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華蒯大富》序言

[複製鏈接]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清華蒯大富》序言
(許愛晶著《清華蒯大富》由中國文革歷史出版社2011出版)
筆者聲明:本書是眾人勞動的成果。本人嘗試用「還原加討論」的方式研究文化大革命典型人物蒯大富和文化大革命初期清華大學的政治鬥爭。本書是學術性的,本書不是演義,本書更不是小說。本書與那些用真名實姓演義故事的書涇渭分明。
  在中國,一本《紅樓夢》,可以產生一個「紅學」。研究中國文化大革命必然產生「中國文革學」。而「中國文革學」的研究規模和重要性遠在「紅學」之上。
  研究中國文化大革命和研究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的某一段歷史一樣,必須首先搞清歷史真相。然後在此基礎上總結社會演變過程中的經驗教訓,供後人參考,讓後人少走彎路。
  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還有人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也有人說歷史是人民寫的。
  筆者認為歷史書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常常由勝利者來寫成。但歷史過程中當事人的真實言行,包括當時的真實想法是無法改變的。史實不容打扮也不由勝利者斧削。歷史真實只有一個,人民是歷史的主人,人民終究要說話!
  從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到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十餘年間,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開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文革中有若干重大事件和若干重要人物必須研究。本書介紹文革重要人物之一蒯大富,並把文革初期清華大學政治鬥爭的真實場景還原給有興趣的讀者。
  蒯大富是被國家主席劉少奇當靶子打的一號學生反革命,也是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平反的一號學生造反派。清華大學是毛澤東實現其政治主張的一個重要陣地。研究蒯大富及清華文革是文革史的經典課題之一。
  在文化革命中,蒯大富是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負責人、首都紅衛兵代表大會核心組副組長和北京市革命委員會常委。蒯大富特殊的經歷和影響是文革研究者無法迴避的,他的成敗教訓無論對學者還是對後代青年都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本書詳略有異地展示了蒯大富、王光美、周恩來、陳伯達、康生以及江青、張春橋等人在不同處境時的所作所為。
  文革開始時,蒯大富作為一個普通大學生,他用文字和言論質疑 工作組,這完全屬於合法行為。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領導工作組發動萬人圍剿蒯大富,關他禁閉,限制他的人生自由。面對排山倒海之壓,蒯大富孤身抗戰,被迫絕 食抗議,可謂氣壯山河!這是中華民族爭取人權、爭取民主的歷史進程中的經典案例。
  滄海桑田,1969年11月12日,身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病逝河南開封。劉少奇失去人生自由,被開除黨籍,被定為叛徒、內奸、工賊。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我們是否經過嚴格合法的程序,劉少奇正當的公民權、申訴權是否得到保證?對此做全面嚴肅的檢討,這同樣是中共黨史和中華民族法制史上的經典案例。
  文化革命前,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也曾經拿著黨章和憲法向中央會議要求發言權,這是為什麼?驚天案例豈容忘卻!
  歷史人物的經典篇章往往是在身處劣境之時,而得意之時或得意之後往往留下敗筆。本書人物眾多,蒯人富之外最精彩的應該是王光美。
  王光美整蒯大富之後不久,斗轉星移。毛澤東和中央文革調動雷霆萬鈞之壓,王光美落入蒯大富手中。王光美在三十多萬人的批鬥大會上遭受不堪之辱,被王光美整得死去活來的清華井岡山戰士當面審問她,可以說是因果相通。但細看王光美面對民眾聲討寫出的檢查和對義憤學生的應答,不得不承認身陷逆境的她政治原則性之強、智慧之高、語言之周圓。反映出王光美確有超群的才華,這同樣是經典不凡的篇章!
  及至周恩來、毛澤東相繼去世,天崩地裂!文化大革命宣告失敗。在1980年底,庭審張春橋時,蒯大富出庭作證。特別檢察廳規定蒯大富的證詞不準提黨中央,不準提毛主席,只能提張春橋。他們對證詞反覆修改,改到一個字都不能動,要蒯大富背誦一百遍。連語調動作都設計好,排演多次。開庭時向全世界轉播蒯大富的表演圖像,暴露執法者的無聊與虛偽!正派之人視之,無不痛惜蒯大富形象和人格跌落到人生最低谷!
  回首翻天覆地的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人權與民主的問題上,我們希望真能看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當然前提是立法本身要民主,法律本身要維護絕大多數公民的權利。悲劇不容重演,當權者更應深思!在人權、民主、法制方面搞雙重標準的人是要受到懲罰的!
  歷史研究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讀者和筆者對歷史的認識既有差異又在變化,是非成敗另當別論。當事者回首過去應該首先到自身找原因並勇敢承擔責任。
  對於關心中國命運的人們,無論是真心堅持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還是主張在中國推進西方民主的,都應從本書展示的歷史真實中找到在中國推進民主政治的經驗教訓。
  本書展示了文化革命初期清華大學的政治鬥爭。請注意:從1966年7月28日北京市委決定撤銷各大專院校工作組,到1968年7月27日毛澤東派遣宣傳隊開進清華,整整兩年,雖然蒯大富領導的井岡山團派佔有諸多優勢,但根本就沒能一統天下,清華沒有建立起合法的、有權威的權力機構。到本書初版中共已執政62年,唯有這兩年清華處於黨政領導缺失狀態。在清華大學建校100年內,僅此兩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權力真空」。
  這兩年裡,清華校園處於無政府、無權威的狀態,這裡的中國公民享有極端民主的權利。學生、教師以及工人和幹部們基本不上課、不生產也不上班,隨心所欲地在校內或北京街頭召開會議、演說、遊行,他們張貼大字報、搞廣播宣傳、印刷傳單報紙,隨處散發,甚至可以跑到外省市去搞同樣的活動,串聯成立組織,向當地黨政機關和領導人發起批判鬥爭。
  在清華這個最高學府里,師生們想法各異、志向不同。一萬多精英在這個小王國里,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為了取得清華大學的領導權,各聚山頭、打派仗,不擇手段,最終激化為百日武鬥。這兩年裡,高等學府清華付出了慘痛代價,蒯大富更是身敗名裂!回首這兩年,不能僅僅痛心痛惜。
  清華園付出慘痛代價的這兩年,其政治生態實屬罕見,可謂絕版!這裡成了中華民族民主政治最典型、最生動的試驗場。因此,這兩年清華大學的校園史有絕頂的研究價值。清華文革初期派別鬥爭最後演變為百日武鬥,說明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有人甚至認為若干年後台灣島的藍綠鬥爭、泰國紅衫軍和黃衫軍的某些鬥爭場面早在1967年、1968年清華園就上演過了。
  任何歷史階段,在一個社會區域里,人們的利益和主張千差萬別,都想各抒己見、各行其是。那麼怎樣才能讓千萬不同個體的智慧和力量在紛爭的情況下形成健康的建設性的合力呢?怎樣才能避免無謂骯髒的政治對抗給社會造成的不必要破壞呢?我們應該從清華民主政治試驗場找到答案。
  清華大學文革階段複雜殘酷的政治鬥爭,不僅對當年師生員工的人生產生重大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影響著後來的中國社會變革。文革時,胡錦濤、吳邦國、吳官正、劉延東以及賈春旺等人都在清華。而習近平是1975年在文化革命尾聲時進清華大學化工系學習的。
  這兩年清華的鬥爭是在文化革命旗幟下解決文革的矛盾。真心堅持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人們,應該研究在一黨為主、多黨合作的政治統治下怎樣避免當權派把公權變為私權、怎樣避免專制者唯我獨尊、罔聞民意,研究怎樣讓人民真正當家作主而不是淪為任其指揮的愚民。至於那些主張在中國推進西方民主的人們,回頭看看清華精英們在享有充分民主權利情況下的鬥爭,也可以從中尋找辦法,研究在中國怎樣避免出現少數權力資本操縱的弱肉強食的假民主,怎樣避免出現金錢民主、貪腐民主和混戰民主。我們要從清華文革派性鬥爭中總結出推進大陸民主政治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從中悟出治國安民的大道理。因為這樣的社會實踐和試驗在中國大陸太罕見了。
  我們要在中國實現絕大多數人佔有絕大多數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的基礎上的絕大多數人的民主,我們要創造優於西方、高於過去的嶄新的中華文明。
  書中對文革時身在清華的胡錦濤只一句帶過。但不得不承認,胡錦濤先生簽名的大字報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牽動文革矛盾之根,他此後不再介入文革反映其處境也反映其定力。
  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社會課題,本書展示與研究的是文革中的特定課題。無論還原文革中的一個人物或者還原一個事件,除了情節必須真實之外,還必須還原文革的靈魂,這就是毛澤東發動和領導文革的理論。如果不深刻理解毛澤東理論就去講文化革命,可謂畫龍無睛,做人無魂!
  研究伊斯蘭國家歷史的人必須熟讀並深刻理解《古蘭經》;研究基督教民族歷史的人必須熟讀並深刻理解《聖經》。要研究文化大革命,就必須下苦功研究毛澤東的文革理論,只有這樣,還原的才是原汁原味、原色原狀的真文革。筆者盡量用毛澤東文革理論去分析文革中的人和事。本書力圖讓讀者完全進入到文革真實中去感受和研究。
  有些自稱民主派和自稱左派的人從不同角度表述和評價文革,遺憾的是很多人對當年文革真實情況知之甚少,甚至信口開河!他們說的文革不是真文革,他們說的毛澤東不是真毛澤東!
  關於毛澤東是非功罪的爭論三千年後還會繼續。但毛澤東主張為人民服務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人民性讓反對他的人永遠打不倒他。毛澤東主張人民擁有廣泛的民主權利,嚴格監督當權者並全方位地直接參與社會管理。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毛澤東都是偉大的歷史巨人。
  毛澤東對清華大學的關心,一直延續到生命的最後歲月。1975年毛澤東支持遲群和謝靜宜並批評劉冰和鄧小平。當年毛澤東支持遲群和謝靜宜,並不是支持他們身上的毛病。毛澤東是堅持自己在教育戰線的政治主張和辦學方向。因為清華最能代表中國教育的方向,也最能代表中國的未來。中國向何處去?要看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以及怎樣培養人!毛澤東逝世,遲群照樣落得被判刑的結局。從全局看,文化大革命的失敗包括在教育戰線的失敗有其深刻的內在原因,應當另作他論。
  早在1964年春節毛澤東談話就指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是正確的,但是辦法不對。課程太多,壓得太重,是很摧殘人的。學制、課程、教學方法、考試方法這幾方面都要改。
1964年到2011年已經過去四十七年了。教育改革問題不但沒解決,反而越來越糟糕。目前學校培養人的方向和方法都存在嚴重弊病。
行筆至此,不妨看看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曾被劃為大右派的錢偉長先生關於教育的言論:我們培養的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全面的人,是一個愛國者,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一個有文化藝術修養、道德品質高尚、心靈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知識的人,一個未來的工程師、專家。
  綜觀當今,表面可見到發展繁榮而內里滋生腐敗。錢偉長先生這種正確的教育思想似乎已經被視為脫離實際,毛澤東理想主義的教育思想更被當作是天方夜譚。當今教育戰線、文學藝術戰線、整個上層建築的問題是極其嚴重、極其危險的。無情的現實必將影響中國和世界的未來。如果社會和學校培養的大部分學生只關心自己,只想陞官發財成為掠奪者,讓自然資源和社會財富加速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哪裡會有真正的人權,哪裡會有真正的民主!如果再不認真重視教育問題,再不解決學校培養人的方向和方法存在的嚴重弊病,社會前景令人堪憂!
  筆者嘗試還原絕版的歷史人物蒯大富和絕版的清華文革真相,研究人權、研究民主、研究文化教育,總結教訓,共同探尋中華民族光明之路。希望我們的學校包括清華大學真正培養出一大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出一大批保護地球資源、根治環境污染、善於解決複雜矛盾、主持社會公道的棟樑之材!
  民主、民主,人民要在經濟上政治上真正當家作主!執政、執政,永遠不允許對民眾專政!任何政黨和政府違背這一點都是反動的!
  願中華民族不斷進步,願社會更美好,願人民更幸福。
  筆者謹以本書恭賀清華大學建校一百周年!
                                        許愛晶
                                      二〇一一年元月六日
揣著糊塗裝明白。

160

主題

16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951
沙發
粒子在 發表於 2012-9-17 03:18 | 只看該作者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1 00: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