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濟衰退擔憂加劇 全球股市重挫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49

帖子

466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g0919 發表於 2011-9-23 14: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經濟衰退擔憂加劇 全球股市重挫

  美聯儲推出了旨在壓低長期利率的新刺激政策,但效果受到市場懷疑。另外,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有關經濟面臨「重大下行風險」的描述,令市場進一步受挫。周三,全球市場掀起了新一波避險狂潮:股市、大宗商品、新興市場貨幣等高風險資產紛紛追隨美股跌勢而大幅下挫。

  周四,全球股市跌聲一片,A股也重現「一日游」行情,悉數吞噬了周三的漲幅。

  A股周四的慘跌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外盤的衝擊。

  周三結束的美聯儲議息會議儘管推出了旨在壓低長期利率的「扭轉操作」新刺激政策,但其實際效果卻受到市場廣泛懷疑。另外,不少人憧憬多時的QE3也沒有在這次會議上兌現,反倒是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有關經濟面臨「重大下行風險」的悲觀描述,令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脆弱信心進一步受挫。

  在美聯儲當地時間21日下午發布議息聲明后,美股應聲加速下挫,三大指數收盤跌幅都超過2%。周四的亞太市場跌聲一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跌幅都超過2%,中國台北和香港股市分別重挫3.1%和4.9%。印尼股市狂瀉近9%,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

  歐美股市22日開盤后全線重挫。截至北京時間22日23時30分,英法德股市分別跌4.6%、4.54%和4.84%。道指跌3.34%,納指跌2.68%,標普500跌3.08%。

  避險情緒還衝擊到大宗商品。倫錫周四早盤一度暴跌近10%,倫銅也跌了近6%,金價跌近3%,紐約原油跌逾4%,至82美元附近。美元成為避風港,盤中大漲近1%。

  而受綠城集團及關聯企業房地產信託業務遭銀監會調查傳聞刺激,昨日在港上市的中資地產板塊集體遭受重創,並引發中資銀行股全線大跌,拖累港股成為亞太區跌幅最大的市場,恆生指數收盤暴跌近5%。

  在內外不利傳聞的共同打擊下,周四滬深股指雙雙跳空低開,其後在銀行地產股的拖累下陷入一浪接一浪的單邊下跌,上證指數最終收盤重挫2.78%,深證成指更是大跌3.01%。

  對於後市,長城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勇稱,若無利好政策出台,A股很難有趨勢性行情,建議投資者在操作上採取「休眠」策略,少動多看。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韌卻相對樂觀。他認為,10月份反彈的概率很大。

  美聯儲需要採取更大膽的行動

  美聯儲21日宣布,將通過「賣短買長」延長所持國債期限等措施來刺激美國經濟復甦。此舉是否能將美國經濟拉出疲態?全球金融市場又將作出怎樣的回應?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認為,美聯儲需要採取更大膽的行動。就全球市場表現來看,短期內動蕩或將持續。

  花旗集團全球宏觀交易主管埃林·布朗對本報記者表示,美聯儲在21日發布的聲明中宣布推出「扭轉操作」,這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市場曾寄望美聯儲宣布更多的舉措,但美聯儲並未提供任何線索。紐約證交所交易商ICAP公司的董事總經理肯尼斯·波爾卡里認為,美聯儲的政策聲明其實並沒有帶來驚喜。美聯儲表達了對全球經濟前景的關切,這又進一步證實最糟糕的情況尚未過去。

  對於美國經濟未來的走向,埃林·布朗認為,到明年中期,美國經濟都將繼續表現疲軟,不過截至目前並未出現極端的衰退。他還表示,「由於新興市場的強勁表現,我們認為全球經濟不會出現衰退。」他認為,歐洲債務危機很可能繼續「慢出血」。不過,歐元可能會維持貨幣聯盟,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周邊國家可能會離開,但如果核心國家脫離歐元區,它們將付出相當高的代價。

  肯尼斯·波爾卡里則認為,「如果美國的宏觀經濟數據仍未出現好轉,下個月的盈利依然疲弱,那麼我認為美國經濟二次衰退的可能性相當高。歐洲的債務危機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希臘短期內也難以脫離困境,很顯然全球經濟正面臨壓力。」Naroff經濟諮詢公司首席經濟分析師喬爾·納羅夫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經濟可能避免二次衰退的困境,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將走強。」

  如何看待美聯儲的「扭轉操作」?喬爾·納羅夫直言,美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正進一步放緩,並且經濟前景伴有「顯著下行的風險」,美聯儲需要比現在採取更多行動。

  他表示,壓低較長期利率的目的是讓實體經濟獲得抵押貸款和資本支出的速度加快。但是公司真正面臨的問題是未來經濟的增長情況,且需求的增速無法推升就業。 「事實上,此次4000億美元『扭轉操作』規模略微好於預期,但鑒於目前溫和復甦的前景有可能惡化,(美聯儲)需要實施更具力度的計劃。」

  此外,埃林·布朗還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預期全球市場將持續震蕩到年末,因為美國經濟增長持續疲弱,歐洲債務危機也在繼續。由於市場對今年四季度的經濟增長預期已經降低,如果美國經濟沒有像預期那樣陷入衰退,股市可能出現一些有限的機會。」談及美元,他認為,美元對歐元匯率可能繼續升值,因為歐洲央行可能會降低利率並且歐洲債務危機也將延續。

  肯尼斯·波爾卡里則認為,「市場將持續保持動蕩,直到某個時刻宏觀經濟數據或者公司盈利開始出現回升為止。」

  QE3爽約 全球股市潰不成軍

  美聯儲創新式的「扭轉操作」非但沒能扭轉乾坤,反而引得市場大喝倒彩。

  由於投資人擔心伯南克周三公布的4000億美元購債計劃不能有效刺激經濟,加上美聯儲在聲明中警示「重大」經濟下行風險,全球市場掀起了新一波避險狂潮:股市、大宗商品、新興市場貨幣等高風險資產紛紛追隨周三美股跌勢而大幅下挫,印尼等少數股市暴跌近9%,倫敦期錫盤中重挫近10%。美元成為唯一的避風港,盤中上漲1%。

  議息會議沒有驚喜

  如同本報此前所預測的那樣,伯南克領銜的美聯儲在周三結束的議息會議上採取了一種較為「中立」的策略——啟動「買長債拋短債」的所謂扭轉操作,後者區別於量化寬鬆政策(QE),不會令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擴大。

  根據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當地時間周三下午發布的聲明,美聯儲計劃在明年6月前購買4000億美元期限為6年至30年的中長期國債,同時賣出目前所持有的剩餘期限在三年以下的相同數量的中短期國債,目的是「壓低長期利率,令整體的金融環境變得更加寬鬆」。

  值得注意的是,和前一次會議一樣,這次美聯儲的決定也不是一致通過的,10位投票成員中有三位投了反對票,凸顯在現階段決策者對於進一步放鬆政策的分歧。而在政壇,美國共和黨在國會的多位領導人20日罕見地聯名致函伯南克,敦促美聯儲不要再採取進一步的寬鬆貨幣政策,因為這將導致未來的通脹風險累積。

  分析人士注意到,出於多方面的壓力,儘管當前經濟形勢嚴峻,但伯南克並未像一些市場人士預計的那樣在這次會議上宣布啟動QE3。QE3爽約,對於不少對此期盼已久的投資人來說當然是一大利空。

  環球股市潰不成軍

  對於此次美聯儲祭出的扭轉操作策略,絕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此舉不能有效地刺激投資和消費。高頻經濟公司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謝潑德森指出,美聯儲的最新舉措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因為當前限制美國經濟增長的並非利率或是收益率曲線。

  事實上,不少專家都指出,如同伯南克在前不久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上所言,現階段央行刺激經濟的能力已經很有限,下一步需要政府出台切實可行的財政措施來拉動經濟。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埃爾埃利安注意到,令投資人信心大受打擊的,除了QE3的爽約之外,還有當局對於經濟形勢的悲觀判斷。

  在21日的議息聲明中,美聯儲大幅下調了對經濟前景的評估,稱經濟面臨「重大」下行風險,且全球金融市場局勢緊張。

  在上述聲明發布后,美股21日午盤后急速跳水,三大股指最終都大幅收低。標普500指數創一個月來最大跌幅,跌2.9%。道指跌2.5%。納指跌2%。

  悲觀的人氣也延續到了周四的亞太和歐洲市場,主要股市全線暴跌,而大宗商品、新興市場貨幣等傳統高風險資產也大幅走低。

  22 日尾盤,MSCI亞太指數大跌4%,地區主要股指跌幅普遍超過2%。其中,日本股市大跌2.1%,韓國股市重挫2.9%,澳大利亞股市跌2.6%,中國台北股市大跌3.1%,中國香港股市狂瀉4.9%。印尼股市更是暴跌近9%,創下自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元大漲重挫商品

  歐洲股市周四開盤后普遍暴跌,且跌幅不斷擴大。截至北京時間22日19時,英法德三大股市跌幅分別高達4.6%、4.7%和4.1%。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盤前跌2.2%。

  避險情緒的迅速升溫,也沉重打擊了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貨幣等資產。紐約油價周四歐洲盤一度大跌4.3%,至82美元附近。倫敦期錫早盤跌幅更是達到驚人的10%,連此前持續堅挺的黃金也大跌近3%。新台幣對美元周四創下10年最大單日跌幅,韓元對美元則跌至一年低點。

  美元和美債則因禍得福。美聯儲買入長債的新舉措,令投資人紛紛湧入美債,美國10年期國債22日盤中再創新低,一度跌破1.85%。30年期美債收益率則自2009年以來首次跌破3%。

  與此同時,經濟前景的低迷以及美聯儲放鬆政策的程度未及預期,刺激美元連續大漲。美元指數22日歐洲盤中再漲1%,至七個月新高,反過來對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構成進一步打壓。

  展望後市,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經濟和金融市場局勢持續惡化,QE3出台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荷蘭國際集團和法興銀行等機構預計,最早在11月份,美聯儲可能提出QE3。美銀美林進行的9月份全球經理調查則顯示,如果標普500指數跌破1100點,可能觸發QE3的出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