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高法「婚姻法司解(三)」何以激怒民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8-16 15: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1-8-16 15:23 編輯

發表於 2011-8-16 01:12:58    CHN強國論壇

作者   堅守良知


    最近,最高法「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剛一公布,便立即引起輿論的關注,甚至激怒了民眾。南方網報道稱,婚姻法新司解被指變相鼓勵出軌;京華時報則稱,該解釋未重視農村現實,婦女權益或遭忽視。表面上,是因「誰首付,離婚後房子歸誰」、「婚後父母給買的房子,另一方無權分割 」、 「小三」無權索要「分手費」等解釋條款引起的,這讓多少女孩和丈母娘們「婚姻改變命運」的幻想破滅。然而,真的是這些解釋條款惹的禍嗎?

   事實上,2001年新修訂的婚姻法明確規定,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隨即,最高法就制定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一)規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係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解釋條款宣告,無論兩個特定的人婚姻關係延續多少年,無論婚前無房的一方為婚姻和家庭付出和承受了多少,婚前的財產將永遠與無權者無關。這一解釋意味著,弱勢的、無產的一方,用真摯的感情為婚姻和家庭投入的青春甚至生命,當婚姻終結,所有的付出和承受便毫無價值可言。

    儘管新婚姻法司法解釋(一)早已實施近10年,但民眾並未意識到這種對弱者的不公。若最高法不出台解釋(三),或許民眾不會覺醒,更不會被激怒。或許,是因解釋(三)進一步「努力捍衛」強者的利益,對於這種得寸進尺的表現,民眾實在忍無可忍,才在覺醒中爆發,進而遷怒於《婚姻法》。新浪網友稱:新婚姻法對無過錯的女方有失公平公正,對本處於弱勢群體的女方更處受害地位;看似公正,其實不然;保護的是出資方父母的權益,而沒有保護婚姻的權益。人民網網友光宏痛批道:解釋(三)對女人有三大傷害:女人對婚姻的不安全感將大大增加;男人出軌的幾率將大幅上揚;女人對婚姻的忠誠度將迅速降低。光宏認為:法律的公正性,應體現在多數人是否受益上。

    然而,法律的公正性又如何保障?筆者認為,法律的公正性應從立法程序和行政執法、司法這三個層面進行。但是,立法是基礎或條件。因為,執法也好,司法也罷,都是以法律規則為裁判尺度的。要是法律這個尺子不準確,或有偏差,那麼,其丈量的結果便自然不公正。因此,《立法法》要求通過民主立法來體現人民的意志,並且,立法應結合實際,科學合理地設置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8-16 15:23 | 只看該作者
    按照國家權力的劃分,法院的基本職能是司法而不是立法,通過適用法律以制裁違法犯罪,平息法律糾紛。因此,讓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司法解釋,實乃中立性的選擇。當然,《人民法院組織法》等賦予最高法制定司法解釋的權力,但司法解釋是司法機關裁判的法之依據,它又源於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那麼,司法解釋就必須與法律的精神保持一致。於是,其制定的程序必須嚴謹,才能確保其公正性。  

    在民主與法治的進程中,民眾的法律意識不斷激活,參與立法監督的熱情不斷高漲,其參與的善意性不可懷疑,且言論也並未超越憲法和法律。或許,解釋(一)、解釋(三)涉嫌與婚姻法立法本意有衝突,或存在偏差。或許,司法解釋制定的程序還需更嚴謹,並且對弱者,特別是弱勢、無過錯、女性等群體的保護,可能有疏漏。或許,這就是解釋(三)激怒民眾的複雜原因。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2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