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獨樹一幟:林彪為何不出席十大元帥授勛儀式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2-20 14: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道是,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為一個軍人,沒有一個是不想當元帥的。如果能當上元帥,而且還能參加元帥授銜儀式,不管面臨什麼困難,即便是病的不行,就是用擔架抬也要抬到授銜現場。可偏偏就有這麼一個人,在1955年9月27日於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元帥授銜儀式上,壓根就沒出席。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生前大名鼎鼎死後被批得「臭名遠揚」的常勝將軍林彪。

  古今中外大千世界,征戰沙場的將軍不計其數,有幾人能有這種機會參加此等授予元帥軍銜的盛會?遇到這千載千載難逢的元帥授銜儀式,一般人早就樂壞了,可一生做事很有個性的林彪,愣是表現的波瀾不驚,而且還缺席了元帥授銜儀式。1955年的元帥授銜儀式應該有10位元帥出席,他們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但實際出席的是7位,林彪、劉伯承、葉劍英三人都沒到。劉伯承當時身體不好,又忙于軍事學院的種種事務,請了假。葉劍英則有特殊情況,中央軍委決定1955年下半年在遼東半島舉行大型抗登陸演習,由葉劍英擔任總指揮。由於這是解放后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葉劍英8月就到大連緊張籌備,所以走不開。為此,葉劍英特地向中央寫報告,表示不能參加典禮。這樣看來,劉伯承、葉劍英是有特殊的原因不能參加授銜儀式。

  而林彪呢?當時林彪稱病正在青島休養,接到通知,回答的很乾脆,說不能參加授銜儀式,於是一個請假了事。林彪真的病的不輕,病的連一個授銜儀式都無法出席了嗎?林彪有病,這人們都知道,但也不是什麼急病重病,也不是病了一天兩天,要想參加授銜儀式也不是真的支撐不了;實在病的不行,還有簡單的辦法,穿上元帥服,列隊接過授銜命令和勳章,照完相就走人就是,至於招待會參不參加都無所謂。可事實並不是這樣。當年林彪和劉伯承都在青島養病,他倆的元帥照都是在青島拍的。當時領命去為兩位元帥拍照的李華後來講,林彪的精神很好,感覺沒什麼病。

  既然沒什麼病,林彪為什麼不去出席授銜儀式呢?有熟悉林彪的老人說,其實他就是為躲開授銜儀式才去休養的。這就更奇怪了,一般人想參加這個授銜儀式連輪都輪不上,林彪為什麼要躲避呢?

  這就得從建國后林彪思想發展的歷程來看了。新中國成立后,林彪有近十年的時間都在「養病」,在養病中,他最大的興趣就是讀書。林彪讀書很雜,看《老子》,說裡面充滿了辯證法,「功成身退天之道」的思想引起了他強烈的共鳴。對中國歷史方面的書籍尤有興趣,歷代開國將帥的悲催命運,引起了他深沉的思索,聯繫到現實,就是如何處理與高層領導的關係。他的筆記中有「西漢故人以權貴不全,南陽故人以悠閑自保」的話,曾想過到偏僻的貴州當個省長,以避開政治漩渦;他在一本名為《曹操》的書上,在曹操當宰相后,自覺得成「騎虎難下之勢」的敘述旁批註道:「不要輕易騎上去。」他的室內條幅中「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勉從虎穴暫棲身,說破英雄驚煞人」等等。這說明,林彪這個時期的思想已經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道家「無為」遠禍思想的影響。十大元帥,未必是林彪內心想當的,「說破英雄驚煞人」可說是他的內心寫照;可不想當又不由他,那就只能躲了,躲開這個元帥授銜儀式。

  另外,讓林彪鬧心的還有那個十大元帥的排名問題。朱德位居第一,這位和毛澤東一起創建了紅軍的「紅軍之父」,完全當得起這個第一的排名;彭德懷是八路軍副總司令,排名第二,人們也亦無話說;接下來排名第三的就是林彪了,這絕對不是單憑毛澤東欣賞就行的,要知道那時毛澤東還沒有走上神壇,也還不那麼一言堂,更主要的是這個排名必須得全軍上下心服口服才行。那就只能有一個解釋了,就是林彪輝煌且無人能比的軍事功勛把他推上了這個排名。當年搞這個授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定下授銜名單已經費了好大力氣,獲同級軍銜的人的排名順序更是大有學問,一再反覆斟酌。除了黨內軍內的資格和歷任職務等等,每級軍銜獲得者還要列出所指揮的戰鬥、戰役,列出勝仗次數和敗仗次數。

  如果要論起資格來,林彪僅僅是黃埔第四期學生,聶榮臻、葉劍英是他的老師,徐向前屬黃埔一期,是他的學長;南昌起義時林彪才是一個小小的排長,而劉伯承、賀龍已經分別是參謀團團長和軍長、起義總指揮,陳毅在南昌起義部隊和紅四軍中則當過林彪的直接上級;林彪也就比羅榮桓的資歷強一點了。然而最後的事實卻是,林彪以顯赫無比的戰功,把他的老師、上級通通超越了過去,赫然排在了十大元帥的第三位。

  但林彪之所以是林彪,就因為他是個明白人,不會為一時的虛榮沖昏了頭腦,進而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大起來。雖然林彪的戰功威震天下,但這畢竟已經成為了歷史,其他九位元帥有八位比他資格老,而且南昌起義時這些人在軍中的官銜比他高出的不止是一級兩級,現在他赫然排在第三,只有兩位不可能不排在他前面,其餘他當年的教官、上級統統要站在他身後。授銜前元帥們要先到場集合,閑聊一陣,別人都是老前輩,自己一個「晚輩」,見了面說些什麼?戰功自然不假,但在那個場合能說這個嗎?而資歷在軍中從來就是極為重要的,就是到了現在,部隊中說到一些人的什麼事,第一句話必定是問:「你(或他)是哪年兵?」林彪對此也極為看重非常敏感,有一件事可以佐證。林彪在後來當了軍委第一副主席、國防部長時,曾問過羅瑞卿:「我們威信不夠吧?因為我們不是南昌暴動領導人。」

  這種情況下的授銜儀式,林彪能出席嗎?一旦去了,不是找著遭人恨自尋煩惱嗎?林彪的書可沒有白讀,不要忘了,1955年時的林彪還不象後來文化大革命中的林副統帥,「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復禮」還是他的信條,他不想因為一個元帥授銜儀式就成為眾矢之的。

  這樣看來,林彪不參加十大元帥授銜儀式的原因就明了了——這是他在「克己復禮」處世哲學的指導下,有意識地在躲避,躲避可能遇到的麻煩和困擾。應該說,林彪的這個做法是相當高明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7 03: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