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揚子晚報 2011年09月18日
編者按:80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了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后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80年後的今天,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紀念這一讓中華民族在危難之際覺醒和奮起的事件。本報現予以部分摘登,讓我們一起「勿忘國恥,共襄復興」!
據新華社電 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可能導致一個國家在悲慘沉淪中亡國滅種,也可能激發這個民族在危難之際覺醒和奮起。
80年前的九一八事變,就是這樣一個日本帝國主義蓄意侵略中國的大事件,是日本妄圖變中國為其殖民地的重要步驟。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東北父老鄉親成了亡國奴。這一事件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令侵略者想不到的是,這一事件激起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怒潮,中國人民以此為起點進行了長達14年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最終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民族解放戰爭的完全勝利。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歷經列強蹂躪的中華民族,已經在日本帝國主義鯨吞中國的囂張野心中徹底覺醒和頑強奮起了!
審視80年前這場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回望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浴血奮鬥的14年,上溯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征程上矢志不移的艱辛探索,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有能夠擔當歷史使命的堅強領導,必須有全國各族人民的堅定團結,必須以國家強盛和人民富裕為堅實基礎。
歷史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推進中國社會變革、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歷史深刻昭示,各族人民的堅定團結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在亡國滅種之際徹底覺醒,在愛國主義精神感召下捐棄前嫌,在14年抗日戰爭中空前地團結在一起,中華民族煥發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熔鑄了偉大的民族精神。歷史深刻警醒,「落後就要挨打」是古老中國弱則被辱的沉痛教訓。近代以來的中國無約不損、無戰不敗,善良的中華民族被奴役、被壓迫,中國人民飽受侵略和欺凌,根本原因在於國家的落後。今日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現代化建設成就,中華民族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人民找到了實現民富國強、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80年過去,國恥在心,重任在肩,目標在前,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共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盛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