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倍增軍費乃解美債困境良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8-12 1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1-8-12 09:15:25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作者   青衫老祖


    一、美債已經成不良債券。一來,美國不可能無限提高美債限額。通過此次提高限額,美國2012年的國債總額將突破16萬億美元,遠超美國GDP總量,進入危險警戒線,因此,到2012年此限額用盡之後,美國還會不會再度提高限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美國賴帳是遲早之事。二來,美債的用途很邪惡,支撐奢靡生活,支持龐大軍力,支持遏制中國,支持侵略屠殺。借中國的錢,壞中國的事,曠古之奇聞,唯接通厚黑學的美國大佬才能夠做得出。

    二、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債主,割肉喂狼,疼了自己,壯大了敵人,主要原因並不是看不破,而是有很多無奈在裡邊。就是如何處理因貿易順差而積累的大量外匯儲備,目前已經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在外儲多元化戰略遇到實施瓶頸的情況下,購買美國國債看似是「最不壞」的辦法。

    中國已經陷入美債困境。買與不買,都是一個問題。

    三、實踐充分證明,僅僅從尋找外儲出路上作文章是遠遠不夠的;尋找外儲出路,總體依然是治標之策。如何防止外儲不斷增加且不影響國民經濟發展、不造成大量勞動者失業,從根本上剷除購買之源,才是治本之舉。

    四、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終極出路。

    問題是,內需不僅與收入有關,也與居民消費預期和消費習慣有關。擴大消費內需,需要政策配套和轉變過程,對於解決中國貿易順差問題,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五、因此,青衫老祖始終認為,倍增軍費,也就是把目前的6300億人民幣增加到12000億人民幣,進而增加國防和軍事投資、消費,才是擴大內需,平衡貿易的一副良藥。

    貿易順差是什麼?是中國產能在國外的價值實現。中國之所以必須保持較高的貿易順差,是因為中國的相對過剩的生產能力必須通過擴大出口才能實現正常運轉。既要保持現有產能正常運轉,又要實現貿易平衡、大幅度降低貿易順差、削減外匯儲備,就必須提高國內的消費能力,實現生產與消費的總平衡。因此可以說,中國陷入美債困境的總根源,在於相對中國消費能力的過剩的生產能力。

    必須指出,這部分過剩的生產能力,絕不是中國的負擔,而是中國的綜合實力之源。善用這部分相「對過剩產能」,是中國崛起的重要途徑和條件。

    六、在這種情況下,倍增中國軍費,以擴大國防和軍事投資、消費來消化這部分相對過剩的生產能力,從而實現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的協調進步,就成為最佳選擇。之所以最佳,第一,國防建設和軍事消費,可以為相對過剩的產能提供良好出路,進而保持這些產能的滿負荷運轉,增加就業機會,實現對「出口拉動」的良好替代;初步測算,倍增中國軍費,由6300億增加到12000億,略等於增加了1000億美元的國內需求。這可以使每年2000-3000億美元左右的貿易順差大幅度減少50-33%。第二,助推中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增強中國的硬實力,為把美國霸權趕出亞洲,從而建立中國主導的穩定和諧繁榮的新亞洲奠定安全保障;第三,走出「割肉飼狼」的戰略困境,變武裝美國為武裝自己,進一步促進正反兩方面的實力消長,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

    七、倍增的中國軍費,可以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改善軍容。增加軍裝制式,增加每個制式的套數,一方面,進一步提升軍人風貌,另一方面促進中國服裝業發展,彌補因服裝出口減少而造成的需求缺口;

    二是進一步改善營房。軍隊的營房不僅應該有住的功能,也必須有戰的功能。應該把營房建設向基地化、戰備化轉變。每個營房都應該是每個堅固的軍事基地。通過加強營房建設,保持對建材、鋼材及建築行業的需求。

    三是強化單兵裝備。美國的單兵裝備高達40萬美元,中國軍人人均軍費不到28萬人民幣,也就是4萬美元多一點。是美國的1/10。再增加一倍,也只是其1/5。潛力巨大。

    四是進一步優化軍隊裝備。航母、潛艇、導彈、衛星、航天、激光、能量武器、戰場機器人、無人機、新一代坦克、深海武器裝備、數據鏈等,都是投資方向。

    五是更新核武庫。繼續進行機動化、小型化、多樣化改造,核彈頭總量應該增加到1500枚。

    六是加強裝備製造業和軍事科技研發。大型運輸機、隱形遠程戰略轟炸機、絲帶、五代機、高性能發動機等,加快研製步伐。

    七是增加實彈演習密度和規模。多實戰演習,多打導彈,大幅度增加空軍的飛行次數,艦船的航行次數,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高科技時代,養兵就是燒錢的,把自己的兵練好,比買美國債券、養美國兵強一千倍。

    八是繼續堅持走出去。積極參加國際維和活動,長期堅持亞丁灣、印度洋護航,鍛煉軍隊,熟悉海洋,為成為海洋國家作準備。

    八、有的戰友可能要問,中國倍增軍費,會不會負擔過重?青衫老祖對此多次作過計算,12000億人民幣,只相當於中國GDP的3%,世界平均水平,不存在負擔過重的問題。所以,倍增中國軍費,既可以保持軍費的合理水平,又可以實現「出口拉動替代」,促進走出美債困境,壯大自身,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