國生活。

  來美國的華人中有很多人不知道家庭旅館是什麼,但只要你是從中國來的決心把自己成為第一代移民的華人,90%以上你知道並了解它。你可能不見得記得你出生在哪家醫院,但在這裡你會永遠記得住過的第一家家庭旅館,它或好或差,都和你降生的醫院一樣,你無法選擇。如果在我剛來時走進家庭旅館的印象來讓我描述,我會用一個大垃圾箱來形容,從環境到人,我都會用垃圾來形容。。。可是今天,我覺得那裡很親切,那裡的人很樸實可愛,來美國已久的人如果尚存感恩之心,就要感謝家庭旅館的存在。

  計劃從中國到美國來移民無論是什麼目的,當你簽證成功的那一刻起你內心的激情就已經開始燃燒了,而當你帶著你那顆噌噌冒火的心踏入家庭旅館一刻,你一下子就可以使你平靜的回歸到你是一個人的兩足動物的本質,冰桶挑戰比起這個根本就是幼稚的遊戲,家庭旅館讓你根本來不及搞清怎麼回事,你一路的憧憬已經隨著從國內帶來的那團空氣沒了蹤影。

  一張床和床頭放行李的地方是你全部的空間,你床邊過道是對面床兩個人的空間,你可以到廁所和廚房行動,但那是所有人的空間。我在的地方,關上房門有兩個獨立的卧室一個衛生間,一個廚房和一個客廳。卧室和客廳差不多大,每間有十五個平方米左右,各放三張床,住了九個人,而且堆滿了簡單的傢具和個人雜物。我是新來的,只能住在客廳里,躺在床上看著人們出出進進,就徹底清醒到了可以思考的程度,這就是為什麼提倡要來美國就必須要住一回家庭旅館的原因,它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讓人找到自我,並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誰,是什麼在前面等著你,讓你清晰的調整好夢想的焦距感覺如此現實?南腔北調的嘈雜,各種氣味的飄蕩渾濁,離奇失蹤事件的穿插的,數以萬計蟑螂無處不在的遊盪。。。透過家庭旅館你可以同時找到在美國墮落和勵志的理由,很多人在那裡住了很多年,也有隻是落落腳,隨自己的際遇經歷,更重要的內心的選擇。

  排除意識上的選擇,留在家庭旅館還有一個經濟上的原因,生活在這裡可以將生活的成本壓縮到最低。我07年到美國的時候,所有家庭旅館都是8元錢一天,並且免費提供米面油,自己買點菜一個月四五百元錢基本就夠了。現在據說有些要十幾元一天,但是條件要相對好一些了。

  普通來美國的中國人基於一般的想法就是賺錢然後移民,也有是為了換個活法,就是說在國內生活的還可以,不好不壞,希望到美國有所改變,不單純是為了改善生活條件,也有是因為精神上或是為了尋求某些國內無法實現的東西,比如對孩子的教育等。

  我前後住過兩個家庭旅館,條件差不多。最初住的是一個是瀋陽女人夏姐經營的,這個女人在大陸來的華人中有些名氣,名氣來源於傳播和傳播故事的內容,她的故事比較多也比較特立。關於她的故事我想在有關人和人的美國情緣談起。

  迎來送往的人多了,自然知道夏姐的人就多了。反過來她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就多了,於是就會給一些新人些建議,采不採納是每個人自己的事,但是這些建議和講述的故事會對初來咋到滿頭霧水的人是有些幫助的,夏姐會給每一個初到美國來她這裡的住客一些粗淺的啟蒙教育和基本的美國法律普及,這不單是夏姐,也是每個家庭旅館給大家額外的新生活指南,給新人們一種加入到了高素質人群之中的感覺,來自各自星球雜七雜八的人准紀守法是到美國的第一課,不然,輪到美國政府教育你時,那就是災難了。我剛去到夏姐那裡的時候,住在一起的人中最長的有來美國近十年了,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樣的人有這樣的意志一個人在家庭旅館獨自生活在美國,後來發現,留居家庭旅館時間的長短基本與意志無關,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經歷,自身的素養和運氣的際遇,導致去留難斷委身於此,好在這裡的張張面孔凝聚了彼此交換情誼的家庭,這個家庭對於飄蕩在外的遊子有是何等的重要,是你坐在家裡的電腦前看著這段文字是無法感知得到的。。。

  其實,住在家庭旅館的人們並沒有什麼過深的感情交往,但是彼此之間都有著同生同息的情結,不論出身與以往的成就,來美國住在這裡就都平等博愛了,除非你離開,你沒有權利討厭或喜歡誰,除非你不在進入家庭旅館,否則離開毫無意義。拌嘴到殺人,各種矛盾都在家庭旅館上演過,當然也有過動人的愛情故事和凄慘的生死戀,也有一輩子兄弟情義姐妹友愛,更有的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但是,大家要清楚,在每一個家庭旅館發生的林林總總的事都不是家庭旅館的故事,是美國的故事,是移民的故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0 2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