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專家探討朝鮮半島統一學者:中國反對與外軍接壤
據韓國朝鮮日報近日報道,最近在北京舉行的「紀念停戰60周年韓中和平統一論壇」上一些中國學者對朝鮮半島和平體制提出了更深層次的看法。有教授直接表示,半島統一后,在中國邊境不能駐紮外國軍隊。

該媒體引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牛軍的說法:「與中國接壤的應該是和中國友好的國家,這一點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變。」這相當於表明「統一后不能讓駐韓美軍駐紮在朝鮮」,也反映了中國政府的立常
韓國國會外交統一委員長安鴻俊也強調這是個人觀點后表示:「統一以後(為了和中國的友好關係)駐韓美軍一步也不能踏入北韓。」牛軍表示:「在簽署停戰協定后,在60年的歲月中(作為參戰方)的中美關係已經發生變化,中蘇同盟已經不存在,蘇聯解體消失,但韓半島(指朝鮮半島,下同)的『冷戰』仍在持續。」
此外,中國軍事科學院教授王宜勝就1953年簽署的停戰協定的意義表示:「給南北朝鮮人民帶來巨大痛苦的戰爭由此告終。因此60年的和平才成為可能,也為韓中之間的和平與合作奠定了基矗得利於停戰協定,相關國家能夠進行制度化的對話,形成相互溝通的體系。中國參與的停戰協定為『持久和平』做出了貢獻。」
他還表示:「目前朝鮮半島局勢複雜,停戰體制有所削弱。只要相關國家有實現和平的強烈意願,南北朝鮮的和平統一就能實現。」

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成曉河當天就中國為結束停戰體制發揮的作用表示:「過去中國是朝鮮半島和平體制問題上的旁觀者,但現在正在發揮協調作用。」但他還表示:「由於中國在南北之間起著橋樑作用,因此很難單方面支持某一方。」
對此,韓國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朴炳光強調了中國的作用。他說,朝鮮半島停戰體制的終結和和平體制的履行,只有通過朝鮮體制的改變才有可能實現。目前,對朝鮮可以發揮最大影響力的國家就是中國。他還敦促中國的領導班子要對目前的對朝政策做出新的決斷。
前韓國駐中大使鄭鍾旭也表示:「在簽署停戰協定的過程中曾發揮過作用的中國,在停戰體制向和平體制轉化的過程中,也必須發揮重要作用。」
誠信女子大學教授金興圭(音)表示,通過上月韓國總統朴槿惠的中國行,「韓半島和平統一」成為中國韓半島政策「四個原則」之一。之前中國的韓半島政策原則有三個:無核化、防止局勢混亂、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朴槿惠舉行首腦會談時表示:「中國人民對韓半島的兩大希望是無核化和和平統一。」對此,主流分析認為,這表明了中國對和平統一的堅定意志。
金興圭表示,這表明中國不反對韓國主導的自主和平統一,對於朝鮮來說,是相當強烈的警告訊息。成曉河表示:「過去中國在對朝鮮半島問題的原則上,把『防止混亂』放在首位,但在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后,把『無核化』放在了優先位置。」
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美國方面在27號也舉行了紀念活動,奧巴馬也作為60年來第一個美國總統,出席了停戰紀念活動。奧巴馬錶示,這場戰爭並非打成了平手,而是韓國打了勝仗,因為韓國人民現在正生活在自由與民主當中,與朝鮮人民的生活形成強烈對比。
朝鮮戰爭停戰60周年,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朝鮮戰爭退伍軍人紀念園也舉辦了紀念活動,有將近5000人出席,其中包括了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國防部長哈格爾。奧巴馬錶示,朝鮮戰爭也給美國留下的教訓,提醒美國不能匆促撤軍,導致局勢失衡,美國也必需維持全球最強大的軍力,確保盟友的安全。

美國總統奧巴馬:我們的盟友與敵人必需知道,美國會持續維持全球最強的軍力,永遠無人可以匹敵,這就是美國。
奧巴馬也表示,這場戰爭,獲勝的其實是韓國。
美國總統奧巴馬:那場戰爭並非平手,而是韓國贏了。當5000萬韓國人生活在自由、強勁的民主與世界最蓬勃的經濟體之一時,朝鮮的鎮壓與貧窮與韓國形成強烈對比,這就是勝利,這就是前人留下的遺澤。
奧巴馬說,朝鮮戰爭雖不像二次大戰是場勝利,也不像越南戰爭改變了美國社會,但卻是一場不該被遺忘的戰爭,因為沒有戰爭該被遺忘。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美軍目前仍有2萬8000人駐軍韓國,其中包括了所有的軍種,他們隨時準備好扞衛自由,並維持朝鮮半島與東亞的和平與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