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彪的末日悲鳴:要麼坐牢要麼從容就義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8-20 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林彪曾對警衛參謀李文普交代:「北戴河的房子不要蓋了,反正我活不了幾天啦!把這個門改到東邊就可以了。」9月11日12時30分,內勤聽到林彪說:「反正活不了多久了,死也死在這裡,一是坐牢;二是從容就義。」言不離「死」,很可能是他末日的悲鳴。

  1971年9月13日,一個使中國乃至世界瞠目結舌的日子。

  零時32分,一架編號為256的三叉戟飛機,在沒有夜航燈光和一切通信保障、機組人員來不及上齊的情況下,從山海關機場強行起飛。

  幾乎與飛機滑跑的同時,8341部隊的追兵趕到,眼看已無法阻止飛機起飛,機場上槍聲、呼喊聲,亂作一團。

  1時50分,飛機向西北方向飛行了一個多小時后,在中蒙邊界414號界樁上空,突然進入蒙古方向,它越境了!

  2時25分,在茫茫夜色中傳來一聲巨響,256號三叉戟飛機墜落在蒙古溫都爾汗,隨即草原上燃起了熊熊大火。

  事後查明,這架失事的飛機是中國二號人物林彪的座機。

  林彪是權威日重的黨的副主席,每天被全國人民敬祝為「永遠健康」,其地位僅次於毛澤東,是上了黨章的「接班人」,他怎麼會「倉皇出逃,狼狽投敵」呢?

  林彪事件的發生,當時在許多人看來簡直難以置信。但是,這一切畢竟發生了。

  10年之後,即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指出:「1970~1971年間發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最高權力、策動反革命武裝政變的事件。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黨的一系列基本原則的結果,客觀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的失敗。毛澤東、周恩來同志機智地粉碎了這次叛變。」

  一錘定音

  然而,圍繞「九一三」事件的猜測、傳聞乃至爭論,卻從未中斷。而在個別問題、環節上的疑問和迷霧,也吸引著世人關注的目光和好奇的心理……

  彭德懷和陳伯達的反應,具有另一面的代表性。

  1972年1月初,監禁中的彭德懷聽專案組宣布了林彪反黨事件,長期與世隔絕的他難以置信。毛主席最親密的戰友、毛主席親自選定的接班人,怎麼會謀害毛主席?怎麼成了可恥的叛徒,一下子從天上掉下來?黨和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很長時間心神不定,煩躁不安。專案組叫他寫揭發林彪問題的材料,他不解地說:「真沒想到林彪這個事叫我幫助寫材料。」7個多月後,專案組正式向他傳達中發(1971)57號文件,談林彪死的問題。他除了聽到「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於1971年9月13日倉皇出逃,狼狽投敵,叛黨叛國,自取滅亡」,「三叉戟在蒙古境內的溫都爾汗附近墜毀,林彪、葉群、林立果等全部燒死,成為死有餘辜的叛徒、賣國賊」,還聽到了上次口頭傳達沒講的一段話:「我們黨經歷了十次重大路線鬥爭,這就是以毛主席為代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同以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羅章龍、王明、張國燾為代表的六次機會主義路線的鬥爭,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同以高崗、饒漱石、彭德懷、劉少奇、林彪、陳伯達為代表的四次機會主義路線的鬥爭。這十次路線鬥爭證明,各次機會主義路線的頭子,由於他們的階級本性和兩面作風,是很難改造過來的。」當天夜間,他對看管人員說:「打電話給周總理,我相信他是革命的。這樣把林彪殺了我有意見,他死我不同意。叫周恩來總理來親自參加這個審查。請打電話給周恩來總理、董副主席(董必武),叫他們來親自審我,我不活了。」

  陳伯達雖然比彭德懷知道「文化大革命」的情況多一些,也知道1970年的廬山會議上林彪並不痛快,但處於監禁中的他絕沒有想到林彪事件的發生。據陳伯達兒子陳曉農介紹,陳伯達後來回憶當時情況時說:「十大公報點了林彪的名,我一無所知,還以為林彪也關在秦城監獄。到 1980年審判時,給我看起訴書,我才知道林彪在1971年竟想謀害毛主席,乘飛機逃跑摔死了。我非常吃驚,這是真的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倒就倒了,再怎麼也不應該這樣做嘛。」

  林彪出逃事件的來龍去脈早已公之於眾,性質早有定論,但也留下了層層迷霧和種種疑團,多年來為國內外所關注、猜測,各種說法不脛而走……把這些說法、猜測、質疑、爭論彙集起來,加以分析和判斷,對看清整個事件的真相是會有幫助的。(摘自《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證》)

  林彪最後的心態

  林彪自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後情緒低落,在北戴河消沉到了極點。大鷹在《「九一三」事件始末》中寫到林立衡與林立果1971年9月7日下午的一次談話,其中說林立衡問首長亦即林彪知道暗殺主席嗎?林立果回答說「他同意」,並說「他現在不想活了。這些都是他的主意」。圖們在1994年8月10日的《中華讀書報》上撰文說,林彪曾對警衛參謀李文普交代:「北戴河的房子不要蓋了,反正我活不了幾天啦!把這個門改到東邊就可以了。」9月11日12時30分,內勤聽到林彪說:「反正活不了多久了,死也死在這裡,一是坐牢;二是從容就義。」言不離「死」,很可能是他末日的悲鳴。

  林彪太信任、太看重兒子林立果,卻又長期形成了被葉群控制的習慣。而葉群和林立果,平時有矛盾,關鍵時刻又意見不一致,一個哭哭啼啼要跑到國外,一個摩拳擦掌要硬拼,林彪被攪得心煩意亂,最終一度舉棋不定。林彪乘車從96號別墅下來駛往山海關機場,一度曾命令隨車的李文普中途停車,但被葉群、林立果所攔阻,林立果為此開槍打傷了企圖執行命令的李文普。林彪為什麼要停車?難道是他經過激烈思想鬥爭后要改變主意嗎?這唯有請當事人中僅存於世的李文普說明真相了。(摘自《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證》)

  在黨史上,最神秘莫測、功過鮮明的人物,當屬林彪;最驚心動魄、錯綜複雜的事件,當屬「九一三」事件。「九一三」事件之前,毛澤東需要林彪的鼎力支持;林彪更需要毛澤東做他的強大後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毛澤東和林彪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發生了嚴重分歧和尖銳對立,五一節天安門上的5分鐘對峙,預示著他們分道揚鑣的日子已經為時不遠……本書圍繞「九一三」事件的種種猜測、傳聞和爭論,還原林彪出逃事件的真實歷史,解開林彪墜機疑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5 0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