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各種弊端的產生根源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3-1-18 04: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各種弊端的產生根源
2013-01-17  作者:黎亞彬  
 
十八大后,中共繼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並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然而,實際上,目前這種特色社會主義恰恰是中國社會各種弊端的主要產生根源。中共如不能對目前的這種特色社會主義予以真正的發展與完善,必將導致自身的毀滅,並引發國家與民族的災難!
  
在當前中國,所有人都認可各種社會弊端的廣泛、深刻存在。但大多數人都在刻意迴避產生這些弊端的真正根源。右派說中國的問題在於改革不徹底,要改掉現存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左派說中國的問題產生於資本主義私有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要恢復傳統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其實左右兩派在各持一種道理的同時,又都在遮掩、迴避自己的弊端。傳統社會主義的弊端在於政治經濟制度上的官僚制特徵,而資本主義的弊端在於其經濟發展是以資本剝削為根本基礎的。官僚的屬性是僵化和腐敗;而資本卻是唯利是圖、邪惡並要摧毀一切的。這是眾所周知、世界公認的常識,只不過中國的左右兩派都有點無賴,不肯面對現實而已。中國問題的實質,是兩種社會弊端共同作用於中國社會和人民身上的結果,是權貴和資本家們合謀,掠奪全民財產,共同欺壓和剝削人民的表現。
  
中國的特點在於,中國用一種頗具中國特色的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兩種互相排斥的社會制度硬是揉合在了一起。在這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社會主義仍是傳統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仍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奇妙的是,這種硬是把兩個本質上應是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的事物生拉硬扯地捆綁在一起的做法,竟然能夠默契配合,互相促進,不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了社會穩定,也造就了一個世界奇迹。這樣的中國特色,現在正以所謂「中國模式」的名義,不知羞恥地宣傳著自身的合法性。
  
所謂「中國奇迹」,是經濟發展速度世界第一,經濟規模世界第二。但與此同時,人們也別忘了:第一、中國的貧富差距也是世界第一。這是世界公認,有數據為證的。南非的基尼係數是0.61,據說中國可能已經超過南非;第二、中國官僚腐敗世界第一。說中國腐敗排名世界第80位,這實際是在美化中國。世界上那一個國家可以像中國這樣無官不貪、大官大貪、小官小貪?那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可以巨貪一百多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而中國仍是無動於衷,跟沒事發生似的?第三、人民百姓的社會權利地位世界最低。再貧窮落後的國家的人民也至少可以有集會、遊行、組織工會的權利,唯獨中國這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不行。財大氣粗的資本家、開發商們隨意侵佔窮苦百姓們的土地、房屋、資產和勞動權利,說不發工資就不發工資;說百姓家的房屋、土地被徵用了,連政府和警察都幫著侵佔,任何的反抗、集會、遊行、罷工、上訪、鬧事都會被官員、警察、惡棍、城管、便衣、法院們以無產階級專政的名義予以「專政」。而所謂法律明顯只是有錢人的工具,人民寧願上訪也不願找法院;第四、騙子最多;第五、公務員最熱;第六、傳銷最瘋狂;第七、打黑成黑打,唱紅歌也犯錯,等等。看看吧,這就是聞名世界的「中國模式」的真實寫照,這一切根本就是公開、赤裸裸地對人民群眾進行專政和壓迫!
  
「中國模式」的背後就是所謂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與制度。面對這樣一種惡質的「中國模式」,不知道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黨要堅定的「三個自信」是從何而來的?對這種世界第一的貧富差距要堅定和自信嗎?對人民群眾的貧窮與困苦狀態也感到非常的滿意和自信嗎?對官員、城管、惡棍、便衣、法院、警察的執法能力非常自信嗎?抑或是右派們所說的「這恰恰是心虛氣短的表現」?或者是準備以這種盤剝人民的方式繼續創造「中國奇迹」?
  
實際上,「中國模式」這一怪胎與奇迹的產生,在理論上並非不可理解。國際上的專家們對所謂中國崛起的解讀完全是在盲人摸象,或並非客觀而是陰險地在吹捧之餘宣傳著自己的價值觀,誤導中國民眾。客觀地說,傳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雖然在壟斷與競爭這樣的命題上互相排斥,但在官僚與壓迫上卻是有共通之處的。正因為有這種本性與做法上的通性,傳統官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私有制才能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才使這種媾合著兩種根本性弊端的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苟活30多年,在製造「中國奇迹」的同時,也導致腐敗、收入差距和群體事件為標誌的「中國式災難」。
  
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在本質上與資本主義剝削壓迫本質是截然相反、根本對立的,而畸形變異的傳統官僚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卻與資本主義私有資本經濟的這種剝削本質擁有某種相同的特性。資本的生產方式以雇傭為基礎,而雇傭關係本質上就是一種官僚關係。資本的生產方式與官僚的體制擁有相同的基因和方式,都是基於一種不平等關係上的層級關係或雇傭關係,都表現出一種隸屬的上下級關係。顯然,在生產勞動方式上,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實際上是相同的,都以雇傭勞動為基礎。勞動者在國企中上班與在私企中上班實際上一樣,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不過老闆不同而已。在中國的政治體制中,上下級領導關係與資本經濟的雇傭關係中的上下級關係在形式與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都是一種隸屬關係。在這種層級的結構關係中,不平等的層級越多、層與層之間的隸屬關係越重,官僚現象就越嚴重,所導致的社會弊端也就越多。如果把這種官僚體制的社會組織結構比擬成一種正金字塔形狀,那麼在傳統社會主義社會,站在塔尖上的就是國家領導人;在資本主義社會,站在塔尖上的就是最大資本。兩者的不同是統治方式不一樣,前者依靠的是權力,後者依靠的是自由資本。
  
人是能動的,充滿七情六慾,有好有壞。因此,傳統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社會發展狀況取決於精英領導階層的英明與偉大,領導階層的主觀意志決定著整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毛澤東非常偉大,他看到了這一點,但他卻是以文化大革命的方式來「中和」這一點。文化大革命的方式管用,但副作用卻也挺多。由於沒有切中問題的根本關鍵,文化大革命不但沒有成功解決官僚的問題,也造成中國社會的許多其他問題,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而資本則是無情無義的物,是一種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結果。由於資本具有這種客觀物質性,所以資本製造的罪惡幾乎是不可控的,人類自身是無可奈何的,有時遠比官僚君主式社會野蠻殘酷得多。只不過資本的層級與剝削關係比較隱晦而深重,而官僚體制下的層級與壓迫關係簡單明顯而已。在資本主義社會,人民是自由而虛擬的資本的奴隸,貧窮困苦的人民甚至找不到剝削與壓迫自己的敵人;傳統社會主義下,人民受限於官僚體制的束縛,由於官僚自稱是代表人民的,所以人民本身也無可奈何。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與制度的實質,就是這樣一種自上而下地產生和決定人民和社會權利義務關係的政治經濟的雙金字塔型的組織架構。一個是政治權力上的金字塔,一個是資本權力上的金字塔,互相勾結、配合又鬥爭,共同壓在人民大眾的身上,共同主導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由於具有相同的基因與方式,邪惡的資本與官僚體制正是臭味相投。社會主義國家一旦開啟資本經濟的大門,官僚與資本便一拍即合,產生和決定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一開始,這種結合相得益彰,互相促進,一定程度上造福了中國社會與人民。但是到了今天,資本已經長大成型,不但已無法繼續造福於中國社會和人民,也開始不滿足於官僚體制的束縛與外殼。資本要消滅官僚,擺脫束縛,決定一切。實際上,當今中國社會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列寧所說的那種垂死腐朽壟斷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不擴張、不侵略、不征服和掠奪自身就無法生存。因為資本的基礎是雇傭,它即要求百姓貧窮以降低工資成本,又要求市場龐大以銷售產品,這種自相矛盾使其無法獨善其身。現在,資本掌握著中國經濟的命脈,急於擺脫官僚體制的限制,急於通過某種方式人民的貧窮、資源的供給等方式來實現自身的擴張,以便可以繼續生存和發展,可以肆無忌憚地盤剝人民,攉取更為巨大的財富,並服從全球最大資本的利益目標和要求。這顯然是當前中國社會一系列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與現象的本質與根源。
  
顯然,細究起當今中國的這種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道路與制度,表面上說得非常好聽、頭頭是道,但實際上什麼也不是。表面上說既不是「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是「改旗易幟」的邪路,實際上卻只是老路和邪路的片面揉合,是一種「既老又邪」的歪路!這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包含著傳統社會主義老路的弊端,也包含著典型資本主義邪路的邪惡。中國社會所上演過的一幕幕悲劇、慘劇、鬧劇無不是這種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兩種弊端共同作用於中國社會和人民的結果。
  
人們可以總結、歸納一下,中國社會迄今為止的那一種社會弊端,那一件具有社會意義的邪惡事物不是與資本或官僚的弊端有關?當今中國。舊的官僚體制代表著官僚與權貴們的利益,新的私有資本經濟又代表著國內外資本家的利益,這兩大社會階層才是當今中國社會真正的既得利益階層,才在實質上真正阻礙著中國社會的發展,阻撓著人民群眾生產與生活的改善,才是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被擱置和蔑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被無端拖延8年之久也無法出台的根本原因。
  
傳統社會主義的官僚制度與典型資本主義的資本經濟制度相結合,就是目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與制度的根本內容和形式。而中國社會的各種弊端正根源於政治經濟制度上的這種官僚和資本屬性。因此,只有從根本上揚棄這種官僚與資本的內容,在政治與經濟制度上實行一種沒有隸屬關係的平等的層級關係,在公平、合理與民主的基礎上構建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大廈,才能發展、完善和確立出一個真正科學、有效、合理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才能「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才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如果說現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構架只能是一種正金字塔型的形式,那麼這種金字塔的架構就應該是由下層產生和決定上層,自下而上的逐層確定;而不是上層產生和決定下沉,自上而下的逐層確定。
  
本質上,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缺點弊端的揚棄。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應是對資本主義缺點弊端的揚棄。而當前中國的這種特色社會主義卻必須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存」,要必須存在資本主義私有制,這顯然是前後矛盾、邏輯不通的。似乎沒有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就不能獨自存在與發展,就活不下去一樣。這種必須存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能是一種社會主義嗎?如果不能剝離資本主義的私有制,習近平所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算不算是一句空話?算不算是「空談誤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是一種理想與科學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描述,而非現實社會經濟的客觀化描述。作為一種需要指導社會實踐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該指出現實社會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指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道路,指出努力和前進的方向與目標,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是對現實社會經濟的敘述和解釋說明。
  
誠然,私有制已佔中國社會的主體地位,是當前人民生產與生活的一種主要方式。在實際生活中消滅私有制似乎是不現實、不合理。然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此。正因為私有制已佔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地位,我們的社會才產生和存在如此多的問題和弊端。如果我們要解決這些問題和弊端,就不得不消除私有制。如果人民可以有一種比私有制更好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為什麼不能去推行和發展,去逐漸的取代這種弊端重重的私有制?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消滅私有制,並非像中國1956年後那種一刀切式的消滅,而應是一種在自由市場經濟的前提下,在私有制的自由與公平的發展中,推行一種比私有制更為有效合理的社會主義企業制度的方式來積極地,逐漸優勝劣汰地消滅私有制。這是一種社會、經濟與生產方式的自然的進化過程,不但可以解決現實中因私有制的廣泛存在而產生的各種問題,也可以大大促進中國社會各種政治、經濟與文明事業的發展,使中國社會進入一個發展的新階段。
  
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弊端在於資本決定一切。資本是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唯利是圖是資本的本性。由於資本獲利是以雇傭勞動者為基礎的,因此資本對利潤的追求必然不斷擠壓勞動者階層的生活空間,從而導致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變形、分裂鬥爭。同時,資本之間也存在你死我活的競爭,這又迫使資本對利潤的追逐是不顧一切,永無止境的。為此它不會顧忌任何的人道、社會效益、環境與資源保護、人文情懷、社會和諧等事宜,而只會征服一切、佔有一切、摧毀一切。有人說,如沒有節制,任由資本自由發展,資本甚至將摧毀整個地球和人類。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的所有缺點弊端,如貧富差距、環境與資源緊張、貧窮與失業、經濟危機、腐敗與犯罪、戰爭與動亂等等無不根源於資本的這種邪惡作用。而資本的這種邪惡本質實際上卻只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想節制也節制不了。除非改變資本本身,消滅其內在的雇傭勞動方式,否則資本的邪惡就是無法遏制的,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切弊端都無法改變。
  
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以克服和揚棄資本主義的缺點弊端為目標,必須消滅資本,消滅私有制!過去中國的那種傳統社會主義存在弊端,全民所有制的計劃經濟「封閉僵化」,執行不下去,進行改革是正確的,但顯然不能用恢復和發展私有制來解決問題。恢復和發展私有制不是改革,而是投降,是欺騙。目前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這種欺騙的表現,是一種欺騙人民的主義。在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傳統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並沒有得到什麼改革,政治制度基本是原來的,生產方式也仍是原來的國有或全民所有經濟,只不過在國民經濟中加入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而已。因為大鍋飯、缺乏效率和鞭長莫及等弊端宣告自身的無效與失敗之後,傳統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經濟已經僅剩下屈指可數一些央企。這些央企雖然涉及到國家的根本經濟命脈和宏觀發展戰略需要,對國民經濟的關鍵性作用非常明顯,卻仍受到私有資本經濟的擠壓和攻擊,顯得可憐巴巴,在資本的聲討之中退避三舍,甚至不惜呼喚毛澤東思想和文化大革命,以強調中國社會主義國家性質的方式來延續自己的生命。實際上,現在的國有經濟早已喪失了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的基本生產方式的功能、作用和意義,剩下的只是確保國家宏觀和長遠發展戰略需要的地步了。現在的國有經濟實現了怎樣的社會主義目標理想呢?顯然,什麼也沒有。要有的話,所謂中國模式與中國崛起也不至於如現實中的這般可笑與怪誕了。
  
毫無疑問,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想獲得新生,不至於亡黨亡國,必須注入新鮮的血液,開拓出一種真正科學、有效、合理的全新社會主義企業制度、生產方式才行。必須對傳統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真正的改革才行。必須從根本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入手,結合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實際問題,探討出社會主義事業真正科學正確的出路。
  
社會主義的革命實踐,所依據的是馬克思的理論。然而,實際上,馬克思個人對現實的資本主義的批判無論怎樣的科學和正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的設計出未來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剛剛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毫不猶豫地把馬克思對未來社會主義的設想當做了理所當然的選擇,而且似乎寧願自身垮台也不肯改變。馬克思、恩格斯設想未來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全社會共同佔有和管理社會生產」的經濟制度。於是,一種沒有商品和貨幣的全民所有制計劃經濟便成了所有社會主義國家似乎理所當然的選擇。但實際上,「全社會共同佔有和管理社會生產」只是馬克思、恩格斯個人在缺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未來進行的一種簡單、初步、不成熟的設想。這種設想只是實現共產主義的一種手段與方式,而非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其所體現的原理和要求是對私有制的否定,並要以「真實的集體」為基礎和前提。而國有計劃經濟只是對私有制的否定,卻非一種「真實的集體」。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3-1-18 04:34 | 只看該作者
而真正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本質,卻正是馬克思、恩格斯在《費爾巴哈》中所說的那種「真實的集體」為基本內容和形式的:「共產主義和所有過去的運動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推翻了一切舊的生產關係和交往關係的基礎,並且破天荒第一次自覺地把一切自發產生的前提看做是先前世世代代的創造,消除這些前提的自發性,使它們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產主義實質上具有經濟的性質,這就是為這種聯合創造物質條件,現存的條件變成聯合的條件。共產主義所建立的制度,正是這樣的一種現實基礎,它排除一切不依賴於個人而存在的東西,因為現存制度只不過是個人之間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產物」,「在真實的集體的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並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由」(《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72年版第一卷82頁)。顯然,在這種「真實的集體」中,是不存在類似於官僚制度和雇傭制度這種不公平、不合理的上下級隸屬性層級關係的。官僚制度和雇傭制度都是人不自由的表現,而共產主義就是要消除這種不自由,為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創造一種聯合的條件和方式。
  
實際上,在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設想中,馬克思把「真實的集體」提升為一種全社會的範疇,是基於消滅私有制必須杜絕生產與競爭的無政府狀態,即市場經濟狀態的結果。事實上,市場經濟只有在社會存在大量「產業後備軍」的前提下才能產生私有制。只要我們消滅了「產業後備軍」,同樣也可以消滅私有制。這種通過消滅「產業後備軍」,讓所有勞動者可以不出賣自己勞動力,就可以建立和擁有屬於自己的社會生產的方式,就是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要求的對私有制的積極揚棄。這種方式顯然是科學合理的,在現在的中國也是切實可行的。中國如果還想堅持一種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還想解決現實中的各種問題,就應該推行這種真正科學的社會主義實現方式,而不是在官僚與資本家的裹脅之下,重複過去的那種錯誤。
  
在一個人的社會中,人的生產與生活是離不開市場經濟制度的。顯然,馬克思的這種「全社會共同佔有和管理社會生產」的設想,是其實踐經驗不足的表現。但馬克思、恩格斯本人從來沒有把這種對未來社會制度的具體設想固定下來,當做一種共產主義社會絕對必須的做法。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的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指出:「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72年版第一卷229頁)。恩格斯在《致奧托?伯尼克》的信中也明確指出:「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它同現存制度的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在於,在實行全部生產資料公有制(先是單個國家實行)的基礎上組織生產」。《共產黨宣言》更明確指出:「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鬥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係的一般表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972年版,第一卷,264-285頁)。因此,把全民所有制經濟當做實現共產主義的唯一必然選擇,當做所有一切和根本必須,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機械唯物主義的教條主義的做法和表現。
  
實際上,共產主義完全可以在一種生產資料公有制下,由勞動者親自佔有和管理自己生產勞動的集體所有制經濟的方式予以更好地實現。而一旦企業的所有權歸企業的勞動者所有,那企業的生產方式就不是雇傭關係中的上級決定下級的官僚架構,而變為一種下級決定上級的民主結構,社會經濟也不會是一種沒有商品和貨幣的計劃經濟,而是一種自由與民主的市場經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如此,政治自然也如此。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所要實現的絕非傳統社會主義的那種官僚體制,而是一種政治與經濟都是真正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制度。
  
所謂「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真正遵循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這種原理和要求,消除政治與經濟制度上的官僚與雇傭屬性,讓人民在一種真正自由與公平的基礎上平等地聯合起來,讓我們的政治與經濟制度由一種由上向下決定的層級架構關係,變為由下向上決定的層級架構關係,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社會主義,才能解決而不是製造一系列社會矛盾與問題,才能「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weihua99 發表於 2013-1-18 19:44 | 只看該作者
特色社會主義實質就是模糊社會主義,由於這種模糊,讓人難以界定事情的對與錯,並讓有些人鑽了空子。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4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3-1-19 05:00 | 只看該作者
weihua99 發表於 2013-1-18 19:44
特色社會主義實質就是模糊社會主義,由於這種模糊,讓人難以界定事情的對與錯,並讓有些人鑽了空子。 ...

高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8 0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