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耳鼠已是事實 半獸人出現

[複製鏈接]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9-4 06: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耳鼠已是事實 半獸人出現
2011-09-03 羊城晚報  

大家是否看過科幻片《人獸雜交》?電影里的某些片段是否讓你感到毛骨悚然?其實這種半人半獸的生物早就已經從科幻走向現實。前蘇聯曾在非洲秘密研究出了「獸人」,美國一些科學家也秘密製造出了許多實驗性的生物產品,如體內流淌著人血的豬、有著人的腦細胞的老鼠等。
  
7月23日英國《每日郵報》曝光了一則關於英國已秘密進行了3年合法「人獸雜交」胚胎實驗的新聞,再次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

8月26日,曾研究出「人耳鼠」的醫學博士曹誼林也再次公開幾隻經重複驗證的「人耳鼠」,力證自己學術無造假。

「人獸雜交」到底為哪般?這究竟是不是正大光明的科學研究方向?這是否會導致物種的退化?

儘管有人強烈反對,這項「科研」仍在不斷前行中。

合法化了?

2008年英國頒布《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法案》

1974年在布拉格,一位年輕的遺傳學家伊日·福雷特在他供職的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中,對兩個小鼠亞種進行雜交繁育時發現,雙親基因實現某種組合后誕生的雄性後代,是沒有生殖能力的。他通過進一步的雜交實驗表明:有個未經查明的基因差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種「生殖隔離」。新舊世紀之交,牛津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克里斯·龐廷也在搜索「使人類變得獨一無二的基因」時,發現一個進化得非常快的基因———Prdm9。他認為正是這一基因讓人類細胞最終成長為人,而不是其他物種。

或許正是這一發現,才讓英國政府最終於2008年頒布了《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法案》。因為人們已相信,不是任意兩個物種結合在一起,就能產生一個新物種。

《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法案》一定程度上開放了「人獸雜交」的研究。它不僅使多種雜交物種合法化,還賦予倫敦國王學院、紐卡斯爾大學和華威大學等3所研究機構進行相關實驗的權利。

在這個法規中,提到並開放了三種「人獸雜交」的方法。第一種稱為「雜交」,要求用一種動物的精子給另一種動物的卵子受精,受精卵中兩種生物的基因幾乎各佔一半。這種做法雜交程度最高,操作上最難;第二種稱為「奇美拉」,或稱「嵌合體」。奇美拉是希臘神話中獅首、羊身、蛇尾的神獸,而這種方法就是把一種動物的胚胎細胞,和另一種動物的胚胎細胞混在一起,這種方法中人和動物的DNA可能不會混在一起,但理論上卻可能生成獸面人身的怪物;第三種定義被科學家稱為「胞質雜交」。先從動物的卵細胞中取出細胞核,再把人的細胞核移植進去,代替原來的細胞核。因為絕大部分遺傳物質都藏在細胞核內,所以「胞質雜交」所生成的胚胎,99.9%遺傳密碼都來自人。在此法案頒布前,英國政府只允許第三種「胞質雜交」合法進行。

引發恐慌?

150多個「雜交」胚胎被曝光

根據《每日郵報》目前掌握的數字,英國多家實驗室在過去3年中,一直都在秘密進行人獸雜交胚胎的實驗,並且已經製造了150多個同時包含人類和動物基因的雜交胚胎。這些實驗都是在《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法案》頒布之後實施的,即是「合法的」。

消息曝光后,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整個世界為之嘩然。贊成者稱,這是一種時代的進步,有利於人類基因學質的飛躍。反對者則稱,此舉無疑有違人倫道德,是人類的一種自我毀滅行為。

一部分科學家認為,人與動物的嵌合體———含有人體細胞的動物,聽起來就像噩夢一場。如果你能想象長著人頭的青蛙、說著人話的猴子,和長著大拇指的狗,你就能理解為什麼他們會對這類跨物種實驗喊停。英國公益組織「生殖倫理學評論」的約瑟芬·昆塔瓦萊認為,很多科學家都是「為了實驗而實驗」,做這件事時根本沒有保持正確的科學態度。「如果他們所做的是正大光明的事情,就不會讓我們通過議會問詢的方式,才了解真相。」

英國醫學科學院對此發出警告:「如果不對科學家實施道德約束,地球恐將變成人猿星球。」在英國議會關於此事的質詢會上,議員阿爾頓勛爵直呼:人獸雜交的幹細胞胚胎實驗是「令人無法容忍的」。

合理憂患?

「半獸人」是一種物種倒退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披露,上世紀20年代末,前蘇聯伊里亞·伊萬諾夫博士曾在非洲秘密進行人與猿的雜交實驗,用人的精液給大猩猩授精。他確實找到了合適的大猩猩和願意配合實驗的志願者,據稱試驗最終培育出一種「獸人」,只是這種「獸人」生命很短暫,還曾出現一種類似艾滋病的病症。但實驗最終因他被捕入獄而中斷。

因此有人認為,人類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人類有不斷創造價值和無窮智慧的能力,人類是這個世界的主宰,是地球上的最高等生物;動物只是為了生存而覓食與繁衍,是地球生靈中的低等生物。當人類與動物進行交合繁衍,最終的結果必將是人類向低等動物退化的過程,而動物卻向高等物種快速進化的過程。

但不少英國科學家認可這一做法。「做這些實驗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人類早期的發展,並研究治療嚴重疾病的方法。」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的羅賓·洛威爾·巴奇教授稱,「作為一名科學家,我覺得有道義和責任進行這樣的研究,只要我們像一直所做的那樣控制好就行。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不過,他也呼籲對英國法律允許的前兩種人獸胚胎實驗必須進行嚴格控制。

生物學家賈斯汀·聖約翰認為,有關這類實驗的道德爭論往往讓公眾看不到其潛在的好處。他認為,「不做實驗去尋求治癒這些疾病的新療法,對於科學家而言,反倒是不道德的。」

真能治病?

可提取「胚胎幹細胞」治病

為了尋求大眾和反對人士的理解,英國科學家們和HFEA組織一直在努力。他們收集了來自學術界、英國政府、動物福利團體等組織的意見,並進行了一項獨立調查。調查顯示,只要實驗可能有助於醫療的發展,並將廣泛使用,民眾是會持支持態度的。

但參與調查的科學家博布羅認為,有3個領域需要特別關註:「一旦研究涉及大腦、生殖細胞,以及人類的某些特質,如皮膚、臉型和語言,就必然會引起擔憂甚至恐慌。」博布羅在報告中建議,政府應該建立專門機構,與目前負責監管動物實驗的部門一起,對上述敏感領域的研究進行監控。

目前已有科學家們證實,從事這種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提取「胚胎幹細胞」,而這種胚胎幹細胞可以用於研究和治療多種讓人類深受困擾的疾病,他們相信這一領域具有光明的未來。

在進行多次實驗后,他們將人類細胞植入到牛的卵細胞中,待其形成胚胎后獲取幹細胞,研究出治療糖尿病和脊髓癱瘓等疾病的新方法;他們還有希望用人牛混合胚胎,研究治療像帕金森氏症和早老性痴獃等神經元退化類疾病;胚胎幹細胞被證實能夠喚醒體細胞細胞核的「潛力」,可能幫助修復一些病人受損的脊髓、角膜、腦區,也正是這種神奇性,令卵細胞成為了治療性克隆技術研究中的寶貴資源。

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幹細胞生物學和基因發展中心主任羅賓·拜格甚至不反對腦細胞的交換。他認為往老鼠大腦中注入人類腦細胞,可能可以找到新的中風療法,而在老鼠身上生成人類皮膚也可以更加了解皮膚癌是怎麼回事。

中國也在研究?

第一個人獸混合胚胎來自中國

其實「人獸雜交」的首例成功案例並不是在英國,而是「中國製造」。

著名的生命倫理專家、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邱仁宗稱,在英國科學家提出這項計劃之前,中國科學家就已成功進行過類似實驗了。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盛慧珍教授和北京的陳大元研究員,2003年就成功地把人的體細胞核轉移到已經去掉細胞核的紐西蘭兔子卵細胞里,創造出了人兔混合胚胎,並提取了胚胎幹細胞,這才是人類歷史上獲公開承認的首例成功培育的人與動物混合胚胎。

我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也進行過「胞質雜交」。著名科學家童第周為了研究魚的胚胎髮育,把鯽魚細胞核內的DNA提取出來,注射進去掉細胞核的金魚卵子中,獲得了成功。可是,這項技術一旦運用到人身上,就遇到了很大阻力,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1996年轟動一時的「人耳鼠」,也是由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的曹誼林於Vacanti實驗室內主力參與完成的。曹誼林回國后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工作,他早前被昔日科研搭檔實名舉報「人耳鼠」技術系學術造假,騙取國家3億元科研經費。所以今年8月26日,曹誼林特別公開了幾隻經重複驗證的「人耳鼠」樣本和最新專家鑒定結論,力證自己學術無造假。

監管困難?

僅少數國家有專門監管機構

目前全世界仍有不少國家在繼續這項實驗,並有不少國家出台相關法律法規。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09年已通過行政命令解除了「聯邦資金只可資助已存在胚胎幹細胞研究」的限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隨即出台《胚胎幹細胞研究規範》。我國於2004年由科技部和衛生部聯合發布過12條《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但其中明確規定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禁止人胚胎的研究超過14天,禁止將研究用胚胎植入人和其他動物生殖系統,禁止人的生殖細胞與其他物種生殖細胞的結合等等。

不管如何,我們需要認同的是,科學新成果的誕生,需要大膽創新,同樣需要嚴謹的態度。英國公開人獸胚胎的實驗室對外聲稱,他們一直嚴格遵守《人類受精與胚胎學法案》的規定,只會給予用於實驗的人獸胚胎14天存活期。只是目前嚴謹地監管仍是個大問題。全世界只有英國等極少數國家有像HFEA那樣的專門管理機構和專門監管法律。即便在美國,胚胎研究也並未以透明方式得到監管,更多國家是靠科學家的自律。

所以如何嚴謹地對態科學,才是所有人都應該繼續堅持與探討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9: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