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佔領華爾街」:茶杯裡的風暴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0-6 2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10月06日 02:40   僑報

  在1987年版的好萊塢電影《華爾街》中,影帝道格拉斯有段充滿激情的台詞「貪婪是好的,貪婪是對的,貪婪是有用的,貪婪可以釐清一切,披荊斬棘直搗演化的精華」。24年後,在現實中的美國,「佔領華爾街」的示威活動已經持續了數周,開始蔓延全美各地,憤怒的年輕人走上街頭,抗議美國的金融體系弊病,要求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吐出他們「霸佔人民的財産」。

  如果梳理觀察,可以給這個抗議運動貼上三個標籤:青年運動、碎片化與奧巴馬的難題。

  目前,「佔領華爾街」運動幕後最大因素是美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失業率高達9.1%,全國失業人口達1400萬,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在大學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們畢業後發現沒有工作可做,年輕世代對自身的前途感到無奈彷徨,對國家憤怒失望,又與國際上的「阿拉伯之春」大背景聲息相通。這樣裏應外合,內外夾攻,觸發這次青年街頭抗爭。

  但必須指出的是,雖然這個運動仍在發展之中,但規模和影響力都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聲勢浩大的青年反戰運動有著明顯的差距,有可能隨著美國周期性的經濟翻轉逐漸消散。

  雖然「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矛頭指向了華爾街的金融大鰐,但是主要的訴求並不明確,示威者使用的都是些概念口號,如要工作、反對社會不公、抗議金融業貪婪等,這些籠統的訴求喊起來很簡單,但是比較碎片化,缺乏實際的考核指標。不像當年反戰運動訴求清晰明了——美國退出越南戰爭,讓年輕人回家。

  次貸危機後,美國政府亡羊補牢,去年通過了《多德·弗蘭克法案》,加強金融監管。但是這個法案經過兩黨長時間的政治博弈,多處進行了妥協,調子已緩和了許多,讓人對這條繮繩能否系住華爾街這匹野馬産生懷疑。

  「金錢是政治的母乳」,對於馬上要競選連任的奧巴馬來說,對此應該更是心有戚戚焉。他在2008年競選總統期間,接受了華爾街近1500萬美元捐款。政商之間的金錢關係永遠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具有多重性。一方面,奧巴馬必須顯示對於華爾街的金融業實施了監管,讓老百姓放心,讓海外的投資人放心。另一方面,他又需要向華爾街的巨富們籌措競選捐款。如何掌控好這一平衡,就是奧巴馬的難題。

  在宏觀面上也顯示出,奧巴馬能否連任的關鍵不是打死本·拉登,也不是從伊拉克撤軍,或是趕下了卡扎菲。真正的關鍵還是「經濟」議題。

  所以,目前來看,「佔領華爾街」的抗議運動實際上對於華爾街的金融業産生不了什麼大的具體影響。在某個層面上,華爾街彷彿只是個虛幻的箭靶,人人都可以去射,但人人又都射不中。

  最後,值得警惕的是美國陷入麻煩後的危機轉嫁。每到美國選舉年或是遇到困難後,美中關係都會有明顯波動,往往是犧牲中方利益來滿足美方的政治需要。本周,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預案,對中國匯率指手劃腳。直白地說,中國確實是沒有美國的投票權,但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主,美中之間的互動關係本不該如此。(作者系大陸時評人士)

  本版文章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僑報》立場。如果您對本版某篇文章有不同觀點,或者對某件時事有更酣暢、更深刻的點評,歡迎來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14: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