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球「裁員」滾滾 失業率飆升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2-3-6 1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價值中國網     2012/2/29



  如果說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前一輪的裁員大潮顯得必要且悲壯,那麼四年之後卷土再來的這一道道「格殺令」不免讓世道人心陷入幾分蒼涼。

  一葉知秋。諾基亞宣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裁員,4100人約佔員工總數的8%,英國第二大製藥公司阿斯利康裁員多達7300名,女掌門盧英德都面臨下崗待遇的百事可樂更是全球裁員8700人。外媒截至本月上旬的數字便顯示,今年已宣布的裁員總數達94369人,遠超去年同期的26561人,且西歐失業率已觸及13年來的最高水平。

  據媒體報道稱,本次全球裁員大潮自2011年便已開始,金融業最先爆發。早在去年6月末,英國四大行之一萊斯銀行和勞埃德銀行集團便均以削減開支為由宣布裁員計劃。

  2011年8月,滙豐率先颳起全球第一輪裁員風,計劃在2013年之前裁員30000人,除了已經宣布的5000人,還將裁撤25000個崗位。被裁的5000人職位中,英國和法國佔700個,其餘將落到美國、中東和拉美地區。此外,瑞銀、瑞士信貸、西班牙Bankia銀行、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等多家歐洲銀行均披露裁員計劃。由此拉開了世界性大行「減 肥瘦身」的序幕。

  此後,IT業、日化、食品等行業也相繼加入裁員潮。1月,日本NEC集團宣布,計劃2012財年上半年在全球裁員1萬人。諾基亞西門子隨後也宣布裁員計劃,擬在2013年前全球範圍內裁員1.7萬人。 此外,諾基亞也表示將在匈牙利、芬蘭、墨西哥等地的工廠裁員。彭博社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為止,今年公司宣布的裁員總數已經達到了94369人,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6561人,在宣布裁員的僱主中,西歐公司所佔比例最高。

  數據顯示,歐洲是本次裁員潮的「重災區」。人民網報道稱,目前大型公司在歐洲裁員的速度比2011年快3倍以上。與此同時,歐元區的失業率已經觸及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全球大企業裁員潮已擴散至多個地區。日本索尼等公司也宣布將裁員,中國李寧公司也表示「因結構調整」將裁員。

  提及高燒不退的裁員潮,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全球市場持續低迷」。2008年金融危機的遠去似乎並沒將銀行業帶出陰霾。2009年,美國共有140家銀行倒閉,2010年這一數字上升到157家,2011年,同樣創造了92家銀行倒閉的記錄。
1寶潔財力吃緊:16個月內讓5700人離開



  讓人驚訝的是,寶潔竟然選擇在一月之內兩次宣布重大裁員舉措。寶潔C E O麥睿博上周末表態稱,針對2012財年(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制定了一項10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將裁減大約4100個非生產部門職位。加上月初曾公開表示的2011財年裁員1600人計劃,意即16個月期間共將讓多達5700名員工離開,這個數字約佔5 .7萬名非生產員工總數的10%.

  去年11月公布季報時,寶潔凈利潤同比下跌2%並向員工公布自願提前退休計劃的現實已讓外界對這一商界「黃埔軍校」的決定唏噓不已,而本月接連兩次發出的裁員通知、多達10%的非生產員工比例則更令人陣陣背脊發寒。

  「寶潔不斷進行業務結構的調整以提高生產力,是正常業務的一部分,因此經常性地進行組織調整。」寶潔中國聲明稱,「此類調整將來仍然會發生」,具體取消哪些崗位則採取以組織設計為中心的方式,並通過人員的自然流動、更有針對性的招聘及提供相應的離職補償等方式進行。

  據了解,去年寶潔全球招聘了2000多名新員工,主要集中在生產製造領域,而寶潔中國共招聘約170名員工,似乎受2011財年的1600人裁員計劃影響不大。但在本次裁減4100人的巨浪中,寶潔中國僅表示,因為該調整尚未開始實施,目前尚無對大中華區具體影響的細節,「具體實施將依據業務需要做出」。

  「面對持續疲軟的經濟大環境,大規模裁員是意料之中,無非是作為全球最大家庭消費品供應商的寶潔動作幅度更大而已。」盛世傳美首席營銷顧問吳志剛表示。而在中國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看來,中產消費者、中檔產品的定位對寶潔影響甚大,經濟重災區歐美市場也恰是寶潔的核心所在,再加上部分奢侈品牌定位下移,其不得不通過裁員應對利潤收縮---其最新季報凈利潤同比大降49%至16.9億美元。

2百事中國因被收購得以倖免

  「如果不是被收購,百事中國勢必逃不過這輪全球8700人的裁員大潮。」百事員工麥可(化名)表示,隨著康師傅控股執行董事魏應交向媒體高調宣布交易很快有望通過,百事員工所做的無非就是在等補償而已。「康師傅作為台企,公司文化、員工福利均與美資企業有相當不同,身邊絕大多數同事都難以接受,消息宣布當場瓶裝廠多人痛哭。」其透露,在多家瓶裝廠罷工維權之後,最終給出的三種方案依然無法令員工滿意,「但現在看來,如果不是因為有『兩年不變的承諾』,中國難保不是裁員重點」。

  據了解,在華出售裝瓶廠時的信息顯示,百事持有的24家灌裝廠在2009年、2010年稅後虧損分別達4550萬美元和1.75億美元,但最新財報顯示,百事全球當期營收增長11%,凈利潤增長3.7%,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5%至665.04億美元,凈利潤也小幅攀升不到2%至64.43億美元,並無明顯的利潤壓力。

  「從目前的情況看,全球新一輪裁員潮來勢洶湧,勢必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大範圍退潮。這不單是日化行業的問題,快消乃至輕工業均不能倖免,百事和李寧便是實例。」C B C T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稱,在渠道及營銷成本每年以10%-20%的速度遞增的背景下,跨國公司的人力成本也愈發上漲,從而成為領導者不得不直面的問題。「利潤大幅下滑是一種被動裁員,而面對併購等長遠戰略行為時,所導致的組織架構變化和人員流失同樣在所難免,則屬於一種主動裁員。」朱丹蓬表示,除了部分崗位擴招部分崗位裁撤外,淡季裁員旺季招人的情況也會出現。

3房產中介裁員潮越演越烈



  「1月份八成以上的業務都是租賃,再這樣下去只有關門大吉了。」上海一家二手房中介門店經理日前表示,春節后二手房買賣異常低迷,而缺少買賣業務的傭金支撐,僅靠租賃業務中介門店難以為繼,預計將有更多的中介裁員、關店。

  春節后在上海走訪多家中介門店時看到,前來諮詢的人絡繹不絕,但大多是來租房的,購房者寥寥無幾。一些店裡業務員只來了1/3左右,據介紹,有的業務員已經離職,有的可能覺得節后是成交淡季,索性在家多休息一段時間。上海中原地產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剛性需求集中區域的分行在正月初三、初四便開業了,而市中心區域開業時間稍晚,但都是租多買少。上海中原寶宸分行從正月初四開始營業,到目前為止,平均一天約有3組至4組的租客前來看房,但僅成交了一單租 賃。在買賣方面,平均每天也有1組至2組的看房客,但觀望情緒濃厚。前來掛牌的房東,也主要以租賃為主。

  繼去年10月份深圳地產中介世華、中聯等關閉近三分之一門店之後,行業龍頭中原地產也開始裁員同時關閉門店。據悉,中原地產關鋪六十並裁員千人,據此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二手房市場成交低迷,地產中介出現虧損,開始調整門店規模以求生存。

  據報道,10月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僅為2133套,環比9月下跌9.6%,成交面積18.35萬平方米,環比下降6%。這已是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自7月份以來的連續第三個月下滑,包括中原、世聯、世華、中聯、美聯、21世紀等眾多深圳中介在內,近三個月以來地產經紀業務出現不同程度虧損。至此,中原地產關鋪六十裁員千人。

  重慶部分小中介商也紛紛關門避禍,100多家店關了50家。據了解,由於生意慘淡,幾乎所有的中介都在收縮戰線。今年春交會時,二手住宅成交 876套,成交建築面積7.57萬平方米,成交金額2.95億元。而此次秋交會成交335套、2.82萬平方米、1.2億元。無論面積、金額、套數,連春交會的一半都不到,更是佐證了二手房交易的艱難。

  而深圳海王地產中介關掉了位於南山前海、后海一帶的數家門店進行調整。據悉,年初深圳中介門店大約為8000家,主體是中小型中介。目前正常營業的只有5000家左右,中介門店關停了3000家。

  中介商紛紛關閉與近日出現的退房現象不無關係。針對市場上特別是一線城市出現的愈演愈烈退房潮,究其原因著名經濟學家易憲容表示是因為一線城市的房產泡沫比較大。「而關鍵的問題要看購房者為什麼要退房。很多民眾投資房地產炒作,他們關注的就是房產價格的變化,掙到錢他們不會把錢給社會、政府或者開發商,而在房價降低他們經濟利益受到虧損的時候就要退房了。"

  面對房產中介紛紛倒閉,中原地產華南區董事總經理李耀智分析認為,一方面是開發商開始大規模降價促銷,新房價格下降;另一方面,房租租金收益仍然較高,二手房業主捂盤惜售,不願意降價,深圳部分地區出現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購房者轉而投向一手房市場。他坦言,現在整個房地產行業都出現困境,房地產中介也不得不面對客觀現實,採取保守政策。

4滙豐控股:已裁減1.1萬職位

  滙豐控股為控制成本,去年8月宣布全球裁員30000人計劃,隨後香港地區則宣布各部門總裁員人數達3000人。在去年第四季度,已有約500名匯控員工收到解僱「大信封」,業界盛傳今年初第二輪裁員將涉及1000名員工。2月9日,有滙豐員工向工會透露收到解僱信,工會表示,滙豐內部流傳「解僱名單」上當天共有約100人被裁。

  工會方面則宣稱裁員已對匯控的工作帶來眾多負面影響,調查顯示88%的被採訪員工認為目前人手已嚴重不足,70%稱自己長時間超時加班。許多員工還認為繼續裁員將難以維持正常的服務水平,對客戶及員工均帶來負面影響。

  匯控行政總裁歐智華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集團自去年宣布,全球裁員計劃以來,至今已裁減約1﹒1萬個職位,預計最終裁員數目不會超過3萬個。

5李寧:優化非核心業務部門 降低人員成本

  日前,在中國香港上市的李寧公司發公告稱,將對一些非核心的業務部門,比如子品牌的後台智能部門採取優化組織結構的方式,降低人員成本,把節約的資源投入到集團的核心業務。非主品牌的後勤部門成重災區,但李寧沒有透露具體減員數量。

  德意志銀行的研究報告估計,員工等成本開支約佔李寧公司銷售額的比例為10%,精簡人員等措施的實施有利於李寧公司凈利潤率的提高。據李寧上月發布的2011年業績預估及2012年展望顯示,集團收入預計較2010年下降6~7%,毛利率預計較2010年的47.3%下降約1~1.5個百分點。

6三菱1歐元賣荷蘭工廠

  在深陷債務危機的歐洲,汽車業的裁員傳聞不斷。日本三菱汽車在本周宣布,由於需求滑坡將在2012年底關停在荷蘭的工廠。三菱目前開價1歐元,希望能賣掉荷蘭工廠,如果無人接盤,約1500多個職位將被裁減。

  除了三菱外,通用汽車也傳來可能關閉在歐洲兩家歐寶工廠的消息。這兩家工廠分別位於德國、英國,有工人3100人和2100人。

7全球裁員原因分析



  金融業:節省開支降低成本

  在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發酵中,包括標普、穆迪等評級機構在去年多次下調包括德國、法國多家商業銀行的評級。有分析認為,裁員是遭受巨大打擊的歐洲金融機構降低成本的有效辦法,比如萊斯銀行裁減1.5萬人,裁員數量約佔該銀行員工總數的14%,萊斯銀行集團希望能夠藉此每年節省約15億英鎊(約合24億美元)的開支,以便儘快轉為盈利狀態。

  製造業:訂單減少成本增加

  此外,在債務危機衝擊下,一些企業訂單減少,但包括原材料以及人工薪水等各種成本不斷增加,企業只有實現最簡單的「減法」。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廣東珠三角地區服裝紡織等行業在危機衝擊之下出現訂單下降、資金鏈困難的情況。據廣東省服裝協會的調研顯示,不少服裝企業2011年的訂單減少了1/3左右。其中外貿出口型企業受國際市場影響大,比內銷企業更為困難。調研中,近一半的出口企業表示訂單嚴重缺乏,其餘企業訂單也大多只能維持至春節前後。

  李寧公司稱,當前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整體面臨轉型。李寧既受到國內企業,如安踏、361°、匹克等品牌的激烈競爭,又遇到國際品牌耐克、阿迪達斯的競爭壓力。而昔日巨頭諾基亞則是在蘋果以及安卓陣營眾多品牌的激烈競爭下,份額被「擠」低,利潤被「擠」少。

  經濟危機+消費力下降+企業利潤蒸發=失業率飆升



  全球經濟近年來歷盡波折,2008年金融海嘯的印象尚未遠去,歐美債務危機又捲土重來。全球經濟風雨飄搖,各行各業冷熱不均。

  目前來看,全球經濟前景不明,經濟增長放慢已經成為現實問題。而對於多數企業而言,受成本上漲以及消費需求減弱的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為保利潤,裁員減負成為了最有效和直接的選擇。

  2012年,歐洲多國仍深陷債務危機泥潭,美國經濟復甦乏力,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加之成本不斷上漲,企業感覺到濃濃寒意。雖然多企業表示此次裁員繫結構調整或得益於技術創新,但不少業內人士卻表示,本次裁員是企業迫於利潤壓力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據報道,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類似,此次歐洲債務危機對歐洲金融行業的衝擊是巨大的,滙豐、瑞銀、萊斯等金融機構的裁員是直接與歐洲債務危機相關。此外,在債務危機衝擊下,一些企業訂單減少,但包括原材料以及人工薪水等各種成本不斷增加,企業只有實現最簡單的「減法」。

  雖然歐元區才就希臘債務問題達成1300億歐元的救助協議,但市場並不樂觀,希臘長期違約的風險依然存在,評級機構惠譽更是將希臘評級降為「垃圾級」。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裁員減薪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雖然如此大規模的裁員可以使企業達到削減開支的預期效果,但隨著失業率的高企,經濟增長也更趨緩慢。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指出,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最好採取結構性的調整手段。

8裁員2012年PK2008年

  金融行業受影響最大
  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后的全球大裁員相比,此輪裁員雖然也波及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多個行業,但並沒有2008年範圍廣。
  以IT行業為例,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后,IT行業是除了金融行業外受影響最大的行業,眾多知名的IT企業都紛紛宣布裁員,包括微軟、戴爾、雅虎、AMD、惠普等等,而本輪裁員中,多家IT企業表現不錯,其中微軟公司在最新一個財季業績營收208.9億美元,同比增長5%;IBM 最新一個季度營收為295億美元,同比增長2%。
  此輪裁員受到最大影響的還是金融行業,對其他行業影響並不大。而在2008年的裁員涉及金融業、製造業、汽車業、食品飲料業等等,從而使得2008年的金融危機所導致的裁員影響非常廣。

  減負能更好的「輕裝上陣」
  中山大學中國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王海忠教授表示,此輪裁員還是歐債危機在各個領域的延伸,而且一定程度上,裁員也是目前全球經濟的一個「晴雨表」,表明目前全球經濟仍處在不穩定之中,而對於中國企業的裁員,王海忠教授認為,由於房地產行業在中國走過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在全球背景以及中國的特定環境下,房地產行業恰好趕上了此輪大裁員。同時,王海忠教授認為,裁員是企業應對經濟危機的正常做法,減輕一些負擔才能更好「輕裝上陣」。

9冷熱交替應聘者如何保溫?



  就在全球性的企業裁員大肆進行之時,國內部分地區年後卻出現用工荒和招工難的現象,用工市場呈現出冰火兩極,讓人們一時對用工市場的並存現象無以名狀。從目前的報道來看,國內的用工荒確實存在,但用工荒並非普遍現象,而其中所反映出的是區域性,結構性和暫時性的用工荒問題十分突出,這部分掩蓋了整體就業難的現狀。

  就目前出現的用工荒問題,一方面,用工企業提供的工資待遇和福利過低,難以吸引打工者,造成企業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就業市場結構性失衡也是重要原因。不難發現,年後出現用工荒的行業,多數集中於餐飲、建築等勞動密集型的初加工和服務行業,且季節性用工比較普遍,在充分消化掉多年來積累的「人口紅利」之後,新生代的農民工和大學生需要待遇更好,更體面的工作,這必然造成需要廉價勞動力的企業用工難以為續。

  正是上述原因的存在,導致了用工荒和就業難並存的情況發生。不過從整體就業市場來看,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沒有改變,就業難依然是當前十分普遍和突出的問題。由此來看,用工市場的冷熱不均並不矛盾,而促進就業不僅僅需要整個經濟大環境的改善,同時也需要企業,社會,個人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另外,用工荒和裁員潮并行應給人以警示,特別是政府更是應正視現實,未雨綢繆,從用工制度,社會保障,人才培育等多個環節,引導和統籌就業市場。

10附:2012年跨國企業裁員大事記
  2012年1月13日,諾華醫藥將在美國削減1960個職位。
  2012年1月18日,卡夫食品計劃212年全年在北美地區裁減約1600個工作崗位。
  2012年1月23日,豐田汽車將在澳大利亞裁員350人。
  2012年1月25日,雅培公司將宣布裁員大約700人,今年將裁減另外數百個職位。
  2012年 1月26,日本NEC集團計劃2012財年上半年在全球裁員1萬人。
  2012年1月30日,瑞士銀行將在德國裁員10%,於年底前完成。去年已裁員1101人。
  2012年1月31日,諾基亞西門子 將在德國裁員2900人,2013年前全球裁員1.7萬人。
  2012年2月1日,微軟裁撤營銷部門的部分員工,約設計200名員工。
  2012年2月2日,阿斯利康 將宣布裁員7300人,該公司為英國第二大製藥商。
  2012年2月3日,美國航空公司 將宣布裁員1.3萬人,此次裁員人數佔總員工的16%。
  2012年2月4日,李寧再次宣布大裁員,稱裁員比例不會太高。
  2012年2月7日,英勞埃德銀行宣布裁員990人
  2012年2月8日諾基亞將在匈牙利工廠裁員2300人,芬蘭工廠裁員約1000人,墨西哥工廠裁員700人。
  2012年2月9日,阿爾卡特-朗訊 將在歐洲裁員1800人。
  2012年2月10日,百事可樂宣布裁員8700人,相當於裁減百事全球約3%的勞動力。
  2012年2月13日,澳新銀行 宣布將裁員1000人,將在2012財年底前完成。
  2012年2月13日,美郵政服務公司宣布將會有35000個崗位裁員。
  2012年2月16,日澳洲航空 宣布近段時間裁減500個工作崗位。
  2012年2月24日,寶潔宣布將進一步裁員4100人,2月初已宣布裁員1600人。
價值中國網編 2012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26 13: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