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佔領華爾街 草根憤怒在蔓延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1-10-3 2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10月02日 13:01   僑報


  「佔領華爾街」的示威者們駐扎祖科提公園,已經在此堅持了兩個星期。他們在公園內規劃出廚房、休息營區、媒體區、詢問處、醫護區、圖書閲讀區等,還有醫生、律師提供協助。美聯社

  【僑報訊】盡管在前一天警方逮捕了超過700名在布魯克林大橋佔據機動車道、舉行非法遊行的民衆,但反華爾街示威者周日誓言要將抗議行動繼續下去。在全美各地也湧現類似的抗議活動,抗議者在社交網站上策劃著這些活動。

  據路透社報道,警方表示,示威者周六下午參與了一場未經批准的遊行。許多人漠視警方不斷髮出的只能在大橋人行道上活動的警告,走上行車道,組成人鏈阻礙交通,因此警方只能採取強制措施進行抓捕。警方稱700多名被捕者中大部分拿到了違反秩序規則的傳票以及刑事法院的出庭傳票並獲釋。

  參加布魯克林大橋遊行的示威者主要來自「佔領華爾街」組織。當天15時30分左右,示威者從位於世界貿易中心遺址附近祖科提公園的營地出發,前往布魯克林大橋。

  一大群示威者登上布魯克林大橋,阻斷了通向布魯克林方向的機動車道,目擊者形容現場一片混亂。大批警察開始使用橙色網包圍示威者,隨後將他們戴上手銬帶離,一些示威者試圖掙脫。此前警方曾向人群發出警告要求他們留在人行天橋上。

  警方發言人說:「一些遵從命令、留在步道的人沒有被捕,其他示威者在機動車道上手肘相扣行進則被捕。」

  除紐約外,100多名洛杉磯示威者周六晚在市政大廳前宿營。「佔領華爾街」組織者對此表示,他們希望看到這樣的抗議在全國範圍內蔓延。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抗議者在芝加哥和洛杉磯舉行了大規模集會。在舊金山和匹茲堡等其它城市,抗議活動的規模較小,或者還只是處於規劃階段。一個名為occupytogether.org的網站列出了紐約抗議活動的分支團體。活躍分子開始在美國之外的墨爾本和蒙特利爾等地組織抗議活動。僑報編譯張雯

  各執一詞:和平示威還是騷亂

  《紐約每日新聞》談到警方和示威者對於大批人被逮捕的相互矛盾說法。盡管部分示威者說警方為他們設下陷阱,警方發言人堅持說,警方是在多次警告要示威者離開道路之後才開始逮捕的。

  警方發言人說,「有些人遵守命令,回到人行道上,沒有被逮捕。其它人繼續佔領通往布魯克林方向的汽車道,他們隨後被逮捕。」

  開往曼哈頓方向的車道也被迫慢速行駛,但直到周六16時之後,仍可以通行。示威者佔領大橋人行道之後,開始向車道上蔓延。隨後,大批警察前後堵截、逮捕。雙方對峙迫使大橋關閉將近3個小時。

  示威者抵達大橋橋墩時,瓶頸形成,許多人開始走上人行道。有些人開始直接走上汽車道,有幾個人從人行道爬下去走汽車道。

  來自布魯克林的48歲學生卡米索(Robert Cammiso)說,「我們是應當走人行道。但有很多人聚集過來,形成瓶頸,我們沒地方。人們從人行道跳下去到車道上。我們意為車道對我們開放。」

  讓部分人通過之後,警方使用橘紅色大網和車輛前後圍住大約400人,隨即開始給他們戴手銬逮捕。警方叫來紐約警察局車輛和大都會捷運局大巴將被戴上手銬的示威者拉走。

  有些示威者從車道爬上人行道,避開了警方的逮捕。卡米索說,「(警察)比較尊重人。他們盡可能表現良好。他們是要盡職。」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上述評價。本艾米(EtanBen-Ami)說,紐約警方似乎是為抗議者設下陷阱。布魯克林這名54歲的精神病專家說,「看起來好像是他們故意退讓,要讓示威者走上車道。」

  魚龍混雜:抗議者來自各個階層

  《紐約時報》星期六的報道對抗議者成分做了分析。抗議華爾街的人群駐扎祖科提公園,已經堅持了兩個星期。他們中有來自伊利諾州埃文斯頓餐館打工者、有被賣酒店的員工、有為谷歌做諮詢的公司員工、有馬戲團的演員,還有布魯克林的保姆。

  《紐約時報》報道說,到上周五,華爾街的佔領者進入這裡已經是第14天。這些示威抗議者中,大部分都在十幾歲或二十幾歲左右。

  這些曼哈頓下城扎營佔據華爾街的人中一直沒有被任命的領導者,沒有預定結束的日期,沒有具體的目標和要求,人們來源很雜。然而,這些「佔領者」兩個星期的堅持,已經吸引了不少希望對不公平的金融體系表達不滿的人,他們成為「佔領者」忠實和熱情的支持者。

  抗議者在祖科提公園扎營示威,宣稱整個冬天都將駐扎該地,來自各方的民衆捐贈食物、衣物、帳篷、睡袋等。在3100平方公尺的公園內規劃出廚房、休息營區、媒體區、詢問處、醫護區、圖書閲讀區等,還有醫生、律師提供協助。一日遊行之前有免費報紙在街頭派發,向社會大衆說明活動緣由並尋求支援。

  這份稱作「Occupied Wall Street Journal」的四頁報紙,是由兩位獨立媒體人46歲的古普達(Arun Gupta)和38歲的布藍特(Jed Brandt)利用網上資金募集平台Kickstarter籌集資金。他們表示9月29日注冊帳號,8小時內募集了12000元,第一期共發行了5萬份。

  除了個人外,有多個團體加入抗議,如運輸聯盟公會、教師公會、非營利機構General Assembly等。

  電影製作人摩爾(Michael Moore)及女演員蘇珊莎蘭登(Susan Sarandon)曾造訪示威群衆的營區,表達支持之意。

  抗爭目標:矛頭直指華爾街「貪婪」

  這次反華爾街示威活動始於9月中旬,當時示威者在華爾街附近遊行,抗議矛頭主要指向華爾街「貪婪」、金融系統弊病和政府監管不力,還衍生出對政府過度動用軍力、對少數族裔不公、失業率高等社會問題。

  「在美國,1%的富人擁有著99%的財富。我們99%的人為國家納稅,卻沒有人真正代表我們。華盛頓的政客都在為這1%的人服務。」——一名「佔領華爾街」示威者如是說。

  示威行動發起者、加拿大反主流文化雜誌Adbusters主編凱利拉森表示,「我們之所以發起本次抗議行動,是因為感覺美國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很多人失去了工作,無家可歸,整個國家都在受傷害,而造成這些後果的那些人卻置身事外,沒有受到任何懲罸。」

  「盡管參與者衆多,但遊行活動很可能會平穩進行。美國人對於社會的運行規則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們不會輕易破壞這種規則。」——美國安全問題專家、紐約大學教授帕特裡夏·德根納羅。

  今年32歲的比爾是一位電腦圖案設計師,他和朋友是第二次參加此次活動,他說,「我們認為大企業、銀行、金融機構權力太大。人們好像漠不關心,我們要讓大家知道。」「現在的政治人物或大型企業的所做所為根本代表不了真正的美國,他們走出來還代表了許多沒法來的朋友,這些人必須工作,必須保護他們的家庭。他們認為,現在的經濟政策不公平,應該重整,不能再腐敗下去。」

  原因分析:失業導致草根憤怒

  這場被命名為「佔領華爾街」的示威活動是加拿大范庫弗州的一家反主流文化雜誌Adbusters於今年7月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起的,意在表達對美國金融制度偏袒權貴和富人的不滿,聲討引發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

  在這份網路倡議書中,Adbusters號召全球網民發起對資本和政治的抗議行動,並聲稱「希望能夠召集到2萬人湧入華爾街聲討金融危機禍首,將佔領行動維持數月,表達希望獲得就業機會的訴求

  「佔領華爾街」活動消息透過社群網站傳出,逐漸加入的抗議者來自各地各階層。他們利用靜坐示威、肥皂箱演講、遊行表達心中的不滿,抗議的訴求點仍在嘗試界定,但主要是對美國貧富差距日益加大感到不滿,以及對大型企業──而非一般選民──控制政府政策感到不滿。他們認為美國資本主義體系在改變,因此站出來代表了99%美國人的利益,對抗1%的巨賈財閥。

  哥倫比亞大學副教授沃倫認為,「佔領華爾街」行動類似茶黨自由派人士的理念,由一群動員力強的年輕人表達他們的不滿。他相信這個行動的訴求會反映到2012年的總統選舉。

  參與活動的社會運動家柯亨認為:「佔領華爾街」行動是美國抗議傳統的一部分。她指出,美國是民主國家,但當社會公平正義失去到一定程度時,僅有選票是不夠,選舉産生的政治人物接受大型企業的資助或遊說團體的影響。

  失業率居高不下是觸發這次示威的最主要導火索之一。根據勞工部公佈的最新就業數據,8月份美國30個州的就業人數下降,其中紐約州就業人數下降最多。而此次遊行的參與者,大多數都是青年失業者,包括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示威者說,他們希望通過這次示威「顯示民衆的力量」,迫使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吐出他們「霸佔人民的財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6: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