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泉忠:馬英九不是台灣選舉的最大贏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17 2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2-01-17 16:51    來源  價值中國


   台灣大選塵埃落定,馬英九大贏蔡英文八十萬票,媒體都紛紛解讀為馬英九是本屆大選的大贏家。不過,如果仔細去分析左右這次馬英九勝選的決定性因素,就不難明白小馬哥的勝利只是表象,這場選戰最大的贏家,是除了馬蔡宋之外的第四方-----北京。而筆者在獲知選舉結果后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北京贏了!

  北京挾「經濟牌」成功左右選舉結果

  無可否定,一場「總統」大選的勝負,涉及候選人所屬政黨的形象、個人魅力、政策取向、對手實力、經濟環境等因素。許多媒體在分析馬英九勝選的原因中,包含了馬英九陣營打出的清廉牌、和平牌、政績牌、周美青、宇昌案牌,也包含了對手蔡英文的弱點,包括阿扁的包袱與模糊的兩岸政策等,這些觀點都不無道理。

  不過,筆者認爲,大陸成功挾「經濟牌」,勸動幾乎所有與大陸有經濟利益關係的台灣工商界領航人物,齊齊為「九二共識」背書,包括選前之夜台灣首富王雪紅的振臂一呼,有效地攝取了為數相當、冀望激活台灣經濟的台灣選民的心,這才是馬英九的最大勝因。

  自從一九九六年台灣引入「總統」直選以來,兩岸關係一直是台灣選民考量的重要因素。不過,同樣是「兩岸因素」,本屆大選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此一變化反映在北京與台灣選民的微妙互動上。

  首先,本屆大選是北京首次有明確意屬的候選人,並動員可利用的內外資源,進行全面「助選」。一九九六年至二零零四年的三屆大選,北京已開始嘗試影響台灣的選舉,不過當時國共兩黨還未建立互信,並沒有北京意屬的候選人。

  到了上一屆的二零零八年大選,連戰雖然已經歷史性訪問了大陸,打開了建立兩岸互信的大門,然而代表國民黨挑戰「總統」大位的是「反共」立場鮮明、並屢次在眾所周知的議題上與北京過不去的馬英九。更嚴重的是當年在選戰期間,馬英九隨阿扁「入聯公投」起舞,也搞起「返聯公投」,杜絕了北京挺馬的可能性,因此那次北京只將精力集中在全面堵截「公投」上,務必使其流產。

  然而,兩岸關係到了今次大選已全面改觀。過去三年來馬英九「學乖了」,不再高調反對北京的政策,其間兩岸也實現了全方位的歷史性雙向交流。無庸置疑,這些兩岸關係的新局面是在北京主導下,馬英九配合下實現的,北京自然希望此一合作模式與自己掌控的兩岸發展方向能繼續下去。因此,本屆大選北京有了明確的支持對象。

  證明台灣人民支持「九二共識」? 不過,為了避免賦予「明目張膽地介入台灣大選」的印象,北京並沒有直接喊出「支持馬英九」,而選擇呼籲認同「九二共識」。由於不僅對手蔡英文不接受,歷屆台灣政府中也只有馬英九政府認同「九二共識」,因此北京挺馬的意圖不言而喻。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7: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