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1年,中國經濟將超美國?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4-8-26 1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好漢不提當年勇,事實上有些光輝事迹說出來還會有些許辛酸。不到兩百年前,也就是1820年的時候,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到全球的30% 多。作為一艘經濟航母,我們遺世獨立、孤芳自賞,慢慢的被人拿走隱形戰機和核潛艇,甚至觸礁擱淺,如今世人覺得我們已經拾起武器,即將重新起航了,這是真的么?

  

  英國《經濟學家》周刊利用各種方法來對經濟進行比較,根據當前美元的市場匯率來計算各國GDP,並製作交互圖表。在此圖表的基礎上,該周刊對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的時間進行了兩次預測,且認為中國上升的時機取決於以下五個因素:

  

  中國經濟的增速

  2010年英國《經濟學家》周刊第一次推出這個圖表時,假設接下來十年間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速為7.75%,四年過後,在增速的預測上,該刊基本準確,但隨著中國經濟趨於成熟,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正將今後幾年的增速預測下調到年均7%。

  

  美國經濟的增速

  四年前,英國《經濟學家》周刊預測美國經濟的平均增速為2.5%,但據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增長率有所萎縮,只有2.1%,而之後由於經濟活動的大幅回暖,二季度年增長率達到4.0%,這一數據是這幾年最為喜人的數字了。不過可能受金融危機和其它國際形勢的影響,美國的實際平均增速比預測的也略低一籌

  

  中國物價的變化

  所謂物價的變化,也就是要考慮到通脹的問題。在2010年時該刊英國《經濟學家》周刊假設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平均為4%,四年過去了,中國國內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行政政策都有所變化,雖然工業產能過剩仍是制約因素,但正逐漸改善。因此英國《經濟學家》周刊將中國的通脹預測下調到3%。

  

  美國物價的變化

  事實上,英國《經濟學家》周刊在2010年時將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預測為1.5%似乎是太客觀了。在高盛最新發布的報告中提出:

  ① 2014年資源價格特別是石油價格對物價構成的下行壓力不可持續。

  ②由於可能獲得更多的談判權,預計明年美國工薪階層的實際薪資出現上升的概率較大。

  ③數據顯示,美國總體產能利用率正接近80%,這一定程度會促使企業提高員工薪資。

  ④衡量通脹率的關鍵指標之一的醫療通脹率將在2014年上升。

  ⑤另一指標業主等價租金(OER)也在上漲。

  基於這五項原因,高盛預計2014年美國通脹率將升高至2%,也就是比四年預測的通脹略高。不過兩相抵消來看,周刊總體對美國的預測較為準確,鑒於中國的增長速度,對中國的預測誤差要大一些。

  

  中美之間的匯率

  中美之間的匯率對所謂中國經濟超過美國是尤為重要的因素,而這也是周刊最難以預料的地方,2010年該周刊對人民幣匯率年均上漲的預測是3%。但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人民幣升值速度趨於停滯——這是政府政策而非市場決定的——以及隨著生產者價格指數的下跌,通脹大幅下降。巨額貿易順差仍然表明人民幣會升值,所以該刊保持對人民幣持續升值的預測,但估計升值將是斷斷續續的。年初才讓日本套利者巨虧的人民幣,8月又重登亞洲最佳套利貨幣系列,這樣的陰晴不定,不止這個預測再過四年是否又有改變。

  根據2010年一系列假設,中國最早會在2019年超越美國。四年過去,英國《經濟學家》周刊將新的預測作為默認假設納入了圖表,由此計算的結果也推遲了兩年,預測稱中國將在2021年重新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不管你信不信,我們還是等著那一天的到來。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1 04: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