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國光等:要改變當前貧富差距擴大和兩極分化的趨勢,必須重視發揮國有企業的作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9-20 0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記者    文章發於:中財網    點擊數:4465    更新時間:2011-9-19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朱佳木致辭。(仲河濱 攝)

    新華網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朱繼東)由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智庫理事會、中國社科院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和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國企理論與政策——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智庫第5屆高層論壇」16日在京召開。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朱佳木,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特邀顧問劉國光,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程恩富,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衛興華,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局長彭華崗等來自全國各研究機構、高校及政府部門10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朱佳木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的國有經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骨幹力量,是實行宏觀調控、參與國際競爭,以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國家的長治久安、人民的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沒有社會主義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便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有企業無論在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方面,還是在抵抗自然災害和國際經濟危機,以及進行大規模基礎性建設和舉辦國際性大型活動方面,都發揮了關鍵性作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要求,要繼續加快國有大型企業改革,深入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健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同時,要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我們黨和國家進行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從總體上增強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從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在本世紀頭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最終完成中華民族復興大業奠定物質基礎。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目的。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特邀顧問劉國光發言。(仲河濱 攝)

    劉國光在發言中指出,要改變當前貧富差距擴大和兩極分化的趨勢,必須重視發揮國有企業的作用,只有不斷壯大國有經濟,才能制止兩極分化。解決收入分配兩極分化這一問題,僅僅就分配談分配,僅僅從分配和再分配領域著手,還是遠遠不夠的,不能從根本上扭轉貧富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還需要從所有制結構上直面這一問題,需要從強化公有經濟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著手,扭轉生產數據所有制「公」降「私」升和國退「民」進的趨勢,阻止化公為私的所有制結構轉換過程。所有制發展上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公有製為主體,毫不動搖地發展公、私兩種經濟,不能只片面強調一個「毫不動搖」;要延緩「公」降「私」升速度和程度,阻止化公為私的所有制結構轉換過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容許私人產權的發展,容許非勞動要素(主要是資本)參加分配,但這一切都要以公有製為主體和按勞分配為主為前提。那種讓私人資本向高利行業滲透(關係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部門和關鍵領域),那種盲目地鼓勵增加「財產性收入」之類的政策,只能促使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都應該調整。只要保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貧富差距就不會惡性發展到兩極分化的程度,可以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以內,最終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所以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扭轉貧富差距擴大趨勢,要放在堅持共和國根本大法的角度下考慮,採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保證公有製為主體、按勞分配為主的「兩個為主」的憲法原則的真正落實。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世界政治經濟學學會會長程恩富作主旨報告。(仲河濱 攝)

    程恩富在主旨報告中正面回應了「彌補市場失靈論」、「經濟基礎過時論」、「國有經濟低效論」、「國有經濟抑制民間消費」、「國有企業壟斷」、「國進民退論」、「國有經濟(企業)『全面退出論』」、「全民分股論」、「國有企業威脅論」、「國企與共產黨執政無關論」等社會上關於國有經濟的10個誤論,指出從理論邏輯上看,國有企業的發展和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這主要體現在共產黨執政和國有企業發展的目標和理念上;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和國有企業的建立和發展密切相關,國有企業從建立之初就當然地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堅實的執政基礎,成為了維護和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堅強力量;從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看,我國國有企業依然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重要基礎,是維護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有生力量;從黨的政策文件看,國有企業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重要基礎;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的基本功能看,國有企業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礎和體現;國有企業的存在有利於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成本補償和效率提高,進而有利於執政地位的鞏固和維護。「我國國有經濟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奠定和壯大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微觀基礎,而不是簡單地讓國有經濟退出競爭性行業和領域。國有經濟進與退的標準只能以是否有利於鞏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制度、是否有利於生產力水平提高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標準,而不能簡單地以所謂的競爭性與非競爭性為標準。」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做強做優國有企業,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客觀要求。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國有企業的功能和地位,與會專家學者提出,當前我國國有經濟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角色沒有變,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權重要基礎的地位也沒有變。堅持公有製為主體,關鍵在於發揮好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這不僅是過去兩年來我國成功化解西方金融和經濟危機衝擊的重要因素,更是未來我國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立足點。

    與會學者圍繞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關係、國有企業的職能定位、國有企業產權制度、企業內部管理機制、知識產權戰略、有效開拓國際市場等問題,提出了正確處理好全民共享和國有企業自主發展的關係,擴大國有企業上繳利潤的比例和靈活性;堅持民生導向的發展策略,進一步增強國企社會責任;完善企業內部分配製度,科學把握國企內部收入差距;完善對國有企業科學發展的考評體系,堅持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綜合考核;強化國有企業政治責任,促進國有企業在實現共同富裕的先導作用,防範和緩解兩極分化與社會矛盾;發揮國有企業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意識,有效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等不少進一步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的意見、建議。

    與會學者還總結和回顧了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在促進就業、增加稅收、改進民生、推動科技創新和發展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巨大貢獻,對國有企業失敗論、過時論、低效論、壟斷論、損害增長論、與民爭利論、全面退出論等各種觀點進行了有理、有利、有力地回應。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和其他經濟成份間的關係,會議一致認為,必須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和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加快營造「國民共進、有序競爭、共同提高」的發展格局。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9-20 02:4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需方方面面的努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22: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