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媒:美國選擇自我毀滅

[複製鏈接]

61

主題

62

帖子

141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雪無痕 發表於 2011-8-12 09: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早報網訊)香港文匯網報導,據新華網報導,英國《金融時報》8月11日發表題為《美國選擇自我毀滅》的文章,作者為美國Slate集團董事長兼主編雅各?韋斯伯格,譯者為梁豔裳,內容摘要如下:
  我們很難記起美國政治中還有比眼下更哀涼的時刻。債務上限危機、以及標誌這一危機告終的協議,表明我們的體系存在嚴重的功能失調問題。從很多方面來說,這一插曲預示著短期內經濟苦難將繼續,而長期內國家將走向衰落。這好比美國在最後一刻選擇了放棄金融自殺——但只是因為想選擇一種更緩慢、也更令人痛苦的自我毀滅。
  然而,在多個方面,這場危機已變得明朗起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有點把握地說,美國政府將不會做出更多努力,來幫助陷入困境的經濟。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正試圖推動一項就業日程。但聯邦政府要想刺激增長或創造就業,就必須支出更多的資金。把持國會的那些守舊的共和黨人認為,不能以這種方式擴大需求。他們認為,避免了過去兩年經濟陷入更嚴重的困境的2009年經濟刺激法案,正是當前經濟疲弱的根源。他們這種蕭條經濟學的態度——在債務上限妥協中得到了鮮明體現——要求我們立即通過削減公共支出,來化解雙底衰退風險。
  因此,美國經濟沒有試圖擺脫這種停滯,而是將被迫接受可能來臨的一切打擊。國會中的一些共和黨人正在後退,他們拒絕現代經濟學的原因,與當初有人否認達爾文(Darwin)和氣候學的原因一樣。另外一些人見利忘義,希望經濟盡可能糟糕,以便為在2012年重新奪回白宮和參議院大權助一臂之力。還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相信政府行動還能起什麼好作用。無論他們的動機如何,絕望的美國人把希望寄予一個不可能減輕他們苦難的政黨,實在令人遺憾。
  第二點是美國政府將不會採取任何舉措、來解決危及美國長期經濟活力的財政失衡問題。奧巴馬與眾議院發言人、共和黨人約翰博納(John Boehner)在7月初暫時達成的協定遠遠稱不上完美,也很不平衡:協定中支援削減支出的內容與支援增加稅收的內容份量之比為4:1。但這一規模為4萬億美元的「大妥協」(grand bargain)本應構成美國赤字一筆有誠意的「定金」,並向金融市場傳遞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即我們的政治當局在嚴肅看待這一問題。
  相反,我們上周得到的卻是一項令人遺憾的妥協——支出預期的削減幅度要小得多、進行了延期而是是有條件。這傳遞了一種非常不同的信號:我們的政治體系解決不了收支的差距。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更是加倍困難,因為按照所有理性的說法,彌補這一缺口既需要增加稅收、又需要減少福利支出。面對共和黨在稅收方面拒絕妥協的態度,與任何時候相比,民主黨都更不可能在社保或老年醫保(Medicare)上做出讓步。
  我們現在還明白了,美國不會對其經濟前景做出任何像樣的投資。保守的觀點認為所有支出都是罪惡,這抹殺了投資和消費、長期和短期之間的所有差異。美國現在面臨著基礎設施日益淪為第三世界的水準、教育體系也位居三流,同時勞動力儲備極度短缺的局面。眼下辯論已結束;升級這些搖搖欲墜的體系所需的資金不會唾手可得。另外,美國也不會去應對任何其他重大問題——例如移民、稅收改革或氣候變化,原因與未能實現明智的經濟管理一樣:茶黨(Tea Party)擁有否決權。
  在美國之外,此次危機帶給人們的一些教訓有著更大的意義。其一,目前美國將其最嚴肅的金融義務視為靈活的承諾。問題不僅僅在於一些國會議員願意考慮國家違約,而在於其中一些人顯然希望把違約當作反對社會支出的終極武器。用美國的信用評級進行訛詐的先例曾經有過。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這個問題再度出現,最近幾周這場自虐式的戲劇可能會被重新演繹,而結局將是另一番模樣。這正是美國與希臘的相似之處——不在於其根本的信譽度,而在於將還債變成一個政治問題。
  在政治文化層面,我們吸取了其他一些讓人警醒的教訓:妥協已死,試圖向美國民眾解釋複雜的問題毫無意義。總統曾嘗試過這種方法,但以失敗告終。目睹這一景象讓人吃驚:去年秋季,在對手拒絕與奧巴馬在經濟刺激計畫、醫療改革或延長布希減稅政策方面進行合作之後,奧巴馬仍一點也不願放棄他們。由一群沒有頭腦的食人族統治的國會,眼下正對著一位懶得動彈的總統大塊朵頤。但即使奧巴馬現在肯定也意識到,面對唯一興趣就是看著自己受到羞辱的對手,不存在任何妥協的空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11: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