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夫妻常犯的6個性健康錯誤

[複製鏈接]

3237

主題

3256

帖子

465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jymvq 發表於 2011-9-21 1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夫妻常犯的6個性健康錯誤

  性健康的問題,我們中的大多數,自認為是開放的知識女性,遇到這些涉及隱私的問題,往往也難以找到正確的獲取途徑,向長輩諮詢?那不是現代女性認可的方式,然而直接去醫院,吵鬧紛雜環境里的醫生也未必有時間聽你細細說明來意。於是,性健康錯誤可能就這樣一直在意識里紮根發芽……

  錯誤觀念之一:通過了婦科常規檢查就萬事OK

  每年體檢,都會很貼心地為女同事們安排婦科常規檢查,她和大家一樣,以為通過了這樣的檢查就萬事OK了,但是,一次無意中和醫生聊天,柴娟才知道,例行公事的常規檢查往往對性病無能為力!

  最近,美國一家衛生機構調查:大部分女性對性病一無所知;僅僅1/4的女性略微了解一點衣原體感染(一種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能夠導致不育;近一半婦女認為,無論身體出現什麼問題,每年一次的常規體檢都能查出來—遺憾的是,事實遠遠不是這樣。 在中國,這種情況更為普遍,北京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一位婦科醫生告訴我們,在婦科門診中,只有寥寥無幾的人主動提出要求,請醫生做性傳播疾病的化驗檢查。

  醫生的忠告是:千萬不要完全寄希望於常規婦科檢查,如果懷疑自己患性傳播疾病,即使可能性極微,也要及時通知醫生,並把所有癥狀原原本本地告訴他,例如:異味分泌物、排尿疼痛、水泡等等。

  錯誤觀念之二:如果得了性病,一定會有感覺

  這是一個大錯特錯的認識。

  很多性傳播疾病(例如乳頭瘤病毒、衣原體感染、皰疹等),常常是悄無聲息地危害人體,患者本人沒有異常感,相對於男性,這類疾病在女性身體中則更為隱蔽,也更不容易及時發現。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性傳播疾病會殃及女性身體其他器官。

  例如:乳頭瘤病毒可能引起宮頸癌;衣原體感染會引發盆腔炎從而導致不孕。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錯誤觀念之三:不射精就不會懷孕;經期同房也不會懷孕

  體外射精的避孕方法是相當危險的。我們的愛人在「前戲」中分泌的潤滑液(前列腺液),就含有一部分精液。而且,不要對男人的控制能力寄予太大希望,在高潮前抽出體外,很難保證萬無一失。

  事實上,大部分男人都有漏精現象,而且精子的數量和活動能力足夠造成懷孕。如果不進入陰道而在外陰部射精,也不是沒有懷孕的可能。活躍的精子可能進入陰道並繼續向子宮運動。 另外,一般人認為,月經期行房不用擔心懷孕。但事實是:確實有經期行房而懷孕的先例。 這是因為不規則排卵造成的。大部分婦女在月經開始后的第14天左右排卵,但如果排卵期提前,再加上精子生命力旺盛,則很可能造成懷孕。

  男性一次射精的平均數量約為3億個精子,這些精子可以在女性體內生存7天左右,如果再加上女性提前排卵,就十分有可能懷孕。所以,即便是經期,也要採取必要的避孕措施。

  錯誤觀念之四:持續服用避孕藥不僅能讓月經停止,還能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險

  只說對了前半句。我們知道,連續服用避孕藥可使月經暫時停止。而且從相關記載來看,月經次數少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比率低,但這並不像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

  實際上,持續服用避孕藥並不能減低患乳腺癌的幾率,原因在於: 是否患乳腺癌,取決於雌激素分泌水平。遠古社會的女性很少會得乳腺癌,因為那時的女性剛過青春期就開始生育,而且一生中要經歷好幾次懷孕。在懷孕期和哺乳期,卵巢處於休息狀態,不再分泌雌激素。而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越低,患乳腺癌的幾率就會越低。因此從純生理學上講,婦女越早開始生育越好。但是,現代社會我們的生育年齡大大推后了。

  有一種誤解,認為持續服用避孕藥能降低乳腺癌的危險。事實恰恰相反,服用避孕藥不能降低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還將增加雌激素的含量。所以,從純理論上說,應該是增加了患乳腺癌的危險,但從現實中的調查數字中找不到這兩者有什麼必然的關係,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婦女也不用太擔心。而且,現代科技研製出的避孕藥,雌激素含量已經比從前降低許多。

  錯誤觀念之五:使用避孕工具就不會感染性傳播疾病

  在眾多的避孕工具中,只有避孕套有這種雙重功能,既可避孕,又可以防止感染性病。下面是對幾種避孕工具的抗性病能力的分析:

  1.口服避孕藥:對防止感染性傳播疾病無能為力。

  2.子宮帽、宮內隔膜:對輸卵管有些保護,而對陰道的保護能力則很不夠。

  3.宮內避孕環:這種避孕方式實際上增加了婦女患性傳播疾病的危險,因為不再需要其他的保護就可以防止受孕。

  4.絕育手術:減少患盆腔炎的危險,但子宮頸和陰道染病的危險仍然存在。

  錯誤觀念之六:口服避孕藥對身體有害

  對於吸煙的女性來說,口服避孕藥確實有一定的危害,她們可能會成為心臟病、中風等疾患的犧牲品,而不吸煙的女性則完全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美國醫療機構的調查:服避孕藥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幾率比不服藥的婦女低40%~60%,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低50%,患卵巢囊腫的幾率也相對降低。口服避孕藥對預防盆腔炎也有幫助,因為定期服藥使得子宮頸粘液變稠,這樣便阻礙了細菌的滋生。還有,口服避孕藥減少宮外孕的危險,對於婦女更年期出現的骨質疏鬆問題也有幫助。 如果你打算使用避孕藥物,提醒你注意:

  1.如果你有心臟病、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或是曾患乳癌、子宮內膜癌或肝臟疾病,最好改用其他的方式。

  2.如果你年齡在35歲以上而且吸煙,也建議採用其他方式避孕。

  3.避孕藥物不能與抗生素同服,因為會影響藥性,導致避孕失敗。

  4.避孕藥要服用一個完整的周期后才能停葯,不然會造成月經紊亂。

  夫妻吵架原因排名

  在採訪時,不少夫妻向記者傾訴,因為一件難以想象的瑣碎小事而吵,在衝動這一魔鬼的驅使下口不擇言,讓吵架像一把被用鈍了的銼刀,一點一點將兩個人的感情磨得越來越薄。「每次吵架都是哭,真的很討厭自己。現實總是和想的不一樣。」「吵架后,為什麼吵已經全忘了,但吵架時心痛的感覺卻記得清清楚楚。」

  小到「今天你做的菜為什麼那麼咸」、「剛擦的地怎麼又被你弄髒了」,大到「家裡財政大權該歸誰管」、「孩子高考報哪所大學」等都會引發無休止的爭吵。美國調查發現,平均每對夫婦每兩天爭吵一次。排在第一位的吵架原因是子女問題,第二位的是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和家務活分配等家庭雜事,第三位是溝通問題。由金錢導致的爭吵雖然只佔18%,卻對夫妻關係的影響最為深遠和嚴峻。

  美國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家庭和婚姻研究中心聯合主席霍華德·馬克曼花了30年的時間研究夫妻吵架時該如何解決爭端這一問題。在他看來,夫妻間不管是爭執、鬥嘴還是嘮叨,都沒有什麼區別,最終往往會引發激烈的爭吵,結果共有三種:單方或相互辱罵、緘默不語和摔門而出。

  良性爭吵增進感情

  在婚姻關係上,吵架所帶來的是否都是負面作用呢?上海心理諮詢協會會長王裕如並不這樣認為。她說,吵架其實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相處、溝通的一種方式。夫妻吵架有兩大好處:一是能聽到真話。吵架時,人的言語衝動,想什麼說什麼,把平時藏著掖著的話都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倒了出來。這有利於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以便吵架后能互相解釋、調整、改善自己的行為。二是有利於負面情緒的宣洩。夫妻間互相宣洩負面情緒,是婚姻的功能之一,因為只有夫妻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體,有些對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不能說的話,只有夫妻間才能說。而共同承受負面情緒,也讓夫妻成為人生旅途上一對真正的夥伴,關係從此更為牢靠。

  心理諮詢師認為,吵架是一種健康的夫妻關係。它就像一次次激烈的商業談判,其目的是為了尋求妥協,說明夫妻雙方還把對方的意見當回事兒。但吵架也分為惡性和良性爭吵兩種。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督導王國榮解釋,所謂良性爭吵,最大的特點就是非重複性的,每次都為了不同的事情而吵。惡性爭吵則是重複性的,總為了一個老問題不停地吵,每次都解決不了。這種爭吵往往涉及到夫妻間有關性格、重大人生觀、習慣衝突的深層次矛盾,是婚姻實質出現問題的表現,有可能導致婚姻破裂,必須藉助婚姻輔導等外力來解決。

   六大吵架技巧

  既然吵架是一種溝通,如何讓它變得更為順暢,就取決於爭吵的藝術。馬克曼教授認為,夫妻雙方相互指責,對對方的看法不以為然以及憤然離開,都是消極的溝通。在這條路上走得越遠,距離離婚的結局就越近。專家們認為,正確的吵架技巧包括以下6個方面:

  吵架的時間有講究。瑞典研究表明,最易引起夫婦爭吵的是早晨臨出門上班的4分鐘,以及下班回到家的4分鐘。這是我們身心最疲憊的時刻,最好不要發生矛盾,否則很容易激化。王裕如認為,尤其是上班前的爭吵要盡量避免,因為吵砸了很難彌補,會窩火一天。此外,晚上入睡前不要吵架,因為這是人一天心理最脆弱的時候,控制力下降,很容易壓不住火。

  吵架的地點有講究。雷明說,夫妻吵架一定要在家裡,關上卧室門。開車時絕對不要吵,情緒失控非常危險;在父母、親戚、孩子面前也不要吵,這樣只會擴大矛盾,傷害別人;在商場等陌生人多的地方不要吵,在陌生人關注下,吵架很容易升級。

  四類話絕對不能說

  是否定對方角色的話,比如「我以前男朋友比你強多了」、「你看單位里別人老公都比你對老婆好」。

  是否定對方價值的話,比如「你家裡家裡不行,外頭外頭不行,你能幹什麼啊?」。

  是因為一件事否定所有事的話。比如一次沒有把地擦乾淨,就指責對方「從來沒擦乾淨過」。

  是表達消極期待的話,比如「過不下去別過了,離婚得了。」

  不要以冷戰或指責為結束。光是指責對方,比如「家長會你也不去,孩子也不管,你配做媽媽嗎」,或者乾脆冷戰,都會讓爭吵陷入僵局。不如提出具體的要求,比如「你能不能每晚用40分鐘陪孩子做做功課?」讓對方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

  最好不要哭。吵架不是純粹的情緒對抗,而是邏輯對抗,哭會讓情緒影響決策。激烈爭吵時應剋制自己,暫時離開「現場」,比如上個廁所、去廚房洗碗、收拾收拾屋子,給彼此一個冷靜的機會。吵完之後,開個玩笑、送個小禮物、邀請對方看場電影等都是化解之道。

  丈夫先妥協。人腦中有個雞蛋大小的「邊緣系統」,它是情感的發生地。女性的邊緣系統比男性大,決定了她們遇事容易跟著感覺走,不講道理。在辯解沒用時,男人最好閉上嘴巴,伸出雙手,一個擁抱所表達的疼愛遠勝於萬千言語。

  我們要永遠記得,吵架並不是為了傷害對方。因為有愛,我們走到一起,只有溝通,才能相扶到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