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I和Photoshop繪製帶光澤的3D文字特效

[複製鏈接]

2726

主題

2980

帖子

41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豬快跑 發表於 2011-8-4 2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終效果:



最終效果

  第一步

  打開Illustrator,新建RGB文檔,1000px * 800px,72DPI,寫一些文字,字體稍大些。這裡用的是Marketing Script字體,字型大小234pt。



字體設置



文字

  第二步 選擇文字,做「對象>擴展」,點擊「確定」按鈕。現在我們的文字已經不再是可編輯的文本了,它已經變成了需使用直接選取工具編輯的路徑了。



做「對象>擴展」



文字變路徑

  現在,我們的字母是被編組在一起的,我們要把他們變成一體的路徑。用路徑查找器下的「聯集」可以做到。如果沒打開路徑查找器面板,窗口>路徑查找器,打開面板,然後選中路徑,點擊「聯集」。



用路徑查找器下的「聯集」

  第三步

  文本顏色也改成淺灰色。用鋼筆工具(P)在字母s的末尾開始勾一個如圖的曲線。



添加曲線

  根據字母的粗細調節一下曲線的粗細,我這裡是12pt。



添加曲線

  第四步:在圖層面板中拖拽路徑層到新建圖層按鈕來複製圖層。點擊新複製出來圖層前面的小眼睛,隱藏圖層。這樣可以方便我們後面在Photoshop中添加陰影。

  用直接選取工具(A)選擇右下角的兩個節點,按下Delete鍵刪除節點,把該圖層命名為「swirl 1。



添加曲線

  隱藏圖層「swirl 1」,顯示我們剛才複製的圖層,重命名為「swirl 2」,刪除以下節點。這樣做是由於當我們把路徑擠壓成3D效果時,不想讓路徑在交叉點橫穿,而是想要前後層的效果。



編輯節點

  第五步

  讓所有圖層都顯示,選中兩個新建的路徑圖層,對象 > 擴展,點擊「確定」。放大視圖如下移動路徑節點,編輯細節。



移動路徑節點,編輯細節







  放大視圖到曲線末尾,增加兩個節點如下所示,然後輕微上移和右移。

  



移動路徑節點,編輯細節



  轉換錨點工具(Shift + C),調整兩個新的錨點讓尖角變成圓角。





  第六步

  然後我們調整路徑中要與文字連接的區域,讓它們連接更平滑。



調整路徑中要與文字連接的區域

2726

主題

2980

帖子

41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64
沙發
 樓主| 小豬快跑 發表於 2011-8-4 21:08 | 只看該作者

  

  第七步

  調整滿意以後,讓所有的形狀統一填充色為中等灰色。然後選中所有對象,效果 > 3D > 凸出和斜角。



填充為中灰色

  選擇所有對象,對象 > 擴展外觀。

  



對象 > 擴展外觀

  現在銜接的地方效果不是很理想,你可以微調節點,稍後我們也會對此做調整。



微調節點

  第八步

  隱藏兩個線條圖層,僅讓文字層可見。選擇文字圖形,右擊 > 取消編組,然後再來一次,右擊 > 取消編組。選擇在前面的正面圖形,隱藏該層。現在應該留下3d陰影元素。

  拖動滑鼠選取所有剩下的圖形元素,點擊路徑查找器中的「聯集」按鈕,命名圖層為「3d 1」。然後對隱藏的那兩個曲線圖層重複同樣的操作,把新圖層分別命名為「3d 2」和「3d 3」。



「聯集」

  第九步

  你現在應該有6個圖層——「text」, 「3d 1」, 「swirl 1」, 「3d 2」, 「swirl 2」 and 「3d 3」。



  在我們導出這個文件到Photoshop之前,我們需要把視圖放大,用直接選取工具(A)調節一下曲線節點,讓他們無縫銜接。



調節曲線節點

  現在我們將把文件導出成一個分層的PSD文件。文件 > 導出,選擇Photoshop (*.psd)格式。



導出psd文件

  

  第十步

  用Photshop打開剛剛導出的文件,圖像 > 畫布大小,輸入3000 * 2000px,點擊「確定」。Cmd/Ctrl + T調節圖形到合適的大小。



  如下命名我們的圖層。



  編組圖層(Cmd/Ctrl + G),「1」中包含「base 1」和「3d 1」,「2」包含「base 2」和「3d 2」,「3」包含「base 3」和「3d 3」。



  第十一步

  在「3」下面新建一層,命名為「bg」(作為背景),填充白色。在「bg」之上新建圖層,命名為「bg2」。設置前景色為#767676,選擇漸變工具(G)。選擇前景色到透明漸變,從文檔頂部到中間拉一條漸變,設置圖層不透明度為30%。



  在「bg 2」上新建一層,命名為「bg 3。選擇漸變工具,按一下D鍵將前景色和背景色分別設置為黑色和白色。用前景色到背景色漸變在文檔的底部拉一個新的漸變,將該層不透明度設置為10%。群組這三個新的圖層,命名為「background」。



  第十二步

  選擇圖層「base 1」,加一個漸變疊加圖層樣式(圖層 > 圖層樣式 > 漸變疊加),顏色從#c81d61到#d3347b。



  右擊圖層「base 1」選擇拷貝圖層樣式,選擇圖層「base 2」,Cmd/Ctrl + 點擊圖層「base 3」讓兩個圖層都為選中狀態,然後右擊這兩個圖層,選擇粘貼圖層樣式。雙擊圖層「base 3」的圖層樣式,打開圖層樣式面板並反轉漸變。



  第十三步

  現在我們給所有的「3d」圖層添加顏色疊加的圖層樣式。選中圖層「3d 1」應用顏色疊加圖層樣式(圖層 > 圖層樣式 > 顏色疊加),顏色為#797979。然後拷貝圖層樣式(右擊 > 拷貝圖層樣式)然後粘貼到圖層「3d 2」和「3d 3」。

  



  在組「1」中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shine」。我們的圖層結構應該如下:

  



  設置前景色為白色,選擇前景色到透明漸變,拉一條從文字中間到頂部的漸變。

  



  Cmd/Ctrl + 單擊圖層「base 1」的縮略圖,(這將建立一個基於該圖層的選區),然後選擇 > 修改 > 收縮,收縮量為2像素。

  



  把圖層「shine」的不透明度改為30%,在剛剛那個選區激活狀態的情況下點選圖層「shine」,點擊圖層面板底部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

  



  

  第十四步

  在圖層蒙版被選中的狀態下,設置前景色為黑色,選擇一個適中大小的硬邊緣筆刷在圖層「shine」下面畫蒙版。

  



  新建一個圖層叫「shine」,放到組「2」中,沿斜線方向拉另一個白色到透明的漸變。

  



  Cmd/Ctrl + 單擊圖層「base 2」的縮略圖(生成一個基於該層的選區),然後Cmd/Ctrl + shift + 單擊圖層「base 3」(這將增加基於圖層「base 3」的選區到現有的選區上)。收縮選區2像素,選擇 > 修改 > 收縮 > 2像素。選中新圖層「shine」,點擊圖層面板下面的「添加圖層蒙版」按鈕。效果如下。

  



  把圖層「shine」不透明度設為50%,選用合適的硬邊緣筆刷修改蒙版,遮住更多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26

主題

2980

帖子

416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64
3
 樓主| 小豬快跑 發表於 2011-8-4 21:09 | 只看該作者
  第十五步

  在組「1」中新建一個組,命名為「3d shading」,把它放在圖層「3d 1」之上,「base 1」之下。Cmd/Ctrl + 單擊「3d 1」的縮略圖,然後點擊「添加圖層蒙版」按鈕,為新組加蒙版。

  



  在這個組裡新建圖層,命名為「shading 1」,然後用一個小點的柔邊筆刷,80%的黑色,根據你所表現的光源方向,在應該為暗部的地方加陰影。

  



  然後設置圖層的混合模式為疊加,50%的不透明度。

  



  在圖層「shading 1」之上新建圖層命名為「shading 2」,用一個小的柔邊筆刷,不透明度為50%,白色,在光源環境中應更亮的地方噴塗。

  



  設置圖層「shading 2」不透明度為50%,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

  



  在這個組裡新建一層「shading 3」。用小的柔邊筆刷,不透明度100%,黑色,在沒有光能找到的地方噴塗更多的陰影。



  

  第十六步

  現在我們將對組「2」重複剛才的步驟。在組「2」中,在「3d 2」之上,「base 2」之下新建一個組,取名叫「3d shading 2」,Cmd/Ctrl + 單擊「3d 2」的縮略圖,將生成的選區作為一個遮罩應用給「3d shading 2」。然後新建圖層取名叫「shading 1」,用一個合適大小的柔邊黑色筆刷在這個組的陰影部分噴塗。將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

  



  在這個組中新建一個圖層叫「shading 2」。用一個合適大小柔邊白色筆刷在左角畫出高光,修改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

  



  

  第十七步

  現在我們對組「3」做同樣的事情。新建一個組叫「3d shading 3」,把這個組放在組「3」里,在「base 3」和「3d 3」之間。Cmd/Ctrl + 單擊圖層「3d 3」,將選區作為遮罩應用給「3d shading 3」。在這個新文件夾中新建圖層命名為「shading 1」,設置混合模式為疊加。用一個大點的黑色筆刷沿著底部邊緣噴塗陰影。

  



  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shading 2」,用一個大點兒的白色筆刷如下噴塗高光。

  



  把圖層混合模式改為疊加。

  



  現在,圖像效果和圖層應顯示如下圖。

  



  

  第十八步

  現在回到組「1」,拖拽「base 1」到圖層面板底部的「新建圖層」按鈕上來複制一層。

  



  雙擊新複製圖層的漸變疊加效果打開圖層樣式窗口。在圖層樣式窗口,取消勾選漸變疊加,按照如下設置增加內陰影。

  



  右擊該圖層的圖層效果,選擇創建圖層。這將會把效果從圖層上分離出來,轉換成一個點陣圖。命名這個圖層為「highlight 1」。

  



  現在你可以刪除圖層「base 1 copy」了。使用方向鍵左移「highlight 1」1像素,Cmd/Ctrl + 單擊「base 1」的縮略圖,點擊圖層面板底部的「添加圖層遮罩」按鈕將生成的選區作為遮罩應用給「highlight 1」。

  用方向鍵將圖層向上微移1像素,左移2像素。這是為了將高光正巧放在字母的折角處——發出反射光的地方。效果如下。

  



  編組圖層「highlight 1」(Cmd/Ctrl + G),命名該組為「highlight」。點擊圖層蒙版按鈕給該組一個圖層蒙版。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圖層「highlight 1」的圖層蒙版上直接工作,但在組的圖層蒙版上工作比較容易修改錯誤或是微調蒙版。

  



  在圖層蒙版被選中的狀態下,用合適的柔邊黑色筆刷,遮住高光文件夾的區域。遮住所有左上邊緣以外的區域。效果如下。

  



  第十九步

  對組「2」和「3」重複剛剛的步驟——複製「base」圖層,應用內陰影,然後由樣式新建一個圖層,還有必要的遮罩。

  



  好啦,現在我們加點顏色上去。在所有圖層和組的最上面新建一個文件夾,命名為「color overlay」。在新組裡新建一個圖層名叫「overlay 1」。前景色設為#7c21c8,用漸變工具(G),前景色到透明,徑向漸變。在圖形的右下角區域畫一個大大的漸變,混合模式設為顏色。



  

  第二十步

  新建一層叫「overlay 2」,前景色為#fee409,在圖形右上角畫另一個漸變。混合模式改為顏色。

  



  

  第二十一步

  現在我們需要一個包含全部「base」圖層的選區。Cmd/Ctrl + 單擊「base 1」,Cmd/Ctrl + Shift + 單擊「base 2」,Cmd/Ctrl + shift + 單擊「base 3」。

  



  點擊「添加圖層蒙版」按鈕把基於這個選區的蒙版加給組「color overlay」。

  



  

  第二十二步

  現在給圖層「3d」加顏色。在組「1」中新建圖層,命名為「color 1」,把它放在組「3d shading 1」之上。選則漸變工具,設置一個三色漸變,顏色分別為#a53c3d,#c52366和#b22d9d。在新圖層上,畫一個長度為我們圖像長度的漸變,設置「color 1」的混合模式為顏色。

  





  

  第二十三步

  現在我們要用圖層「3d」的形狀為新的漸變圖層添加遮罩,並減掉一些「base」圖層的形狀。選區的精準非常必要,因此請按照以下操作提示進行單擊,記住,你要單擊圖層的縮略圖而非整個圖層。

  首先,Cmd/Ctrl + 單擊「3d 3」,然後Cmd/Ctrl + alt + 單擊「base 2」,Cmd/Ctrl + Shift + 單擊「3d 2」,下面Cmd/Ctrl + Shift + 單擊「3d 1」,最後Cmd/Ctrl + Alt + 單擊「base 1」。獲得選區后,作為遮罩應用給「color 1」。

  







  

  第二十四步

  下面,在組「2」之上新建圖層,命名為「shadow」。Cmd/Ctrl + 單擊縮略圖「base 2」,Cmd/Ctrl + shift + 單擊「3d 2」的縮略圖,把基於選區的遮罩加給圖層「shadow」。在這個圖層,用一個適中的柔邊筆刷,不透明度為30%,黑色,在曲線上部被蚊子遮住的地方噴塗陰影。這會讓兩個元素間產生層次感。

  





  現在我們要對曲線遮住自己的地方做同樣的事情。在組「3」之上新建一層,命名為「shadow 2」。

  Cmd/Ctrl + 單擊「base 3」的縮略圖,Cmd/Ctrl + Shift + 單擊「3d 3」的縮略圖,把基於獲得的選區的遮罩加給「shadow 2」。用一個適中的柔邊筆刷,30%黑色,在下面的曲線圖形上噴塗陰影。

  





  第二十五步

  就要完成了,就剩下一個小陰影和倒影沒加了。如果現在收起所有的文件夾,你應該剩下5個組。選擇除了「background」之外的組,拖到「新建圖層」按鈕上,進行複製。選中剛複製出的所有文件夾,Cmd/Ctrl + E合併到一層,命名為「reflection」。自由變換(Cmd/Ctrl + T),右擊 > 垂直翻轉。把這層移到下面,加一個圖層蒙版。

  





  前景色黑色,背景色白色,在蒙版上沿著倒影從下到上畫前景色到背景色的線性漸變,把該層的不透明度降為10%。



  



  第二十六步

  最終,在組「background」之上新建圖層命名為「shadow」。前景色設為黑色,漸變工具(G),徑向漸變,在圖像的中間畫一個大點兒的前景色到透明的漸變。

  







  自由變換(Cmd/Ctrl + T),拖動上面和下面的錨點如圖所示減小高度。

  



  在我們確認自由變換的效果之前,右擊選擇透視。向左拖動右上錨點(左邊的錨點也會鏡像過來),回車。



  最後把該層的不透明度改為30%,完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