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蔣介石若非內奸,以下抗日之迷您能解釋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9-29 0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2011-08-19 21:37:47   【中華軍情觀察】


    在烏有之鄉看了【再談蔣介石是抗日戰爭中的日本內奸的問題 】后茅塞頓開,此論題不是假說,是符合抗戰歷史及其規律的事實,若蔣不是日本內奸,以下抗日遺留的難解之迷就永遠得不到命人口服心服的正確答案: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了解吃裡扒外的蔣介石,首先就要了解其「伯樂」孫中山。孫是個心理非常矛盾的人物,他既要依靠國內反清復明的青紅幫搞武裝起義,又要躲避滿清的通緝而流亡美日,向華僑宣傳革命並為起義籌款;長期脫離中國本土與外國各種勢力打交道,以謀求同情和援助,難免自我全盤西化,與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的思想格格不入,而對洋人和海歸派卻情有獨鍾。

    辛亥革命后,以青紅幫為基礎的國民黨推翻了夙敵滿清,雖完成了歷史使命卻沒有了奮鬥目標而離心離德,各自為爭權奪利而各自為政,甚至反目成仇的捲入軍閥混戰。由此孫便一葉障目的對未全盤西化的中國人更是絕望了,從而促使他油然以西方救世主的姿態,既以三民主義的代表乃至中國的國父來救中國。

    因此,孫首選的助手及其接班人,必須首先是留洋學生,甚至偏激的認為,應該是跟自己加入美國籍一樣的外籍華人,且擅長軍事的人才,才是最佳人選。於是最揣摩孫的日本特務,就在恰到好處的時刻,向孫推薦了日本士官學校「高材生」,且加入了日本國籍的優秀「革命」青年蔣介石。從此一個日本內奸在日寇和孫的雙重載培下,當日本醫生「醫」死了孫后,蔣順理成章的一舉篡奪了國民黨的委員長和中華民國的總統大權,拋棄了三民主義及其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在「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人」的口號下,成為屠殺工人農民的劊子手。如此只有殺人不眨眼的日寇才能說到做到的殺人口號,竟出於中華民國的革命領袖之口,就連國民黨官兵都抵制的說:「我們是為革命才拿起槍的軍人,不是為土豪劣紳向貧苦百姓復仇的工具。」

    耐人尋味的是,蔣介石又名蔣中正,典出《周易》:「豫卦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作為小鹽販的河南蔣父,怎麼可能有如此雅興,給一個來路不明的養子取如此雅名?過去取名是姓的後面是「派」,是有家族固定的字,「派」的後面才是名。因此,凡無「派」的名字都是成人後自己根據愛好或老師改的名字,,蔣介石也不例外。其所謂「不終日」是什麼意思,通俗的講就是「永恆的太陽」;其「以中正也」的正就是陰陽的陽,就是天皇的天,就是「如日中天」的日本;其「蔣」與將諧音,蔣介石三個子蘊含的就是「將日本天皇統治中華的夙願」夢想成真。這就是蔣介石的姓名暗藏的日本內奸的玄機。

    日寇無論攻蘇還是侵華,首先必須佔領中國東北,而故意將「手墨」寫成「手黑」,來表達寸土不讓的東北王張作霖是絕不答應的,若用武力佔領必然引發一場生死大惡戰,誰勝誰負誰也吉凶難卜。於是日寇炸死了張作霖而讓張學良取而代之,繼而又步步緊逼的迫使張學良易幟而投靠了蔣,使蔣頓時成為統一中國的民族英雄。其實這是日寇欲擒故縱和一石三鳥之計,此連環計既幫助蔣提高了威望,又使蔣在918事變後有權命令東北軍退出東北,拱手讓日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佔領東三省,更使蔣有權命令東北軍去陝西打紅軍。自張學良易幟后,蔣別有用心的讓張離開東北而住進北京花天酒地,使日寇勁敵的東北軍群龍無首而分崩離析,只得暫且聽蔣的調遣。

    西安事變前,蔣在攘外必先安內的借口下,喪心病狂的打內戰。918事變時,蔣命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退入關內圍剿呼籲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紅軍,此等亂我中華的內奸行徑就不用再說了。

    只說日寇為什麼放棄北進攻蘇而南進侵華?其實,當時中國並非現在人們認為的弱不禁風,那時中國海陸空三軍初具規模,在實業救國的浪潮中,利用列強忙於一戰而無暇打壓中國民族工業之機,全國工商業突飛猛進,上上下下的愛國反日熱忱空前高漲。尤其是遠有美英支持,近有蘇聯幫助,與德國也有密切的軍事交流,更叫日寇「打狗還要看主人」而不敢輕舉妄動。

    而當時蘇聯因在意識形態上是資本主義世界的敵人,在國際上孤立無助,若日寇進攻蘇聯,必然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或至少是袖手旁觀。因此可以說若不是蔣的剿共內戰,當時中國的綜合實力比蘇聯毫不遜色。這就是日寇在攻蘇還是侵華的選擇上,一直猶豫不決的主要原因,也是蔣成為剿共內戰專業戶的主要原因。

    此情此景就象今天的台海形勢:大陸論實力雖打得過台灣,但「打狗還要看主人」,台灣的背後有美日支持,由此大陸就不敢輕舉妄動了。試想若台灣領導人是大陸的內奸,他暗地向大陸保證絕不允許美日干預台灣事物,並將台灣搞得四分五裂以作大陸攻台的內應。在這可確保速戰速勝的形勢下,大陸會不胸有成竹的解放台灣嗎?同理,就是因蔣暗地向日寇保證絕不允許美蘇干預中國事務,並將中國搞得四分五裂以作日寇侵華的內應,在這可確保速戰速勝的形勢下,日寇會不放棄北進攻蘇風險而胸有成竹的南下侵華嗎?

    七七事變國共合作后,面對華北戰場的中國軍隊取得諸如平型關、台兒庒等大捷時,蔣見勢不妙便以阻止日寇進攻為名,命令扒開黃河花園口,淹死抗日軍民數百萬,黃河泛濫使數省成為澤國,而日寇卻神奇的未損一兵一卒。蔣又故意漏洞百出的說是日機炸的,結果被日寇很快揭穿,這一唱一和使中國在國內外大失臉面,而日寇則藉機標榜皇軍是堂堂正正的「仁義之師」。此扒黃河的高層絕密,誰才能預先向日寇泄露情報?

    蔣破壞了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內陸抗戰後,又一反常態的主動在上海攻擊日租界的日寇海軍陸戰隊,不可思議的是裝備精良的德械師,卻對僅是普通大樓的日寇據點久攻不下,使日寇有了充分的時間調兵遣將進攻上海,更有了正當防衛的借口而不怕殃及池魚的西方各國譴責了。松扈會戰迫使中國軍隊在不佔天時地利人和的灘涂湖汊地區,與可充分發揮海陸空優勢的日寇,拼極不對稱的消耗戰。從全國各戰區蜂擁而來的七十多萬中國精銳部隊,完全暴露在日寇航母戰鬥群的火力覆蓋下,每天傷亡數萬人,一寸山河一寸血。這可歌可泣的悲壯場面,雖表現了中國軍民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但卻是與「抗戰必亡論」異曲同工的「速戰速勝論」的典型戰例,難道蔣不知中國海軍空軍與日寇不是一個級別嗎?如此以卵擊石的會戰,就是包藏禍心的讓中國軍隊飛蛾撲火,使日寇將抗日主力聚而殲之

    在日寇狂轟濫炸而使中國陸軍主力喪失殆盡的同時,弱勢的中國海軍空軍為保護陸軍少遭屠殺,也不得不與優勢的日寇海軍空軍硬拼,其主力也雙雙喪失殆盡,殘餘的軍艦被以阻止日寇順江而上的名義,命令自沉於長江航道,使日寇後來打撈出水稍加修理就可使用。當時長江的大小鐵船多得是,為何單單要用軍艦沉江,是誰下此無異於自盡的命令?

    蔣為什麼要將抗日海軍斬盡殺絕呢?原來海軍將士大多是北洋水師的烈士後代,許多都在英國航母戰鬥群上以實習的名義參加過一戰,都精通海軍實戰又對日寇有深仇大恨,其幾個艦隊司令曾聯名提議政府建造十幾艘航母,以確保海疆不再受列強侵犯,因建航母完全是針對日寇,對剿共不起作用而被死心塌地打內戰的蔣一票否決。海軍將領大失所望而紛紛以辭職來抗爭,至此蔣就動了扼殺中國海軍的殺心。

    值得一提的是,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英雄氣概響譽全球,成為抗日軍民的榜樣,也成為日寇的眼中釘、肉中刺。當時中國正需弘揚抗日英雄,鼓舞士氣的關鍵時刻,是誰命令八百壯士向英租界交槍?再由英方引渡給日寇,使八百壯士不明不白的淪為俘虜,除極少數逃跑外,大多慘遭日寇的報復而折磨至死。

    當松扈會戰的潰軍想用江陰等要塞抵擋日寇時,要塞管理人員卻不知去向,因沒有鑰匙和圖紙而無險可守的只有一潰千里了。如此用花巨資修建的系列國防工程,正該使用的關鍵時刻,是誰將管理人員突然消失了?解放后經過調查,才知是蔣利用權勢,將這些工程承包給自己青紅幫的把兄弟,如上海的黃金榮、杜月笙之流,結果不是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就是謊稱竣工的半拉子工程,其實根本就不能用於實戰。蔣為掩蓋自己官商勾結的腐敗罪行,並達到破壞抗戰的目的,乘兵敗如山倒之機提前解決了管理人員。

    接下來就是南京保衛戰了,開始軍民都抱與首都共存亡的必死決心,並打了幾個漂亮的惡仗。正當兩軍相遇勇者勝的關鍵時刻,不知怎地突然命令全城大撤退,頓時全線崩潰,接到命令與未接到命令的部隊互不相讓而發生火拚;本該衝鋒陷陣的德械師坦克,卻一路強行沖開擁堵在路上的士兵和裝備,碾開血路倉皇出逃,后因無油無配件而全部銷毀,如此先進坦克自始至終都沒派上用場。就在這些人為製造的潰亂中,三十萬軍民戰不能戰,走無路走,殘遭日寇集體屠殺而死不瞑目,你說窩囊不窩囊?你說冤枉不冤枉?現在要問:戰場有戰場鐵的紀律,事關放棄保衛首都而撤退的重大命令,難道是一般將領敢下的嗎?

    蔣為了配合日寇轟炸重慶掃清障礙,在視察鄂西時,當地機場的幾十架戰鬥機竟猝不及防的被日機偷襲炸毀。當失去戰機的飛行員,為盡保衛重慶的空軍責任,集體請求駕無武器的破舊教練機去撞轟炸重慶的轟炸機時,蔣竟然同意。致使這批飛行員駕駛的教練機,又莫名其妙被日戰鬥機當空中靶機一樣的被擊落了。

    作為熱血青年的飛行員,願以身殉國本無可非議,但作為三軍統帥的蔣,難道不知此去是白白送死嗎?難道不知飛行員比飛機更難得可貴嗎?難道不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嗎?蔣明顯是借刀殺人的要將抗日飛行員斬盡殺絕,使中國人捐錢買再多的飛機若沒有飛行員也是枉然,好讓日機將重慶的中國軍工基地炸平;也讓日寇有了向世界吹虛的戰例,即僅一次空戰就擊落中國飛機31架而自己零傷亡的赫赫戰果,大長了日寇的威風,大滅了中國人的志氣。此日寇的宣傳效果至今陰魂不散,去年三峽電視台就借屍還魂的為日寇吹虛此赫赫戰果,使不明真相的觀眾無不對日寇的戰鬥力深信不疑,而對抗日空軍則無不嗤之以鼻。

    重慶大轟炸中還有一個有悖斬首行動的現象,既日機只炸老百姓和兵工廠而不炸在峨眉山的總統府及其官邸?這充分證明日寇怕把蔣炸死了而前功盡棄,其損失將無法彌補。

    當蔣讓日寇輕而易舉的佔領了半壁江山後,共產黨卻在敵後開闢了抗日根據地,日蔣意識到八路軍、新四軍才是勁敵。於是蔣為配合日寇三光政策的五一大掃蕩,發動了三次反共高潮,以曲線救國的幌子,派幾十萬國軍充當偽軍攻打抗日根據地;並抽調正在抗日的八萬國軍主力製造了皖南事變,消滅新四軍主力九千多人。要在游擊戰中一次消滅這樣多新四軍,這是日寇根本就無法做到的,只有一個間諜可頂百萬兵的蔣才能做到。

    中國十萬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開始是所向無敵,命人費解的是其軍需堆積如山的後勤基地及其回國要道,竟只有一個營防守而被小股日寇襲取,而遠征軍和國內軍隊若前後夾攻的奪回此地是綽綽有餘,可遠征軍為什麼捨近求遠的要走原始森林的野人山回國?使成千上萬無法行走的傷員被迫集體自焚,造成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六萬遠征軍將士客死異國他鄉。是誰謊稱回國要道有日寇重兵把守?是誰謊稱野人山有路可行?是誰下此自尋死路的命令?

    日寇剛投降,蔣立即替代日寇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指揮日偽軍,命令它們繼續維護各地「治安」,抵抗八路軍、新四軍的大反攻,絕對不得向共產黨投降。同時用以德報怨的名義,嚴令國軍要優待日寇,公開宣布將岡村寧次無罪釋放而成為蔣的座上賓,並聘請為蔣的內戰顧問,以後一直擔任培養台灣武官的最高權威老師,其學生都成了日寇在台灣的軍事代理人。

    蔣敗退台灣時,無罪釋放了所有日寇戰犯,並簽定日中友好條約,破天荒的宣布放棄日本的戰爭賠款。當時台灣成了庇護日寇的天堂,讓他們搖身一變的成為台灣原住民,與國民黨敗退台灣的大陸移民分庭抗禮。現在民進黨和台獨聯等分裂勢力及其綠營,就是這些日寇餘孽的殘渣泛起。

    與此同時,蔣以內戰很忙為由,對出使東京戰犯審判庭的中國檢察官不聞不問,既不及時撥經費,使之無法正常工作,也不提供天皇及其日寇的具體罪行和材料,使天皇趁機賄賂了麥克阿賽和各國檢察官而得以逃脫審判。如果不是中國檢察官們抱著不絞死東條英機等主要戰犯,就在回國途中集體跳海的誓死決心和頑強精神,何以能以一票之差取得絞死主要戰犯的險勝?

    二戰結束前後,聯合國數次欲將琉球群島、釣魚島等中華海外失地回歸中國,以作為中國同意蒙古獨立的領土補償與精神安慰,蔣以疆域過大管不過來為由而拒絕接收,其實就是為日本長期佔領中國領土和分裂大中華打下復筆。不幸之萬幸的是蔣還是接收了台灣,而其目的僅是為與中國負隅頑抗準備的退路。

    為了阻止早已組建的中國駐日佔領軍進駐日本,以防止中國清算日寇軍國主義罪行,轉移中國進入世界的趨勢,蔣迫不及待的發動內戰,搶先調駐日軍67軍進攻魯豫解放區而很快就全軍覆沒,使中國人以駐日軍來遏制日寇侵略的百年夢想煙消雲散。當時國軍三百多萬,精兵強將多得是,難道就差這經專業訓練而僅擅長治安卻短於野戰的二萬駐日軍嗎?

    網友可能質疑,若蔣是內奸,為什麼還派中統特務到越南去追殺漢奸汪精衛?應該說在當時戰爭時期,高層核心領導人的安全保衛極其嚴密,況且蔣是以黑白社會的青紅幫為基礎的特務老大,汪怎麼可能隨隨便便的叛逃到越南呢?那麼多中統刺客高手怎麼可能刺錯了人呢?即便是刺錯了,為什麼不再刺呢?勢單力薄的汪精衛可是又在越南住了幾天才被日寇接走的啊。這些不符合情理的現象只能證明,一個暗內奸,一個明漢奸,他們都在為用更好的執政形式為天皇效忠,狼狽為奸的表演一明一暗的雙簧以忽悠中國人罷了。

    為什麼野心勃勃的汪投敵後,不久就突然病了,然後在日本「不治身亡」?這不就是殺人滅口嗎?因汪知道蔣的秘密太多了,天皇為確保蔣的內奸身份永不泄露,丟車保帥是唯一選擇。因日寇要在漢奸國度物色一個大漢奸易如收養一隻流浪狗,而要培養一個打入中國高層,並成為核心領導的內奸卻是百年難遇的天賜良機。

    網友又可能質疑,若蔣是內奸,為什麼他要限制台獨?應該說,台獨是日寇殘渣餘孽的民間勢力,是天皇手中多樣化王牌中的一張小王牌,而天皇官方王牌的戰略目標要更高、更超前一些,其要吞併得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台灣,而是整個大中華,進而做天下之皇。因此,如果台灣獨立了,蔣就失去了名正言順反攻大陸的國際合法性,對蔣的主子天皇來說,這不是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嗎?

    網友更可能質疑,若蔣是內奸,為什麼台灣當局至今不承認蒙古獨立?應該說蔣為了保護日寇的實力,也保存自己打內戰的本錢,直到日寇投降前夕,當共產黨已在敵後發動大規模反攻的形勢下,蔣仍按兵不動,最後見天皇大勢已去,迫於形勢和美蘇英的敦促,才同意蘇軍進東北消滅關東軍。但蘇聯出兵是有先決條件的,即中國必須首先同意蒙古獨立。此分裂中國的蘇美英陰謀,正中蔣賊下懷,於是蔣一手遮天的就簽字同意了。朝鮮戰爭后,世界形成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敵對陣營,蒙古為社會主義陣營增加了一個聯合國席位,美國當然不甘心了,為挑撥離間中國與蘇蒙的關係,於是命令蔣翻手為雲的不承認蒙古獨立,而讓新中國無可奈何的背上了這口歷史黑鍋,也確實為中蘇絕裂撕開了裂痕。

    縱觀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凡蔣及其親信指揮的戰役,雖都是美英蘇德等先進武器裝備的中央軍,但無不是一敗塗地。如由蔣遙控指揮並派大特務康澤監視各將領一舉一動的中條山戰役,國軍與日寇的戰死比是26:1;湯恩伯在河南強征暴斂,老百姓大批餓死,不堪忍受的人們竟說「寧亡於日寇,不亡於遭殃軍」, 甚至主動向日寇提供情報,裡應外合的將成建制的國軍繳械后活埋,並將這些武器交給日寇以換取糧食獎勵,而這些不計其數的糧食又是日寇從國民黨倉庫接收的戰利品。如此說不清、道不明的稀奇古怪事,致使日寇為打通大陸交通線,僅用五萬多人發動的豫中戰役就初戰告捷,戰後毛主席說:「湯恩伯部官脫離兵,兵脫離民,混亂不堪,損失五十多萬人。」而其它國民黨人指揮的戰役,雖都是破舊武器的雜牌軍,卻都能「集小勝為大勝,以時間換空間」的各有斬獲。

    難道中央軍真的是不堪一擊嗎?凡接觸了國軍的外國人都對中國軍隊讚不絕口,如美國將軍史迪威就認為「中國士兵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士兵」,為什麼如此士兵卻老是屢戰屢敗呢?這不證明自稱國軍之父而將軍隊竊為己有的蔣,用「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愚軍政策在故意瞎指揮嗎?史迪威深知蔣是內鬼,毅然排開了蔣對遠征軍的遙控指揮,使中國士兵在國際戰場展現了世界最優秀士兵的威力,同是來自國軍的遠征軍,在緬甸殲滅了日寇甲級師團第十八師團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命日寇聞風喪膽,命世界刮目相看。

    對國民黨戰場的蔣與其它領導人的明顯差異,毛主席早就看出端倪而在【論持久戰】寫到:「中央軍的武器,不是比地方軍要好得多嗎?但比起戰鬥力來,中央軍卻多數劣於地方軍。在日寇的攻勢前,地方軍還能打一下,中央軍則一觸即潰。」並多次明確指出蔣與汪是一丘之貉。

    就是國民黨高層的白崇禧親歷戰役中也迷惑不解的說:「一個全軍統帥,(怎麼)只有一個步兵營長的軍事水平?」一些抗日有識之士,雖看出了蔣的內奸嫌疑,但苦於沒有確鑿證據和顧全抗日大局而隱忍不發。正是這些如李宗仁、馮玉祥等愛國反蔣的國民黨人對蔣的暗中防範和監督,才使蔣有所顧忌而不敢明目張胆的破壞抗日,從而使國民黨的正面戰場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否則正面戰場早就被蔣搞垮了。

    為什麼抗戰時蔣老是借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美國鬧彆扭,使美中聯合抗日老受無端干擾,而抗戰後,蔣卻判若兩人的老老實實的跟著美國屁股轉?就因美國掌握了他的內奸身份而做賊心虛。為什麼蔣服服帖帖的跟著美國而美國仍屢屢欲除掉他?就因蔣是天皇豢養的老狗而不是自己豢養的狗而放心不下。因此當蔣經國去逝后,美國就將蔣家一腳給踢了。

    至此台灣官方大權牢牢掌控在美國手裡,而日寇則只能掌控台灣民間勢力的綠營了。無論美日在台灣的勾心鬥角如何演變,都無疑是美日合謀遏制大陸的一張王牌而已,中國要它們將這張王牌無私奉獻給自己無疑是與虎謀皮,是絕對不可能的天方夜譚。同理,中國要美日自動放棄台灣,以和平方式統一台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天方夜譚。要收復台灣,只有通過武力打得日寇自身難保、跪地求饒,才有資格威逼美日放棄台灣。

    總而言之,類似以上百思不得其解的抗戰之迷舉不勝舉、數不勝數,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重要的是以此為戒,搞好現在與將來的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從蔣對中華民族造成的空前災難,可見一個國家的高層核心鑽進了夙敵內奸,是多麼可怕的恐怖啊!祈禱中華祖先在天有靈,保佑中華杜絕蔣汪之流再禍國殃民,永保中國堡壘不被漢奸賣國賊從內部攻破。讓具有龍的精神與智慧傳人的毛主席鳳凰涅盤吧,什麼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等西方價值觀及其兩個極端的精神垃圾,都是當不得飯吃的過往雲煙,只有實實在在銘刻在人民心中的毛澤東思想,才能救中國,只有在維護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持續創新的中華維新傳家寶,才能復興中華。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