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7屆「荷賽」獲獎照片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8-16 13:5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月13日18時,第47屆世界新聞攝影大賽(荷賽獎)評選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揭曉。

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被認為是國際專業新聞攝影比賽中最具權威性的賽事之一。

第47屆「荷賽」共收到來自124個國家和地區的4179位專業攝影師的63093幅作品,參賽作品之多創了「荷賽」的歷史紀錄。

在美聯社分社工作的法國攝影師讓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8-16 14:06 | 顯示全部樓層
車臣敞露的戰爭傷口(日常生活類組照一等獎)





巴格達拉什德大街咖啡館(日常生活類單幅一等獎)





加沙婦女為其丈夫而哭泣(一般新聞類單幅一等獎)





Yannick Bru在世界盃橄欖球賽中爭搶(體育動作類單幅一等獎)





鬥牛(體育動作類組照一等獎)





寮國苗族游擊隊(新聞人物類組照一等獎)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8-16 14:07 | 顯示全部樓層
伊拉克戰爭的創傷(一般新聞類組照一等獎)




聖彼得堡的業餘演員(藝術娛樂類單幅一等獎)




美國Twinsburg市的雙胞胎節(藝術娛樂類組照一等獎)




塞拉里昂截肢者足球隊(體育專題類單幅一等獎)




賴比瑞亞(突發事件類組照一等獎)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8-16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在Jabalya難民營的襲擊(突發事件類單幅一等獎)




大西洋鮭魚(自然類組照一等獎)




美國加州森林大火中的直升機滅火隊(自然類單幅一等獎)




巴基斯坦Shandur Pass馬球聯賽(體育專題類組照一等獎)




布萊爾與布希(肖像類單幅一等獎)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8-16 14:09 | 顯示全部樓層
印度官員(肖像類組照一等獎)




俄羅斯Kamtchatka火山爆發(自然類組照二等獎)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8-16 14:13 | 顯示全部樓層
相關新聞:

溫州男模質疑荷賽獲獎作品《非典時期的婚禮》嚴重失實

    溫州籍男模陳某來電稱,在荷蘭第47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獲日常生活類(單幅)三等獎的《非典時期的婚禮》,存在嚴重失實,侵犯了他的名譽權。


  陳某稱自己是這幅攝影作品中的男主角,照片上人物場景從頭到尾都是製造出來的。他在向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遞交的民事訴狀上稱,去年5月,供職於武漢某報的攝影記者為了拍攝以「非典」時期為背景的愛情題材照片,來到武漢一家婚紗店,並物色了陳某和另一名女模特來幫忙。


  當時陳某考慮自己在武漢事業的發展及提高模特知名度,在要求照片按模特身份登報、不作結婚新人報道后,答應了拍攝。


  沒想到兩天後,該家媒體刊登了這張「一對情侶穿著婚紗,戴著口罩,穿過馬路去拍照片」的新聞照片。在今年的情人節那天,該家媒體又大幅刊登了該幅照片,並稱這幅《非典時期的婚禮》在荷蘭第47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獲獎。


  陳某認為,自己是未婚青年,卻變成了走上婚禮的新人。這幅嚴重失實的新聞照片在他親友間相互傳播,導致了他與女友關係破裂。陳某將作者和該家媒體告上法庭,要求恢復他的名譽權,並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


  陳某傳來的傳票表明,江漢區法院已受理了這起名譽權糾紛案,並將在4月5日上午審理此案。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4-8-16 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2004年4月7日11:19)

   一年前的昨天,對於美國人布萊恩沃斯基來說,這是難熬的日子。這個有著25年從業經歷的攝影記者被《洛杉磯時報》解僱了,原因是一張假照片。


  一年後的昨天,對於武漢晚報資深攝影記者邱焰來說,同樣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上午8時50分,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第七法庭準時開庭,審理溫州籍男模陳英狀告邱焰「荷賽」獲獎作品是擺拍造假,存在嚴重失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一案。如果邱焰敗訴,這幾乎也意味著他的職業生涯將終結。


  昨天,一個很小的法庭里擠滿了人,因為沒有座位,後面站滿了從全國各地趕來旁聽的記者,3個小時的庭審,很快就過去了。


  原告:索賠15萬元合情合理


  與人們原先想的不一樣,陳英沒有請律師,而是請來了湖北振興法律事務所的兩位法律工作者――詹仲炎和吳國正做法律援助。


  在法庭上,年近6旬的詹仲炎慷慨陳詞:「《非典時刻,生活依舊》、《非典時期的愛情》、《非典時期的婚禮》同一作品是內容失實的假新聞照片;邱焰在報紙上圖文並茂,刊登不實照片……原告至今仍是一個未婚青年,被告卻將原告是『一對穿著婚紗、禮服的新人』的照片,推到公眾面前,廣為傳播,在國內、國際上獲獎,這是對原告人格的侮辱、名聲的侵害。」


  詹仲炎在法庭上提交了大量物證和證詞,這裡面既有當時的合作模特廖某的證言,還有另外一名模特周若琪的證明材料。詹仲炎說:「我認為,兩被告(邱焰和《武漢晚報》)侵犯原告的名譽權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應對侵權行為造成的惡劣後果和影響承擔法律責任。」


  應陳英的要求,代理人當庭提出了15萬元的賠償請求。陳英的父親陳斌事後向記者介紹,索賠從10萬元上升到15萬元的理由,「我們本想協商解決,給邱焰留個飯碗,但是對方態度惡劣,要我們『司法解決』。那張照片讓我兒子身心受損,15萬元的賠償請求合情合理。」


  被告:答辯后拒絕調解


  昨天,當事人邱焰沒有出現,站在被告席上的是《武漢晚報》法律科科長。


  庭上,被告代理人將「火力點」集中在陳英和照片上的女子是否情侶的問題上,他提供了大量影樓工作人員的證詞,力證陳英和廖某當時在熱戀。但原告指出,2004年2月14日的見報內容上,邱焰對照片配文為「一對穿著婚紗、禮服的新人,戴著防『非典』的口罩穿過馬路」,早已將陳英和廖某的關係定義為「新人」。而新人,在漢語詞典里的解釋為新娘新郎,有時還特指新娘。


  被告代理人對邱焰拍照片的過程認定是「偶遇」和「抓拍」,對於為什麼拍照片后不核實的過程,他的陳述是:「由於是非典時期,不宜多交談。」不過他承認,經過後來的調查,照片上的廖某1986年出生,當時是在參加影樓組織的活動。


  當法官宣布庭審告一段落,按程序詢問雙方是否接受庭外調解時,被告的回答斬釘截鐵:「不接受!」


  庭審結束后,當有媒體記者問及「你們眼中的照片反映的事實究竟是什麼時」,被告代理人的回答依舊是:「現在不回答任何問題!」庭審中,這名代理人一直用湖北方言陳詞,完全不理會一些外地旁聽者的反應。一名從溫州趕來的記者告訴筆者,昨天邱焰在電話中曾對他說:「庭審改期了,你不要過來!」


  專家:報道者應對照片真實性負責


  來武漢前,杭州一位資深攝影家告訴記者:「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攝影進入鼎盛期,攝影隊伍不斷壯大,全國性、地方性攝影活動不斷。同時攝影界開始沉不住氣,變得急功近利,越來越浮躁。一些人甚至鋌而走險,公然造假,捏造新聞事實。」這位攝影家稱不是很熟悉邱焰,只是知道他經常拿著照片去參賽,是個獲獎專業戶。「我手頭有關這件事情的材料不多,所以無法判斷邱焰是否造假,不過,荷賽獎獲得者被爆造假,無論如何都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他最後語重心長地說。


  昨晚,記者連線採訪了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播學系和法學院的幾名教師。


  「其實被告也承認是假照片,因為基本事實不對,女孩才17歲,怎麼是步入婚禮的新人呢?只要是捏造事實,侵害他人名譽,就是侵權。」一位知識產權方面的專家明確表示,無論是否抓拍,只要證明是假照片,被告就應賠償。


  另外一名傳播學學者則從新聞采編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無論當時現場的實際情況如何,新聞從業人員都應該對自己報道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即使當時攝影記者正好路過,且並不知道這只是一個活動,但至少在抓拍照片后,應在現場向當事人進行確認,沒做到這一點,至少表明記者的工作是失職的。」


  關於邱焰的回憶:我的攝影機不說謊


  或許是因為怕尷尬,或許是因為非常自信,邱焰,這位勤勉、高產的記者,昨天並沒有出現在武漢市江漢區法院里。庭審前後,邱焰都婉拒了記者的採訪要求。於是記者只能通過一些歷史資料,試圖還原這位新聞攝影界的名人。以下是邱焰獲得「荷賽」獎后,接受《上海青年報》、《東方早報》等媒體採訪時的內容。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得到獲獎消息以後第一反應是什麼?


  邱焰(以下簡稱邱):不敢相信。


  記:為什麼不敢相信呢?


  邱:說實話,參加荷賽,我也有過幾年。突然知道獲獎,我沒有思想準備。


  記:能否簡單介紹一下拍攝這張照片的過程,和你為什麼要選擇這張照片去參賽?


  邱:去年4月中旬非典特別厲害,一直到5月底稍微平靜一點。在一個多月時間裡,我想記錄我身邊的生活,所以從4月20日開始,我就背著相機每天去拍。正好在路上碰到一對新人過馬路,我看到以後覺得很有意思,就把它拍下來了。


  記:看了你作品的人,都會覺得畫面感很強,這是不是一種有意識的構圖?


  邱:是的。在拍攝之前,我會給自己定個方向。每個瞬間都是不可重複的,所以在圖像定格之前,心裡應該有很明確的預期。同一個題材,如果別人拍過了,我想的不是「跟風」,恰恰是「避開」――你必須找到和別人不一樣的視角,如果沒有,寧願放棄。


  記:這會不會造成比較「刻意」的感覺,甚至影響新聞本身的真實?


  邱:不是這樣的。當你按下快門的時候,其實已經包含了對真實的剪裁和取捨,片面要求「絕對真實」是不可能的。好的圖片,即使是新聞攝影,也應該是最好的藝術作品。


  記:如果用一個詞形容攝影對你的意義會是什麼,工作、興趣、夢想,或者生活本身嗎?


  邱:語言,攝影是我的語言。從第一次拿起攝影機時,我就一直在尋找這種內心的聲音。我的攝影機不說謊。


  專訪男模陳英:傾家蕩產也要打官司


  初見陳英,是在法院門口。21歲的他是溫州平陽人,瘦瘦長長,因為是職業模特的關係,他嘴角上翹,臉上沒什麼表情,看不出喜怒。庭審中,他很少說話。昨天下午,在記者和幾位「中間人」的再三請求下,他終於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揭露了一些內幕。


  記者(以下簡稱記):這個庭審你滿意嗎?


  陳英(以下簡稱陳):不,我覺得被告一直迴避我們的問題。那就是,這是不是假照片。


  記:庭審后,你確信你能贏嗎?


  陳:不知道,非正常因素太多了。不過即使一審輸了,我也要打二審。我父親說,傾家蕩產也要打。


  記:傾家蕩產?


  陳:是啊,我是2002年來武漢的,我的父母原本在東北,為了照顧我,去年也到了武漢。他們開店的,小本生意,給人加工毛線,現在因為這個官司,他們盤了店面,低價變賣了毛線,湊錢給我打官司。


  記:你是怎麼知道自己的照片被「侵權」的?


  陳:2004年2月14日,情人節,凌晨5點多,就有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在武漢晚報頭版看到我的照片,我開始蠻高興的,可是一看報紙就傻眼了,報紙上居然說我去年就已經結婚了。


  記:於是你就想起打官司?


  陳:沒有,我父親打電話給他們,想好好談談。可他們卻稱,要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沒辦法,我們只有這條路。


  記:打官司,你覺得難嗎?


  陳:難,特別是取證難。原來影樓的人走得已經差不多了。我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才找到當時的另外一個模特,廖某。


  記:她為什麼不和你一起打官司,照你的說法,她也是受害人啊?


  陳:不清楚,她是湖北潛江人,可能是怕家裡人知道吧,她是1986年生的,今年才17周歲。


  記:可是有同事作證說你們是情侶?


  陳:年輕人在一起打打鬧鬧就是情侶關係了?我們的身高、相貌般配,平時又經常一起走台,所以有人開玩笑說我們是情侶關係。


  記:你覺得你現有的證據能證明是假照片嗎?


  陳:能,我原來的同事都願意出庭證明,今天就來了3個。其實,如果懂常識的話就該知道,當時在武漢,非典初期的恐懼已經沒有了,戴口罩的人已經很少,而且結婚拍照片,男的戴口罩還好理解,可是女的抹口紅,會戴嗎?除非是作秀。


  記:你現在最想做什麼?


  陳:很遺憾,我沒有看到邱焰,我想和他當面對質,他為什麼要說謊。


  ●事件回放:


  照片首發 2003年5月7日,《武漢晚報》A7版刊登「非典時刻生活依舊」的照片,圖片說明是「5日,在武漢市街頭,一對情侶穿著婚紗,戴著口罩,穿過馬路去拍婚紗照,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與他們擦肩而過。記者邱焰攝」。


  再次刊用 2003年6月28日,《中國日報》攝影部編輯的《百名攝影記者聚焦SARS》在北京首發,該畫冊收入邱焰攝的這張照片,圖片說明是「5月6日,在武漢市街頭,一對穿著婚紗、禮服的新人,戴著防非典的口罩穿過馬路」。


  照片獲獎 2004年2月14日,《武漢晚報》頭版,「第47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揭曉,本報記者邱焰的作品《非典時期的愛情》獲生活類三等獎」。圖片說明為「2003年5月6日,邱焰在漢口南京路一帶拍攝的一對穿著婚紗禮服的新人,戴著防『非典』的口罩穿過馬路的情形」。


  男模起訴 2004年3月22日,在武漢工作的溫州籍男模陳英稱,他就是獲獎照片中的男模,照片中「人物場景從頭到尾都是製造出來」,存在嚴重失實,侵犯他的名譽權。他將照片作者邱焰和《武漢晚報》告上法庭,要求賠償精神損失。3月23日,早報全國首發這則消息。


  記者爆料 2004年3月28日,邱焰在接受《成都商報》採訪時稱:男模陳英曾向其索要10萬元巨款了結「不實照片事件」,自己已經以遭到詐騙為由向公安機關報案。


  案件開庭 2004年4月5日


  ●名詞解釋:


  擺拍造假:這是最古老也是最慣常使用的一種造假手段。如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45歲的流浪漢泰勒因為沒有拿到《悉尼先驅晨報》記者希威特許諾的報酬,而公開了他被擺拍的經歷。希威特事先許諾給泰勒20澳元,把他領到悉尼市中心的一幅大廣告牌下,拍了一張他裹著床單躺下的照片,作為該報報道《奧運會新設項目:把無家可歸者藏起來》的壓題照片。


  我們聽說和見到的類似假照片有很多,拍攝者或為被攝者歌功頌德,或許以經濟補償,使擺拍得以成功。


  「荷賽」:世界新聞攝影比賽(因為在荷蘭舉行,簡稱「荷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聞攝影比賽之一,它的宗旨是「促進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勵高水平的專業新聞攝影標準」,對全世界新聞攝影事業的發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荷賽」分突發新聞、一般新聞、新聞人物、日常生活、人像、體育、藝術、科學與技術、自然與環境共9類,基本覆蓋了新聞攝影的各個方面。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9 2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