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交部發言人酒後吐真言:嘴裡念叨著兩句話(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3-12-18 13: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2月12日,是外交部發言人制度30周年紀念日,同時外交部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外國駐華記者新年招待會。外交部發言人制度自1983年建立30周年以來,共產生了27位發言人,其中有5位女發言人。

  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扇重要窗口和中國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他們身上發生過怎樣的趣事?

  「外交部流傳著一個笑話,外交部前發言人沈國放有一次和朋友喝酒,喝高了開始說『酒話』,嘴裡一直念叨著兩句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俗話說,酒後吐真言,這位發言人的真言恰恰說明了台灣問題在中國外交官心中的分量。」——摘自李肇星《說不盡的外交》

  「(發言人)台上和台下還是有不同,台上西裝革履,台下比較休閑,所以被認出來的情況也不是特別多。有的時候老百姓會把發言人弄混,比如我有一次就發現有兩個人一邊瞟著我一邊悄聲說,『那不是發言人秦剛嗎?』可能那段時間是秦剛主持記者會,上電視比較多,長得也比我帥,所以大家以為發言人都叫秦剛。」

  

  沈國放酒後吐真言:台灣不可分割

  

  中國外交部第九任部長李肇星

  李肇星:我從來沒有跟人吵過架

  圍巾斜搭肩上,筆挺西裝,12月14日,頗有「五四青年學生范」的李肇星,借新書《說不盡的外交》發布,與北大學生面談。

  今年73歲的李肇星是外交部第九任部長。1959年踏入北大,投靠中文系不得被西方語言文學系收留,做過司機夢、記者夢等各種夢,卻從沒做過外交夢的他,因而一隻腳踏入外交的門檻。1964年,中法建交,李肇星也正式進入外交部。在《說不盡的外交》中,李肇星回顧了親身參與的美國炸館事件、「9·11」恐怖襲擊、中美匯率博弈等重大事件,這些信息都是首次披露。

  「身經百戰」的李肇星曾舌戰群儒,但在接受媒體提問時,卻肯定地說,從來沒跟人吵過架,不管是做外交還是生活中,他都強調擺事實。在北大校友面前,李肇星回憶飢荒時代做在校門口撿燒餅的夢,沒事爬到未名湖畔的桑樹上吃桑葚,帶著桑葚汁進教室的故事。北大的大師讓他印象尤深,入學之初在小賣部偶遇美學大師朱光潛,而在日後的外交生涯中,他也一直牢記國學大師季羨林的話:假話不說,真話不全說。在《說不盡的外交》中,李肇星說,我說的都是真話。

  李肇星全面回顧了自己近半個世紀的外交生涯,記錄了與各國政要的私人交往、應對各種外交問題的豐富經驗,並首次披露美國炸館事件、「9·11」恐怖襲擊、中美匯率博弈等重大外交事件背後的內幕。

  書中還披露了中國若干重大外交事件的決策和談判過程,包括中俄邊界談判、中日圍繞歷史問題的外交鬥爭,在聯合國的涉台外交鬥爭等幕後細節,揭示了歷史背後的真相,並第一次系統闡釋了中國外交的布局、本質、原則及新內涵。

  內容摘錄:

  處理「炸館事件」

  在我擔任駐美大使的三年裡,最難的日子莫過於1999年處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我駐南斯拉夫聯盟使館這一重大事件。

  

  圖為李肇星

  

  青年學子抗議美國以及北約暴行。

  事件的起因是科索沃戰爭。原來,南斯拉夫聯盟內部不和,科索沃要獨立,南聯盟不同意,雙方發生衝突。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借口科索沃地區發生人道主義災難,對南聯盟發動空中打擊。

  5月7日凌晨,從美國本土起飛的B–2轟炸機使用了5枚精確制導的重型炸彈,從不同角度轟炸我駐南聯盟使館,中國記者邵雲環、記者許杏虎和他的愛人朱穎當場犧牲,使館20多位同志受傷,館舍遭到嚴重損壞。

  我是那天下午(美國東部時間)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上看到我駐南使館被炸這個消息的。直覺告訴我,中美關係將會因這一前所未有的突發事件陷入危機。我馬上召開使館黨委會,分析形勢,研擬對策,就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包括成立應急小組、收集各方面信息。我本已訂好機票回國述職,又馬上向國內請示留在華盛頓。

  祖國和人民憤怒了。中國政府發表了嚴正聲明,最強烈抗議北約野蠻侵犯中國主權、粗暴踐踏中國尊嚴的罪惡行徑,要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此承擔全部責任。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各人民團體以及新聞單位紛紛發表聲明或舉行座談,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血腥暴行。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義憤填膺的高校學生和人民群眾紛紛舉行示威遊行,嚴厲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暴行,堅決支持中國政府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嚴正立常他們高呼「強烈譴責美國霸權主義行徑」、「中國不可欺,中華民族不可侮」,發出了「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呼聲。這些自覺、正義的行動,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和巨大民族凝聚力,體現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扞衛國家主權、反對霸權主義的堅強意志。其間也有少數憤怒的學生遊行時向美國駐華使領館拋擲了礦泉水瓶等物品,砸壞了一些窗戶的玻璃。

  

  青年學子打出「中國不可欺」標語。

  

  福建大學生抗議美國暴行。

  我感到自己責任重大,要作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在那些悲憤的日子裡,看到北約的暴行以及事件發生后美方的狡辯,我心中燃起萬丈怒火;一想到祖國和人民,又增添了無窮力量。

  人們常說,外交是沒有硝煙的戰常外交官身處鬥爭一線,肩負著維護祖國尊嚴和利益的重大責任。作為駐美大使,當時我真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感覺。在處理「炸館事件」過程中,駐美使館處在風口浪尖;對我個人來說,這是一次嚴峻考驗。多年的外交經歷告訴我,對壞人壞事既要疾惡如仇,又要從容冷靜。我心裡明白,光有憤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在巨大挑戰面前,需要嚴格執行國內指示,依靠使館同志,還要有應對複雜局面的智慧與能力。

  「逼」出來的道歉

  「炸館事件」后,第一個和我打交道的美國政府官員是副國務卿皮克林,時間是5月8日晚。他向我遞交了北約關於「炸館事件」的聲明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談話稿。我說,美方對事件所作的種種辯解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也是中方根本不能接受的。美方輕描淡寫地把事件說成「意外事故」,而且沒說過一句公開道歉的話,怎能不令中國人民感到氣憤?美國一向以所謂人權衛士自居,卻做出如此野蠻的行徑,請問美國人權何在?良知何在?

  皮克林離開使館沒多久,美方就提出奧爾布賴特國務卿緊急要求深夜來使館見中國大使,並說國務卿已在趕往使館的路上。這很罕見,因為平時都是大使去國務院見國務卿。不一會兒,奧爾布賴特就帶著皮克林、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羅斯頓、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李侃如和幾個保鏢來到使館。

  我沒有馬上出來,而是先讓何亞非公使銜參贊與其周旋——我要等中國駐華盛頓的記者趕到后再見她。

  我出來時已是晚上11點半了,奧爾布賴特好像有預感,一見到我就鄭重其事地提出,她今晚奉總統之命來使館,只見大使一人,不見記者。我心裡本來就有氣,聽了她的話更不想給這位在聯合國共過事的老朋友好臉色。我神情嚴肅,口氣強硬,當即回應道:你見不見記者不是我的事,但你知道,在「炸館事件」中遇難的三名中國公民當中,邵雲環是中國一位女記者,許杏虎是年輕記者,他們的同行們能不關心這次事件嗎?

  

  從5月8日開始,中國多地開始爆發了反美遊行。

  

  北京高校學生高呼反美口號。

  奧爾布賴特說,這次事件是一起非常嚴重的意外,柯林頓總統、她本人和美國政府對發生這一不幸事件深感痛心和遺憾。總統對記者的談話和她致唐家璇外長的信都表達了這種心情。總統還提出希望與江澤民主席通電話,直接向江主席解釋。事件發生后,她一直想和唐外長通話,但未獲中方答覆。奧爾布賴特還表示,美方關切美國駐華使領館人員的安全。

  我聽了她的話,對她沒有首先表示道歉很氣憤。我說,美國自詡人權衛士,卻完全無視中國人民的人權,將屠殺中國人的罪行輕描淡寫說成是所謂意外,不但不立即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公開道歉,反而阻撓聯合國安理會譴責這一暴行。我嚴肅地要求奧爾布賴特代表美國政府向中國人民正式道歉。

  奧爾布賴特要求休會5分鐘,好讓她和助手們商量商量。她商量完之後對我說,為表示美方的重視和歉意,請我再次報告北京,柯林頓總統和她願分別同江主席和唐外長通話,向中方表示道歉。

  這時,中國駐華盛頓的記者都趕來了,圍在會客室外面。奧爾布賴特得知這一情況后就問我,使館有沒有後門。她的意思是想走後門,避開會客室外面的中國記者。我心想:哼,這回你還想溜掉,沒門兒!我故意很認真地告訴奧爾布賴特:「在中國使館,你的安全是有保證的,我們沒有後門。」

  會見一結束,我顧不上送奧爾布賴特出門,立刻跑回辦公室向國內彙報。奧爾布賴特在回憶錄中稱,她同我告別後,一群中國記者擋住了她的去路,「嚴厲責問美國為何殺害他們的同事」。她見狀退回會客室,後來通過手下告訴中國記者,她將發表一個簡短聲明,但不回答提問,記者可以攝像和拍照。

  奧爾布賴特在聲明中說:「我今天來這裡,是要重申美國政府早些時候對中國人員在貝爾格萊德的死難所表達的深深歉意。我們並沒有轟炸中國大使館的意圖。今天早些時候,我已經向唐外長發出一封道歉信,信中說我理解這一事件在中國人民中間引起的強烈情緒。我也與李大使討論了我國外交官在中國使領館的安全問題。」

  這是美國政府主要官員在「炸館事件」后第一次公開表示道歉,是我們迫使美方在公開道歉問題上走出的第一步。

  最後,奧爾布賴特在保鏢的護衛下離開使館,她始終沒開口。

  

  圖為我駐南使館被炸慘狀。

  

  
圖為我駐南大使潘占林和南聯盟外長約萬諾維其在轟炸現常南外長說,今夜,北約對另一個國家發動了進攻。


  「炸館事件」初期,美國政府不僅錯過了道歉的最好時機,更是在國際社會紛紛譴責美國這一行徑后,輕描淡寫地將事件稱為「誤炸」,並用「惋惜」和「遺憾」等說辭來搪塞。中國人民在整個過程中感覺到的,不是美方的真誠歉意,而是趾高氣揚的傲氣。美國人自己都說,柯林頓政府在事件發生後起初所作的道歉不認真、不真誠,更錯誤地把「炸館事件」與南斯拉夫米洛舍維奇的「種族清洗」政策聯繫在一起,沒法讓人理解。

  也許美國政府感到了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壓力,態度慢慢發生變化。5月9日,柯林頓就「炸館事件」給江主席寫信,表示「對發生在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的悲慘場面和人員傷亡表示道歉和誠摯的哀悼」。柯林頓還希望在江主席方便的情況下通電話。

  柯林頓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決定在白宮會見中國大使。5月13日,我和劉曉明公使、何亞非公參一起去白宮。出發前,我們帶了一本弔唁簿。

  一坐下來,柯林頓就鄭重地要求我轉達他對遇難者家屬的道歉和慰問。我允予轉達,又明確表示:這三位遇難同胞不只是他們父母的兒女,還是中國人民的兒女,所以總統先生應該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道歉。我還一字一句地說:「中國人特別重視白紙黑字,所以請總統先生將道歉寫下來。」隨後,我將帶去的弔唁簿交給柯林頓。

  柯林頓沉默了一會兒,拿起筆在弔唁簿上寫下了一句話:「對死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對其家屬和中國人民表示真誠的歉意。」

  簽名后,柯林頓對我說,他心情格外沉重,願再次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及死難者家屬表示深切的哀悼。他和美國人民都對這一事件深感不安,這絕不是美國和北約蓄意所為。他保證,美國將進行全面、徹底的調查,並及時公布調查結果。

  不知什麼原因,這件事被美國報紙知曉並予以報道。報道說,柯林頓在弔唁簿上寫了道歉詞,且附有照片為證。有家報紙添油加醋,評論說李肇星逼柯林頓寫檢討,美國總統像個犯了錯誤的小學生在老師面前寫檢討。我當時看到報道心裡還有點兒不高興,那家報紙的記者憑什麼這麼看低中國人,把中國大使比成一名小學老師,我即使當不了美國大學教授,起碼也夠得上中學老師。可美國朋友後來安慰我說:說你像小學老師是很高的評價;在美國,只有小學生才最聽老師的話,最尊敬老師。有一家小報則批評柯林頓對中國太軟,軟得連中國人都認為他可以加入中國共產黨。評論調侃道,柯林頓給中方寫的不是道歉信,而是入黨申請書。

  

  1999年5月8日,在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門前,華東師範大學學生秉燭遊行。

  

  1999年5月8日,成都數萬大學生來到美國駐成都領事館前,抗議北約暴行。

  多年後,有人問及這件事,我告訴他們,我和我的同事從來沒有對媒體說過這件事,之後也沒有美國人就走漏消息一事找過我,真不知道是誰泄的密。大家都知道,美國泄密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我後來聽說,一些不喜歡柯林頓的美國政客也攻擊他,說他對中國太軟。

  「吵」出來的尊重

  除了與美國政府嚴正交涉,我和使館還積極主動爭取美國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當時受《考克斯報告》(誣衊中國通過發射美國衛星竊取美國技術)的影響,美國國內對華強硬派的氣焰比較囂張,中美關係的氣氛不太好。「炸館事件」發生后,一向標榜公正、客觀、「自由的」美國輿論有一些同情中國人民的聲音,但總體上很「講政治」,與美國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並未如實報道中國駐南使館無端遭到襲擊的慘劇,卻更多關注和報道美國駐華使領館受到中國民眾「包圍」、「襲擊」等情況。

  我信奉「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覺得在這個時候需要把事實和道理講給美國老百姓聽,讓他們去評判。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即使在美國,主持正義的人也肯定佔多數。我和使館的同事們想方設法爭取美國輿論,讓更多的美國人了解事件的真相,了解中國政府的立場和中國人民的憤怒,積極配合國內,迫使美國政府真心實意地向中國人民道歉。

  我知道,美國媒體不是那麼好打交道的。也有同事好心地提醒我:「李大使,你上美國電視的談話具體內容沒有得到國內明確授權和答問口徑,這行嗎?要是出了差錯怎麼辦?如何向國內交代?」但是為了做工作,我顧不了那麼多,只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短短的一周內,我分別接受了美國幾乎所有主要電視台的訪談。

  第一場採訪是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著名節目吉姆·萊勒的《新聞時間》。主持人萊勒一上來就問我:你相信「炸館事件」是一次錯誤和意外嗎?難道你不相信美國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迄今所作的解釋嗎?

  

  在北京美國駐華使館門前,抗議者用彈弓發泄心中怒火。

  

  北京,一名抗議者向美國駐華使館投擲石塊。

  我一聽就感覺到,這是美國人的普遍想法,必須進行有理、有力的回擊,就有意放慢語速一字一句地說:「在進行徹底的調查之前,沒有人會相信這是一次『誤炸』。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大國,北約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你們一向自詡你們情報如何準確,難道你們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嗎?美方必須認清這一事件的實質,這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也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的挑戰,已經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和普遍抗議。中國外長唐家璇已經向美國政府提出了正式道歉、調查、公布結果並處罰責任人的4項要求。」

  5月8日,我來到美國廣播公司《本周》專題節目直播室,較量的對手是美國電視界最負盛名的「鐵嘴」之一山姆·唐納德。5月10日,我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名牌主持人拉里·金在電視上「打擂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5: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