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探訪山西宰相村:曾出59位宰相高官59位大將軍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11-15 1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山西省南部有個聞喜縣,該縣有個名聲遠揚的小村莊。該村曾出了五十九位宰相高官,還走出五十九位大將軍。前幾年,人們把以往的裴柏村改叫「宰相村」。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日本、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學者專家把裴柏村譽為「中國名人第一村」。許多歐洲、美洲國家的知名人士,包括埃及、印度、葉門等文明古國的藝術家、學者、法律專家經常來這座小村尋古攬勝。

  冬日時節,記者有機會來「宰相村」採訪,親臨其境體會一番這座古老村莊昔日望族世家的奇迹。

  群嶺環繞的裴柏村,村口一座高高聳立磚塔,像是在歡迎遠方的來客。村外是連綿起伏的多座土嶺,每一土嶺上都有棵挺拔的翠柏,人稱「九鳳朝陽」。這裡是中國裴氏的發祥地。

  如同平日所見的鄉下村莊一般,不寬的巷道里遊人來來往往。許多人家的門樓上面都端端正正地雕刻著「耕讀傳家」四個大字。

  據陪同友人介紹,該村有一民間禮儀顯得特別,至少為中國所獨有。村中誰家的長子出生以後,鄰居、親朋們不送財禮錢物,卻要送去用綢布寫的賀詞,諸如「建國英才」、「國家棟樑」等,並將書寫所用的毛筆、硯台一起奉送,以激勵子孫。如生女孩,族人們便送去「巾幗英雄」、「金枝玉葉」等字樣條幅,均懸掛門楣上。添喜之家還把兩棵青青帶葉的竹子分立於街門的門框兩邊,以示家中添了金枝玉葉。

  裴晉公祠位於村西的高坡上。大門前是一級級通天般的台階,尚未登臨,讓人先有仰之彌高的感覺。台階共一百零八級,象徵著裴氏家族的五十九位宰相和五十九位大將軍。

  記者在此間採訪得知,自中國漢、魏,歷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諸方面,均做出突出的貢獻。僅隋唐兩代活躍於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有數十人。

  據《裴氏世譜》記載,世代裴氏家族中僅正史立傳與載列者,就有六百多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三千多人。

  裴晉公祠里的許多石碑上多有記述。其中祠堂右方的一通《平淮西碑》的故事,可看出裴家先祖的榮衰。

  昔日,裴晉公平定淮西后,唐憲宗親詔韓愈撰文,記述平叛大捷。在戰爭中曾任行軍司馬的韓愈根據所見所聞,自然對作為主帥的裴度著墨較多。不想惹惱了爭功心切的皇親國戚,平叛中的先鋒官李朔,一紙御狀告到了憲宗那裡。於是,《平淮西碑》被砸,並命一個叫段文昌的文人重寫平叛淮西戰爭經過。韓愈撰文的碑雖被毀,文章卻流傳了下來。

  到了宋代,蔡州知府陳王向又令人選石,重刻韓愈文。至清代,這塊重立起的碑也早已隨著多次兵燹之災不復存在。

  一直到咸豐元年,光祿大夫、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祁雋藻讓《平淮西碑》再一次立起來。在裴氏後人的敦請下,祁雋藻欣然命筆,重書韓文。

  祁雋藻用了碑石中少見的大楷,集顏、歐、柳、趙為一體,字大如拳,運筆流暢,氣勢磅礴,蒼勁有力。許多方家看后,認為此碑史、文、書、刻俱為世罕見,故此碑又稱「四絕碑」。

  在中國歷史上,不乏聲名顯赫的世家大族,惟山西聞喜的裴氏,歷千年不衰且代有傑人,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罕見的社會現象。

  記者細究其間奧妙,村民們大都認為:小山村世世輩輩多有名人的最主要原因是「奮鬥使然」。

  從聞喜縣到禮元鎮,再到裴柏村的村民,都說當地百姓自古以來就愛勤儉持家、奮發開拓,裴柏村就更不例外。人們普遍認為,離開艱苦奮鬥四字,也就沒有裴柏村的歷史。

  曾興隆輝煌兩千餘年的裴氏家族,如滾滾東逝之水成為過去,但裴氏家族對中國歷史文化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創造出獨特的「裴氏文化人才奇觀」,留下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目前,當地政府正在創建「河東裴氏文化旅遊開發區」,初步規劃的星雲譜、裴氏宗祠、宰相學府、文源坊及拜星壇、牌坊、宰相門、公主亭、附馬亭等,正在積極籌建之中。有村民自豪地告訴記者:不久,山西「宰相村」將會以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其獨有的魅力。

震驚的70碼。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沙發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4-11-15 12:12 | 只看該作者
  山西有個裴柏村

  山西有個裴柏村,它非常小,小到用放大鏡才能在山西省分縣地圖上找到。可是就在這個毫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卻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望世家族――河東(秦漢有河東郡,大致相當於今臨汾、運城兩個地區)裴氏。

  在裴氏家族中:正史立傳與載列者,六百餘人;名垂後世者,不下千餘人;七品以上官員,多達三千餘人。曆數其間,裴家先後出過宰相五十九人、大將軍五十九人、中書侍郎十四人、尚書五十五人、侍郎四十四人、常侍十一人、御史十一人、刺史二百一十一人、太守七十七人,郡守以下則不計其數。裴家還多次與皇室聯姻,出過皇后三人、太子妃三人、王妃二人、駙馬二十一人。

  裴氏家族締奇迹

  這簡直是一個世界的奇迹,無論從人才學還是人才地理學的角度,這都是一個奇妙的案例。「人才是否與遺傳和基因有關,人才與後天的環境又是什麼關係?人才在一個國家的分佈與這個國家的經濟、文化的分佈又是什麼關係?」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踏上了去聞喜縣裴柏村的路程。

  裴柏村地處山西省西南部,距聞喜縣城二十五公里。據史料記載:它「地處左邑桐鄉之東,峨嵋嶺之陽、鳳凰原之陰,以其柏林茂盛,而稱裴柏。但是進了村卻發現,裴柏與我們一路上所見到的任何一個村子,幾乎沒什麼兩樣兒。

  問起有關裴氏家族的遺跡,村裡人不約而同地說:「老牆。」走進村裡唯一的小學校園,我們就看見了那堵用新磚接砌起來的老牆,舊的一邊黝黑的火跡與新的一邊刺眼的白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位老師告訴我們:「這堵老牆就是舊裴氏宗祠(又稱裴晉公祠,始建於貞觀三年,即六二九年)的一部分,現在只剩下這麼多了。」

  農曆三月三是裴氏家族祭祖的日子,我們恰巧趕上了。祭祖大會的儀式有些像傳統的拜年,來自陝西、河北、湖南、四川等地的裴氏後裔們帶著香燭、宗譜和深切的尋根之情,來這裡拜祖先。有夫妻同來的,有父子同行的,不論男女老少,認識的不認識的,見了面就好象格外親。村裡的八百多口人,有四分之一姓裴。目前裴姓輩份最長者是一位七十八歲的老人,他是第七十六代裴氏子孫;最年幼者是第八十一代的裴康,男孩兒,今年剛滿五歲。



  宗譜有三十二種

  有一件事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差不多每個省來的裴氏後裔都拿著一本宗譜,翻看一下,居然各式各樣!不僅某些先人的名諱不同,就連傳承的輩數也不一樣。問他們緣故,他們自己也說不太清楚。一位從石家莊來的碩士研究生告訴我們說:「很多外地的宗譜是在裴姓人遷移到那兒以後才開始傳的,時間自然很短。至於先人的名諱,並不是全部都有史可查,最後就以訛傳訛了。現在所出現的宗譜版本,就有三十二種之多呢!」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3: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