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潘多拉魔盒——《性、金錢、幸福與死亡》精彩摘選(一)

[複製鏈接]

1264

主題

3083

帖子

7985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79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籽棠 發表於 2013-1-4 15: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當我們就要做到收支平衡時,就會發現不知哪裡又多出一筆開銷。——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美國第31任總統
  唯一能讓你掙錢的一點就是,你知道大亨們要怎麼做。——亨弗萊·鮑嘉,美國影星
  我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沒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羅伯特·奧爾本,美國幽默作家
  潘多拉魔盒
  金錢,可以用十分奢侈的方式拿來炫耀,就像羅曼·阿布拉莫維奇一樣;也可以默默地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人際關係、工作以及作決定的方式。然而,很多人低估了金錢對他們生活的影響。當我問那些執行官為什麼如此賣力地工作時,常見的回答是:「我想讓你知道,我每周工作50、60甚至70小時,並不是為了錢。」當我追問他們到底是為什麼努力工作時,會得到這樣的答案:「我喜歡挑戰」,或者「我想改變行業的性質」,或者更有戲劇性的是「我想改變世界,讓它變得更好」。很少有人承認自己愛錢的;我懷疑,明目張膽地說自己愛錢,就像明目張膽地說自己對性感興趣一樣。
  但是,在我們繼續討論之前,先問問你自己,你是怎麼看待金錢的?你認為金錢有多重要?你會談論金錢嗎?或者是避而不談?對某些人來說,直白地談論金錢是犯忌的,詢問他們有關金錢的事,就像詢問他們的性生活細節一樣,會讓他們覺得不舒服。你的家人們是怎樣談論金錢的?在有些家庭里,金錢不是話題,從來不會被談及。在另外一些家庭里,金錢是權力、影響力以及地位的有力象徵。
  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有金錢的概念了,我們處理金錢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父母是如何處理金錢的。金錢對我們的父母來說意味著什麼?金錢在家庭里被公開地討論過嗎?還是金錢是矛盾的源頭——諱莫如深?金錢的問題就像一片陰影籠罩著家庭嗎?金錢的問題影響到家庭氛圍了嗎?金錢對你內心劇場的腳本(script in ones inner theater)有著怎樣的影響?
  我們內心劇場的腳本是根據深層的動機需求系統起草的。動機需求系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部分,對我們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些動機系統自我們的嬰兒時代 開始起作用,貫穿我們的一生(儘管會隨著年齡、學習及成熟度而有所變化)。動機需求系統是我們行為的驅動力,是我們生命的燃料。
  人類具有基本的動機需求,比如生理需求、性需求、依戀需求以及探索需求等等,這些動機需求與生俱來,自人一出生就開始起作用。根據發展心理學家的說法,追求金錢並不屬於基本的動機需求。但是,這並非意味著金錢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儘管金錢開始起作用的時間較晚——從我們好幾歲時才開始——但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金錢會成為一個主要的動機因素。對我們很多人而言,它具有巨大的象徵作用。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金錢的象徵作用越來越大。很明顯,孩子認識金錢最快也是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缺錢。成長過程中越缺錢(不管是事實如此還是感覺如此),長大之後就越看重錢。由父母一方病重或者死亡、父母分居或者離婚造成的嚴重經濟困難,會對人產生很大影響,這種影響會伴隨人的一生。
  我們對性的看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這值得慶幸),但是對金錢的看法則是另外一回事。根據眼前生活實際調整自己對金錢的舊有看法,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個人發展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重拾自己和金錢有關的經歷,並把這些經歷和我們生命中的其他重大事件放在一起反思。處理金錢的問題時,你經歷過哪些挑戰?你能回憶起一些因金錢引起的尷尬事件嗎?你經歷過沒錢的潦倒嗎?你是否假裝過不在乎錢?這些自我探索式的問題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金錢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
  通過這個練習,你也許會發現,金錢背後有很多辛酸的故事。對某些人來說,需要掙錢是種創傷體驗:金錢讓人發脾氣,引發嚴重的衝突,讓我們忽視其他東西,讓我們超支,讓我們背負債務,對我們的家庭生活造成長期影響。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辛酸的故事?為什麼說到錢,我們有那麼大的情緒反應?
  我們對金錢以及金錢象徵意義的信念,很大程度上由我們的父母塑造而成。金錢成了家庭內部的情緒貨幣(emotional currency)。父母處理金錢的方式影響了我們對金錢的看法。誰有零花錢,誰沒有?分錢時,公平嗎?這些與金錢有關的交往互動能激起強烈的情緒反應,比如羨慕、害怕、希望、憎恨、欣喜,尤其是厭惡。金錢之所以有那麼大的象徵意義,也和這些情緒反應有關。
  對金錢的看法具有遺傳性。長輩和晚輩的交流過程中,會傳遞有關金錢意味著什麼的信息,這些信息匯聚成一套有關金錢的信念、期望和守則,在家庭內部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套信念、期望和守則也受文化的影響。每種文化都有一套有關金錢的信念,「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之國還容易呢」、「省一分就是賺一分」之類的諺語,表明了各種文化對金錢的看法。神話、傳說以及童話中,處處可見金錢的影子:富有的王子拯救了漂亮的女人,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些故事的內容,不管是完全虛構的還是根據實事改編的,不管父母以哪種方式闡述給孩子,都會影響我們對金錢的態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