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巴黎宋言論之品味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作者:XUPING
來源:中國選舉與治理網
來源日期:2011-10-4
本站發布時間:2011-10-4 16:18:46


  巴黎宋的文章,除了具有「歌德」們普遍存在的強詞奪理和顛倒是非的風格之外,還獨具根本不顧最基本的事實說事、故意激怒具有正常思維的人們和毫不理會他人的據理駁斥而永遠我行我素的風格。他最近的《民生透視中國》,繼續以這種風格描繪出一個我們中國民眾誰也沒有見過的、神話般的「中國」。這裡,我就一邊摘錄下他的言論,一邊品味之:

  宋言論之一:

  宋:這個機構自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每年都公布一個廉潔排名。你覺得印度和俄羅斯怎麼樣?

  學生:肯定在中國前面吧(意指比中國廉潔)。

  宋:(笑起來)中國是七十二位,印度是八十四位,俄羅斯都到了一百四十多位。還有菲律賓,印尼都是如此。

  學生:(大為震驚)是嗎?

  宋:……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凡是廉潔的國家都是富裕國家,凡是貧窮的國家都是腐敗的國家。這是一個超越制度的現象。新加坡和香港以及阿聯酋都排名靠前,特別是新加坡和香港名列亞洲第一、第二。所以從根本上講,腐敗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不是一個政治問題(很多自由派把腐敗歸為政治制度,顯然是找錯了根源。而且也無法解釋現實)。根據透明國際的結論,十多年來,中國反腐敗的排名一直往前,這和中國十多年經濟迅速發展有關。如果再看西方的歷史,它們在經濟起飛階段都出現過嚴重的腐敗現象。美國,英國,法國均無例外(旅美華人經濟學家陳志武先生就公開承認十九世紀中葉,美國法院行賄受賄是常有的事)。

  ……

  宋:不過中國的腐敗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即我們是一個人情社會。有時很難劃分這究竟是人情還是腐敗。或者人情放大了腐敗。還有一個,腐敗並不是今日中國才有,實際上,五千年來,中國就一直存在著嚴重的腐敗。

  我的品味:

  說起「中國的經濟奇迹」來,巴黎宋就很是眉飛色舞。GDP的老二位置,很令他有自豪感。可是一旦觸及到中國嚴重的腐敗狀況時,就什麼「凡是廉潔的國家都是富裕國家,凡是貧窮的國家都是腐敗的國家」啦、什麼「腐敗是一個經濟問題」了。——言下之意,中國的經濟又是落後的了。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一:自打耳光。

  宋言論之二:

  宋:衡量貧富差距有一個基尼係數。超過0.4就被認為是到了警戒線,就容易引發社會動蕩。中國確實超過了。但你可否知道,世界最富有的國家美國也超過了。而且香港這個單一的城市地區都超過了0.5。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有著龐大農村人口的國家,貧富差距雖然存在,但仍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法國有一個觀點,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不是在擴大,而是在縮小。

  ……

  今天的中國,公務員工資過低是不爭的事實,但由於過去的政治傳統,公務員工資是一個敏感話題,誰都不敢觸動。以山東為例,萬里挑一考入公務員的,第一年工資每月不到兩千!中層幹部不過三千左右。

  我的品味:

  這回,巴黎宋的「中國最高與最低收入只相差40倍」的說法不見了。謝天謝地,巴黎宋也會縮一回頭了。其實,小公務員能加入最高收入行列嗎?沒有那無形的優厚待遇,能有「萬里挑一考入公務員」的景象?難道是為了「吃苦在先、享樂在後」?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二:巧言令色。

  宋言論之三:

  與會代表有一個共識,中國的媒體有失控的現實。究其原因,一是政府的管理手段遠比西方落後。西方經過幾百年的磨合,已經形成了高超的控制媒體的方式,可謂達到無形的境界,根本不需要某個部門下文件或打電話來管理(在巴黎經常能遇到異議人士,他們也承認西方並沒有新聞自由,但高明之處在於它能令人相信它有新聞自由。而且他們也認為,中國的媒體大多掌握在右派知識群體手中。正是由於有共同的生活環境,和他們交流之順暢,遠勝於和國內自由派群體)。二是西方媒體也通過幾百年磨合形成了高度的自律。政府和媒體已經有了默契。這從挪威恐怖襲擊案、英國倫敦騷亂中媒體的表現得到淋漓盡致的驗證。而中國的媒體只知新聞自由之理論卻不了解西方新聞運作的真實情況,錯把理論當現實

  我的品味:

  舉個小例:我最近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搜狐):「慶祝天宮一號圓滿成功,更祝願技術含量更低的牛奶、饅頭、動車、地鐵同樣能夠圓滿成功!」可沒有過多時,這條微博網上就不見了。

  請問巴黎宋:我這條微博有什麼不「自律」嗎?中國人要爭取新聞自由,是為了不「自律」嗎?「有關部門」對輿論的嚴密控制,是制止什麼「不自律」行為嗎?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三:移花接木。

  宋言論之四:

  應該說,民營資本的發展和壯大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但也不容否認,當今社會的許多問題也來自於私營資本。比如社會所憤怒的食品安全(瘦肉精、地溝油、非法摻加劑)、假冒偽劣產品可以說全都是私人資本所為。還有長期引發國人憤怒的礦難。民營礦廠並不遵守國家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如健全的安全設備、必須有一名副礦長陪同下井),而且一旦出事或者給媒體封口費封鎖消息或者乾脆潛逃,把善後的責任拋給政府。可謂喪心病狂,毫無人性。但不知何故媒體卻把矛頭指向政府,而刻意忽略事件主角的私營資本性質。但只要涉及國有企業,則必然要刻意突出其國有的身份。在今日中國,似乎只有國退民進才是正當的。

  我的品味:

  所以說:巴黎宋象真的來過中國嗎?且不論很多胡作非為的私營資本本身與官員有著直接的關係。即使沒有,大多數也都有著官方背景。這,不要說你到中國來過,即使不來,大量已經抖摟出來的內幕,也都能夠一看便明。可偏偏只有你巴黎宋「不知何故媒體卻把矛頭指向政府」。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四:裝瘋賣傻。

  宋言論之五:

  在和朋友聊起一起上訪事件時,又意外得知一起拆遷事件。村裡佔了一農戶的宅基地,提出的補償條件也被兩個兒子接受。但其母親堅決反對。第一次要求賠償1個億,第二次要求賠償10個億,最後要求40個億。村裡自然難以滿足。於是便天天到鄉里上訪。後來認定其有精神病,便送到某精神病院。此前多次發生的上訪人員「被精神病」就是同一套路。但過去行,現在不行了。根據國家的最新規定,精神病院必須在有親屬簽字的前提下才能接受各級政府送來的精神病人。但由於兩個兒子拒絕簽字,醫院也無法收治。不過據醫生鑒定,這屬於典型的偏執性精神病癥狀。

  出現這種漫天要價的現象我並不驚異,本來嘛,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人的本能,國家需要的是進一步立法和規範。既不能讓政府無理拆遷,也要制約個別群體的不合理要求。但令我驚訝的是國家這麼快就出台了對上訪人員送交精神病院的管理新辦法。可是這樣的信息為什麼我們的媒體就不報道呢?

  我的品味:

  這是故意激怒人的言辭之一。你巴黎宋說話、辦事如果能夠負責一點、能夠象樣一點的話,那就應該具體了解一下「被精神病」的情況統計:象這樣極端的情況有多少?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五:以偏蓋全。

  宋言論之六:

  後來,又知道第三起拆遷事例,更能反映中國的國情。某區要拆遷,並按戶口進行補償。於是紛紛掀起離婚大潮----這種事情國人想必都不陌生。就在國家出台政策調控房價時----這是主要民怨啊,也曾出現大量離婚現象,以規避國家的調控政策,從而得以購買更多的住房。當然,我們可以輕鬆指責政府在制訂政策時為何沒有想到民眾的應對之道,但事實上誰能想到為了一套房子就可以連家庭都不要了呢?下面的發展更神奇。地方政府無奈,只好給法院打招呼,暫時不受理離婚案件----從道理上講,這是干預司法,但我本人還是非常理解和支持。這樣的國情,只能用這樣的辦法。否則,不但無數個家庭離異,當地政府也承擔不起補償費用,開發事宜也必然流產。這將是一個多輸的局面。所以想起自由派的某些建議,就令人可笑,可悲,甚至可恨,可惡。

  我的品味:

  如果我給巴黎宋詳細介紹我們這裡是如何制定政策的和如何執行法律的,人們和巴黎宋肯定都會笑話我:你以為他真不懂啊?可明明是制定政策的水平低下和對法律極大的藐視,巴黎宋卻把板子打到「自由派」身上。到底是誰令人可笑,可悲,甚至可恨,可惡?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六:倒打一耙。

  宋言論之七:

  國內期間,還遇到一起頗為奇特的上訪事件:一起村級選舉引發的上訪事件。某村長期分為兩派。某一派選上后,另一派往往並不服氣,想盡辦法令之下台。由於國家把上訪和政績掛鉤,於是敗選的一派便製造大規模上訪,終將對方拉下馬。這種因民主選舉(刻意影響選舉結果)引發的上訪真是匪夷所思,假如中國真的民主化,類似事件恐怕將會層出不窮(由於選舉引發的社會動蕩、抗議在後起的民主國家是常態,台灣2004年大選后也曾上演這一幕,還被陳水扁稱為七日政變)。

  中國的村級選舉,在西方視為中國民主的大膽嘗試,並寄予頗大的希望。而自由派更是對之呵護有加。但實際上,只要問一問,訪一訪,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都對村級選舉極為失望和不滿。簡單說來,村長是靠花錢買票上的台,上台後全力謀私。如果說過去上級任命的村長還可以有很多制約,但現在人家就是花錢才上的台,自然要天經地義般的把花的錢掙回來。哪些拿過錢的選民,也無話可說。現在村級選舉,要麼是家族,要麼是財力,要麼是黑社會。政治是骯髒的,民主的的客觀效用之一就是把這種骯髒從暗室拿到光天化日之下,把一個純補的農村社會搞的烏煙瘴氣。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曾陪同法國朋友體驗中國的洗腳文化,聊起村級選舉,一位年青的洗腳工竟然憤怒的站起,將村級選舉斥責一番。但令人奇怪的是,這樣的民情民意就是不被媒體所關注。農村選舉搞了快二十年,台灣的選舉也搞了二十多年,究竟怎麼樣,是否成功,難道都看不到嗎?

  我的品味:

  在這裡,巴黎宋將丑象叢生的中國村級選舉的背景和所處的大環境完全抹掉了,儘管它是眾所周知的骯髒和卑劣。巴黎宋為什麼要這麼做?一句話,是為了將反對選舉說成是「民情民意」,為了否定民主化是中國人心所向。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七:不擇不段。

  宋言論之八:

  司法腐敗是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目前公認法官腐敗、公安機關刑訊逼供、律師權宜得不到保障是司法體系的三大突出問題。而和業界的朋友接觸也證明了這三點。據朋友講,現在的法官太黑,吃了原告吃被告。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最終判決結果仍然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沒有人敢於顛倒黑白。其原因一是原告和被告相互博弈的抵消作用。二是法律條文日益精細化,定刑日益量化。減少了法官個人操作的空間。比如搶劫三次可判處十年以上徒刑。每多搶劫一次增加定量的徒刑。目前定刑量化的趨勢已成主流。三是律師的存在。所以,考慮到我們是一個重結果輕程序的國家,從結果來看,司法仍然維持了正義的底線。

  我的品味:

  聶樹斌案、佘祥林案……等等都是「最終判決結果仍然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沒有人敢於顛倒黑白」?都是「司法仍然維持了正義的底線」?

  這就是巴黎宋言論的特徵之八:睜眼說瞎話。

  宋言論之九:

  此次回國感受中國的進步不僅僅體現在對上訪人員精神病的處理、司法定刑的量化,幾乎體現在各個層次。大家都知道公務員要進行嚴格的考試,現在這一舉措已擴大到事業單位,過去能夠通過第一輪考試的候選人,在第二輪主觀面試時還有可能做工作,但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可能。一是考官全來自外地。二是主考官臨時抽籤決定哪個考官在哪個考場。三是候選人臨時抽籤決定自己在哪個考場。這令作弊的可能性為零。這也徹底阻斷了官二代的現象。官二代要想在中國重現,恐怕要等到民主化之後了。不妨看看今天的台灣,活躍在政治圈內的人物多是官二代。「官二代」就是「官二代」,如同色情業就是錢色交易、政治獻金就權錢交易一樣,不會因為它有了民主的外衣,合法化就改變了它的性質。

  我的品味:

  這是故意激怒人的言辭之二。你巴黎宋從「工資過低」的小公務員群里找「官二代」?你低能啊?!你找局級以上官員的花名冊看看,有幾個不是「官二代」,啊?「沒想到」啊你,巴黎宋?

  這就是巴黎宋文章的特徵之九:偷天換日。

  宋言論之十:

  西方和許多自由派知識群體指責中國是獨裁國家,但這並不符合事實。中國固然不是西方式的民主國家,但也不是阿拉伯世界的獨裁國家。我們知道埃及穆巴拉克是獨裁者,利比亞卡扎菲是獨裁者,突尼西亞本阿里是獨裁者,但中國誰是獨裁者?中國的領導人十年一換,而且其執政時擁有的權力都比不上民主國家的總統權力大。顯然中國已經走出既不同於西方也不同於阿拉伯世界的第三條道路。正是這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第三條道路才既避免了西方的經濟危機,又避免了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在中國成功的基礎之上,現在是打破西方壟斷制度話語權、建立中國自己話語權的時候了。

  ……

  當然現在公然否認中國模式成功的人已經沒有了市場,而是改為質疑中國模式還能持續多久。其實,說白了,中國模式的實質就是「事實求是,因地制宜」,而並非一時的經濟增長。就如同日本,高速增長了三十年之後就陷入二十年的停滯,但是否就可以徹底否認日本模式?旅美華人經濟學家陳志武先生認為美國平均每十年就發生一次經濟危機,所以這一次的危機也算不了什麼。以這樣的低標準來衡量中國的話,中國模式還有什麼可否定的呢?

  ……

  但以中國文化的五千年積澱、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實用理性傳統,怎能不會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也能令世界借鑒的普世之道呢?

  我的品味:

  喔,按照巴黎宋的意思,「中國模式」就是一條「能令世界借鑒的普世之道」吧?能「借鑒」什麼呢?借鑒「集中力量辦大事」?當然好。不過,不能又要馬兒、又要不吃草啊。那就得同時把嚴重的腐敗「借鑒」去、把懸殊的貧富差距 「借鑒」去、把嚴密的輿論控制「借鑒」去、把對上訪人員的打壓「借鑒」去、把對法律和政策的朝令夕改「借鑒」去、把虛假的「選舉」「借鑒」去、把司法腐敗「借鑒」去、把「官二代」的肆無忌憚「借鑒」去……

  要是這能「普世」,那除非全人類瘋了。

  **************************************************************************

  大概巴黎宋為了回應人們對他「沒有看到中國的具體狀況就亂髮言論」的質疑,他特彆強調自己「十多年間由於各種因緣巧合,每年總能回國多次,從而得以緊緊跟隨飛速發展和演變的中國步伐。」。當然,他也承認自己「雖然每次回國都是浮光掠影,……」

  可是,我們從他的言論中,怎麼也看不出他象來過中國的樣子。——莫非他並沒有來過,只是為了謊報路費而假稱來過?——說說笑話而已,這是以在「中國模式」內生活的小人之心,度巴黎大君子之腹。堂堂的宋學者,豈會幹此下三爛勾當?那麼,他去的是另外的一個「中國」?也不象。要麼,他是在「歡渡國慶」之夜,夢遊了一回中國?……

  其實,不管巴黎宋來過中國也好、沒有來過中國也好,他都得這麼強詞奪理、顛倒是非、漏洞百出。而且,他也不是那麼低能,只是因為他的利益和立場決定,他只能走到這一步了。

  
(轉載本文請註明「中國選舉與治理網」首發)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