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9-07 07:45:21 來源: 網際網路 強國論壇
大陸的一個空間研究機構說,政府應該在太空建立太陽能發電站,以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空間技術研究院星期四在其網站說,已經向中央政府提交了一份計劃,在太空建立一個大型設施,捕捉太陽能,將太陽能傳輸到地球發電。
該網站的文章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明在星期三的一次會議上提出的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得到了熱情的反饋。參加會議的有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其他機構的官員。
《紐約時報》昨天的一篇報道說,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廠,隨著美國三個製造廠上月破產,大陸公司現在主導世界太陽能電池板的供應,佔總能力的將近五分之三。
規模經濟、低工資和技術進展使中國公司能夠以低廉的成本生產太陽能電池板,從而激發了大陸科學家的雄心。
該建議的主要起草者王希季教授在科技部的報紙《科學時報》上撰文說,中國已經奠定了穩固的工業基礎,獲得了足夠的技術,有足夠的資金實施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工程。
他寫道,這個發電能力為1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站至少1平方公里,將使國際空間站相形見絀,並將成為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體。
王希季說,這個太陽能發電站將克服地球上太陽能發電站的幾個缺點,例如對天氣的敏感、土地使用的浪費以及夜間徹底關閉。如果把它建在地球靜止軌道上,高度足以避開地球的大部分陰影,它就會在全年99%的時間提供持續不斷的能源。
王希季警告說,如果中國不迅速採取行動,那就會讓其他國家特別是美國和日本領先一步,佔據空間有利的重要位置。
美國航天局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提議建立一個太陽能發電站,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在2009年選擇了一些公司和科研人員設計和建造太空太陽能發電系統,預計2020年發射。
但是一些科學家說,太空太陽能發電站面臨一些技術難題,靠當今的技術無法解決。這些難題包括如何將大量的建築材料運送到太空、如何將它們拼裝到一起以及如何將能源傳輸到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