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獨一無二的伊斯坦布爾(2):享譽千年的歐洲最富城市與最大建築[轉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1年9月3日

前一帖提到,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National Geographic 曾把伊斯坦布爾(或稱君士坦丁堡)列為世界十大城市之第二位。可能不少人對那個排列有不同看法,但是能被 National Geographic 列為世界第二,畢竟不同凡響。作為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歷經1700年三大帝國的興亡,在世界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而這個城市在一千多年中作為歐洲最繁華都市的見證,就是索菲亞大教堂。

1. 索菲亞大教堂

2. 索菲亞大教堂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或稱康斯坦丁堡,建城於324年。羅馬帝國歷史上的著名將軍康斯坦丁大帝,作為西羅馬帝國的皇帝,在公元324年通過一系列的戰役,擊敗了東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在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幾百年後,再次統一,康斯坦丁也成為統一的羅馬帝國皇帝。為了紀念這次統一,康斯坦丁下令修建一個新的城市作為帝國首都,這就是康斯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新城花了6年建成,公元330年成為羅馬帝國首都。在整個中世紀一千多年的時間,君士坦丁堡一直是歐洲最大最富有的城市。

康斯坦丁大帝統一羅馬帝國以後,繼續征戰並擴張領土。到公元335年,他的屬地已經包括整個地中海四周的土地,並北至法國和英格蘭。康斯坦丁還不滿足,計劃東征波斯帝國,可惜計劃還未完成就病逝了。

康斯坦丁作為戰功赫赫的帝國皇帝,史上有名。但是使他更加有名的,是他宣布基督教從非法變為合法宗教。羅馬帝國境內停止對基督教徒的追殺迫害,並歸還基督教的教堂與財產。他的後代更進一步,宣布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成就了基督教迅速發展的時代。而人類歷史上的建築奇迹,索菲亞大教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橫空出世,並在以後的上千年歷史中,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教堂,也是最大的建築物。

索菲亞大教堂,原稱 Church of the Holy Wisdom of God,聖智大教堂,始建於羅馬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不久。公元360年建成后,作為帝國皇帝的教堂。但是幾十年後,帝國發生動蕩,混亂中教堂被搶劫焚毀,至今沒有發現任何遺留物。

動蕩平息后,當時的帝國皇帝下令重建聖智大教堂,但是百年之後的公元532年,第二個教堂再次毀於大火。但是有些大理石部分倖存下來,包括代表耶穌12門徒的12隻羔羊雕塑。今日索菲亞大教堂正門入口處,人們可以看到從第二個聖智大教堂遺留下來的雕塑殘存物。

在第二個聖智大教堂被焚毀不久,當時的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一世下令重建聖智大教堂,並且採取完全不同的設計,更加巨大堂皇。這第三個聖智大教堂,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索菲亞大教堂。
3. 索菲亞大教堂正門前有第二個教堂留下的廢墟,上帝的羔羊雕刻殘片

4. 索菲亞大教堂內部巨大的空間,整修內部幾十年的腳手架剛剛被拆掉,才可以看到全貌

5. 側面

6. 巨大的內部空間

查士丁尼大帝也是東羅馬帝國歷史上一個很能幹的皇帝。在他的統治時期,帝國領土擴張,奪回了前邊帝國混亂衰弱時期被奪走的土地,也使帝國變的很富有。所以他要建造一個超越前輩的大教堂,與他的帝國相匹配。

公元532年,他挑選了一位物理學家和一位數學家作為設計師,並從帝國境內各個地方運來最好的建築材料,使得整個建築富麗堂皇。這個教堂最令人矚目的,還是那巨大的穹頂,並因此而形成的超級巨大的內部空間。5年後教堂完工(內部的馬賽克畫面與裝飾是在30年後才全部完工的),當查士丁尼大帝第一次踏進教堂的時候,他自己也被教堂的巨大空間鎮住了,驚呼道「所羅門王,我超越了你」(古代猶太王所羅門曾重建猶太聖殿)。

建成后的索菲亞大教堂,成為帝國皇家教堂與教會最神聖的場所。帝國皇帝的加冕儀式也在此舉行。

但是,公元553年和557年的大地震,大穹頂塌落。當時的皇帝找來原設計師的侄子來重建穹頂。新建的穹頂,採用比原來輕的材料,並加高了穹頂的高度以便有更強的支撐。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穹頂,直徑約33米,大廳的高度是55.6米。

直到1520年西班牙塞爾維亞大教堂建成之前,長達一千年的時間內,索非亞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也是內部空間最大的建築。它的大拱頂,是世界建築史上一個奇迹,整個中世紀的千年歷史中,無人能夠模仿,直到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建成的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拱頂(直徑超過40米),才宣告世人再次掌握了失傳千年的古羅馬超級拱頂技術。其實建造超大型建築並非難事,古希臘的神廟是用很多柱子支撐去支撐屋頂,這有一個缺陷:建築物內部要有很多很多柱子割斷了內部空間。教堂和大會堂,需要一個巨大的無隔斷空間,運用超大拱頂,能解決這個問題。而在整個古代世界史上,只有古羅馬人知道怎麼做。

儘管塞爾維亞大教堂從索菲亞手中奪走了最大教堂的名頭,但沒有中央的大穹頂,只是平面面積超大長方形,所以從內部空間看去,還是索菲亞比較震撼。到了1626年,帶有42米直徑中央穹頂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建成了,不僅平面面積超大,教堂高度和內部空間也非常巨大。

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去伊斯坦布爾的人們有福了。前邊幾十年,土耳其人一直在整修索菲亞大教堂內部,巨大的腳手架已經站立了很多年,阻擋了人們的視線,無法感受到巨大的內部空間。前不久,那些「討厭」的腳手架被徹底拆掉了,現在遊客們可以在一樓,二樓,前邊,後邊,側面,多方向多角度的欣賞這一建築奇迹。

在索菲亞門口有不少當地的導遊,大約50-60里拉(35-40美元)就可以雇傭一位。我們人多可能要價高,人少也許會低一些。當門口遊客排長隊時,導遊帶領的遊客可以「長驅直入」,我們就請了一位導遊。很幸運,這位導遊是當地的歷史老師,所以對城市和建築的方方面面都很熟悉。更難能可貴的是,英文非常好,而且沒有什麼「難聽」的口音。當時只是看著這位文質彬彬,看上去比較舒服,還真是選對了。不記得他的名字,但他是中等身材,比較瘦,長臉,略黑,腳稍有不便。哪位同學下次去碰到他,可以請他,是個好導遊。

請導遊是可以講價的。這次我們一行幾人中,有一位是超級砍價高手。土耳其浴的價格能砍掉一半(好像是從30歐元砍到15歐元)。請導遊也有砍了一點下來,但是因為導遊確實很好,服務也好,後來付錢時,我們付了比原價還略多一些。

另一件值得提醒的是,在正門右側偏門(信徒進出的門)上方的馬賽克畫。表現的是康斯坦丁大帝向聖母與聖子恭獻君士坦丁堡模型(右側),查士尼大帝向聖母與聖子恭獻索菲亞大教堂模型(左側)。因為一千多年來,特別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索菲亞經過了很多修改,此畫可以給大家一個視覺印象,原本的索菲亞是什麼樣子。此畫對面有一面大鏡子,可以提醒正在走出門的遊客,不要忘記這裡還有一幅非常有價值的畫。但是,我特地在那裡觀察了幾分鐘,發現注意到這幅畫的遊客只有很少的比例。

7. 正面聖壇,主祭台被改變向右偏了一個角度,以便朝向麥加的方向

8. 二樓的空間也是巨大

9. 二樓的走廊,破損的壁畫

10. 巨大的穹頂,建造技術失傳了上千年,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又重現

11. 主祭壇上方的壁畫,只有部分復原 13. 主祭壇側上方的珍貴壁畫,基本保存下來,破損不大

12. 偏門(信徒進出的門)上方的馬賽克畫,康斯坦丁大帝與查士尼大帝向聖母與聖子恭獻君士坦丁堡和索菲亞模型

13. 索菲亞大教堂用了很多這樣的石材,從中間剝開成為對稱的花紋,包括前一張照片

14. 這個建築是奧特曼帝國時期添加的

1453年,新興的奧斯曼帝國,在蘇丹 Mehmed 的帶領下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信奉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奧斯曼蘇丹,把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並把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 改為清真寺 Aya Sofya Mosque。屹立近千年的索菲亞大教堂被「改頭換面」,外觀上加蓋了宣禮塔,加建了供信徒洗腳的建築,以及其他改建加建。

內部的改變更大一些:首先是主祭壇改變了一個角度,使之朝向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其次是無數的馬賽克畫像,因為伊斯蘭教規定不許出現任何人或動物的圖像,所以必須讓教堂內部的所有人像都「消失」。也許是剷除馬賽克人像比較困難,所以最後採取了在人像上面刷上塗料的辦法,覆蓋住了教堂內部的所有人像。再有,就是在教堂的前後左右,懸掛起巨幅的伊斯蘭箴言。

1931年,奧斯曼帝國瓦解,土耳其獨立以後,把索菲亞改變成博物館,而不再是清真寺。後來人們逐步清除了覆蓋的塗料,使原來精美的馬賽克圖像,經過數百年以後重見天日。當然破壞也是不少,很多畫像已經永遠消失了。

奧斯曼帝國把索菲亞大教堂改造成清真寺,而索菲亞也顛覆了,或者說影響了奧斯曼帝國的清真寺:幾乎所有的1453年以後的清真寺,都仿照索菲亞的穹頂與外觀設計。直到今天,伊斯坦布爾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都像是各種型號的索菲亞,其中最重要的是與索菲亞相鄰的藍色清真寺,與金牛角最高處的蘇萊曼大帝清真寺。

藍色清真寺,始建於1609年,歷時7年建成。它的原稱是 Sultan Ahmed Mosque,由奧斯曼帝國蘇丹Ahmed I 修建。以中間大穹頂內部的藍色瓷磚裝飾而著稱,所以經常被稱為藍色清真寺。這是奧斯曼帝國佔領君士坦丁堡以後,特別建造的皇家清真寺。建造之初,蘇丹希望新的皇家清真寺能夠超過索菲亞。最後其穹頂尺寸和內部空間仍然小於索菲亞,只是由於起始設計是按照清真寺的格局設計,因而比索菲亞更「像」清真寺。

一般情況下,穆斯林清真寺會有一個或者多個宣禮塔,供毛拉在上面呼喚信徒按時做禱告。寺院規模越大,級別越高,宣禮塔也越多,象開羅

的薩拉丁城堡清真寺,伊斯坦布爾的索非亞教堂,和蘇萊曼大帝清真寺,都是四座宣禮塔。但是,作為奧斯曼帝國皇家御用清真寺的藍色清真寺有六座宣禮塔,僅比伊斯蘭世界最神聖的清真寺,麥加大清真寺,少一個。可見藍色清真寺在伊斯蘭世界的顯赫地位。

蘇萊曼大帝清真寺也有四個宣禮塔,坐落在高坡上。由於四周都是民居建築,沒有開闊視野,很難看到全貌,除非是航拍,或在其他地方的高處拍照。這點上不如藍色清真寺與索菲亞大教堂。這個清真寺始建於1550年,歷時8年建成。

蘇萊曼大帝 Suleyman the Magnificent 是奧斯曼帝國歷史上最鼎盛時期的君主,他任命奧斯曼帝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錫南 Sinan 主持建造的這座大清真寺,想要和一千年前查士丁尼皇帝留下來的索非亞大教堂相媲美(藍色清真寺要晚60年)。儘管最後的結果是比索菲亞小(穹頂直徑27.5米,高53米),但是其宏偉程度毋庸置疑。

蘇萊曼大帝以歷史上的著名猶太君王所羅門第二自詡,因為他在耶路撒冷的所羅門神廟遺址上面,建造了 Dome of the Rock (時至今日仍然是耶路撒冷最顯眼的地標,金頂清真寺)。

至於為什麼幾百年前伊斯蘭教的蘇丹希望與猶太王為伍,稱自己是所羅門第二;但是今日伊斯蘭教與猶太人和以色列卻又深仇大恨。下帖再說其來源故事(但是不講政治,只說歷史)。

15. 鄰近的藍色清真寺,以前的羅馬帝國皇宮就在這個地點

16. 藍色清真寺夜色,大庭院和六個宣禮塔

17. 藍色清真寺內部庭院

18. 藍色清真寺內部穹頂,那藍色的大穹頂就是這座清真寺名稱的由來

19. 藍色清真寺內部

20. 蘇萊曼大帝清真寺

21. 蘇萊曼大帝清真寺內部

22. 蘇萊曼大帝清真寺內部

23. 金牛角上邊的Galata橋,下面都是餐館,橋邊是另一個著名清真寺,「新清真寺」Yeni Cami

24. 再看索菲亞大教堂

25. 美麗的索菲亞

26. 再看藍色清真寺

27. 藍色清真寺夜景

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在1700年的時間段連續作為三大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 伊斯坦布爾繼承與保留了很多歷史的財富。其中,三大巨型建築,索菲亞,藍色清真寺,蘇萊曼大帝清真寺,可算是這個城市的「名片」與招牌。特別是索菲亞大教堂,曾在近千年間獨居世界上最大建築和最大教堂的「寶座」,是這個城市的驕傲。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3: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