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再度獲選令美吃驚:中國統一竟用這一戰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7 21: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更新時間:2012-01-17 11:06   來源:米爾軍情觀察



    美國圍堵中國戰略已經實施,而且開始對中國進行戰略收緊,目標直接指向中國,美國的行為已經讓國開始緊張,但中國穩步使用自己的計策和戰略,這是對付美國最有效的辦法,美國目前對中國除了建立第一島鏈,而且建立了第二島鏈,但最不確定的因素在於台灣,中國對台灣接連收到效果,從馬英九獲得選舉來看中國已經獲得了主動權。

  馬英九獲選說明,兩岸人民渴望和平,關心經濟快速發展,台獨勢力雖然存在,在政治上已經不是主流。美國想利用台灣圍堵中國大陸,但台灣跟中國大陸越來越緊密相連。

  從台灣選舉來看,支持馬英九的人一般都是台商比較多,而且相當一部分生活在大陸,為了選舉很多台商都回到台灣投馬英九的票,說明一個問題,台海和平的政策深入人心,美國即使想利用台灣,但台灣的民眾不答應。

  美國一旦利用不了台灣這個十分重要的戰略棋子,那麼美國圍堵中國的鎖鏈必將出現重大缺口,美國目前對中國實行的新軍事圍堵戰略,包含三層意思:

  一是美國將縮減陸軍規模,地面部隊人數將持續減少,卻要加大對海、空軍建設的投入,強調在全球要害地區確保制空權和制海權,這一點顯然是針對中國而採取的政策,因為對付中國地面部隊根本就起不了多少作用。二戰時蔣介石請美國出兵都沒有成功,今天這個局面美國更不會出動地面部隊。

  二是歐洲已不復成為美國的戰略重心,美國將繼續減少在歐洲的軍力;因為對美國構成挑戰的重點已經轉移到中國,美國對中國能夠採取的圍堵戰略,幾近歇斯底里,然而美國還夢想著用對付蘇聯那一套對付中國,即使美國從歐洲轉移力量,也達不到圍堵中國的效果,從台灣民選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美國圍堵中國,在台灣都不得人心。

  三是今後美國將避免發動類似阿富汗和伊拉克這兩場持續時間很長的戰爭。從剛開始美國攻打阿富汗和伊拉克來看,表面上戰略布局深遠,但從實際行動來看,美國失策了。兩場戰爭消耗了美國的實力,美國國力嚴重消耗,即使從伊拉克得到石油,也沒有補充美國的虧損。

  目前美國針對中國的新軍事戰略,未來美將繼續把有限的軍事力量調往亞太地區,加強美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以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繁榮」。

    當然這個繁榮是美國在亞太的繁榮,換言之,是亞太的悲哀。美國將把軍事重心從盛產石油的波斯灣地區轉向亞太地區,並把在亞太地區擴張軍力定為最優先的議程。在筆者看來美國即使想把戰略中心轉移,但為時已晚,中國的韜光養晦戰略已經收到明顯的戰略成效。

  目前儘管美軍在全球範圍內將持續精簡兵力,在亞太地區美軍兵力會不減反增;其實美國這樣的部署同樣遇到了問題,中國的東風-21D導彈已經公布,而且6次試射都十分成功,美國不得不把航母調往更遠的關島基地。中國已經對近海戰略進行了嚴密的軍事部署。

  美國在波斯灣地區維持強大的海軍軍力,但從打擊伊朗的戰略來看,美國真的干打擊伊朗的話,相信美國會比在伊拉克陷得更深。

  因為伊朗目前的政府經營有方,而且沒有得到長期的制裁,美國攻打伊拉克是制裁十年後,再進行打擊。美國如果共計伊朗,對於中國來說,又是一次戰略誘導,筆者從前期中國反對制裁伊朗來看,中國本不想讓美國打擊伊朗,畢竟伊朗有著重大的石油利益。

  但中國目前跟沙特聯合辦油廠來看,中國已經開始預備美國打擊伊朗,如果中國一開始支持美國打擊伊朗,美國真的會十分擔心,是不是中國設下的計謀,由此筆者想起了,三十六計的一句話,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06: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