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小盜龍化石在中國東北發現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伐木開荒 發表於 2012-4-19 1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盜龍是一種渾身長滿羽毛的恐龍,它生活在大約1.25億年前。以前的研究認為,這種動物長著寬大的淚滴狀尾巴,但是通過2010年在中國東北發現的一具新小盜龍化石進行的研究,發現其實這種恐龍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會發出彩虹色光芒,而且尾巴的末端是兩根長長的翎羽。
     1.帶彩虹光澤的恐龍

      據一項最新研究稱,長羽毛的四翼恐龍小盜龍(Microraptor)生活在1.25億年前,就像這張圖中所示,據說它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早出現彩虹色光澤的恐龍。最近的研究指出,鴿子大小的小盜龍的羽毛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發出黑色和藍色光芒,這與現在的烏鴉或者美洲黑羽椋鳥類似。這項研究的領導者、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古生物學家茱莉亞-克拉克稱,這一發現是有關任何動物-鳥或者恐龍具有彩虹色光澤的最早證據。

  克拉克及其同事還指出,這種色彩斑斕的光澤或許能讓小盜龍的尾羽對交配對象更有吸引力。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將小盜龍化石里的微小色素結構——色素體與現有鳥類的色素體進行對比。該科研組發現,小盜龍的黑素體很長、很窄,並以片狀方向排列,這是現代鳥類產生虹色光澤的幾大特徵。該研究的科研組成員、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部的主席馬克-諾勒爾說:「這項研究讓我們對這種動物活著的時候的樣子有了空前的認識。」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2.尾羽



    這張插圖顯示的是一隻小盜龍展開四翼,展示它那具有彩虹色光澤的羽毛和兩根長長的翎羽。研究論文的聯合作者克拉克解釋說,翎羽線索在更早的小盜龍化石里也能看到,但是並不完整。她說:「事實上你能夠認出它們,但是它們已經破損,因此你無法看到翎羽的末端。」直到2010年在中國東北發現新小盜龍化石,科學家才獲得這種動物尾部特徵的第一張清晰圖片。它的尾部曾被認為是寬大、像淚珠的表面,但是最新化石顯示,實際上它更加狹窄,尾端是兩根長長的翎羽。這項最新發現還支持了克拉克2006年首次提出的理論:早期鳥類的尾羽進化主要受到性選擇的驅使,而不是空氣動力學。根據這一觀點,尾羽是一個非常奢華的構造,直到後來它才變的對飛行特別重要。

  3.被時間塵封的小盜龍


   科學家通過2010年發現的一具小盜龍化石,確定這種恐龍擁有閃著彩色光芒的羽毛。該研究隊成員、中國北京大學的高克秦(Ke-Qin Gao)說:「就在幾年前我們還沒想過能進行這樣的研究。」儘管它的解剖學與鳥類的解剖學非常類似,但是小盜龍被認為是一種非鳥類恐龍,被歸類為奔龍屬(Dromaeosaur),該屬包括兇猛的伶盜龍。克拉克稱,有關小盜龍的羽毛,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我們不知道是否(它們擁有)更多綠光藍光澤,還是更多略微發紫的光澤。」

  4.質地精良的羽毛


     這項最新發現與以前的理論:小盜龍是一種喜歡夜間出沒的恐龍相矛盾。這是因為黑色、有光澤的羽毛不是喜歡夜間活動的現有鳥類的特徵。現代鳥類能夠看到人類無法看到的波長的光和顏色,也許小盜龍也具有相同能力。克拉克說:「我們理解這種動物的方式和它的近親曾經看到它的方式可能並不一樣。至於如何不同,我想現在我們還不清楚,但這將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有趣問題。」

  5.帶斑點的恐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2 06: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