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爾街日報:北京最頭痛的不是薄熙來 而是左右派都造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2-9-8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9/7  消息來源:華爾街日報

  本文譯自Russell Leigh Moses於9月6日(周四)發表在《華爾街日報》的文章,原文題目是「The Communist Party』s Big Problem? It』s Not Bo Xilai」。Russell Leigh Moses是中國政治問題教授。

  對某些人來說,或許對王立軍(專題)的審判意味著中共終於從政治醜聞的陰影中走出來。

  隨著十八大的臨近,新的領導層選舉產生,對很多幹部將是好消息。

  但事實並非如此。

  事實上,整個薄熙來(專題)事件,從王立軍(專題)的企圖叛逃到谷開來的謀殺審判,看起來只是中共更劇烈內鬥的一個插曲。

  上周,《求是》雜誌發表了一篇冗長的批評評論文章,更凸顯了中共黨內正在進行的該何去何從的爭論。

  該文重點講了中共面臨的執政風險,共有十條。文章指出了當今領導層產生的主要問題,或其為下任遺留的問題。

  文中講述的十條風險中有九條是國內問題,第十條是「外部敵對勢力」(主要是西方),其「意圖和一致的戰略目標,就是利用中國的「當前矛盾」尋求「消滅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文章堅持認為,「當代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文章認為,共產黨真正的風險來自內部,在某些情況下,來自黨的自身。

  文章指出,同樣令人不安的是,作為「鞏固民心的武器」的黨的意識形態在減弱。

  那麼,對於中共現狀的不安來自哪裡?

  像這樣的文章通常是其背後的政治靠山指使寫的,或是黨內不同派別支持下的挑釁。這篇評論所有跡象表明是後者。

  它花了大量篇幅談了「社會正義」,一度主張「中國共產主義的歷史是一個為實現社會正義的鬥爭的歷史」,這表明該文章是左派寫的。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也代表了右派的聲音,因為它批評了「權力過分集中」和「黨內民主」不發達。

  這就是未來幾個月內中共面臨的真正問題:不是薄熙來(專題)和隨其倒台的那些人是否獲死刑或入監,而是強硬的中央能否阻止左派和右派採取一致行動反對中央。

  到目前為止,中央一直足夠強悍,來應付兩頭的挑戰。種種跡象顯示,可能的繼任者想保持強硬和謹慎的中間路線,改革的步伐將會急劇放緩。

  當重慶醜聞爆發時,這種方法奏效了。但是,隨著十八大臨近,如果我們看到更多這類文章,那麼當局控制醜聞影響的老方法能否奏效就越來越值得懷疑了。 [ 俺想說幾句 ] [ 查看網友評論( 5 ) ]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9 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