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就是金正恩為何突然向中國服軟之原因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5-24 16: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朝鮮繼任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繞了個很大的彎子、處處碰壁之後,再次尋求朝鮮最大的外交後盾中國的幫助,突破目前內外交困的局面,以改善凋敝的民生和窘迫的外交環境,進一步鞏固其執政地位。

金正恩特使、朝鮮中央政治局常委、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對中國的訪問,是過去一年多來,朝鮮半島局勢即將發生轉化的明顯跡象。

他在與劉雲山進行會談時,罕見地公開表示,「朝鮮希望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願營造和平的外部環境。朝方高度讚賞中方為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推動半島問題重回對話協商軌道所做的巨大努力,願接受中方建議,同有關各方開展對話。」

這樣的表態絕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代表了金正恩本人的意願。她在沒有請示金正恩的情況下現場進行這樣的發言,也就說明他行前已經得到了金正恩的充分授權。換句話說,朝鮮經過評估,已經完全認識到了當前情形的嚴峻性,旨在通過崔龍海訪華,打破僵局,實現轉圜,重啟與中國的友好關係。

他的另一句話透露了這樣的訊息,他說,「金正恩第一書記派我作為特使訪華,目的就是改善、鞏固並發展朝中關係。朝方願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朝中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改善」這個詞的使用表明了中朝關係出現了明顯的障礙,因此需要在困難處往好的方面轉化,也使得另外一句話「願同中方共同努力」,有了現實的著力點。

政治有時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在各種語言背後潛藏著豐富的政治信息。中朝這樣的會面方式以及在其中所表達的語言,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面對崔龍海的表態,給人一種一直強硬的朝鮮學乖了的感覺。既便如此,有幾個問題需要明確:朝鮮會不會重返六方會談?如果朝鮮重返六方會談,會談成什麼結果?最終,朝鮮會不會停止戰略導彈與核試驗?

去除一切外在的因素,我想要朝鮮在實質上停止戰略導彈與核試驗,在目前基本沒有可能,朝鮮現在的導彈與核武「成果」是多年來排除種種艱難努力得到的結果,就朝鮮來說,這已經成為其對外最安心的保障。

因而只要有一絲可能,朝鮮必然會竭力延續這條路向。

然而同時,朝鮮經濟確實亟需外來援助,聯合國的各項制裁措施開展之後,本來經濟就困窘的朝鮮日子越來越緊巴,目前形勢已經非常嚴峻;此外,外部局勢對於朝鮮極其不利——大國之間已經就朝鮮核問題達成某種微妙的默契,朝鮮需要緩和外部局勢、讓罩在頭上的陰雲稍微消散。

所以,朝鮮軟了——至少在表現來說是如此。或許朝鮮會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壓力與內部經濟形勢的雙重作用下,重返六方會談——其之前宣布六方會談成為歷史、並切斷與韓國的溝通熱線。

其會降低恫嚇的聲調,以一種比較隨和的語氣與各國對話,努力營造稍微寬鬆的國際氛圍,以求得各國的「諒解」,並讓經濟援助能重新開始。為此,朝鮮可能還會在表面同意聯合國之前的2087號與2094號決議內容——暫停戰略導彈與核武進程。

其目的,不是要停止戰略導彈與核武進程,而是在吃飽肚子的情況下,在比較安全的氛圍中,以更加隱蔽、也更加急迫的節奏,發展戰略核力量,直到其中遠程核彈能最終出爐······

雖然有關方面對此心知肚明,但是,比較難以拒絕,俗話說鞭不打笑臉,加上朝鮮國內民生確實堪憂——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多國對朝鮮的經濟制裁或許會鬆綁,然而要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朝鮮的戰略導彈與核武器研究完全監控並遏制,卻實在鞭長莫及。更為重要的是,六方會談成員國之間存在著更大的矛盾與鬥爭,會有敵對中國的力量暗中襄助朝鮮以給中國增加不穩定因素——比如日本。

所以短期之內,半島局勢還在叵測之中。

崔龍海為什麼要突然訪華?這裡使用「突然」一詞,不僅是因為它事前毫無徵兆,更因為中朝關係由於金正恩上台後毫不顧忌中國利益和感受,在朝鮮半島核武化、軍事冒進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破壞了朝鮮半島的原有平衡,並試圖拋開中國,與朝鮮半島有關國家私相授受,按照自己的意思主導朝鮮半島發展進程。如果說前面的都是更為實質性的問題的話,那麼近期朝鮮軍人扣押中國漁民的行為無疑火上澆油,激化了中朝矛盾。

很顯然,中國不僅是通過支持聯合國制裁決議,帶頭執行制裁行動,向朝鮮表達了嚴重不滿,勢必也暫時擱置了中朝原有的緊密合作,取消或者減少了對朝援助,在其國內發生飢荒的情況下,局面變得雪上加霜。

中國改變外交方式的一個表現是,在朝鮮放還中國漁民后,要求朝鮮「說明情況」。這一輕描淡寫的詞語,實際上是在對朝鮮進行施壓。

金正恩的「冒失政治」,不僅受到中國強烈的反彈,而且受到朝鮮有關各方的警惕,它們中除了日本以外,都沒有被金正恩的軟硬兩手所誘惑,反而更加堅定地依賴中國的影響力,和中國團結一致,合作應對朝鮮半島局勢。

比如這次朝鮮委派崔龍海訪華,美國事前就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正式通報,這是中美就朝鮮半島局勢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的暗示。上述結果是剛愎自用的金正恩所始料未及的。

一言以蔽之,在中美俄韓對朝鮮保持一致姿態,且中國在原有的中朝合作的道路上後退的情況下,朝鮮已經不堪壓力,承擔不起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對金正恩的執政地位也造成了威脅。事實上,外界已經在盛傳中國將會扶持金正男取代金正恩的消息。雖然其準確性不值推敲,也不大可能成為現實,不過卻嚴重顯示了當前外部對朝鮮的某種情緒。隨著這種情緒的瀰漫,對朝鮮特別是金正恩的未來毫無裨益,甚至具有重大損害。

因此,金正恩急於改變朝鮮半島失衡的局面,特別是改變自己的困境,所謂矯枉必須過正,崔龍海對中國訪問的方式(軍部實際首腦,政治局常委級別的人物,作為最高領導人特使)以及在北京的公開講話,是違背朝鮮歷史上的慣例的。朝鮮從未以非最高領導人的名義宣布國政的重大決定,更不必說是在外國國土上。由此也表明形勢之急迫、局面之緊張、後果之嚴重。

朝鮮決定重啟與各方對話,也就意味著它將擱置目前的軍事冒進主義,擱置核試驗,適時重新回到中方主持的六方會談的軌道。朝鮮半島局勢將會發生顯著變化,持續一段時間的不正常的混亂情形將會逐步改善。朝鮮的狂熱將會周期性的進入新一輪冷卻期。在這期間,大國將會繼續主導朝鮮半島進程,而中國將會扮演其中的關鍵角色。

朝鮮服軟,如何重啟中朝關係?

在中朝關係因朝鮮的第三次核試冷淡數月之久后,作為金正恩心腹崔龍海的此次訪問,引起有關媒體的猜測:這是不是意味著中朝關係走向緩和?而緊繃的半島局勢是不是也將走向緩解?

筆者以為,不論對此有什麼樣的猜測,一個客觀且緊迫的事實是:中朝之間的關係需要重新審視並界定,並通過這種關係的重構與重啟來維護半島局勢的穩定與和平。朝核問題主要是美朝而不是中朝之間的問題,但由於中朝關係歷來未能得到理順,也導致朝核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處理,對中朝兩國也影響多多。

目前中朝關係有兩個方面的大問題:

一是利益的不一致。在內政方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與金氏家族的社會主義屬於兩個幾乎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前者根據黨內規則建立了規範的政權繼承模式,而後者仍然堅持封建式的家族繼承。前者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而後者則採取保守封閉政策。在外交方面,朝鮮堅持發展核武器,而中國則堅持半島無核化。

二是交往框架嚴重變形,名實不符,不敷使用。在名義上,中朝是軍事同盟關係。但中國通過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宣揚的不結盟政策,已經淡化了自己的軍事義務。另一方面,作為盟友應該在重大安全事務上相互協商,但朝鮮在發展核武器問題上從來就不顧及中國的利益與意見。此外,作為軍事盟友,與美國及其盟友之間的關係相比,中朝軍事合作嚴重缺乏。像美韓之間那樣的聯合軍事演習,中朝之間幾乎從來沒有過。

未來中朝關係不能無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只是籠統地強調傳統友誼,在一些當前的緊迫問題上相互做出一些讓步或妥協姿態,甚至是達到重回六方會談的共識,都意義不大。這些儘管能夠換來一時的「柳暗花明」,但根據過去經驗,如果半島安全結構沒有轉變,中朝關係沒有理順,朝核問題仍難從根本上解決,中朝未來關係仍然會風雨難測,

而幸運的是,雙邊間問題並非完全不可解決。就利益衝突而論,如果換一種思路,中朝之間仍然可以找到合作甚至共同點。內政方面,金正恩已鞏固政權,至少當前不再有權力繼承問題,因此可以有更大的信心,採取適當的開放政策。而朝鮮自身的經濟狀況,也在客觀上使得經濟改革與開放成為遲早的需要。在外交方面,發展核武器的根源在於朝鮮的不安全感,如果朝鮮能夠通過改革開放得到實力上的增強,其核武器的必要性將大大縮減,與中國之間的利益契合度也可能更高。

至於雙邊關係框架的重新理順,依個人的意見,要重建外界眼中所謂的「血盟關係」是不可能的,但基於各種歷史與現實的聯繫,兩國關係也不可能完全變成正常的普通國家間關係。中朝之間應該也能夠建立的是一種盟友關係。即中國保障朝鮮的安全,但朝鮮也要尊重中國的安全關切。而且,這種平等的安全互利關係應該通過機制化的方式確定下來,有正常的溝通管道、交流機制甚至是聯合軍事演習,雙方通過這些手段逐步建立互信,同時規範彼此的行為,建立安全利益共同體。

當然,這種同盟關係主要是雙邊的,主要是針對目前中朝關係無從規範的機制缺失狀況。半島上還有另外一個軍事同盟,即美韓同盟。從長期來看,兩個安全同盟應該相互靠攏,而不是相互對抗,最終建立一體化的地區安全機制。

以上能否實現,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朝方特別是金正恩的認識,第二是中方的戰略認識與決斷,第三是國際社會特別是美韓的理解。在朝核議題持久困擾國際社會而找不到出路之際,通過中朝關係的重構與重啟來加以推動,將是一種可能的戰略思路。國際社會應該樂觀其成,而中朝更應該利用好雙邊重啟高層交往的契機,建立一種新的雙邊關係,並最終實現半島的穩定與和平。

朝鮮特使訪中在為中美首腦會晤備料


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長、次帥崔龍海22日抵達北京訪問。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崔龍海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特使」身份訪華。朝中社沒有詳細提及崔龍海的訪問日程和議題。中國外交部 發言人洪磊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崔龍海訪問期間,中朝雙方將就朝鮮半島局勢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朝鮮特使訪問中國,和六月初中美首腦提前在美國的會晤是否有必然的聯繫?朝鮮問題在中美首腦會晤中會佔有多少分量?會晤之後,朝鮮問題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金正恩特使選擇這個時機訪問北京,儘管有多重考量,但為中美首腦會晤,提供朝鮮問題解決的方向和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

朝鮮高層訪問中國也只有選擇這個時機。在美韓演習期間,朝鮮的以硬碰硬的反應,無論是否背後有中國的默許,但期間絕對不能訪問中國,這會讓中國無論能否安撫下朝鮮,都讓中國很為難。其時中國所能做的就是確保調停不要爆發大規模的衝突。

解決朝鮮經濟危機儘管必然是朝鮮特使訪問中國的應有之義。但中國不可能獨力長期承擔這種沉重的負擔。中國需要朝鮮在國際戰略上由更高的包括放棄核武在內的配合度,以便獲取包括韓國在內的更多的援助資源。

朝鮮特使選擇這個時機訪問中國,看似和中美首腦會晤風馬牛不相及,但其訪問節點顯然是為中美會晤提供更充分的準備和支持。朝鮮問題久拖下去,不但會引發朝鮮和其他國家的戰爭,更重要的是,長期高壓緊繃之下,朝鮮自身也未必扛得住。

朝鮮特使訪問中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讓習近平在和奧巴馬會晤時,能夠對朝鮮問題做什麼表態。朝鮮特使必須在此時為中國提供最新的和最有力的底線支持。特使必須能夠做好中國和朝鮮高層的這種傳聲筒。

中美首腦會晤,會進一步推進朝鮮問題解決的進程。中美首腦會晤,朝鮮問題的分量,應該排在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之前。此次中美首腦會晤會給朝鮮問題的解決有一個新的表態和定調。中方無論朝鮮的配合度如何,都有可能在美國在其他問題上做出妥協之時,都會要求朝鮮在無核化等問題上由更積極的表現。

中美會晤之後,朝鮮問題要麼更成為中美角力的焦點,要麼,就達成共識認真推進朝鮮問題解決的實質性進展。從朝鮮特使訪華的時機,到朝鮮危機的不斷爆發等方面看,中美大概都認識到是需要認真解決朝鮮問題的時候了。中美會晤之後,很可能的結果是,中美在解決朝鮮問題上都比以往拿出更多的誠意和付出更多的努力。朝鮮也將比以往做出更多的配合等。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5: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