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普京急著向中日韓出手隱情曝光,政權出現動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3-4-6 17: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普京急著向中日韓出手,大肆推銷天然氣和石油


資源大國俄羅斯正在竭力向中日韓推銷天然氣和石油。由於對歐洲出口萎靡不振,俄羅斯將轉向亞洲尋找出口目的地。資源出口將影響俄羅斯遠東與西伯利亞開發的前景。而且,俄羅斯還有一個焦慮,那就是如果沒有占政府預算一半的石油天然氣產業的增長,普京政權的執政基礎就將出現動搖。

「增加天然氣出口,實現銷售對象多樣化」,2月13日,在莫斯科郊外舉行的資源能源產業會議上,大會主席普京總統發出了指示。「需求增長潛力最為巨大的是亞洲各國」。俄羅斯決定將目光投向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亞洲,尤其是市場規模巨大的中日韓。

根據這一指示,普京身邊親信和政府高官開始訪問亞洲各國。首先出訪的是被稱為普京「副官」的國營石油企業、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Rosneft)董事長伊戈爾·謝欽。在3天後的2月16日,謝欽繼訪問韓國之後訪問了中日兩國,對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進行了大力推銷。

2月底,普京老朋友擔任合伙人的大型天然氣企業諾瓦泰克公司(Novatek)董事長訪問了中韓兩國,並在3月中旬訪問了日本,提出利用俄羅斯北部亞馬爾半島正在規劃的液化天然氣(LNG)項目向日本出口,並向日本轉讓部分權益。同時,國營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也在3月22日的中俄首腦會談之前促使天然氣輸送管道談判取得了進展。

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柱,佔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約3成、出口的約6成。而對個人消費和投資的影響也很巨大。普京曾表示,「2012年由於天然氣出口的減少,不得不削減數十億盧布的預算」,暗中批評了俄羅斯天然氣公司。

2012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較上一年減少8%,其原因是主要出口目的地歐洲經濟低迷。此外,新型天然氣帶來的「頁岩氣革命」則構成了另一個打擊,因為美國市場也關閉了大門。在液化天然氣市場,俄羅斯的佔有率僅為約4%,普京越來越擔心,中東和澳大利亞等競爭對手在事實上完全佔領市場。

普京政權將遠東與西伯利亞開發定位為「最重要地緣政治課題」,而石油天然氣部門正是關鍵。在遠東聯邦管區,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已經有約2成人口遷往外地。工商聯合會會長卡特伊林(音譯)稱:遠東與西伯利亞的開發已經成為「能否維護國土的經濟安全問題」。

俄羅斯的有力武器就是豐富的天然資源。遠東市場科學調查研究所所長瓦吉姆•扎烏薩埃夫(音譯)表示,「要開發遠東地區,利潤率高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加工和出口以及化學工廠建設不可或缺」。而中日韓也希望實現資源供應來源多樣化,同時希望比歐洲貴3~4成的液化天然氣價格能夠降低,但生產地如果位於俄羅斯內陸和北部,運輸費很有可能出現膨脹。

普京政權還將面臨依賴資源的「統治模式」崩潰的問題。

2000年上台的普京政權一直在將資源價格上升帶來的超額利潤作為稅金加以徵收。在最近13年裡,一直將已增至10倍以上的財政收入重新分配給國民,並承諾提高民眾生活水平,作為回報,則要求民眾支持現政權。此外,還將超額利潤以利權等形式分配給富豪和官僚。而分配比例則由普京一手掌握,有助於其在各個派別之間實現政治平衡。

但是,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已經轉為減少,俄羅斯經濟增速在1~2月已經降至同比增長1%以下。今後如果利權分配出現問題,普京的凝聚力可能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向中日韓出口石油天然氣以及遠東與西伯利亞的資源開發如今正在成為普京政權的「生命線」。

在4月底舉行的日俄首腦會談上,能源合作將是重要議題。俄羅斯不願看到與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過於突出,因此希望加強與日本的關係。

普京與資源的關係源遠流長。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混亂時期,作為俄羅斯西北部的聖彼得堡市高官,普京曾負責過出口石油產品等天然資源以換取糧食的易貨貿易。作為總統,普京曾以資源武器,試圖恢復俄羅斯的大國地位,從中可以看出源於其個人經歷的政治觀。

強烈關注資源出口的普京通過前總統梅德韋傑夫深刻了解了日本的利用價值。梅德韋傑夫曾經訪問北方領土(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的國后島(俄羅斯稱庫納施爾島),以宣誓「俄羅斯領土主權」。在領土問題上,普京一直在慎重避免作出「最終決斷」,進而刺激日本。

不過,在俄羅斯的外交專家中,認為領土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的觀點很少。普京的戰略是,在時而促使領土問題取得進展的同時,盡量拖延相關談判,以儘可能地推動經濟合作。有分析認為,對於志在參加2018年總統大選的普京而言,與將領土交換給日本而喪失保守派支持相比,這樣做更能帶來利益。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22: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