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恩來解散食堂 河南農民磕響頭「給周大人請安」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49

帖子

466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g0919 發表於 2011-9-7 1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周恩來解散食堂 河南農民磕響頭「給周大人請安」

  在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做了檢查,同時,許多中央領導人對這幾年黨風「左」傾錯誤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在伯延的幾天里,周恩來總是想法一個人悄悄溜出大家的視線,獨自去串門。以前在中南海,身邊總是跟著工作人員,他也不嫌受約束。可一到農村,也不知是回歸大自然,還是他的天性返璞歸真,外出時,周恩來總想爭取「獨立自由」,有時剛見他歪在椅邊休息,轉眼就不見了。大家好緊張,趕快分頭去找。

  我到底是記者出身,眼睛觀察快,發現不遠的一戶人家的煙囪冒煙,沒準總理上那戶去了?走近一看,總理果然在和人家談話。原來,那時只讓社員吃食堂,不讓在家裡做飯,住家的煙囪冒煙是不正常現象。冒煙那戶的老人不認識總理,覺得他是幹部,就遞木凳給他坐,總理剛想坐,見有個姑娘剛下工回來,一把把凳子遞給了那姑娘坐,還說:「你勞動了,你比我累。」然後,他一屁股坐在人家的門檻上,和主人一個在里,一個在外聊了起來。我一見,上前就是一個「咔嚓」。

  周恩來沖我擺手:「別跟著我,你那個『咔嚓』,把人家嚇住了。」

  我只好轉到總理看不見的地方,等他再「行動」時上前抓拍。一會兒,周恩來隨主人進了屋,見鍋台冒熱氣,就揭開鍋蓋看看,屋裡黑,他看不清,還以為燒的是水。他要走時,發現地上的榆樹葉,馬上預感到什麼,又折回身,第二次揭開鍋,用嘴吹吹熱氣,定睛一看,原來是榆樹葉和糧的稀糊糊。總理輕輕放下鍋蓋,重重地嘆了口氣,出了門自言自語:「有了食堂還『兩頭冒煙』,吃不飽的食堂要它幹什麼?」

  我跟在後面好笑,總理這次下農村,學了不少「民間文學」,剛才說「兩頭冒煙」就是當地百姓形容在食堂吃,又在家吃的人。平時在中南海,總理說話嚴肅、認真,很少與工作人員開玩笑。但在伯延,周恩來卻像換了一個人,話多了,儘管他每天夜半三更才休息,精神卻好得很。

  5 月6日,這是周恩來在伯延的最後一天。臨離開伯延的時候,他又召集社員開會,他要親口告訴大家一個決定——伯延村解散食堂,並通知食堂做好給社員發口糧的準備,到10日要基本將農民生活安頓妥當。當時滿滿一院子群眾,一聽總理下命令啦,那高興勁就甭提了,「呼啦啦」地往總理跟前擠,要和總理握個手。總理身不由己被沸騰的群眾簇擁著走出會場大院,本該朝北走,因他的車子停在北村口,可群眾卻擁著他往南走,警衛人員攔都攔不住,總理一看,原來南面還有好多群眾等著和他握手告別,他就索性繞著伯延的街走了一個圈。走到村東頭,突然,從人群里擠出一個老漢,沖著總理,「撲通」雙膝著地,磕了一個響頭:「周大人…… 我給您請安……」大家都被這一突如其來的磕頭搞懵了,我這個「快手」也愣著不動彈了。還是周恩來反應快,一把把淚流滿面的老漢攙起來:「老鄉,有話好好說……」邊說邊彎下腰要替老漢撣膝蓋上的土,老漢拽住周恩來的衣袖,死也不肯。竟文縐縐地自責:「我失禮了,失禮了。」

  如果不是縣城有會議等著周恩來,他準備跟老漢好好聊聊,問他為什麼會攔道磕頭,是不是有什麼難言的委屈?

  周恩來上車后,還顯得不安,就叫身邊的秘書留下來:「查一下老人為什麼磕頭?如果有特殊情況,我明天再來伯延。」

  原來這個老漢是另一個村的單身漢,吃不飽,浮腫無力。有人攛掇他找總理反映情況,不吃食堂。他就一早奔到伯延來,沒想到總理正好在宣布解散食堂,那他還有什麼苦好訴?他擠了半天,才擠到總理跟前,將一肚子的苦水和委屈化為兩行熱淚和一個跪拜。

  老漢氣呼呼地好一頓責備年輕人不懂規矩。秘書一見,也不忍心說他什麼,老漢一番祖上禮節經,雖說像老古董,過了時,但是他愛總理的心卻是淳樸自然的。

  周恩來聽秘書繪聲繪色一描述,他也忍不住仰面大笑了起來。慢慢收住笑后,臉上卻浮現了愧疚的神色。我以為總理會批評老漢這種封建禮儀的做法,可他什麼也沒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