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特大利好:中國最新裝備又破世界紀錄,世界罕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10 2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廣東兄弟 時間:2012-11-08 21:20:56

  11月2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交付天津賽瑞機器設備有限公司多品種國產重大裝備與極限制造新產品發布會在津舉行。此次交付的四台超大型極限裝備,製造周期歷時三年,充分顯示了武重集團強勁的裝備製造和自主研發實力,也刷新了由其保持的多品種重型機床極限制造世界紀錄,總價近2億元。


武重集團交付4台超大型極限裝備破世界紀錄

  四台超大型極限裝備安裝於高20多米、長近百米的同一廠房內。有加工規格位列世界第一的28米CKX53280型立式銑車床,可加工直徑28米、重800噸、高13米的零部件,加工誤差0.02毫米,比頭髮絲還細,填補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機床加工大型核電關鍵零件壓力殼的空白;獲得「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的DL250型超重型數控卧式銑車床,兩頂尖間最大加工件重量可達500噸,為世界之最,其直徑1000毫米的超重型高精度靜壓主軸軸承的徑向跳動達0.006毫米;鏜軸直徑達到320毫米的FB320型超重型數控落地銑鏜床。

  主軸最高轉速達到每分鐘1000轉,迴轉工作台承重達600噸,目前僅有德國、捷克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生產相同規格的產品;實現了超重型、大跨距龍門移動高速度、高剛性、快速動態響應的XKU2680型超重型數控龍門鏜銑床,龍門間距10米,工作平台長64米,龍門移動部件重300噸,在國內尚屬首次,世界罕見。

  此次極限裝備的交付使用標誌著我國在超重型機床研發領域進入世界領先行業,凸顯了集團公司在我國重型裝備製造領域的引領作用,實現了武重集團在發展重型裝備製造領域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為其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創造了積極有利的條件。

  此次交付引起了社會媒體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朝聞天下節目,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科技日報》,新華網,人民網,鳳凰網,新浪網,騰訊網等眾多知名媒體均對此進行了報道。集團公司門戶網對重點媒體的報道進行了轉載。來源:兵工集團網站

    西方驚嘆:中國又獲得了一項領先全球的技術

  代表著國際最先進水平的國家重大裝備項目——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在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正式揭開神秘面紗。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9月24日下午,隨著陝西省省長趙正永、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魏明洲按下啟動按鈕,代表著國際最先進水平的國家重大裝備項目——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在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正式揭開神秘面紗。

  五載悉心磨劍,今日初試刀鋒,主設備本體結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現場鍛造了大型高溫合金航空發動機渦輪盤和大型飛機起落架鍛件,均獲得圓滿成功。與會嘉賓高度肯定了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的加工能力和創新水平,讚嘆不已。


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

  自主創新填補國內空白

  重大裝備建造誕生多項 「世界第一」

  航空工業的進步與大型模鍛液壓機的發展密不可分。二戰期間,德國在大型模鍛液壓機技術上的進步為其飛機製造提供了大量整體模鍛件,大大提高了其戰機性能。之後,美國、俄羅斯和法國相繼也發展了大型航空用模鍛液壓機。

  此前,全球僅有5台40000噸以上的大型壓機。而我國現有的壓機規模早已不能滿足現代航空工業的發展需求,大型鍛件主要通過鑄造或自由鍛造的方式生產,甚至不得不依賴進口,制約了我國國防航空航天及其它重型設備領域的開發與研製。


資料圖:中國運20

  在我國要發展自主航空工業、獨立研製大飛機的背景下,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項目作為我國首台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自2007年在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落地以來,經過多次重大技術攻關,終於今日建成投產。

  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採用清華大學「鋼絲預應力—剖分坎合」技術設計,由西安航空基地入區企業西安三角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建設。液壓機本體結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普通鍛造下的最大壓力可達到50000噸,在熱模鍛的條件下達到100000噸壓力,在等溫鍛情況下,可以達到150000噸壓力,鍛造速度可以實現從0。01毫米/秒到60毫米/秒,是迄今為止全球技術水平最為先進、控制水平最高、鍛造精度最好的模鍛液壓機之一。


網友「丁一」製作的中國空軍未來戰略運輸機效果圖。

  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的領先技術,歸功於它獨特的結構設計。過去的大型模鍛液壓機製造,普遍採用傳統的「三梁四柱」結構,導致了結構尺寸和重量極為龐大。這意味著壓機的設計、製造、加工、運輸都有著巨大的風險,且投資巨大,周期長。而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項目將傳統技術難以加工的重型零件剖分為多個子件,採用坎合連接的方式替代整體鑄鍛,充分體現了「以小博大」的創新特點,為我國大型壓機的設計製造提供了一條科學的、全新的、可靠的技術路線。

  據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項目指導專家、清華大學博士張磊介紹,項目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單缸模鍛液壓機,其承載機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獨立承載機架,而設備的平衡精度等技術指標已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破解我國航空工業製造難題

  助力「大飛機」早日翱翔藍天

  大型模鍛液壓機不僅是一國工業實力的象徵,而且屬於裝備工業的龍頭項目,是中國自主設計和製造大飛機所急需的關鍵重型裝備。它可根據計算機預設計的數值提供巨大壓力,並對施壓速度進行精確控制。這在以克為單位計算航空零部件重量的飛機設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因此,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項目在建設期間也獲得了多方關注。項目先後得到了國家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的高度關懷,並多次獲得了國家重大資金支持;空客、波音、普惠、塞峰、米歇爾·道蒂、羅爾斯—羅伊斯、中航工業、中國商飛、東方汽輪機廠等國內外著名企業也高度關注該項目進展,紛紛洽談合作事宜。

  在各方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歷時6個月的調試與試生產,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設備主要性能都達到或超過了設計參數,建立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單缸40000噸模鍛液壓機以及國內設備等級最高、配套鍛造程序最為全面的模鍛件生產線,產品壽命大幅提升,組織性能更加優越,製造成本有效降低。

  由於設計先進、結構合理,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單缸壓力可根據生產需要拓展到8萬噸—12萬噸。三角航空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及模鍛生產線,是目前國內配套最為齊全,設備建造標準最高的一條生產線,可廣泛服務於航空、航天、船舶、石化、電力、兵器、核電、深海工程等多個重要領域。特別是航空工業範疇,可滿足在研、在役飛機及航空發動機95%以上產品的研製生產。

  在試生產期間,40000噸大型模鍛液壓機項目已經成功進行了航空發動機渦輪盤、大型飛機起落架、鈦合金結構框等典型航空精密模鍛件的生產和試製任務,並生產出了我國最大的高溫合金渦輪盤件,首次完成了我國超強剛大型結構件的鍛造生產,解決了我國以特種結構鋼、鈦合金和高溫合金等難變形材料為代表的飛機框、梁、起落架、航空發動機盤類件等重要結構件成型的難題,從而有力的保障了我國大飛機項目的研製。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俄羅斯「潛望鏡2」網站9月12日報道,中國香港《大公報》不久前援引網路文章、中國大陸專家評論意見等較為模糊的消息披露稱,中國運-20重型運輸機研製項目正在抓緊落實,相關細節已經浮出水面。

  據稱,目前中國已經組裝了2架運-20重型運輸機試驗樣品,其中首架飛機的組裝工作早在2012年1月就已結束。兩架樣品機中一架計劃用于飛行試驗,一架用於靜態試驗。預計中國官方今年可能會正式確認運-20項目存在的事實,並且宣布運-20原型機即將進行試飛。


網友「丁一」製作的中國空軍未來戰略運輸機效果圖。

  俄媒稱,相關消息人士向《大公報》指出,中國運-20運輸機從開始飛行試驗,到為解放軍空軍批量生產,至少需要3年時間。至於國產重型運輸機的性能,據稱將在所有參數上超越俄制伊爾-76,接近美國C-17的水平。在發動機方面,可以確認的是,中國正在繼續研製重型飛機使用的大功率渦扇發動機,並且在此方面已經取得了成績和進展。但是中國首批運-20重型運輸機可能還將使用俄羅斯D-30KP2發動機,而且不排除今後改用更加先進的俄羅斯PS-90發動機的可能性。不過,與俄羅斯伊爾-76運輸機不同,中國運-20將會廣泛應用合成材料,貨艙的寬度和高度也將增加。預計中國運-20的載重量也將超過伊爾-76和C-17。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21: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