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盤點國外小升初:英國考題難度嚇跑成年人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3-5-7 0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3年05月06日18:00  錢江晚報   

  有啥不一樣

  公校大多就近入學 想進名校一樣費勁

  本報實習生 潘清沁本報記者 董立林 綜合報道

  杭州民辦初中即將開始報名,為了讓孩子能進一所好學校,不少家長[微博]費盡了腦筋。那麼國外孩子的「小升初」是如何進行的呢?外國家長又是如何對待「小升初」的呢?

  看了一圈,在大部分國家,公立初中一般都是採取就近入學的方式。由於教育資源相對均衡,外國孩子的「小升初」壓力相對要小得多。不過,想進名校或者私立學校就不那麼容易了,考試是最基本的,還得知識全面思維敏捷。比如日本東京某私立名校的初中入學考試里就有這麼一題:「為何『小叮噹』不被認為是生物?」你知道答案嗎?

  美國:

  就近入學是主流

  紐約競爭很激烈

  美國社會對孩子進行「篩選」,通常是初中升高中的事,「小升初」並不是敏感時刻。多數美國家庭會選擇讓子女就近上免費公立學校。而且很多美國的公立初中和小學是銜接配套的,學區內的孩子一般都能順利升入初中。

  不過,在大都市裡,「小升初」的競爭就激烈得多了。

  比如紐約,尤其是曼哈頓,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留在這裡,公立「重點中學」的門檻也越來越高,很多學校的錄取率不到20%。

  這些學校錄取學生的標準,大多是四五年級的全州標準化考試成績。為了有個好成績,一些家長在孩子讀三年級時就開始聘請輔導老師或報讀補習班了。

  而如果想進更好的學校,除了優秀的標準化考試成績,還要再參加名校自己的入學考試。

  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附屬中學(亨特中學)就是這麼一所明星中學,它在家長和學生心目中宛如一座神聖的殿堂,錄取難度全美第一。紐約全市的6年級學生中,只有不到1%能進入亨特中學,不補習幾乎沒有希望。用一位白人家長的話來說:「孩子進了亨特中學,倘若左腳邁不進哈佛,右腳也可以跨入耶魯!所以,吃點苦,受點累,花點錢,值得!」

  德國:

  小學畢業就「分流」

  成績普通的進職校

  德國的教育體系十分完備,大體上可分為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進修教育四大類。而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是學生升學就業的主要渠道。德國的學制一般是孩子3歲進幼兒園,6歲入小學,小學學制是4年。德國的職業教育在小學后就實行第一次分流,學生要根據自己在小學階段的表現和成績,選擇進入不同類型的中學。小學階段的主科成績是選擇中學的關鍵,但學生日常提問、回答問題和與同學合作的情況及其反應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同樣是決定他們所升中學的重要因素。

  德國中學主要分完全中學、文理中學和實科中學3類,另有少部分學生進入綜合中學就讀。多數成績普通的小學畢業生進入學制5年的完全中學,畢業后多接受職業教育,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技師和繪圖員等,其中也有少數人通過努力進入大學深造。

  小學成績中等的學生一般進入實科中學,6年畢業后就讀專科學校。他們畢業後主要當護士、試驗員或銀行職員等,也有的經過文化補習和通過資格考試後進入應用技術大學,畢業后成為較高級的技術人員。

  只有小學成績優秀、能力較佳和表現良好的小學生才能進入學制9年的文理中學,這類學生比例只佔30%左右。9年後,他們可通過畢業會考,獲取直接進入大學的資格。也有些文理中學的畢業生並不急於上大學,而是根據自己的志向接受職業培訓,積累一定實踐經驗后再上大學。

  英國:

  「小升初」優才選拔

  考題難度嚇跑成人

  在英國,有調查顯示,六年級升七年級的「小升初」正漸漸成為孩子教育的一個關鍵年。

  目前,按照登記住處就近入學仍是英國「小升初」的主要方式。不過,如果想入讀教學質量明顯高出一籌的文法學校,就必須高分通過作為「小升初」優才選拔的「11+考試」。其他孩子則只能就讀普通公立學校或昂貴的私立學校。

  「11+考試」並非英國教育[微博]體系必考項目,但仍有不少家長爭先恐後讓孩子報名參考。想在這項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試題連成年人都要費點腦子。比如「5個孩子年齡為15歲、14歲、13歲、13歲和12歲,哈立德比雨果大2歲,傑克比阿姆里特小2歲,山姆比雨果大,問哪兩人同歲?」「請將Scarf(圍巾)中的一個字母移至Rail(鐵軌)當中,形成兩個新詞」等。

  英國各地11+考試的形式和及格線均有不同。在競爭最激烈的肯特郡,考試由辭彙推理、非辭彙推理和數學3部分組成。只有答對全部420題中的360道題,才有資格入讀文法學校。若想進入最頂尖的學校,則要取得更好的成績。

  日本:

  進私校要考試

  知識面很重要

  日本和中國一樣,實施9年義務教育。公立初中和小學一樣,都是就近入學。而且由於日本的公立中小學教師5年流動一次,因此各校之間教育資源、師資力量比較均衡,日本孩子「小升初」的「擇校」現象不明顯。

  不過,如果想進名牌私立初中,競爭就激烈了。

  私立初中的錄取標準,主要是看入學考試成績。日本的每所私立初中都有自己的入學考試,孩子們可以選擇參加全國範圍內任何一所學校的考試。

  一般有意向考名牌私立初中的孩子,在小學三年級后就會開始上校外培訓班,然後在六年級期末(每年的1月)開始參加初中入學考試。入學考試的科目除語文和數學是必考的以外,社會(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化學、物理、自然、生物)可選擇考一門,也可選擇考兩門,到時換算取一個分值。

  在這些考試中,政治題難度可謂挑戰小學生的極限,論述年金問題、近年日中關係等時事問題都被收入了考卷。理科試題更是需要豐富的知識面,才能聯繫天文地理和社會知識綜合作答。  有時,一些名校還會出一些「無厘頭」試題,讓大人都不知如何解答。比如今年東京著名某私立中學入學考試就有一道題問「為何『小叮噹』不被認為是生物?」據說這道題難倒了一幫成年人,答案是「『小叮噹』不能成長,也無法繁衍後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00: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