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首富告訴你 這世界上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夕陽產業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3-10-9 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一個訊息萬變、技術革新不斷的大時代。曾經,很多知名的「好公司」紛紛倒下了,比如,9月初手機行業曾經的王者諾基亞,以72億美元賣給了微軟,讓很多人慨嘆不已。而一些備受追捧的行業,如今也被稱之為「夕陽產業」。比如,服裝業,家電,食品,傳統出版業以及紙質媒體等,這些行業目前都遭遇困境。一方面,不少優秀人才,開始逃離這些行業,去新興產業領域謀求更好的職業前景;另一方面,經營壓力巨大,產業前景令人擔憂。

  但是,日本首富的故事,卻似乎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並不存在絕對的夕陽產業,就看經營者怎麼賦予夕陽產業以新內容;以朝陽思維來經營夕陽產業,可以一樣的讓夕陽產業爆發出新內涵,夕陽產業最大的敵人,當然是夕陽思維。

  在一般的印象當中,日本最強勢的產業,自然是電子、IT或者是汽車業,但日本的首富卻是優衣庫的掌門人柳井正,一家專註於生產「快銷」服裝的公司,市值遠遠超過索尼這種重資產、高科技的公司。2013年,柳井正再次奪得日本首富的桂冠,其資產凈值為155億美元,在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66位。

  以夕陽思維來經營服裝業,當然是死路一條,這也是何以中國服裝業產能過剩如此嚴重,利潤率極低的重要原因。

  服裝業的夕陽思維,筆者將其總結為三方面內容。其一,從產品品質而言,這些企業的掌舵人,還是模仿國際品牌的風格,山寨化十足,難以製造出緊跟乃至引領時尚的「好服裝」;其二,從供應鏈和營銷渠道環節而言,依然專註於傳統的實體店銷售,過度依賴專賣店、加盟店和直營店模式,而忽視線上的電子商務平台,這一點,中國服裝企業都做的非常不好(凡客算是特例);其三,從服裝品牌的文化內涵來說,這些企業基本都是延續傳統的思路,難以賦予自身品牌,以獨特的文化氣質,沒有特別扎眼的品牌賣點。

  而柳井正的優衣庫,則超越了夕陽產業的夕陽思維。在產品品質層面,休閑、平價和舒適,是消費者對優衣庫的最直接印象,且不會給人以低端的印象。

  之所以低價而不會產生低端的印象,這又與其在店面選擇上,一直採用和那些世界頂級奢侈品店為鄰的策略,我們往往能看到LV、愛馬仕的旁邊就是優衣庫。巨大的價差,往往使消費者更深刻的記住了優衣庫這個服裝品牌。

  而再從品牌的文化內涵來看,與國內服裝企業那些華而不實、似是而非,且多變的宣傳思路相比,優衣庫一直倡導的是「衣服是配角,穿衣服的人才是主角」,這突出了其以人為本的穿衣理念,即使看似簡單的基本款,只要經過精心的搭配,也能夠展現自我個性。

  以朝陽思維經營夕陽產業,國內企業當中,宗慶后的娃哈哈,也是將瓶裝水這一產業做到了極致,這麼多年娃哈哈的品質,一直給人可靠的感覺,且娃哈哈不斷地拓展自身的產品線,以迎合消費者多層次的產品需求。

  再比如,報紙行業已經屬於典型的夕陽行業,尤其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終端的衝擊,新媒體大有取代紙質媒體的架勢。如果沿用傳統的夕陽思維,那紙質媒體行業似乎只能坐等危機到來。

  但是,如果以朝陽思維來看,新媒體的衝擊,對紙媒而言其實是好事情。拿報紙來說,最大的一塊成本,其實就是印刷層面,如果省去這塊的支出,少印乃至不印報紙了,同時做好新媒體平台,專註於做出最好的新聞內容,到時候成本降下來了,也自然有傑出的新媒體平台,願意一起繼續做好這份報紙。就看以怎樣的朝陽思維,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夕陽產業危機。

  而像廚房產業,本來僅是十分普通的建材用品領域,但像方太這樣的企業,則把集成技術、智能化、「雲端」、大數據等熱門技術融入其中,新技術重塑了廚房產業。潔具衛浴行業亦是如此,比如科勒、TOTO等品牌,讓馬桶、浴缸實現了智能化,科技化。讓這些行業不再那麼「土」。

  還有,餐飲業綿延千年,繼續沿用傳統的經營思路,自然是利潤微薄。但是像全聚德這樣的老字號,以及一些川菜館、湘菜館則把菜品做的十分精緻,餐廳環境高雅,就讓傳統的中餐實現了新生。

  而曾經那些紛紛倒下的企業來說,多數都是因為未能與時俱進。曾經手機產業的絕對王者諾基亞,因為死抱傳統技術,而未能如喬布斯那樣將手機智能化,當蘋果把手機從夕陽產業變成朝陽產業的時候,諾基亞當然不可能有「好日子」過了。

  汽車業,也是一度被認定為夕陽產業。曾經遙遙領先的汽車大咖們,因為一些企業經營思路沒有突破,尤其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層面落後於其他汽車公司,現在日子也不好過,像通用汽車等,都曾申請了破產保護。雖然現在還看不出新能源汽車的大面積普及跡象,但可以肯定,一旦新能源技術成熟,又將淘汰掉一大批汽車企業。是不是夕陽產業,夕陽企業,最終就看能否以朝陽思維待之,實現新產業形勢下的新突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5 02: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