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網名為「曉曉」的網友在湖南耒陽城市論壇發表題為「耒陽驚現副局長鬥毆門」的帖子,稱人社局謝姓和李姓副局長鬥毆,「此矛盾非人事局與勞動局合併引起,謝資格老,自然人老力衰,李新上任,戰鬥中佔了上風,謝今天未上班,在家休養。具體處理結果被封鎖。衡陽正副局長干架后,耒陽繼承了打架鬥毆的優良傳統,可喜可賀。」
□網聞尋真
5月4日,有網友在湖南耒陽城市論壇發表了一則題為「耒陽驚現副局長鬥毆門」的帖子,稱該市人社局謝姓和李姓副局長鬥毆。由於此前曾有衡陽市某局的正副局長在正式會議上大打出手,這則網帖引起了較大的社會關注。
「這純粹是造謠,根本是無中生有。我們對此感到很氣憤,也不可理解。」5月9日,耒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江方敏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局看到網帖后立即對該網帖所描述的兩個局長打架之事進行了調查,很快確定這純屬惡意造謠。
「首先,網帖所述『打架』的當天上午,兩個副局長根本就沒有在同一個地點。」江方敏說,據他們調查,當天上午,「當事人」之一的耒陽市人社局副局長謝正平在參加耒陽某上市公司的中層幹部選聘活動,他就坐在下面擔任評委,該公司的很多人都可以作證。另一副局長李鵬,當天則在單位上班,兩人根本就沒在同一地點出現,也就不可能打架或鬥毆。
「其次,謝正平和李鵬已經共事了十幾年,兩人關係一直不錯,平時連口角都沒有,更不會打架。」江方敏告訴記者,兩位副局長都是局裡的老幹部了,謝正平在局裡15年了,而李鵬也在局裡幹了10年,兩人共事十多年了,相處比較融洽。「由此可見,網帖中所稱『謝資格老,自然人老力衰,李新上任,戰鬥中佔了上風』的說法純屬造謠。」
「網帖出來后,我和李鵬的第一反應都是覺得好笑,感覺自己『被打架』了。」5月9日上午,謝正平告訴記者,他和李鵬兩人剛看到網帖時還有些不以為然,但後來隨著親友、同事尤其是媒體來電的增多,他們才逐漸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我是5月5日上午去公安局反映的情況。」謝正平告訴記者,事發第二天他想約李鵬一起去報案,但當時李鵬不在單位,於是他就獨自去報了案。李鵬則是周一工作的時候,也就是5月7日去耒陽市公安局報了案。
「簡直是莫名奇妙。我們真的不明白這個發帖者到底是為什麼偏要造我們兩人的謠。」謝正平氣憤地說,隨著一些新聞媒體的報道,這個當初自己並不以為然的網帖已經影響了自己和李鵬的工作、生活,手機幾乎被打爆,深更半夜也會接到各種電話。對此,他希望公安機關能夠依法查處,儘快澄清此事,消除影響。
對於下一步的考慮,謝正平表示,由於目前此事還未造成其他更為嚴重的影響,他暫時還不考慮採取訴訟等其他舉措。
「這個事情和我本人沒有關係,但我依然感到很痛心。為什麼如今一些網路謠言會如此猖獗?為什麼如今一些讀者寧願相信謠言,也不願相信政府部門?」江方敏告訴記者,人社局對此事做了認真調查后,先是在當地一些論壇上組織了回複發帖,予以了澄清;隨後又以單位的名義給耒陽市公安局發了一份公函,要求公安部門依法對此事進行立案調查,並依法查處相關人員,還當事人一個公道。
「實際上,到公安局報案的都是當事人自己,因為這種惡意攻擊他人的行為已經給兩位當事人造成了嚴重的人身傷害。」江方敏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當然應該有所介入,儘快依法查處那些別有用意的發帖人。
「我們派人去做了了解,發現網帖所說的內容可能有些出入,其間我們曾刪了兩次帖。」耒陽城市論壇的站長徐望仁告訴記者,只是後來不知道為何帖子又出現了。在有關方面的要求下,他還是把帖子進行了刪除。
「此事目前還在進行調查,這其中初步可以肯定一點,就是兩位副局長確實沒有打過架。至於究竟是什麼人發的帖,出於什麼目的發的帖,我們正在進一步調查。」耒陽市公安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安部門會根據兩位副局長本人的申請,依法對此事進行調查處理。
事實上,近期,類似的網路造謠事件可以說是此起彼伏。有網際網路研究人士分析認為,在網上發布散播謠言的網友,有些是出於個人的私憤或積怨,在網上發布虛假消息,來抹黑某些人或某些機構;有些人則是為了博眼球、求關注,就杜撰一些聳人聽聞的事情來吸引眼球;還有些人則是為了牟取私利。現實中,網路謠言,不僅容易傷害那些無辜、不知情的網友,還嚴重損害網路公信力,污染網路環境,有的甚至影響國家形象,給網民、網際網路企業、政府部門和社會造成傷害。
值得反思的是,在網路上,不少網民寧願相信謠言,也不願相信來自官方的闢謠。記者在網上看到,針對「耒陽驚現副局長鬥毆門」的官方闢謠,不少跟帖表示——「說謊不帶眨眼的」,「越辟越真」,「越是否認就越真實」。
分析人士認為,當某一事件發生后,普通網民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與事件相關的準確信息,而對時間的關注和好奇心又會使他們相信「第一個」提供消息來源的傳播者,卻並不主動分析消息來源的可靠性。再加上官方機構有時又對事件的回應「慢半拍」甚至慢上好幾拍,這就讓謠言的傳播獲得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與其出現網路謠言之後採取刪帖的消極應對手段,還不如通過健全政府信息發布機制,主動回應民眾的關注,闡明事件的發生、發展以及政府的應對措施,牢牢抓住信息發布的主動權。這樣不僅可以在最大程度消除網路謠言的傳播,也能進一步樹立政府的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