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海軍戰艦設備升級 美艦偵察遭短暫致盲

[複製鏈接]

1198

主題

2123

帖子

224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4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禾苗 發表於 2012-11-2 19: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年10月30日07:59 世界報 


資料圖:170號蘭州艦前部艦載武器清晰可見。

近年來,中國驅逐艦的技術進步範圍囊括了從新動力裝置、武器系統到雷達與感測器等眾多領域。其中的許多進步都與人們期待已久的戰艦行動改良有關。在電子設備和導彈進步的協同作用下,提高了新艦載防禦系統的能力。而新感測器裝置,特別是聲納系統,正在改變中國海軍任務的性質。

近日,美國海軍水面戰研究中心專家詹姆斯·布塞特在《信號》雜誌上專門就此撰寫了一篇文章,本報編譯此文,供讀者參考。

感測器主導水下暗戰

至於解放軍海軍是否已經擁有水下監視系統問題的標準答案,目前尚不存在確鑿的證據。與此有關的一個問題是,如果部署水下監視系統,把它安裝在什麼地方?

從邏輯上講,該系統可能會被部署到中國上海與日本本州之間的一個地方,以便探測日本潛艇或者美國潛艇。另一個地點可能位於海南與關島之間,旨在探測美國潛艇。而且,在部署這些系統之前,中國方面還要考慮可能引發的大規模海洋研究船行動,這是2002至2008年時間框架內觀察的一個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海域內,中國潛艇也遭到跟蹤。

雖然監視感測器的配置是個秘密,但電纜鋪設船可能會成為一個必要元素。

目前,中國已經擁有了7艘1550噸的「郵電」級輔修電纜船,其中自20世紀70年代起北海與南海艦隊各有兩艘,東海艦隊擁有三艘。這些船正式規定的任務是鋪設電纜連接島嶼上的前哨。

不過,民用以及解放軍海軍船隻上拖曳陣列的缺乏,致使人們開始懷疑研究反潛戰水聲物理學的必要性。不過,中國許多涉及這一領域的科學論文已經發布,而且前蘇聯和西方國家已經向中國出口了至關重要的聲納技術。中國092型核潛艇的船尾配備了拖曳陣列——這是解放軍海軍第一次配備該裝置。


資料圖: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

水下港口防禦是一種相關的技術。1982年,三艘750噸的輔修電纜船列裝,它們被分配給了海上邊防部隊。其中,G2693輔修電纜船隸屬南海海上邊防部隊,N2304和N2404隸屬東海海上邊防部隊。

此舉可能增強了港口防禦主動/被動聲納感測器或沿海磁環的發展和部署,從而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探測入侵的潛艇。這些可能屬於邊防任務的範圍。

位於聖彼得堡的俄羅斯Morphyspribor中央研究院可能是提供港口防禦主動/被動感測器系統的諸多供應商之一。用於港口防禦的俄羅斯MGK-607EM固定聲納系統帶有一種組合式數據與電力電纜。

在深達600米的水域,該系統的聲障範圍可達1000公里。有資料援引一位「不明身份的亞洲消息人士」的話稱:「2008年,中國在南海海底部署了感測器。」

在同美國輔助性常規海洋學研究船(海洋調查船)於東海和南海發生的摩擦中,中國對遠程水下偵察行動的敏感性一直很高,其中危險度最高的是2008年3月發生在東海的中美艦船對峙事件,該事件與DDG-112艦有關。當時,這艘驅逐艦以高亮度白光束照射美國海軍「勝利」號監測船近30分鐘,致使艦上美國海員的視覺暫時受損。

目前,在位於南海和東海的中國核潛艇基地附近,中國船隻已經同許多開展拖曳式陣列監視行動的美國海洋調查船發生了摩擦。

「旅滬」級驅逐艦配備的聲納由可變深度聲納升級為拖拽式被動陣列聲納,這體現了中國在這個高度機密技術的領域所取得的成功,以及在近海水域反擊美國潛艇的戰略需求。


資料圖:中國海軍「青島」號導彈驅逐艦。

搞出「宙斯盾」是中國「了不起的壯舉」

由於中國解放軍海軍艦艇數量不多,所以必須為不同的艦艇「量身訂做」升級計劃。兩艘052型「旅滬」級艦艇(即DDG-112「哈爾濱」號和DDG-113「青島」號驅逐艦)是首批沿用升級版「旅大」級驅逐艦所配先進感測器和武器系統的新型戰艦。

DDG-112艦是求新造船廠建造的唯一一艘驅逐艦,該船廠在1994年後被併入江南造船廠。DDG-113艦於1996年在江南造船廠下水。在此之後,中國在短短十二年時間內下水了另外4個型號的新型戰艦。

這4個型號,每個型號都融入了較上一級艦艇更先進的設計,但被限定僅能生產一或兩艘戰艦。在短短數年間提升戰艦能力是個耗資巨大且艱巨的任務。

對於中國而言的好處就是,短短九年時間內在過時的「旅大」級驅逐艦基礎上,發展出了「宙斯盾」式相控陣/垂直發射戰艦,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

但不足之處同樣存在,5個獨立級別共計9艘戰艦的後勤、維護和訓練工作,令中國頗為頭痛。最初的兩艘「旅滬」級驅逐艦是最過時的戰艦。DDG-112配備了一台美製LM-2500燃氣輪機,DDG-113配備一台烏克蘭制GT-25000發動機。

在2003年和2005年整修期間,兩艘驅逐艦都更換了其100毫米PJ-33A 全自動艦炮,「鷹擊」-81反艦導彈也被新型「鷹擊」-83導彈所取代。其後的051和052系列驅逐艦超越了「旅滬」級驅逐艦所用的感測器和武器技術。


資料圖:海軍「瀋陽艦」是我國自主研製的051C型驅逐艦的首艦。

2009年,兩艘「旅滬」級驅逐艦開始經歷長時期的大修,以升級自己的戰鬥系統。

到2012年的時候,DDG-112艦甚至還在大修,其改裝力度相當大,包括拆除了艦上工程設備和煙囪。最明顯的是,DDG-112艦上部建築被拆除,甲板之下的空間必然包括了看不到的改良。可以肯定地說,建造於上世紀80年代的法國湯姆遜系統已被新型戰鬥指揮系統所取代,例如ZJK-4B或其更新型號。

「旅滬」級驅逐艦獨有的518型遠程對空警戒雷達被517型遠程預警雷達取代。自1999年塞爾維亞利用蘇聯SA-3和長波雷達擊落一架美國F-117隱形戰機后,這種過時雷達的安裝量有所增加。該級驅逐艦船尾桅杆安裝了現代化的SR-64雷達。

艦橋裝備有兩座726-4型發射裝置,這裡還有兩門37毫米艦炮。最初「旅滬」級驅逐艦艦頭艦尾裝備的四門76A式37毫米雙管艦炮,被兩門730式近防炮取代。

730式近防炮配備有TR47C FC雷達和OFC-3光電指揮系統。這種近防系統每分鐘可發射4600至5800枚炮彈,有效射程為1500米,最大射程為3000米。「旅滬」級驅逐艦的兩門雙管37毫米艦炮前移,並未被近防武器系統取代。

一套英國ISPN-1衛星通訊系統被兩套新SATCOM Big Ball 超高頻雷達天線罩取代,直升機棚上加裝了一套較小型SATCOM 系統。

當初,兩艘「旅滬」級驅逐艦在建造時都計劃使用GE LM-2500燃氣輪機,DDG-112艦也的確採用了這種推進裝置,但到DDG-113艦開始建造的時候,卻因美國對華武器制裁而不得不換用烏克蘭的GT-25000燃氣輪機。由於DDG-112 的LM-2500燃氣輪機沒有後勤支持,所以被迫更換為烏克蘭的GA-30燃氣輪機。


資料圖:北海艦隊某驅支精確打擊「敵潛艇」。

解放軍艦艇秘密加裝新式聲納

與其他執行防空戰和反水面戰的051和052級驅逐艦不同,兩艘「旅滬」級驅逐艦配備有反潛感測器和武器系統。

FQF-2500型12管204毫米反潛火箭彈發射裝置被射程較遠(5000米)的87式6管反潛發射裝置取代。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拆除了艦尾的可變深度聲納,並加裝了拖曳式線列陣聲納系統。

多數海軍參考資料提到,「旅滬」級驅逐艦配備有法國的拖曳變深聲納,但相關圖片顯示實際配備的是義大利的7.5公里型艦殼/變深綜合聲吶系統。

在有關大修的描述中,並未提及可變深度聲納(VDS)的更換,這可能是因為它位於甲板以下,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

對大修之前帶有變深聲納的艦尾和大修之後艦尾進行一番對比分析后顯示,艦艇內部的確有所變化。這曾是解放軍海軍水面戰艦的一個重要弱點——側重反水面戰和防空戰,而非反潛戰。

一些資料提到較新的054A型以及4艘「江衛」級護衛艦配備有拖拽式陣列聲納,但相關內容極少,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們忽視了。


資料圖:中國海軍軍艦上現在配備世界最先進的垂直發射系統。

多數俄羅斯和美國拖拽式聲納在艦艇或潛艇中心線上方有個光滑的圓形開口,就像艦尾配備拖曳陣列聲納的美國海軍「宙斯盾」巡洋艦一樣。

2010年12月,艦尾被切開了一個10X5英尺的開口,用於安裝巨大的拖拽陣列操作絞盤,取代了在圖片資料中出現的可變深度聲納。

圖片信息還顯示,一個捲軸上的拖拽陣列電纜,被連至直升機棚,供拖拽式被動陣列聲納使用。一幅054A護衛艦的照片顯示,在艦尾左舷一個小口處有根細電纜,這根電纜可能連接SQK-6反魚雷誘騙裝置。「旅滬」級驅逐艦可能加裝有若干種被動式拖拽聲納。

2004年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展出了一款國產外貿出口用的TLAS-1拖拽線列聲納。該款聲納系統由杭州應用聲學研究所研發,據稱探測距離為25至45公里,可跟蹤多達5個目標。

烏克蘭基輔聲納技術研發所開發出了複雜的聲納設備,包括前蘇聯海軍的拖拽陣列聲納。最新烏克蘭制聲納系統為Bosporus,除艦殼聲納外,其還包括一個拖拽陣列。

俄羅斯對華出售的936EM版「現代」級驅逐艦包括MGK-335EM-03中頻聲納。

中國還可採購另外兩種聲納,其中之一是MGK-335EM-02型聲納——這種聲納系統帶有新式感測器,與兩艘「旅滬」級驅逐艦配備的可變深度聲納相似。另外一種是MGK-335EM-01型聲納——這種聲納帶有靈活的拖拽天線,與近期GGD-112升級型戰艦的艦尾陣列聲納相似。



1198

主題

2123

帖子

224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47
沙發
 樓主| 禾苗 發表於 2012-11-2 19:33 | 只看該作者

資料圖:中國海軍驅逐艦上裝備世界最強的垂直發射系統。

中國學術資料描述了H/SJG-208拖曳式線列陣聲納。有報道稱,一艘未經確認的中國電子情報船在護衛艦或「旅滬」級驅逐艦之前就配備了一套H/SJG-208拖拽式線列陣聲納。

解放軍海軍「元」級潛艇配備有拖拽式陣列聲納,類似於俄羅斯「Victor III」級潛艇在其潛尾垂直舵配備的聲納系統——這是俄羅斯MGK-540綜合聲吶系統的構成部分。

在決定系列化生產052C級驅逐艦(其中已有四艘新艦於2011年下水)之後,中國或許會對其他一些類似「旅滬」級驅逐艦的052級戰艦進行重大升級。

這將會緩和為兩級獨特的驅逐艦提供後勤支持的痛苦。「旅海」級驅逐艦似乎是第一個被廢棄的合理候選對象,它是一款獨特的艦船。

此外,中國預計會繼續秘密地為其他艦船安裝拖拽式被動陣列聲納,從而進一步增強它們開展反介入監視和追蹤西方潛艇的能力。


資料圖:國產052C級170蘭州號驅逐艦。


資料圖:052C級海口號導彈驅逐艦。


資料圖:052C級171號導彈驅逐艦發射防空導彈。


資料圖:中國驅逐艦裝備的新型單管100毫米艦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 2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