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風控股福汽 整合遠未塵埃落定

[複製鏈接]

320

主題

534

帖子

399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39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ijinbu 發表於 2013-5-21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5月16日,業界盛傳了好幾年的東風整合福汽項目終於有了結果。根據雙方框架協議內容,東風汽車將以增資方式受讓福建省國資委持有的福汽集團45%股權。持股福汽集團的同時,將以組建投資公司的形式,實現對福汽旗下的東南汽車的控股。東風汽車以受讓的福汽集團持有的東南汽車部分股權或增資方式出資,占投資公司2/3股權,福汽集團占股1/3。三年內,東風將會先試水東南汽車,之後再慢慢圖謀福汽其他板塊。

也就是說,就算如此,此事也算不得塵埃落定。雖然大家都認為東風此舉算得一著妙棋,但是,據實來看,妙就妙在是虛的多,實的少,進可攻,退可守,至少於東風不會有什麼大的損失。

東風為何要整合福汽?雖然說東風有急於做大的需求,但是福汽明顯體量太小,且股權複雜。東風雖說和裕隆已是合作夥伴,但跟裕隆持相同比例股權的三菱卻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而且三菱一再對外重申自己對於福汽的不放棄,看上去還希望「天長地久」。在筆者看來,三菱當然知道沒有所謂的天長地久,但是,堅持就是勝利,就像拆遷一樣,堅持多一會兒,得到的利益或許就會多一些。也正是因為三菱的堅持,使得之前許多家的企圖落了空,使得這整合的到來晚了幾年不說,就算現在,也沒有達到相應的效果。今後是否能使整合進入更積極更實質的效果?恐怕仍是未知數。

各方都認為三菱退出比較好。其實倒也未必,與其迫其退出,莫若希望它拿出更多車型才是上策。眾所周知,三菱因為跟廣汽的合資公司而對廣汽相當傾斜,東南多年來的萎靡不振,也促使它更少心氣顧及。如今就算三菱退出,那東南的車型更從何來?東風自己的自主品牌車型尚且只是那樣一個狀況,哪有多餘的車型給東南?所以,三菱還是不要退出吧。聯想到東風自主一貫的行事作風,倒是有可能讓三菱拿出更多的車型,但是不掛三菱標,弄成「自主」倒是可能性更大。

東風與福汽的這次整合,毋寧說是政府意志更切合實際。福建政府,包括東南所在地政府、新龍馬所在地政府,都希望福汽能創造更大的GDP,儘管福建政府與以上兩個地方政府利益並不是完全統一。比如說,整合之前,大金龍股權的變化,明顯看出福建並不想讓大金龍這個「現金牛」也落入東風之手,而新龍馬的審批,更是借重了東風的權重也才得到放行。但大體上,福建地方政府是贊成和主導此次整合的,而東風方面,則是貪大求全的表現,通行大國企的作派。而福汽,包括東南汽車,則未必多願意被整合。寧做雞頭勿為牛後,被整合,不過是多年不爭氣沒有業績,所以硬氣不起來罷了。

面對以上亂像,真正的整合遠未到來,組建所謂的控股公司以圖整合東南等等,不過是權宜之計。以後如果東風沒有相應的資金支持、車型支持,哪怕是東風未能迫使三菱拿出更多車型,這次整合都只是虛晃一槍,實際意義不大。

這點與當年的上南合作有相通的地方,更多的是不同的地方。我在上一篇文章里也分析過。但是,之前的只能是推測。現在則是鑒於協議里公布的這些內容所做的分析與推理。

其實,說東風沒有真心也不對。東南下面還有與戴姆勒的商用車合資公司,如果機緣巧合,能與戴姆勒擴大合作,倒是合了東風的心意。另外,一直以來,三菱與東南的合作,與其說是合資公司,勿寧說是合作公司更為貼切。大家都知道,外方對合資公司投入多少,與中方是否有強大的背景有密切關係,沒準三菱和戴姆勒也對東風這棵在樹相當感冒,那麼,再給建成東風三菱、東風戴姆勒商用車合資公司,也未必不可能。

只是這一切,都只是可能,變數太大。一切都要看東風統籌運營的能力,當然,還要看有沒有機緣。

光靠政府意志是不行的。

所以,東風整合福汽,並不是塵埃落定,而是一切剛剛開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0 07: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